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佳兆业资本(00936) - 2024 - 中期业绩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1.11185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25076亿港元下降11.1%[1]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7261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6954.7万港元,同比增长4.4%[1]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424.4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408万港元,同比增长4.0%[2]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40港仙,2023年同期为0.38港仙[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3.33315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27941亿港元增长1.6%[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2.56462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60501亿港元下降1.5%[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3.36929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23434亿港元增长4.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值为8046.7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293.3万港元增长27.9%[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1.03184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2184亿港元下降15.3%[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1.49664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43168亿港元增长4.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可呈報分部收益为111,185千港元,可呈報分部溢利为7,705千港元,期內溢利为4,244千港元[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可呈報分部收益为125,076千港元,可呈報分部溢利为8,295千港元,期內溢利为4,080千港元[12] - 2024年6月30日,可呈報分部資產为587,310千港元,總資產为589,777千港元,總負債为440,113千港元[14] - 2023年12月31日,可呈報分部資產为587,776千港元,總資產为588,442千港元,總負債为445,274千港元[14]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424.4万港元,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0.6亿股,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0.4港仙;2023年溢利408万港元,每股盈利0.38港仙[2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约为171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2420万港元)[4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产总值约为5.898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约130万港元[4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1.4(2023年12月31日:1.5)[4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净值约为805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6290万港元)[47] - 集团以港元、人民币及新加坡元计值的债务约1.509亿港元须于2024年6月30日起计一年内偿还(2023年12月31日:约1.398亿港元),约5860万港元可于一年后偿还(2023年12月31日:约7640万港元)[4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股本包括10.6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已发行普通股,本期无变动[48] - 本期集团产生收益约1.112亿港元,溢利约420万港元[35] - 本期集团其他收入及收益约为7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8.0%[43]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约为1.784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约5.1%[43] - 本期财务费用约为57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4.6%;行政及其他营运开支总额约619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0.3%[43] - 本期集团收购厂房及设备以及使用权资产约4210万港元(2023年:约6240万港元)[49] 建筑设备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建筑设备业务在香港收益为60,015千港元,新加坡为39,083千港元,中国为11,860千港元[16] - 2023年上半年建筑设备业务在香港收益为40,334千港元,新加坡为45,637千港元,中国为26,659千港元[16] - 2024年上半年建筑设备业务销售机械收益为221千港元,销售备件为288千港元,服务收入为32,657千港元[17] - 2023年上半年建筑设备业务销售机械收益为16,376千港元,销售备件为663千港元,服务收入为23,314千港元[17] - 2024年上半年出租自置廠房及機器及使用權資產的租金收入为75,541千港元,轉租已租賃廠房及機器的租金收入为2,478千港元[17] - 2023年上半年出租自置廠房及機器及使用權資產的租金收入为68,177千港元,轉租已租賃廠房及機器的租金收入为16,546千港元[17] - 建筑设备业务中,机械销售收益约2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98.7%;租赁收入约7800万港元,减少约7.9%;备件销售约30万港元,下跌约56.6%;服务收入约3270万港元,上升约40.1%[36] - 香港分部收益由约4030万港元增加约1970万港元或48.8%至约6000万港元[37] - 新加坡分部收益由约5810万港元减少约1870万港元或32.3%至约3930万港元[38] - 中国分部收益由约2670万港元减少约1480万港元或55.5%至约1190万港元[39] 其他收支及费用数据 - 2024年上半年政府补贴2.1万港元,已收补偿46.7万港元,销售材料收益20.8万港元,其他23.4万港元,总计93万港元[20] - 2024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1494.5万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1203.4万港元,无形资产摊销41.2万港元,其他营运开支总计2739.1万港元[22] - 2024年上半年按摊销成本列账的金融负债利息开支中借款79.9万港元,其他贷款206.4万港元,租赁负债285.6万港元,财务费用总计571.9万港元[22] - 2024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溢利1780.2万港元,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净额292.6万港元,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亏损148.1万港元[23]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总额39.8万港元,其中新加坡企业所得税拨备39.8万港元;2023年为342.5万港元,其中中国企业所得税拨备21.9万港元,递延税项支出320.6万港元[24] 贸易款项及借款数据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总额7768.5万港元,亏损拨备727.5万港元,净额7041万港元;2023年分别为6915.2万、677.2万、6238万港元[2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7777.4万港元,其中0 - 30日1041万港元,31 - 60日293.6万港元,61 - 90日816万港元,90日以上5626.8万港元[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借款总额3183.4万港元,其中银行借款1509.6万港元,非银行借款1673.8万港元;一年内偿还2396.4万港元,一年以上但不超两年670.9万港元,两年以上但不超五年116.1万港元[32] - 集团银行借款以楼宇账面净值约2589.7万港元及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约280.5万港元作抵押,非银行借款以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约2741.7万港元作抵押[33] - 公司与福港的无抵押其他贷款按年利率5%计息,福港曾将未偿还贷款结余1.83亿港元年利率由10%调至5%,并豁免应付利息1753.7万港元[34] 行业市场数据 - 2024年上半年新加坡已批出建造业工程合约182亿新元,占全年预算总额50%,预计全年为320 - 380亿新元,建筑产量预计为340 - 370亿新元,建屋局上半年推出公屋单位11,000个[45] - 香港未来5年基本工程开支平均每年约900亿港元,较过去五年平均每年760亿港元增长约17%[45] 人员数据 - 2024年6月30日,集团于香港、新加坡及中国合共聘有105名雇员(2023年12月31日:110名)[51] 公告相关信息 - 2024年中期业绩公告在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网站和公司网站刊载[59] - 公司中期报告将按规定方式适时发送给股东并在相关网站刊载[59] - 公告日期董事会执行董事包括郭英成(主席)、郑威、李健萍[59] - 公告日期董事会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徐小伍、李永军、刁英峰[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