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生银行(600016) - 2024 Q2 - 季度财报
民生银行民生银行(SH:600016)2024-08-29 20:22

报告审议与利润分配 - 2024年半年度报告于8月29日由第九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应到董事14名,现场出席10名,电话或视频连线出席4名,6名监事列席[1] - 2024年度中期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30元(含税),需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1] 公司基本信息 - A股上市地点为上交所,股票简称民生银行,代码600016;H股上市地点为香港联交所,简称民生银行,代号01988;境内优先股上市地点为上交所,简称民生优1,代码360037[5] - 首次注册日期为1996年2月7日,地点为中国北京市东城区正义路4号[5] - 变更注册日期为2007年11月20日,注册地点为中国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2号[5]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110000100018988F[5] - 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主要由民营企业发起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1996年在北京正式成立[5] - 公司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等多项商业银行业务,还包括保险兼业代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和托管等业务[6] - 公司披露半年度报告的媒体有《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A股报告在www.sse.com.cn披露,H股中期业绩公告在www.hkexnews.hk披露[4] - 国内会计师事务所为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为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1 - 6月营业收入671.27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6.17%[7] - 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额75510.13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1.62%[8] - 2024年1 - 6月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224.74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5.48%[7] - 2024年1 - 6月基本每股收益0.43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6.52%[7] - 2024年6月30日不良贷款率1.47%,较2023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8] - 2024年6月30日拨备覆盖率149.26%,较2023年末下降0.43个百分点[8]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42.73亿元,第二季度为328.54亿元[10] - 2024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134.31亿元,第二季度为90.43亿元[10] - 2024年1 - 6月政府补助2.21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46.49%[11] - 2024年1 - 6月非经常性损益税后影响净额2100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89.66%[1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产总额75,510.13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239.52亿元,降幅1.62%;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44,232.2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83.50亿元,增幅0.87%,占资产总额比58.58%,较上年末提升1.45个百分点[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负债总额69,413.71亿元,较上年末减少957.93亿元,降幅1.36%;吸收存款总额40,647.32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182.71亿元,降幅5.10%;个人存款占吸收存款总额比31.64%,较上年末提升3.47个百分点[15] - 报告期内,集团生息资产日均余额70,645.15亿元,同比增长1.27%;净息差1.38%,同比下降10BP,降幅同比缩窄7BP;利息净收入485.82亿元,同比下降5.36%;非利息净收入185.45亿元,同比减少16.60亿元,降幅8.22%;营业收入671.27亿元,同比减少44.12亿元,降幅6.17%;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224.74亿元,同比减少13.03亿元,降幅5.48%[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不良贷款总额648.99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98亿元;不良贷款率1.47%,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49.26%,较上年末微降0.43个百分点[16] - 2024年6月30日,流动性比例(本外币)为68.05%,流动性比例(人民币)为66.46%,流动性比例(外币)为99.67%,流动性覆盖率为140.61%,净稳定资金比例为104.78%,杠杆率为6.92%,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例为3.28%,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为11.04%[12] - 2024年6月30日,正常类贷款迁徙率为1.68%,关注类贷款迁徙率为34.70%,次级类贷款迁徙率为61.92%,可疑类贷款迁徙率为96.67%[13] - 二季度利息净收入243.20亿元,环比实现增长[16] - 本集团根据境内外会计准则分别计算的报告期内净利润和截至报告期末股东权益无差异[14] - 上半年人民币贷款累计新增13.27万亿元,6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8%[18] - 2024年1 - 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1.27亿元,同比减少44.12亿元,降幅6.17%[21] - 2024年1 - 6月利息净收入485.82亿元,同比减少27.52亿元,降幅5.36%,净息差为1.38%[23] - 2024年1 - 6月非利息净收入185.45亿元,同比减少16.6亿元,降幅8.22%[22] - 2024年1 - 6月营业支出436.86亿元,同比减少30.62亿元,降幅6.55%[20] - 2024年1 - 6月营业利润234.41亿元,同比减少13.5亿元,降幅5.45%[20] - 2024年1 - 6月利润总额234.76亿元,同比减少12.71亿元,降幅5.14%[20] - 2024年1 - 6月净利润227.09亿元,同比减少12.63亿元,降幅5.27%[20] - 2024年1 - 6月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224.74亿元,同比减少13.03亿元,降幅5.48%[20] - 2024年1 - 6月归属于少数股东损益2.35亿元,同比增加0.4亿元,增幅20.51%[20] - 2024年1 - 6月生息资产平均余额70645.15亿元,利息收入1279.63亿元,平均收益率3.64%[24] - 报告期内公司利息收入1279.63亿元,同比减少51.17亿元,降幅3.85%[28] - 报告期内公司利息支出793.81亿元,同比减少23.65亿元,降幅2.89%[31] - 报告期内公司非利息净收入185.45亿元,同比减少16.60亿元,降幅8.22%[35] - 报告期内公司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96.45亿元,同比减少11.91亿元,降幅10.99%[36] - 报告期内公司其他非利息净收入89.00亿元,同比减少4.69亿元,降幅5.01%[38] -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及管理费205.71亿元,同比减少5.65亿元,降幅2.67%[39] - 报告期内公司信用减值损失205.51亿元,同比减少16.59亿元,降幅7.47%[40] - 报告期内公司所得税费用7.67亿元,同比减少0.08亿元,降幅1.03%[42]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75510.13亿元,比上年末减少1239.52亿元,降幅1.62%[42] - 利息净收入变化中规模因素为275.6亿元,利率因素为 - 550.8亿元,净减275.2亿元[27]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为44,232.2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83.50亿元,增幅0.87%,占资产总额的58.58%,较上年末上升1.45个百分点[44]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金融投资总额为22,635.6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4.80亿元,增幅0.24%,占资产总额的29.98%,较上年末上升0.56个百分点[47]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存拆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合计2,643.39亿元,较上年末减少738.90亿元,降幅21.85%,占资产总额的3.50%,较上年末下降0.91个百分点[49]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负债总额为69,413.71亿元,较上年末减少957.93亿元,降幅1.36%[51]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吸收存款总额40,647.32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182.71亿元,降幅5.10%[53] - 从客户结构看,公司存款占吸收存款总额的68.22%,个人存款占31.64%;从期限结构看,活期存款占31.47%,定期存款占68.39%[53] - 2024年6月30日,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金额为1,519,573百万元,占比67.13%;2023年12月31日金额为1,521,395百万元,占比67.38%[45] - 2024年6月30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金额为325,974百万元,占比14.40%;2023年12月31日金额为320,547百万元,占比14.19%[45] - 2024年6月30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金额为418,019百万元,占比18.47%;2023年12月31日金额为416,144百万元,占比18.43%[45] - 公司所持面值最大的十只金融债券合计面值45,137百万元,减值准备7.93百万元[48]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拆入款项和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为13585.75亿元,较上年末减少746.17亿元,降幅5.21%[55]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应付债券8556.7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798.52亿元,增幅26.61%[56]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净稳定资金比例104.78%,流动性覆盖率140.61%;报告期内,付息负债成本率2.38%[57]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股东权益总额6096.42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81.59亿元,降幅4.42%;归属于本行股东权益总额5961.41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84.61亿元,降幅4.56%[58]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不良贷款总额648.99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98亿元;不良贷款率1.47%,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62]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公司类贷款(含票据贴现)总额26735.9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62.42亿元,占比60.44%,较上年末上升0.75个百分点[62]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个人类贷款总额17496.30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78.92亿元,占比39.56%,较上年末下降0.75个百分点[62]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公司类不良贷款(含票据贴现)总额352.68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9.74亿元,不良贷款率1.32%,较上年末下降0.14个百分点[63]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个人类不良贷款总额296.3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7.76亿元,不良贷款率1.69%,较上年末上升0.17个百分点[63]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公司类贷款主要集中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房地产业,三大行业不良贷款总额合计277.50亿元,在公司类不良贷款中占比78.68%[6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贷款和垫款总额4423.23亿元,不良贷款总额64.90亿元,不良贷款率1.47%;2023年12月31日,贷款和垫款总额4384.88亿元,不良贷款总额65.10亿元,不良贷款率1.48%[66][68][70] - 按行业划分,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贷款总额551.84亿元,占比12.47%,不良贷款率0.69%;制造业贷款总额505.55亿元,占比11.43%,不良贷款率1.18%等[66] - 按投放地区划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环渤海地区贷款总额居前三位,分别为11366.66亿元、7128.79亿元、6810.68亿元,占比分别为25.70%、16.12%、15.40%[67] - 按投放地区划分,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总部、西部和长江三角洲等地区,不良贷款总额分别为169.10亿元、126.54亿元和122.25亿元,合计占比64.39%[67] - 按担保方式划分,抵质押贷款总额22970.68亿元,占比51.93%;信用贷款总额12960.99亿元,占比29.30%;保证贷款总额8300.60亿元,占比18.77%[69] - 前十大贷款客户贷款总额合计786.17亿元,占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的1.78%,占资本净额的11.04%[71] - 截至报告期末,珠江三角洲地区、中部地区贷款总额分别比上年末增加231.53亿元和180.84亿元[67] - 总部和境外及附属机构不良贷款比上年末分别增加7.56亿元和5.80亿元,不良贷款率比上年末分别上升0.24和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