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基本信息 - 报告期为2024年半年度[1,2,3] - 公司负责人为周建明,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为陶育勤,会计机构负责人为徐秀丽[2] -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2] -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无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2] - 不存在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的特别重大风险[2]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2] - 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2] - 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2] - 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2] - 报告中涉及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1 - 6月营业收入为12.3842853419亿美元,上年同期为9.6402129508亿美元,同比增长28.46%[12] - 2024年1 - 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154124724亿美元,上年同期为0.7121258963亿美元,同比增长56.63%[12] - 2024年1 - 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0.8870337181亿美元,上年同期为0.7244569267亿美元,同比增长22.44%[12] - 2024年1 - 6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805136075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5256505788亿美元,同比增长75.70%[12] - 2024年半年度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3.7206579509亿美元,上年度末为13.0095208838亿美元,同比增长5.47%[12] - 2024年半年度末总资产为29.4717845298亿美元,上年度末为28.8416555757亿美元,同比增长2.18%[12] - 2024年1 - 6月基本每股收益为0.70元/股,上年同期为0.45元/股,同比增长55.56%[13] - 2024年1 - 6月稀释每股收益为0.70元/股,上年同期为0.45元/股,同比增长55.56%[13] - 2024年1 - 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55元/股,上年同期为0.45元/股,同比增长22.22%[13] - 2024年1 - 6月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20%,上年同期为7.00%,减少0.8个百分点[1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3,842.8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154.1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6.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870.34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22.44%[52]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3,842.8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46%[60] - 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154.1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6.63%[60] - 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870.34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22.44%[60] - 营业成本为931,430,753.37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14%[60] - 销售费用为12,267,367.35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00%[60] - 管理费用为91,615,504.1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48%[60] - 研发费用为76,826,617.99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91%[6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8,051,360.75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5.70%[61] - 应收账款净值为645,790,593.59元,占比21.91%,较上期减少12.42%[63] - 固定资产净额为765,893,018.51元,占比25.99%,较上期增加43.80%,主要系合肥工厂长期资产转固[63] - 合同负债为38,738,398.20元,占比1.31%,较上期增加48.02%,主要系不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预收款增加[63] - 长期借款为153,721,316.24元,占比5.22%,较上期增加52.67%,主要系企业扩产长期借款增加[64] - 境外资产为357,139,664.60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2.12%[65] - 报告期投资额为11,780,199.05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0[66]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数为22,295,690.11元[66] - 延龙电子营业收入为10,632.52万元,净利润为 - 0.66万元[67] - 茹声电子营业收入为30,956.10万元,净利润为2,365.90万元[67] - 合肥上声营业收入为52,565.31万元,净利润为 - 497.14万元[67] - 报告期内,公司汇兑损失为113.95万元,去年同期为汇兑收益2,309.12万元[58] 行业市场数据 - 2024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389.1万辆和140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9%和6.1%[18] - 2024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492.9万辆和494.4万辆,同比增长30.1%和32%,市场占有率达35.2%[18] 公司业务线产品信息 - 公司是国内技术领先的汽车声学产品方案供应商,产品涵盖车载音响系统产品及AVAS[21] - 公司高频扬声器负责重放4KHz - 20KHz声音,尺寸20mm - 50mm[22] - 公司中频扬声器负责重放300Hz - 10KHz声音,尺寸50mm - 100mm[22] - 公司低频扬声器负责重放60Hz - 5KHz声音,尺寸100mm - 200mm[22] - 公司全频扬声器负责重放60Hz - 20KHz声音,尺寸100mm - 150mm[22] - 公司低音炮负责重放20Hz - 200Hz声音,尺寸150mm - 250mm[22] - 门扬声器模块负责重放频段在60Hz - 10KHz的声音[23] 公司经营模式 - 公司建立“技术+产品”双驱动研发模式,研发活动分技术开发和产品研发[24] - 公司产品主要面向汽车前装市场,与国内外汽车制造厂商等形成直接配套供应关系[24]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生产模式,根据客户需求生产调度并增加适度安全库存[24][25] - 公司采购主要原材料包括磁路系统材料等,采购过程含供应商选择评价等[25] - 供应商准入需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并经四部门联合审核[25] 公司核心技术 - 公司在声学领域拥有声学产品仿真与设计等四个方面多项核心技术[26] - 声学产品仿真与设计等技术对现有产品设计等有重要意义[26] - 主动降噪等技术是公司对业内热点技术的储备[26] - 报告期内公司核心技术无重大变化[26] - 自动均衡技术可将单个位置点扬声器频率响应平整度控制在2dB以内,并对车内4个位置同时实现均衡[28] - 移频算法可加载于低至16位的单片机中[28] - 公司芯片单声道10W功率输出时失真度仅有0.1%,功率损耗减少3/4 [29] 公司知识产权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新申请中国境内外知识产权18项,新获得28项;截止2024年6月30日,累计申请355项,累计获得231项 [30] - 报告期内,公司新申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各5项,软件著作权0项,其他3项;新获得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外观设计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和其他均为0项 [30] - 截止2024年6月30日,公司累计申请发明专利128项、实用新型专利137项、外观设计专利41项、软件著作权9项、其他40项;累计获得发明专利56项、实用新型专利113项、外观设计专利34项、软件著作权9项、其他19项 [30] - 报告期内,公司新申请PCT国际专利3项,新获得0项;累计申请35项,累计获得14项;累计申请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5项,累计获得5项 [30] - 公司拥有境内发明专利56项,PCT国际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113项,外观设计专利34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5项,软件著作权9项[45] - 报告期内公司共申请专利18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5项、pct专利3项、发明专利5项,外观设计5项[53] 公司研发项目投入情况 -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76,826,617.99元,上年同期67,442,982.12元,变化幅度13.91%;研发投入合计76,826,617.99元,上年同期67,442,982.12元,变化幅度13.91% [31]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本期为6.20%,上年同期为7.00%,减少0.8个百分点 [31] - 车内多区域声场研发预计总投资规模5000万元,本期投入542.12万元,累计投入4360.47万元 [32] - 数字20声道以上音频系统预计总投资规模2000万元,本期投入13.53万元,累计投入1399.78万元 [32] - 车载便携式音响研发预计总投资规模4750万元,本期投入1538.79万元,累计投入2360.32万元 [3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研发项目合计投入预算25,950.00,已投入7,682.66,累计投入13,710.81[41] - 新材质平板中音研发预算200.00,已投入184.62[34] - 特殊纸桨系列扬声器研发预算900.00,已投入551.61[34] - 新型头枕扬声器研发预算700.00,已投入635.59[34] - 新型3D扬声器研发预算800.00,已投入502.31[34] - 新材质平板高音扬声器研发预算300.00,已投入32.59[34] 公司研发人员情况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从上年同期312人增加至本期344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从12.03%降至11.95%[42]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从上年同期4,174.14增加至本期5,165.79,平均薪酬从13.38提升至15.01[42] - 研发人员学历构成中,本科占比52.33%(180人),专科占比23.55%(81人),高中及以下占比17.73%(61人),硕士占比5.23%(18人),博士占比1.16%(4人)[43]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中,30 - 40岁(含30岁,不含40岁)占比36.63%(126人),30岁以下占比33.43%(115人),40 - 50岁(含40岁,不含50岁)占比26.74%(92人),51岁及以上占比3.20%(11人)[43] 公司生产基地情况 - 公司在江苏苏州、安徽合肥、捷克、巴西、墨西哥设立产品生产基地,初步形成辐射主要汽车生产地区的全球布局[49] - 苏州生产基地拥有车载扬声器、车载功放等产品零部件生产的先进产能[49] - 合肥生产基地处于设备调试、试生产阶段[49] - 公司将延龙电子等作为纸盆、盆架的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49] - 合肥新工厂基本完成基建工作,正在进行产线安装调试,本年度将实现部分产品试生产和小批量交付[53] 公司技术与合作优势 - 公司具备车载音响系统调音核心技术,秉持“原音重现”理念[47] - 公司建立“软件 + 硬件”双轮驱动开发模式,拥有国际先进同步开发实力[46] - 公司车载扬声器面向汽车前装市场,产品定制性强[47] - 公司产品性能指标能达到或超过客户要求,技术实力较强[47] - 公司建立同步开发管理体系,积累大量产品开发过程管理经验[46] - 公司在中国、美国、德国地区建立销售、售后及技术支持团队,构建销售网络[50] - 公司建立了稳定的精密制造技术体系,掌握核心零部件核心生产工艺[50] - 公司对标国际先进质量管理体系,已通过IATF16949等认证[51] - 公司与众多国内外知名汽车制造厂商及电声品牌商建立稳定合作关系[51] - 公司获得多家知名汽车制造厂商新项目定点信,产品开发到批量供货一般需1 - 2年[53] 公司销售相关数据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三大产品销售额与销售量均保持50%以上增长[52] - 公司外销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40.28%,其中对美国的销售收入占比14.2%[55] - 2024年上半年度,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收入为60,993.79万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50.48%[56] 公司股东大会情况 - 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1月22日召开,审议1项议案未通过[69] - 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于4月3日召开,审议通过7项议案[69] - 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于2024年5月20日召开,审议通过15项议案[69] - 2024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于6月6日召开,审议通过1项议案[69] 公司人员变动情况 - 陈立虎、方世南、秦霞三位独立董事离任,薛誉华、张腊娥、张宝娟三位独立董事当选[70] - 公司于2024年3月18日和4月3日分别召开会议,审议通过董事会换届选举第三届董事会独立董事的议案,第三届独立董事由薛誉华、张腊娥、张宝娟、石寅担任[71]
上声电子(688533) - 2024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