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422,038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699,901千港元下降约40%[1] - 期内亏损为117,27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51,050千港元[1] - 期内全面开支总额为155,69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77,784千港元[1] - 每股亏损为17.50港仙,2023年同期为22.50港仙[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686,20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42,454千港元[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263,49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502,612千港元[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270,14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52,458千港元[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993,35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150,154千港元[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211,37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81,694千港元[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1,679,55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92,608千港元[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422,03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699,901千港元,同比下降约39.7%[9][10][11][1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分部亏损为99,44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3,038千港元,同比扩大约131.1%[12]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117,18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78,169千港元,同比收窄约34.2%[12]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94千港元,2023年同期所得税抵免为27,119千港元[12]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117,27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51,050千港元,同比收窄约22.4%[1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银行及其他借贷利息为526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9263千港元;租赁负债利息为323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109千港元[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员工成本为39576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12176千港元[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折旧开支中物业、机器及设备为6357千港元,使用权资产为15460千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11373千港元和23151千港元[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11795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51660千港元[1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亏损为17.50港仙,2023年同期为22.50港仙[18]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相同[19] - 2024年上半年,集团营业额约422,00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下跌约40%(2023年:约699,900,000港元),股东应占亏损约118,000,000港元(2023年:152,000,000港元),每股基本亏损为17.50港仙(2023年:22.50港仙)[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总房屋销售成交金额约39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跌约44%(2023年:695亿港元),总房屋销售面积约150万平方米[3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存款约为2.1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99亿港元[3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为4.68,2023年12月31日为4.26[3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借贷总额约为1.4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1.67亿港元[3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约为7.2%,2023年12月31日为7.8%[3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抵押总值约8100万港元的投资物业及物业、机器及设备取得银行借贷,2023年12月31日约为2700万港元[39]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物业代理收益为404,54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672,573千港元,同比下降约39.8%[9][10][11][12] - 2024年上半年金融服务收益为17,49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7,328千港元,同比下降约36.2%[9][10][11][12] - 2024年上半年,集团物业代理业务分部营业额约405,000,000港元(2023年:约673,000,000港元),占集团营业额96%;金融服务业务营业额约17,000,000港元(2023年:约27,000,000港元),占集团营业额4%[32] 公司财务报表编制及准则应用 - 公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基准编制,投资物业及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按公平值计量[6] - 公司在本报告期间首次应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会计准则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6] 企业所得税相关 - 企业所得税按集团于中国的附属公司估计应课税溢利按25%税率计算拨备[14] 资产减值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中国一手物业代理服务分部现金产生单位并无减值[20] 客户信贷期及应收账款情况 - 集团给予客户的平均信贷期介乎30至180日,2023年相同;2023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扣除呆账拨备后为577097千港元[21] 关联交易情况 - 期内,集团与关连人士并无订立重大交易,2023年相同[23] 购股权计划相关 - 公司于2023年5月23日采纳购股权计划,有效期10年,涉及股份最高数目不得超过公司采纳日期已发行股本10%(即67,414,998股)[24][25] - 2023年6月16日,公司授出购股权,持有人有权购买67,380,000股公司股份,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1.85港元[26] - 2024年7月1日,购股权总数70%及40%已分别归属朱荣斌先生及其他承授人;2025年4月1日,15%及30%将分别归属;2026年4月1日,15%及30%将分别归属[2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授予朱先生的30,340,000股购股权已失效[26] - 2024年6月30日,雇员持有购股权21,930,000股,朱荣斌持有购股权失效后为0股,高斌持有11,740,000股,总计33,670,000股[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购股权可予发行股份总数33,670,000股(2023年:67,380,000股),占已发行相关类别股份加权平均数约4.99%(2023年:9.99%)[28] - 若12个月内授予任何人购股权涉及股份总数超授出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1%,需获股东批准[25] - 若12个月内授予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购股权超公司已发行股份0.1%,需获公司股东事先批准[25] - 购股权归属期不得少于12个月,董事会可酌情授予较短归属期[24] - 购股权认购价为授出日期收市价、前5个营业日平均收市价、前20个营业日平均收市价90%中的最高者[2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期间,已失效购股权总数为33,710,000股,约15,916,000港元自特别储备转拨(2023年:13,135,000港元)[29] - 公告日期,公司根据计划可供发行股份总数为67,414,998股,相当于已发行股本约10%(2023年:10%),购股权计划授权项下可供未来授出股份数目为33,744,998股(2023年:34,998股)[2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期间,约13,707,000港元计入简明综合损益表(2023年:1,180,000港元)[29] - 2023年6月30日止期间,根据计划授出购股权使用二项式期权定价模型厘定的公平值约为41,648,000港元,模型重要输入数据包括授出日期股价1.85港元、预期股价波动41.29%、年度无风险利率3.53%、约10年预计购股权年期及4.26%预期股息率[2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财政期初及期末,计划授权项下可供授出之购股权分别为34,998股及33,744,998股[29] 市场环境及业务策略 - 2024年上半年国内房地产市场处于深度调整期,集团虽调整营运策略,但经营效益及业绩仍受冲击[31] - 集团物业代理业务坚持“开源节流、提质增效”,金融服务业务聚焦优质客户并严格风控,价值研究业务持续为集团作贡献[33][34][35] 员工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共有约4600名全职雇员[41]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3年亦无[42] 库存股份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并无库存股份[43] 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除偏离守则条文C.6.1情况外,一直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企业管治守则规定[44]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全体董事确认已全面遵守规定准则[45]
合富辉煌(00733) - 2024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