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526,088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9%[1]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利为137,260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3%,毛利率为26.1%,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1]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期内溢利为45,620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4%[1]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基本盈利为5.20人民币分,同比下降18.5%[1]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流动资产净值为87,316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125,084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4]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非流动资产为849,617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749,034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4]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资产净值为756,695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699,352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5]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期内全面收入总额为57,34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61,468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3]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金融资产公平值增加之收益为9,537千元人民币[3]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国境外实体之财务报表换算产生之汇兑差额为2,186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13,767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益为526,088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9%[1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经调整EBITDA为88,591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15]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融资成本总额为9,316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9,460千元略有下降[18]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研发成本为6,742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6,433千元有所增加[18]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中国企业所得税支出为9,846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9,954千元略有下降[19]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每股基本盈利为30,716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37,727千元有所下降[23]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应收贸易账款总额为83,498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7,258千元有所下降[24]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应付贸易账款总额为152,315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48,663千元有所增加[25]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员工成本为66,559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73,441千元有所下降[18]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投资物业租金收入为159,000元,较2023年同期的173,000元有所下降[18]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支付股份奖励计划费用为3,509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2,330千元有所增加[18]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应付股息为11,354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0千元有所增加[25]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收益为人民币526,088,000元,同比下降4.9%[54] - 公司毛利率从2023年的28.0%下降至2024年的26.1%,主要由于销售成本的平均单价上升[55] - 公司销售及分销成本减少11.2%,主要由于销量减少导致推广费用、运输、交通及储存费用减少[57] - 公司行政开支减少9.8%,主要由于员工成本减少[58] - 公司经营溢利减少3.8%,主要由于毛利减少,部分被销售及分销成本和行政开支减少所抵消[59] - 公司除税前溢利减少3.8%,主要由于经营溢利减少[61] - 公司应收账款保持在合理账期内,未出现任何不良账款[52]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所得税为人民币9,846,000元,同比下降1.1%,实际税率为17.8%[62] - 公司期内溢利为人民币45,620,000元,同比下降4.4%[63]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30,716,000元,同比下降18.6%[64]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287,235,000元,较2023年底增加约人民币113,557,000元[65][66] - 公司全部借贷为人民币375,461,000元,资本负债比率为11.8%,较2023年底下降[67][68] - 公司资本支出为人民币54,919,000元,较去年同期减少[70] - 公司2023年度末期股息每股3.38港仙,合共约21,041,000港元,已于2024年6月30日支付[85] 业务表现 - 药品及保健品分销业务在中国市场收益为396,561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2%[15] - 制造及销售电疗及物疗设备业务收益为113,90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15] - 公司总资产从2023年底的943,443千元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6月的1,059,323千元人民币,增长12.3%[15] - 香港市场收益为15,621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9.0%[15] - 公司获得政府补贴3,19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1.7%[17]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导致亏损6,048千元人民币[17] - 公司投资物业租金收入为1,064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7%[17] - 公司推广服务收入为4,49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4%[17] - 公司旗下京都念慈菴川贝枇杷膏销售录得大幅增长[29] - 公司旗下喇叭牌正露丸因日本原材料供求失衡导致销量下滑,但预计随着原材料问题解决,销售将恢复稳定增长[29] - 公司旗下金活依马打正红花油通过扩大赛事合作范围,提升品牌影响力[30] - 公司旗下依叶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及凤宝牌健妇胶囊受医保政策影响,指导零售价下降幅度达38%[30] - 京都念慈菴品牌价值达48.15亿元,较2022年上升四位,位列2023年健康产业品牌价值榜第18名[34] - 京都念慈菴冠名爱奇艺《狂飙》点击收视率逾十亿,单日最高网播量达1.45亿[34] - 安宫牛黄丸2023年销售额超50亿元,预计2024年全年销售额超80亿元[35] - 心脑血管品类2024年第一季度销售额达84.01亿元,线下市场排名第三[35] - INNOPHARM茵诺梵鱼油含95% Omega-3,每粒含DHA 500mg,顶配rTG鱼油[39] - INNOPHARM茵诺梵鱼油在天猫、京东、抖音、小红书开设品牌旗舰店,并计划在香港万宁、屈臣氏及HKTVmall上架[39] - 公司优化电商平台推广方式,提升ROI转化率,取得一定成效[37] - 公司利用AIGC技术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通过大数据分析进行精准个性化营销[38] - 公司推出两款INNOPHARM茵诺梵鱼油,分别为成人深海鱼油和大脑鱼油,含95% Omega-3[36] - 公司参与深圳五园连通欢乐徒步活动、株洲马拉松等运动赛事,提升品牌知名度[34] - 金活健康之家海外旗舰店通过推广天王补心丹等产品,推动单品销售增长,成为特色店铺[40] - 东迪欣的红外线体温计销售表现平稳,专业桌上型治疗仪系列产品销售同比增长,毛利率提升[41] - 东迪欣成功研发并投产的新产品止痒仪在欧洲市场取得销售突破,有望成为明星产品[41] - 东迪欣通过参与国际医疗器材展会,成功拓宽产品国际足迹,2024年上半年接待不低于十场次国际客户实地来访[42] - 东迪欣自主品牌NU-TEK在中国及欧美市场销售表现理想,中国市场销售额突破千万元,覆盖30多个省市[43] - 东迪欣与德国ZIMMER达成战略合作,完成多个批次产品交付任务,未来有望在更多医疗机构渗透[43] - 东迪欣新增1个有效发明专利授权,累计拥有4个发明专利、24个实用新型专利、1个外观设计专利和13个软件著作权[44] - 东迪欣在第89届CMEF展上发布便携式冲击波新产品,获得客户一致好评,已有意向客户计划合作[44] - 龙德健康产业园成功取得不动产权证书,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宝龙科技城,计划成为大湾区中医药产学研重要枢纽[45] - 公司在大健康产业考察分析了超过69个项目,主要分布在创新药、细胞治疗、健康医疗设备等领域[46] - 公司持有香港佛慈超过40%股份,其产品销售市场份额快速提升,并与陕西医药控股集团中药产业投资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47] - 公司完成股份奖励计划第三次授出,向86名参与者授出6,648,000股奖励股份,占总发行股份的1.07%[48] - 公司建立新产品引进评估流程和评价体系,聘请第三方专业团队合作,提升新产品成功率[49] - 公司2024年度推出两个重量级大单品:佛慈金活安宫牛黄丸及INNOPHARM鱼油,预计通过强大的营销网络迅速推向市场[79] - 龙德健康产业园已取得相关不动产权证书,计划打造为大湾区内的国家级医药产业孵化及招商基地[80] 市场与行业趋势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医药产品出口额为525.79亿美元,同比增长1.91%,其中中药类产品出口额为26.57亿美元[26] - 2023年中国大健康市场规模达到5.5万亿元,预计2030年将超过11.0万亿元[26] - 2024年上半年中国网上零售额达70,991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59,596亿元,增长8.8%[26] - 2024年上半年中国中药市场增长稳定,预计全年市场规模有望超过5,000亿元[27] - 2024年上半年中国中药类医药产品出口额为26.57亿美元,同比下降6.99%,但预计全年将实现增长[27] - 2023年中国药品零售终端销售规模9,233亿元,增速为5.8%,2024年第一季度线上市场保持双位数增长[28] - 2024年1-5月中国药店零售市场规模约2,178亿,同比下滑3.7%,药品占药店销售81.6%[28] - 截至2024年5月,O2O直送店药品市场规模近41亿元,销售规模同比增长21%[28] - 2024年上半年消费者对健康食品关注度提高,营养均衡的粗杂粮类及零添加、健康营养的产品更受青睐[26] - 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肠胃用药市场规模约为75亿元[29] - 2024年受咳嗽困扰的成人人数预计将达8.53亿人[29] - 公司覆盖网点较去年增加9,128家,共计覆盖连锁药店、单体药店约162,719家,基层医疗机构约23,165家,医院及诊所12,570家,以及便利店和商超39家[31] - 2023年B2C电商在OTC零售市场份额中占比三年复合增长高达47.1%[31] - 2024年3月O2O药品市场规模近32亿元,同比增长25%[32] - 直送店规模增长41%,占线下零售药店渠道的重要性同比增长,占比提升至4.3%[32] - 公司预计2027年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将达到人民币4,237亿元[76] - 中国医疗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到2032年将达到3,110亿元,2022年至2032年复合年增长率为46.6%[78] - 生成式人工智能每年为制药和医疗行业带来的经济价值预计可达600亿至1,100亿美元[78] 公司治理与战略 - 公司员工总数为747名,其中132名在深圳总办事处任职,270名在34个其他地区执行销售及营销职责[51] - 公司完成了“客户增值服务平台”的第一期系统建设,目前正在内部测试阶段[53] - 公司通过多渠道招聘、校企合作、猎头合作和内部晋升等机制优化人才结构[51] - 公司董事会主席兼任行政总裁,董事会认为此架构有利于公司长远业务策略的规划和落实[87] - 公司已委任储小平博士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24年9月1日起生效[87] - 公司于2010年11月5日成立审核委员会,负责独立审查和监督财务报告,审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89]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黄焯琳先生担任主席,具备会计事务经验[89] - 审核委员会已审查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并同意会计处理方法[89] - 公司将于适当时候发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报告,并在联交所和公司网站登载[89] - 截至公告日期,公司执行董事为赵利生、陈乐燊及周旭华,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段继东、张建斌和黄焯琳[89] - 报告期后至公告日期,公司无任何重大事项[90] - 公司主席为赵利生[91] 社会责任与公益 - 公司在2024年上半年捐赠现金及物资约人民币842万元,支持乡村振兴、助学兴学、全民健康等公益事业[50] - 公司通过金活关爱健康基金会捐赠5台AED体外除颤器,支持汕头市民急救设备建设[50] - 公司向广东梅州市特大暴雨灾区捐赠赈灾款,定向用于希望小学重建[50] - 公司向全国70余座名山大寺捐赠药品,支持僧人健康[50] - 公司赞助支持多项体育赛事,包括龙舟赛、马拉松等,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和健康生活理念[50]
金活医药集团(01110) - 2024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