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凯莱英(06821) - 2024 - 中期业绩
凯莱英凯莱英(HK:06821)2024-08-28 18:45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26.55亿元,同比降42.23%;毛利10.95亿元,同比降54.89%;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99亿元,同比降70.40%[7] - 2024年毛利率41.23%,较去年同期降11.57个百分点,净利率18.80%,较去年同期降17.89个百分点[7] - 报告期内,公司资产总值188.59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降4.60%;负债总额24.06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6.58%[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26.5505亿元,剔除大订单后收入同比略降0.26%[84] - 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为41.23%,同比下降11.57个百分点,剔除大订单后毛利率同比减少0.47个百分点[84] - 经调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3272亿元,相比2023年同期减少73.56%[84] - 2024年上半年研发投入3.2869亿元,较去年同期提升1.61%,占收入总额的12.38%[84] - 销售成本2024年上半年为15.6035亿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28.06%[92] - 恒定汇率下,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毛利率为40.45%[97] - 境内毛利率为19.13%,较2023年下降14.38个百分点;境外毛利率为49.02%,较2023年下降7.65个百分点[98] - 2024年上半年境内主营业务毛利率为19.13%,较2023年同期减少14.38个百分点[99] - 2024年上半年境外主营业务毛利率为49.02%,相比去年同期减少7.65个百分点[100] - 其他收入及收益由2023年上半年的2.8918亿元减少至2024年上半年的2.5889亿元[101] - 2024年上半年销售开支为1.024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4.86%[102]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由2023年上半年的16.8199亿元下降70.72%至4.9242亿元[10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馀较2023年6月30日减少14.3106亿元或20.13%[1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银行借款金额为0,2023年12月31日为1223万元[111] - 2023年6月30日至12月31日,存货增加5.57%,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减少26.23%[113]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由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20.3626亿元增加至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21.9627亿元[114] - 报告期内,按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亏损为546万元,2023年上半年亏损为303万元[1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商誉账面净值约为1.4618亿元,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117] - 2024年6月30日抵押存款约为4731万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896万元[118] - 报告期内资本开支约6.5367亿元,2023年1 - 6月约为5.3044亿元[120] - 2024年6月30日资本承诺约5.6268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5.5201亿元[121] - 2024年6月30日资产负债率为12.76%,2023年12月31日为11.42%[124] - 报告期内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8.7356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3.7962亿元[133] - 报告期内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7.0077亿元,与去年同期6.9589亿元相比保持稳定[134] - 报告期内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14.1849亿元,去年同期为4.7029亿元[135] - 2024年6月30日归属股东的权益总额约为164.5304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175.0998亿元[136] 在手订单情况 - 截至业绩公告日,剔除已确认收入订单,公司有9.7亿美元在手订单[8] 各业务线收入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内,公司总收入26.55亿元,剔除大订单后同比微降0.26%;小分子CDMO业务收入21.53亿元,剔除大订单后同比增1.09%;新兴业务板块收入4.99亿元,同比降5.30%[9] - 报告期内,跨国制药公司收入12.82亿元,较去年减58.59%,剔除大订单影响后同比增10.29%[2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来自中小型公司收入13.73亿元,同比降8.44%,海外收入源于欧美地区客户扩增,服务超1100家全球累计活跃客户[21] - 报告期内,公司海外业务收入19.66亿元,较去年同期减48.72%,剔除大订单后较去年同期增3.45%[22] - 报告期内,来自美国客户总收入17.42亿元,剔除大订单后较去年同期同比增24.78%;欧洲市场收入较2023年上半年同比增22.07%[30] - 国内收入实现6.8911亿元,相比2023年同期减少9.52%,但占比从2023年上半年的增加至2024年同期的25.95%[84] - 小分子CDMO业务实现收入21.5342亿元,剔除大订单后同比增长1.09%[84] - 新兴业务实现收入4.9962亿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5.30%[84] - 报告期内,化学大分子CDMO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9.34%[41] - 合成生物技术收入同比增长92.84%,海外客户占比超80%,新接触客户50余家[52] - CRO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3.39%[55] - 生物大分子业务板块2024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90%[59] - 连续反应技术输出业务2024年报告期内收入约5000万元[49] 小分子业务项目及收入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小分子业务开展353个项目,较2023年6月30日增长13.87%;2024年上半年收入21.5342亿元,毛利率46.16%,剔除大订单后收入较去年同期微增1.09%[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有43个小分子商业化项目,确认收入13.6572亿元,毛利率49.31%,恒定汇率下毛利率48.47%[3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小分子CDMO临床阶段项目较去年增加34个,临床III期项目61个;临床项目确认收入7.8769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7.82%,阶段小分子毛利率40.71%,较去年下降1.50个百分点[35] - 预计2024年下半年小分子临床阶段验证批阶段(PPQ)项目达28个[37] 新兴业务线情况 - 报告期内,新兴业务线收入4.9962亿元,同比下降5.30%,本年毛利率20.23%,较去年同期减少13.14个百分点;预计2024年PPQ达9个[40] 各业务线项目承接及进展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客户114家[9] - 报告期内,化学大分子CDMO业务新承接项目72项,在手订单同比增长119.14%[41] - 报告期内,寡核苷酸业务承接新项目29项,相比去年同期增长70.59%[43] - 报告期内,制剂CDMO业务成功完成项目80个,正在进行的制剂项目订单150个,其中海外项目36个[45] - 连续反应技术输出业务新承接项目9个,业务覆盖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某农药企业3000mt/a先进绿色农药项目预计下半年调试试车[49] - CRO业务新承接项目159个[55] - 一站式一体化开发服务战略下,联动承接19项一体化服务订单,获3项中国IND默示许可,新增全球申报及临床服务订单12个[56] 产能建设情况 - 2024年中多肽固相合成总产能可达14250L[42] - 制剂业务新产能预计2025年投产,单条生产线年产量可达4000万支[72] - 新的500L GMP发酵车间和5000L GMP车间正在调试验证,配套制剂厂房正在规划[73] - 公司基本按计划完成固相多肽合成产能建设,将拓展多肽商业化产能以满足百公斤级别生产需求[71] - 预计2024年末公司建设目标商业化固相合成产能达约20,000L[151] 研发及技术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接受并顺利通过5次药品监管机构现场核查以及20余次国内外客户审计[46] - 报告期内新提交专利13个,新增授权专利21个,2024年7月30000平米研发及制造中心投入使用,团队总人数达300余人[51] - CSBT合成生物平台现有工程酶库数量超3000个,自主知识产权酶超1100个,涵盖20余种酶类别,可满足30余种常见反应[53] - 自研固定化酶连续反应技术应用于多吨级产品生产,产能提高20 - 1000倍[54] 人员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引进高级人才60人,其中博士33人,高级主管及以上人员10人,海归及具有海外制药公司工作背景人员40人[7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共有员工9300人,本科及以上人数占比约78%,硕士、博士及以上人数占比约24%[77] - 公司研发及分析人员占比约45%,其中本科及以上占比95.6%[7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有9300名雇员[138] 公司业务战略及发展情况 - 公司增强CDMO产品及服务,纳入先进药物类别,扩展服务组合至新兴服务[144] - 公司与全球20强制药公司中的16家建立合作关系,为其中8家提供超10年持续服务[148] - 公司是对研发贡献最大的CDMO公司之一,最早在药物生产应用连续生产技术且能用于吨级[149] - 截至2024年中期,公司一定数量临床中后期和商业阶段项目应用绿色制药关键技术[14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加强人才招募培养,优化用人机制,引进新兴业务和高阶管理人才[15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在多地拥有多个研发中心、生产基地等,并新增首个欧洲生产研发基地[60] - 公司于2024年8月2日运营英国Sandwich研发和API中试生产设施,建立欧洲首个生产研发基地[69] - 公司计划扩建Sandwich基地,增强肽和寡核苷酸生产能力,提升可持续能力[70] - 小分子CDMO是公司基石业务,新兴服务有6大业务线,3大业务线为重点推进方向[146][147] - 公司全球股份发售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双重上市后,现金及银行余额超56.0亿元人民币[153] - 公司2021 - 2023年复合年增长率达29.61%[166] - 公司长期战略包括持续研发投入、巩固小分子CDMO服务能力、深化客户关系、扩张新药物及服务类别、丰富服务及产能、吸引维护激励人才[155][156][157][158][159][160] - 2024年公司关键词是全球足迹布局及扩张[16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获得首个欧洲研发生產基地[162] - 公司将提升小分子CDMO业务毛利率,控制新兴业务成本和不必要费用以优化盈利能力[163] - 公司将推进新兴服务,强化管理运营、建设商业化生产能力、开拓海外市场、加强连续生产技术应用[164] - 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合成生物技术平台开发,开展智能技术和数字化平台建设[165] - 公司将通过系统升级提高效率和成本效益,加强运营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166] - 公司目标是打造并巩固优质全球CDMO品牌地位,建立先进制造技术平台[154] 公司制度及文化建设情况 - 公司更新并公开《供应商ESG管理制度》和《供应链行为准则》[81] - 公司在多所高校设立“泰达-凯莱英奖学金”等多种奖学金并主办学术会议和研讨会[82] 公司股权及激励计划情况 - 公司章程修订议案于2024年1月22日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和2024年7月19日第三次特别股东大会获股东批准[168] - A股股权激励计划涉及股份总数不得超公司总股本10%,授予一名雇员的最大股份总数不得超公司发行在外总股本1%[169][17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有2020年和2021年两个现行有效A股激励计划,2024年6月21日决定终止2021年计划,7月19日获股东批准[170] - 截至公告日,参与者根据2020年初始授予、预留授予及2021年计划分别获1425200、246400及2867480股受限制A股股份[177] - 已授出未行使的A股股权激励计划有效期不得超60个月,截至公告日,2020年计划剩余约12个月[178] - 2020年受限制A股股份初始授予价117.07元/股,预留授予价149.88元/股,2021年授予价186.12元/股[181] - 2020年首次授予价格不低于授予公告日前一个交易日公司A股股票平均交易价的50%(117.07元/股)和前20个交易日平均交易价的50%(110.21元/股)中较高者[183][184] - 2020年预留授予价格不低于授予公告日前一个交易日公司A股股票平均交易价的50%(149.88元/股)和前20个交易日平均交易价的50%(145.26元/股)中较高者[183][184] - 2021年授予价格不低于草案公告日前一个交易日公司A股股票平均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