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同辐(01763) - 2024 - 中期业绩
中国同辐中国同辐(HK:01763)2024-08-30 18:3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益为28.10279亿元,2023年同期为27.39483亿元[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14.6415亿元,2023年同期为14.85483亿元[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所得利润为4.09429亿元,2023年同期为3.39708亿元[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间利润为3.06673亿元,2023年同期为2.82183亿元[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每股盈利(基本及摊薄)为0.48元,2023年同期为0.39元[2] - 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52.62997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49.97241亿元[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84.79589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81.94469亿元[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44.14399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42.53921亿元[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为20.03183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98461亿元[5]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额为73.25004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71.39328亿元[5] - 应用会计政策修订本后,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期内全面收入总额增加552千元,非控股权益增加177千元[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调整前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0.398元,对租赁交易的递延税项影响净调整0.002元,呈报之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0.400元[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费用减少729千元,期间利润增加729千元[12] - 2023年1月1日,递延税项资产原先呈列221,484千元,调整976千元,经重列222,460千元;递延税项负债原先呈列(18,242)千元,调整(798)千元,经重列(19,040)千元[13] - 2023年1月1日,对净资产总影响为178千元,储备原先为4,145,412千元,调整225千元,经重列4,145,637千元[13] - 2023年1月1日,非控股权益原先为2,087,996千元,调整(47)千元,经重列2,087,949千元;对权益总影响原先为6,553,283千元,调整178千元,经重列6,553,461千元[13] - 2024年中期每股基本盈利基于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期间利润约154,496,000元及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319,874,900股计算,2023年同期利润为125,413,000元[25] - 2024年已批准有关过往财政年度的末期股息为100,153千元,每股31.31分;拟派中期股息23,159千元,每股7.24分[2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购楼宇等项目成本为351,983,000元,2023年同期为235,279,000元[27] - 2024年6月30日租赁负债账面价值为41,482,000元,2023年12月31日为52,201,000元[27] - 2024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折旧开支为13,213千元,2023年同期为17,256千元;租赁负债利息为1,044千元,2023年同期为1,601千元[2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租赁现金流出总额为11,004,000元,2023年同期为14,744,000元[29] - 2024年6月30日银行及手头现金为2,723,263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891,624千元[3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益28.103亿元,同比增长2.6%;净利润3.067亿元,同比增长8.7%;归属公司权益股东净利润1.545亿元,同比增长23.2%[37] - 公司收益从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7.395亿元增长2.6%至报告期内的28.103亿元[73] - 销售成本从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2.54亿元增加7.3%至报告期内的13.461亿元[73] - 毛利从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4.855亿元下降1.4%至报告期内的14.642亿元,毛利率由54.2%降低2.1%至52.1%[73] - 其他收入从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3060万元降低15.1%至报告期内的2600万元[74]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7.796亿元下降13.0%至报告期内的6.782亿元,占收益百分比从28.5%降至24.1%[75] - 除税前利润从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3.491亿元增长12.4%至报告期内的3.923亿元[78] - 所得税从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6690万元增长27.9%至报告期内的8560万元,实际税率分别为21.8%及19.2%[78] - 期间利润从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822亿元增长8.7%至报告期内的3.067亿元[78] - 流动资产净值从2023年12月31日的39.405亿元增长3.2%至2024年6月30日的40.652亿元[79] - 2023年12月31日及2024年6月30日,经调整净杠杆比率分别为25.5%及28.4%,速动比率均为1.7倍[8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银行贷款总额为人民币20.027亿元[8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无抵押长期银行贷款中,集团贷款余额本金6.23亿元,利率2.7%;附属公司贷款余额本金分别为1.235亿元、0.561亿元、2.22亿元、1.983亿元、1.2亿元,利率分别为3.0%、3.0%、2.7%、2.88%、3.03%[83][8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有抵押长期银行贷款中,附属公司贷款余额本金分别为0.15亿元、0.056亿元,利率分别为3.75%、4.99%,抵押物账面总额分别为0.15亿元、0.074亿元[8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无抵押短期银行贷款中,附属公司贷款余额本金分别为2.016亿元、0.3亿元、0.666亿元,利率分别为2.40%、3%、2.95%[8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有抵押短期银行贷款中,附属公司贷款余额本金0.1亿元,利率3.45%,抵押物账面总额0.131亿元[84] - 报告期内,公司资本支出为人民币4.188亿元[8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并无任何重大或有负债[86] - 董事会建议宣派2024年中期股息,每股派发现金股息人民币0.0724元(含税),共派发现金股息人民币2315.894275万元(含税)[90] - 公司向非居民企业股東派發2024年中期股息前须代扣代缴10%的企业所得税[90] - 个人H股持有人符合条件时,公司将按10%的税率代表其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90] - 公司将按不同税率为个人H股股东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居住国与中国税收协议规定股息税率低于等于10%按10%,高于10%低于20%按实际税率,为20%或无协议按20%[9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投资显像诊断及治疗用放射性药品生产及研发基地已动用460百万元,剩余0百万元[9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建立生产及分销附属公司已动用0百万元,剩余0百万元[9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建立新生产设施已动用50百万元,剩余0百万元[9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投资研发多种显像诊断及治疗用相关产品已动用105.5百万元,剩余12.8百万元,预计2024年动用剩余金额[9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共聘用3132名雇员,较2023年6月30日的3264名减少[9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约为人民币378.5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361.0百万元增加[95]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药品销售收益为1767944千元,2023年为1787803千元[15] - 2024年放射源产品销售收益为233247千元,2023年为203321千元[15] - 2024年放疗设备销售收益为123020千元,2023年为291845千元[15] - 2024年医疗器械销售收益为247644千元,2023年为163944千元[15] - 2024年可呈報分部利潤(毛利)为1467131千元,2023年为1493928千元[18] - 2024年政府补助为15016千元,2023年为19519千元[20] - 2024年利息收入为11512千元,2023年为12858千元[20] - 2024年外汇亏损净额为6685千元,2023年为3905千元[20] - 2024年财务费用为24091千元,2023年为15713千元[21] - 2024年借贷成本按年利率3.01%资本化,2023年为3.90%[2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12,820千元,2023年同期为106,321千元[22] - 2024年上半年即期税项-中国税项期间拨备79,409千元,2023年同期为67,101千元;递延税项为103,298千元,2023年同期为73,888千元[23] - 报告期内药品实现营业收入17.679亿元,同比下降1.1%;其中显像诊断及治疗用放射性药物收入8.64亿元,同比增长5.8%;呼气检测收入8.886亿元,同比下降3.9%[39] - 报告期内放射源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569亿元,同比增长15.0%[41] - 报告期内辐照相关业务全年营业收入8650万元,同比增长7.7%[43] - 放疗设备及相关服务全年营收2.738亿元,同比下降31.9%,因新产品Tomo C取證晚、旧产品迭代销售额降低[44] - 贸易服务及其他业务收入4.252亿元,同比增长72.8%,因新收购工业检测服务业务及同位素销售、出口医疗设备增加[45] - 2024年上半年药品收益17.679亿元,占比62.9%;2023年上半年为17.878亿元,占比65.3%[46] - 2024年上半年放射源产品收益2.569亿元,占比9.1%;2023年上半年为2.233亿元,占比8.1%[46] - 2024年上半年辐照收益8650万元,占比3.1%;2023年上半年为8030万元,占比2.9%[46] - 2024年上半年放疗设备及相关服务收益2.738亿元,占比9.8%;2023年上半年为4.021亿元,占比14.7%[46] - 2024年上半年其他业务收益4.252亿元,占比15.1%;2023年上半年为2.46亿元,占比9.0%[46] - 2024年上半年总收益28.103亿元;2023年上半年为27.395亿元[46] 公司业务发展与战略举措 - 2023年12月20日公司与中核秦山其他股东订立一致行动协议,公司及其他股东持有中核秦山已发行股本的55%,董事会9名董事中提名5名[8] - 2023年12月28日公司收购核工业大连应用技术研究所持有的大连辐射100%股权,总代价为人民币4,611,000元[9] - 公司整合碘[125I]密封籽源产品销售业务,与供应商达成独家战略合作[38] - 公司建成无载体镥[177Lu]生产线、镓[68Ga]生产线,具备两款核素供应能力[38] - 中核海得威新型尿素13C呼气试验药盒取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38] - 伽玛刀源、探伤源市场占有率保持高位,启动中子源业务增长趋势高,“源+”业务探索有进展[41] - 公司在长三角和环渤海区域布局辐照灭菌基地,推进区域化管理平台建设[43] - 公司推出智慧核医学整体解决方案和管理系统,6月底在北京协和医院上线验收,建成全球首个国家级智慧核医学示范中心[4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有多款显像诊断及治疗用放射性药品处于不同研发阶段,如氟[18F]化钠注射液已提交上市注册申请[48] - 公司在研产品氟[18F]贝他嗪注射液于2023年3月8日获临床试验批准,已完成I期临床试验[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