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银资本(01141) - 2024 - 中期业绩
民银资本民银资本(HK:01141)2024-08-29 20:39

财务业绩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156,673千港元,上一期为265,217千港元[2] - 报告期内除税前溢利为102,267千港元,上一期亏损237,069千港元[2]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本期溢利为79,673千港元,上一期亏损250,501千港元[2][3] - 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7.16港仙,上一期亏损22.32港仙[2] - 本期其他全面收益(除税后)为59,641千港元,上一期为134,660千港元[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范围内客户合约收入为9.1073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8.2573亿港元[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提供融资及证券孖展融资利息收入为318.5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2354.1万港元[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债务证券投资利息收入为2280.1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5581.1万港元[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透过损益按公允价值列账投资利息收入为558.3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990万港元[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股息收入及其他投资收入为3403.1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8339.2万港元[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可呈报分部收入为1.56673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2.65217亿港元[1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为156,67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65,217千港元[13] - 2024年上半年经纪及相关服务佣金收入为5,47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667千港元[13] - 2024年上半年减值亏损拨备为9,69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49,552千港元[16]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58,17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49,555千港元[17] - 2024年上半年债务证券投资利息收入为22,80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5,811千港元[13] - 2024年上半年股息收入及其他投资收入为34,03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83,392千港元[13] - 2024年上半年资产管理费等收入为51,49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3,518千港元[13] - 2024年上半年其他亏损为9,63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9,206千港元[1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7967.3万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2.50501亿港元[19] - 2024年上半年确认预期减值亏损约13.4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6722.6万港元[20] - 2024年上半年确认减值亏损约138.7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2144.2万港元[22] -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约1.567亿港元,同比下跌约40.9%;净利润约7970万港元,同比扭亏为盈[32] - 报告期内公司拥有人应占集团溢利约7970万港元,上一期亏损约2.505亿港元,同比扭亏为盈[42] - 报告期内集团收入约1.567亿港元,较上一期约2.652亿港元下降约40.9%[43] - 证券分类报告期收入约1470万港元,分类业绩亏损约60万港元,同比大幅减亏[44] - 固定收益直接投资报告期收入约4350万港元,分类亏损约2260万港元,较上一期均下降[45] - 其他投资及融资报告期收入约1.038亿港元,分类业绩约9300万港元,均由负转正[46] - 报告期内集团投资组合产生收入总额约6240万港元,较上一期的1.591亿港元减少[47] - 资产管理分类报告期收入约5150万港元,上一期约7350万港元,分类溢利约3960万港元,上一期约6260万港元,收入及溢利减少因资产管理规模下降及无表现费收入[48] - 企业融资及咨询分类报告期收入约2580万港元,上一期约640万港元,分类溢利约1360万港元,上一期亏损约300万港元,收入增加及业绩扭亏为盈因客户服务收入及保荐人收入增加[49] - 报告期行政开支及融资成本合共约1.367亿港元,上一期约2.213亿港元,员工成本增加因人数增加,其他运营开支减少因投资交易费用减少,融资成本减少因融资规模下降[50][51] - 报告期集团融资成本主要来自民银国际贷款利息约2160万港元、回购协议利息约3560万港元及租赁负债利息约100万港元,上一期分别为6870万港元、7950万港元和130万港元[53] 资产负债情况 - 于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99,33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13,777千港元[4] - 于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3,839,95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445,773千港元[4] - 于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2,494,46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257,141千港元[5] - 于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额为1,345,48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188,632千港元[5] - 于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额为1,389,87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52,702千港元[5]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3,939,285千港元,负债总计2,549,409千港元[12]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计4,559,550千港元,负债总计3,306,848千港元[12] - 2024年6月30日贷款及垫款账面值为5488.6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513.7万港元[20]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账款账面值为6474.6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4826亿港元[21] - 2024年6月30日已抵押证券公允价值约为1.3623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50535亿港元[22] - 2024年6月30日与最大客户结余占应收现金及孖展客户账款总额约37%,2023年为35%[22] - 2024年6月30日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允价值列账的金融资产为19.73642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2.69818亿港元[24] - 2024年6月30日透过损益按公允价值列账之金融资产为11.14342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50948亿港元[25]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账款为1.42573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8693亿港元[25] - 2024年6月30日来自中间控股公司的贷款为8.60803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8.2901亿港元[27] - 2024年6月30日根据回购协议出售之金融资产(债券)为12.84358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44658亿港元[28] - 2024年6月30日透过损益按公允价值列账之金融负债(债务投资)为1769.3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无此项[29] - 2024年6月30日法定普通股(每股面值0.4港元)为10亿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份为4.4320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法定为10亿港元,已发行及缴足为4.47745亿港元[30]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自营投资资产规模约31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5亿港元下降[4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1.08亿股,股东应占权益总额约13.899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11.1936亿股和12.527亿港元[5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约38.4亿港元,速动资产约24.126亿港元,流动比率约1.5,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44.458亿港元、30.621亿港元和1.4[5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债项主要包括来自民银国际贷款及回购协议出售金融资产约20.839亿港元,资本负债比率约60.0%,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28.34亿港元和69.3%[53] - 报告期集团持有优必选174.816万股内资股,公允价值约2.67468亿港元,占集团总资产约6.8%,投资成本约1.57亿港元,未实现收益约1.086亿港元[58] 财务报表相关 - 公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于2024年8月29日获授权发布,未经审核但已由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审阅[6] - 若干新订或修订准则适用于报告期间,预计不会对公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7] - 公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经审核委员会和独立核数师审阅,符合相关准则[65] 业务分部 - 公司有证券、固定收益直接投资等6个可呈报分部[8] 业务运营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来自外来客户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位于香港[9] - 报告期内公司境外债券承销业务完成118笔债券发行,发行总规模超240亿美元,投资级债券占比超70%[33] - 2024年上半年大中华精选债券基金净值上涨约1.99%,大中华策略基金净值上涨约8.15%[35] -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九个股票承销项目,覆盖农产品、共享出行等多个行业[36] - 报告期公司协助新琪安科技及优卡集团递交香港上市申请[36] - 公司投资聚焦大中华区并扩展至亚洲及欧美,关注高增长潜力企业[34] - 公司融资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方案,采取风险控制为本的稳健策略[34] - 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涵盖公募、私募等,报告期加强风控抓好净值管理[35] - 公司通过结合境内外资源形成多元化产品和服务协同矩阵[38] - 公司推进财富管理基础性业务,提升创造稳定现金流业务能力,赋能投行业务发展[41] - 公司全面提升风险合规管理能力,做好规划实施,把控投融准入关,落实监测预警职责[41] - 公司贷款业务以中短期融资为主,报告期内向三名市场参与者发放贷款,整体风险可控[47]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4年上半年派付中期股息[20]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报告期内中期股息,上一期间也无派息[64] 股份回购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购回839.3万股普通股,总代价约214万港元,其中189.6万股已注销;报告期后649.7万股已注销[3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购回1296.1万股普通股,总代价约924.5万港元,其中349.8万股已注销;报告期末后946.3万股已注销[31] - 报告期内公司于联交所共购回839.3万股股份,总代价约214万港元,期末已购回待注销股份649.7万股,截至公告日所有购回股份已注销[66] - 报告期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其他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包括库存股份)行为[67] 市场环境 - 2024年香港经济第一、二季度GDP分别实际同比增长2.7%和3.3%,下半年有望保持稳健增长[39] 公司战略 - 公司将持续加强跨境协同,融入民生银行发展大局[40] - 公司将发展投行战略业务,布局债券承销和委托资产管理[40] 员工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拥有约88名雇员,报告期总员工成本约4060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分别为75名和3060万港元[62] 重大事项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具体计划、重大资本承担、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重大或然负债和资产抵押[56][57][60][55][54] - 报告期期末后,集团一项股权投资公允价值于2024年8月28日下跌约1.15亿港元,董事认为属非调整事项[68] 信息披露 - 公司中期报告将适时刊载于联交所和公司网站[69] 企业管治 - 公司已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内所有适用条文[64]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全体董事报告期内遵守规定准则[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