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43.88亿元[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报表未分配利润为276.97亿元[1]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84元(含税),以2024年6月30日总股本10,934,402,256股为基数,合计派发现金股利9.184897895亿元(含税)[1] - 现金股利占2024年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20.93%[1] - 2024年1 - 6月收入及其他收益22,910,917千元,较2023年1 - 6月降低0.42%[8] - 2024年1 - 6月所得税前利润4,542,357千元,较2023年1 - 6月降低11.91%[8] - 2024年1 - 6月期间利润归属本公司股东为4,387,820千元,较2023年1 - 6月降低11.16%[8] - 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额766,309,103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长15.55%[9] - 2024年6月30日负债总额632,348,071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长18.70%[9] - 2024年6月30日应付经纪业务客户账款180,365,579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长49.98%[9] - 2024年6月30日归属本公司股东的权益133,932,377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长2.66%[9] - 本报告期末母公司净资本106,698,864,469.56元,上年度末为100,100,154,912.51元[13] - 本报告期末风险覆盖率280.00%,上年度末为243.53%[13] - 本报告期末流动性覆盖率310.12%,上年度末为289.15%[13] - 报告期内,集团实现收入及其他收益人民币229.11亿元,同比下降0.42%,归属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43.88亿元,同比下降11.16%[28] - 报告期内,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63%,同比减少1.47个百分点[28]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资产总额为7663.09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15.55%[25] - 报告期末货币资金为1703.5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9.93%;融出资金为822.10亿元,较上年末减少9.88%[25] - 报告期末衍生金融资产为119.7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2.51%;交易性金融资产为2424.9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7.61%[25]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境外资产折合人民币392.16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5.12%[25] - 报告期内,三市股票基金交易量约人民币105.4万亿元,日均股基交易量为人民币0.9万亿元,同比下降7.5%[29] - 报告期内,新成立基金599只,发行份额6225.07亿份[30] - 截至报告期末,我国公募基金净值为人民币31.0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2.6%[30]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金融产品保有规模为人民币1985.08亿元,较年初增长1.3%[30] - 截至报告期末,投资顾问人数3917人,较年初增加119人;个人养老金业务累计开户8.12万户[30]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融资融券余额为740亿元,平均维持担保比例238%;股票质押业务待购回余额为204亿元,平均履约保障比例238%[31] - 报告期内,境内股权融资规模(不含可交债)为1516.83亿元,同比下降76.4%;境内债券新发行规模为38.3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32] - 报告期内,集团实现收入及其他收益229.11亿元,同比下降0.42%[53] - 2024年上半年佣金及手续费收入35.76亿元,同比减少5.44%;利息收入71.22亿元,同比减少2.43%;投资收入及收益49.25亿元,同比增长5.57%;其他收入72.89亿元,同比增长0.38%[54]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支出合计183.59亿元,同比增长2.89%,其中折旧及摊销支出5.76亿元,同比增长8.39%;佣金及手续费支出5.32亿元,同比增长8.38%;利息支出52.82亿元,同比增长3.69%;其他营业费用及成本85.19亿元,同比增长3.83%;其他资产减值损失0.52亿元,同比增长87.99%;信用减值损失转回1.81亿元,转回同比增长128.33%[54] - 报告期内,集团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88亿元,同比下降11.16%;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35元,同比下降22.2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63%,同比减少1.47个百分点[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归属于公司股东的权益为1339.32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34.66亿元、增长2.66%[55] - 报告期末,集团资产总额为7663.09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1031.04亿元、增长15.55%,自有资产为5859.44亿元,其中自有现金类资产411.22亿元,占比7.02%;金融投资4098.09亿元,占比69.94%;融出资金及买入返售金融资产1057.12亿元,占比18.04%[55] - 报告期末,集团总负债6323.48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996.38亿元、增长18.70%,自有负债为4519.82亿元,其中自有流动负债3769.63亿元,占比83.40%;自有非流动负债750.19亿元,占比16.60%[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自有资产负债率77.14%,较2023年末75.97%增长1.17个百分点;公司经营杠杆为4.37倍,较2023年末4.16倍增长5.05%[56] - 报告期内,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2.81亿元,2023年同期为64.95亿元,同比减少67.76亿元[57] -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9.90亿元,2023年同期为117.70亿元,同比减少7.80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8.49亿元,2023年同期为 -73.77亿元,同比增加45.28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84.22亿元,2023年同期为21.02亿元,同比减少105.24亿元[57]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合并112家结构化主体,归属集团的权益为386.30亿人民币[97]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VaR (1D, 95%)为人民币3.25亿元[102] - 报告期内,公司债券投资信用债投资主体AA+级(含)以上占比约96.96%[106] - 报告期末,公司融资融券业务存量负债客户平均维持担保比例为238%[106] - 报告期末,公司股票质押回回购交易负债客户平均履约保障比例为238%[106]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发行的长期次级债存续11只,永续次级债6只,补充附属净资本人民币355.66亿元[11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内,财富管理业务实现收入及其他收益62.20亿元,同比下降5.31%[53] - 报告期内,投资银行业务实现收入及其他收益2.67亿元,同比增长55.79%[53] - 报告期内,机构业务实现收入及其他收益 -6.97亿元,同比下降251.24%[53] - 报告期内,国际业务实现收入及其他收益21.28亿元,同比增长12.13%[53] - 报告期内,投资交易业务实现收入及其他收益65.44亿元,同比增长17.52%;其他母子公司一体化业务实现收入及其他收益84.75亿元,同比下降0.43%[53] -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2单上市公司收购财务顾问项目、3单新三板推荐挂牌项目、2单新三板定向发行项目[33] - 报告期内,公司债券承销规模为2035.44亿元,同比增长22.1%,市场排名第7[34]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PB业务规模为2606.25亿元,服务客户6620户,股基交易量为14400.98亿元[36]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托管与基金服务业务规模为2259.29亿元,同比下降19.7%,产品数量3986只,同比增长2.0%[38]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科创板做市行业排名第3,北交所做市行业排名第4,基金做市行业排名第9[39] - 港股融资总额为652亿港币,同比下降13%;新股上市30家,同比下降9%;新股融资额为132亿港币,同比下降26%[41] - 东南亚主要市场融资总额为13.8亿美元,同比下降59%;IPO数量67次,同比下降21%[41] - 中资美元债和离岸人民币债券承销规模为388亿美元,同比增长8.7%[41] - 银河国际控股香港地区经纪业务市场排名较2023年度上升2名,投行债券承销业务项目数量在中资券商排名第3、承销规模排名第6,投行股权承销业务项目数量在中资券商排名第3、发行规模排名第7[42] - 银河海外经纪业务市场排名较2023年度持稳上升,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的市场排名分别由第2升至第1、第3升至第2、第9升至第8,在印度尼西亚的市场排名维持前5,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经纪业务市场份额均超10%[43] - 银河海外首次参加《机构投资者》最佳本土经纪商评选,斩获21项第一,上榜分析师人数在东盟券商中位列第一[43] - 我国期货市场报告期内累计成交量同比下降12.4%,累计成交额同比增长7.4%[47] - 银河期货报告期内累计成交量和累计成交额同比分别增长3.6%和28.6%[47] - 报告期内,银河金汇受托资产管理规模为1017.44亿元,较年初增长7.6%,管理产品数量269只,较年初增长2.3%[49] - 截至报告期末,银河金汇集合资产管理产品规模为556.84亿元,单一资产管理产品规模为453.03亿元,专项资产管理产品规模为7.57亿元;集合资产管理产品111只,单一资产管理产品154只,专项资产管理产品4只[49] - 截至报告期末,银河创新资本在管基金22只,认缴规模合计277.24亿元,实缴规模合计33.59亿元;报告期内新增备案基金2只,规模合计20亿元;新增投资项目和子基金8个,新增投资金额合计2.6亿元[51] 公司股权结构 - 银河金控为公司控股股东,报告期末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的47.43%[3] - 中投公司报告期末持有汇金公司100%股权[4] - 汇金公司报告期末持有银河金控69.07%股权[4]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131,306户,其中A股普通股股东130,664户、H股登记股东642户[135] - 银河金控期末持股5,186,538,364股,占比47.43% [136] -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期末持股3,688,242,986股,占比33.73% [136]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期末持股114,083,401股,占比1.04% [136] -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期末持股84,078,210股,占比0.77% [136] 市场环境情况 - 2024年报告期内我国GDP同比增长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1%[21] - 报告期内,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分别下跌0.3%、7.1%和11.0%,沪深300指数上涨0.9%,A股日均成交额为8627亿元,同比下降8.5%[22] - 报告期内,恒生指数上涨3.9%,港股日均成交额为1102亿港币,同比下降4.8%[22] - 截至报告期末,10年期国债收益率2.21%,同比下降43个基点;30年期国债收益率2.43%,同比下降58个基点[22] 公司业务布局与发展 - 2023年公司正式实施新一轮战略规划,推进“五位一体”业务模式,提供综合金融服务[15]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设立37家分公司、465家证券营业部,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6]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客户总数突破1600万户[27][29]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有37家分公司、465家证券营业部,报告期内撤销1家分公司、4家证券营业部,完成15家分支机构同城迁址(分公司2家、证券营业部13家)[58][59][60] - 公司有13家证券营业部进行迁址,涉及山东、浙江、宁夏等多个省市[62][63] 公司债券情况 - 公司发行的4只债券交易机制均为匹配成交、点击成交、询价成交、竞买成交和协商成交[64] - 公司发行的4只债券投资者适当性安排均为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发行和交易的债券[64] - 公司发行的前3只债券受托管理人和主承销商为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第4只债券受托管理人为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主承销商为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和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64] - 公司发行的4只债券交易场所均为上交所[64] - 公司发行的前3只债券若未行使发行人延期支付利息权,每年付息一次,第4只债券单利按年计息,不计复利,每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还本,利息随本金的兑付一起支付[64] - 公司发行的4只债券利率分别为4.80%、4.57%、4.30%、3.4
中国银河(06881) - 2024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