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1 - 6月)营业收入为21,622,414,162.7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30%[23]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94,186,508.27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32%[23]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50,797,579.96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7.30%[23]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59,872,391.08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49%[23]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5,633,584,795.39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38%[24]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为42,025,671,293.52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7.29%[24]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1.23元/股,较上年同期增长9.82%[25] - 本报告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77元/股,较上年同期减少17.20%[25]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51%,较上年同期减少0.22个百分点[25]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05%,较上年同期增加0.46个百分点[25] -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874694035.54元,上年同期773295635.97元,变化幅度13.11%;研发投入合计874694035.54元,上年同期773295635.97元,变化幅度13.11%[44]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本期为4.05%,上年同期为3.59%,增加0.46个百分点[4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216.22亿元,同比增长0.30%[5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1.94亿元,同比增长9.32%[52] - 报告期内海外销售收入1.29亿元,同比增长34.57%[58] - 营业收入本期数为21,622,414,162.70元,上年同期数为21,557,777,473.71元,变动比例为0.30%[70] - 营业成本本期数为17,918,258,910.64元,上年同期数为17,471,156,993.71元,变动比例为2.56%[70] - 销售费用本期数为565,787,009.94元,上年同期数为639,866,000.35元,变动比例为 -11.58%[70] - 管理费用本期数为563,679,958.07元,上年同期数为597,870,380.68元,变动比例为 -5.72%[70]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为14,995,843,311.41元,占总资产比例35.68%,较上年期末变动比例32.29%[7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期末数为350,000,000.00元,占总资产比例0.83%,较上年期末变动比例59.09%[73] - 衍生金融资产本期期末数为30,914,150.00元,占总资产比例0.07%,较上年期末变动比例445.45%[73] - 应收款项融资本期期末数为805,071,996.90元,占总资产比例1.92%,较上年期末变动比例73.85%[73] - 短期借款本期期末数为5,098,476,395.45元,占总资产比例12.13%,较上年期末变动比例108.17%[73] - 报告期投资额为212,000,000.00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932,269,039.00元,变动幅度为 -77.26%[7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确认的股份支付费用金额合计4,213,542.24元[94] - 报告期内公司投入环保资金3,962.46万元[95] - 报告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2.01%,流动负债在负债总额中的比例为84.27%[6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14,995,843,311.41元,2023年12月31日为11,335,772,799.80元[19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350,000,000.00元,2023年12月31日为220,000,000.00元[19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衍生金融资产30,914,150.00元,2023年12月31日为5,667,650.00元[19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应收票据1,373,980,211.55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36,426,674.01元[19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应收账款2,203,885,361.38元,2023年12月31日为1,983,121,276.03元[19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存货7,294,994,826.01元,2023年12月31日为5,697,933,736.55元[19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固定资产8,178,087,761.94元,2023年12月31日为8,352,594,657.88元[19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报告期内铅蓄电池销售收入201.37亿元[53] - 上半年成功推出“天冠”等铅蓄电池系列产品[53] - 上半年加快314Ah等动力电芯产品开发落地,发布新一代5MWH智慧液冷储能系统[54] - 上半年自主研发的80kW燃料电池系统完成样车联调联试,6月搭载该系统的整车上榜工信部产品公告[55] - 上半年推出天钠T2电池和NFPP聚阴离子系钠离子电池[56] - 储能科技主营业务收入13262.35万元,利润-2344.39万元,净利润-45289.18万元,直接持股比例90%[86] - 动力能源主营业务收入254806.18万元,利润19417.59万元,净利润18279.29万元,直接持股比例70%,间接持股比例30%[86] - 天能河南主营业务收入359779.40万元,利润42891.98万元,净利润14366.12万元,直接持股比例86.67%,间接持股比例13.33%[86] - 天能电源主营业务收入2726272.88万元,利润52321.65万元,净利润28962.52万元,直接持股比例100%[86] 各地区表现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开业并运营7个国家本土办事处,签订海外品牌经销商30余家[58] - 报告期内海外销售收入1.29亿元,同比增长34.57%[5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1月31日召开,审议通过终止部分募投项目并将结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88] - 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于4月26日召开,审议通过16项议案,包括2023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等[88] - 核心技术人员施利勇、李伟离任,郭某聘任[90] - 公司制定《期货、衍生品交易管理制度》,规范套期保值业务[83] - 外汇套期保值业务存在汇率波动、履约、内部操作风险,公司采取多项风控措施[83] - 2024年3月28日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关于2024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的议案》,4月26日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136] - 2024年3月28日董事会和4月26日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开展融资租赁业务暨关联交易的议案》,公司及子公司向关联方天能租赁开展融资租赁业务,额度不超2.5亿元[139]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4年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7] - 公司负责人杨建芬、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胡敏翔及会计机构负责人胡敏翔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7] - 天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公司控股股东,曾用名“浙江天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于2019年4月更名[12] - 天能动力国际有限公司(开曼)是香港上市公司,代码0819.HK[13] - 天能动力(香港)有限公司曾用名“天恒(香港)有限公司”,于2008年5月更名[13] - 天能储能有限公司曾用名“浙江天能锂电科技有限公司”[13] - 天能电源指浙江省长兴天能电源有限公司[12] - 天能物资指浙江天能物资贸易有限公司[12] - 天旺能源指浙江天旺智慧能源有限公司[12] - 天赢进出口指长兴天赢进出口有限公司[12] - 公司中文简称为天能股份,A股股票代码为688819,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17][2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杨建芬,注册地址为浙江省长兴县煤山镇工业园区[17] - 公司办公地址为浙江省长兴县画溪工业园包桥路18号,邮政编码为313100[17] -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有《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证券时报》[20] - 登载半年度报告的网站地址为www.sse.com.cn[20] - 公司董事会秘书为胡敏翔,联系电话为0572 - 6029388,电子信箱为dshbgs@tianneng.com[19]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11,505,434.23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371,826,544.30元,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为171,305,049.42元[26] - 铅酸电池市场CR2为49.0%,CR6为77.5%[34] - 国内电动轻型车用铅蓄动力电池市场,公司市场占有率突破45%[34] - 2023年全国电动两轮车产品销量约5,500万辆,中国电动两轮车社会保有量达约4亿辆[32] - 截至2023年底,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1.39GW,锂离子电池占比超90%,2023年新增装机22.6GW/48.7GWh,同比增超260%[35] - 铅炭电池储能装机容量占全部电化学储能装机的10%左右[36] - 到2025年,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10 - 20万吨/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 - 200万吨/年;到2035年氢燃料电池车保有量将达100万辆左右[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获3308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844项,15项专利获国家级、省级奖项,9项发明专利获中国专利优秀奖[4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参与起草和颁布4项国际标准、91项国家标准、47项行业标准和71项团体标准[40] - 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铅酸蓄电池在2023 - 2025年被认定为单项冠军产品[4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专利3308项,报告期内知识产权申请数量为252项,其中发明专利82项[42] - 报告期内,发明专利申请82项、获得54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162项、获得114项;外观设计专利申请1项、获得3项;软件著作权申请7项、获得5项[4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723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8.57%,上年同期分别为2108人、8.36%[49] - 2024年上半年研发人员薪酬合计174,126,893.23元,平均薪酬101,060.30元,上年同期分别为182,920,188.66元、86,774.28元[49] - 研发人员学历构成中博士研究生14人占0.81%,硕士研究生80人占4.64%等[49]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中30岁以下521人占30.24%,30 - 40岁697人占40.45%等[49] - 公司形成“总部研究院+事业部技术中心+生产基地技术部”三级研发架构[50] - 公司打造绿色生产和智能制造并举的制造体系[51] - 公司建成覆盖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超3000个经销商的营销及售后一体化网络[51] - 截至报告期末经销商数量超过3000家[61] - 铅蓄电池主要原材料金属铅及铅制品占产品成本比例超70%[61] - 新建生产基地首期产能规划年产1000万只铅蓄电池[58] - 2019年6月5家员工持股平台以7.69元/股对公司增资,截至报告期末持有公司3.83%股份[92] - 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铅及其化合物核定排放量指标为0.1459吨/年,执行标准为0.25mg/m³[97] - 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硫酸雾核定排放量指标为4.82598吨/年,执行标准为5mg/m³[97] - 浙江天能动力能源有限公司铅及其化合物核定排放量指标为0.6541吨/年,执行标准为0.25mg/m³[97] - 浙江天能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氮氧化物核定排放量指标为10.73吨/年,执行标准为300mg/m³[97] - 安徽轰达电源有限公司铅及其化合物核定排放量指标为0.2655吨/年,执行标准为0.5mg/m³[97] - 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铅及其化合物核定排放量指标为0.2286吨/年,执行标准为0.35mg/m³[99] - 天能集团江苏科技有限公司铅及其化合物核定排放量指标为0.1713吨/年,执行标准为0.35mg/m³[9
天能股份(688819) - 2024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