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吉大通信(300597) - 2024 Q2 - 季度财报
吉大通信吉大通信(SZ:300597)2024-08-29 16:2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周伟[8] - 公司股票简称为吉大通信[8] - 公司股票上市证券交易所为[8] - 公司的中文名称为吉林吉大通信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8] - 公司的中文简称为吉大通信[8] 公司经营情况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2] - 公司持续推进战略转型,形成"四轮驱动"的业务格局,包括通信技术服务业务、信息化产品集成运营业务、国际业务和投资业务[18] - 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驱动国家信息化发展进入新阶段,为公司业绩保持相对稳定提供支撑[18] - 公司积极拓展国际通信服务市场,在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寻找机遇,业务发展规模与态势良好[19]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为23,544.21万元,同比增长4.12%[13] - 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24.99万元,同比下降32.46%[13] -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641.57万元,同比下降53.25%[13] - 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144,392.95万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47%[13] - 报告期末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03,134.13万元,较上年度末下降3.64%[13] 公司非经常性损益 - 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为141,133.77元[16] -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17] 公司技术创新 - 公司专注于技术领域的业务开发及相关技术的研究创新,凭借多年积累的项目经验和服务信誉实现了战略期的快速增长[20] - 公司自主研发的智慧食堂系列产品使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数字技术,推动传统团餐实现服务精准化、场景数字化、管理智能化[20] - 公司保持持续创新能力,根据市场反馈丰富完善产品线种类及功能,为不同需求的客户提供差异化、定制化解决方案[20] 5G技术发展 - 5G关键性能指标包括用户体验速率、连接数密度、端到端时延、流量密度、移动性和用户峰值速率,相比4G有大幅提升[22] - 5G网络关键技术包括网关控制转发分离、控制功能重购、新型链接管理和移动性管理、移动边缘内容与计算、按需组网等[24] - 5G承载网关键技术包括多层级承载网络、灵活化连接调度、层次化网络切片、智能化协同管控、4G/5G混合承载等[24] - 分组增强型OTN关键技术包括客户业务的标准封装、以太网业务的故障处理、分组交换技术等[25] - SPN技术基于IP/MPLS(-TP)/SR、切片以太网和波分复用技术,支持端到端分层交换网络[26] - SPN技术在控制面采用IGP+SR机制,在双向隧道创建和OAM功能实现上有创新[26] - SPN技术采用多种保护机制叠加,包括拓扑无关快速路由恢复、端到端路径保护、快速重路由等[26] 行业政策 - 《"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总体分为5章,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3个6",即6项重点任务、6个专项行动、6项保障措施[4] - 《"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采用了定量目标和定性目标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了2025年两化融合发展的总体目标和5个方面的分目标[4] - 《"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从总体规模、基础设施、绿色节能、应用普及、创新发展、普惠共享6个方面设置了20个量化指标[4] - 《"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设置了"585"任务措施,即5个主要任务、8个专项行动、5个保障措施[4] 行业发展趋势 -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突飞猛进,信息化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深刻影响[7] - 物联网的连接规模急剧增加,在多个垂直产业领域产生巨大的市场空间[7] - 到 2030 年,物联网将在全球创造 5.5 万亿至 12.6 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7] - 团餐行业数字化转型是必然趋势,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的智慧食堂迎来较好的市场发展机遇[47] 公司竞争优势 - 公司在行业领域保持着一定的技术领先和竞争优势,经营业绩稳定,具备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48] - 公司在国内通信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赢得了较好的口碑,构建了良好的合作商、供应商生态,积累了质优量大的客户资源[49,50] - 公司高度重视在通信技术服务领域的研发投入和管理,积极布局数字智慧化产品线,扩展应用场景和潜在业务领域[51] - 公司已通过多项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在通信及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具有较高的影响力[52] - 公司拥有专业素质高、决策水平强、前瞻视野好、开拓精神强的核心管理团队,是确保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53] - 公司拥有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的专业技术骨干团队,为公司业务的拓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54] - 公司构建了一体化综合性服务体系,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