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轮天地控股(01232) - 2024 - 中期业绩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减少约32.7%,至约人民币42970万元(2023年6月30日:人民币63850万元)[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合约销售额减少约50.9%,至约人民币27610万元(2023年6月30日:人民币56270万元)[1] - 期内亏损为约人民币50770万元(2023年6月30日:人民币51890万元)[1] - 2024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约人民币46010万元(2023年12月31日:人民币96680万元),每股资产净值为每股约人民币0.26元(2023年12月31日:每股人民币0.54元)[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拥有现金及银行存款总额约人民币33970万元(2023年12月31日:人民币58630万元)[1] - 2024年6月30日,总投资物业为约人民币38.838亿元(2023年12月31日:人民币41.819亿元)[1] - 2024年上半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人民币0.312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0.285元[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租赁负债为68,734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97,600千元有所下降;银行贷款为287,800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26,400千元有所下降;递延税项负债为791,045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26,816千元有所下降[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460,066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966,817千元大幅下降[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总权益为173,439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32,998千元大幅下降;非控股权益为286,627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33,819千元有所上升[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录得亏损净额约507,692,000元,流动负债净额约3,550,264,000元[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37,426,000元,受限制银行存款约为202,292,000元[9] - 2024年和2023年可呈报分部收益分别为638,482千元和429,748千元,可呈报分部(亏损)/溢利分别为(150,536)千元和603千元[18] - 2024年和2023年除税前综合亏损分别为(531,230)千元和(484,860)千元[19] - 2024年和2023年融资成本分别为(138,166)千元和(162,145)千元[19] - 2024年和2023年其他收入、开支、收益及亏损分别为(49,942)千元和(126,648)千元[19] - 2024年和2023年物业成本分别为300,996千元和669,393千元[21] - 2024年和2023年所得税分别为23,538千元和(34,005)千元[22] - 2024年和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分别为560,500,000元和512,639,000元,发行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1,799,020,000股[2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合约销售额约为人民币2.761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人民币5.627亿元大幅减少[32][33]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收益约4.297亿元,较2023年同期约6.385亿元减少约32.7%,物业开发收益占比68.3%(2023年同期78.5%),物业租赁占20.4%(2023年同期13.1%),酒店运营占11.3%(2023年同期8.4%)[41] - 销售成本从2023年上半年约7.231亿元减少约50.9%至2024年上半年约3.551亿元[4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约7460万元,上年同期毛损约8460万元;销售已开发物业毛损率2.6%,上年同期33.6%;物业租赁毛利率约86.6%,上年同期约87.2%;酒店业务毛利率约12.6%,2023年约20.2%[4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约3.259亿元,上年同期约100万元[4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其他收入、开支、收益及亏损亏损净额约4990万元,上年同期约1.266亿元[49] - 销售及营销开支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3000万元降至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1530万元[50] - 行政开支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7040万元增至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7210万元,同比增加约2.3%[51] - 融资成本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1.621亿元减至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1.382亿元[5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产生净亏损约5.077亿元,上年同期约5.189亿元[5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3.397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5.863亿元;受限银行存款约2.023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3.77亿元[54] - 2024年及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的平均借款成本分别约为9.3%和9.7%[5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净资产负债比率约840.8%(2023年12月31日:387.3%);负债资产比率约为91.2%(2023年12月31日:86.0%)[58] - 2024年6月30日,公司为客户作出的按揭贷款担保约为人民币890万元(2023年12月31日:人民币880万元)[60] - 2024年6月30日,公司于香港及中国内地共聘有全职雇员约602名(2023年12月31日:581名)[61]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物业开发收益为293467千元,2023年同期为501002千元[15][17] - 2024年上半年,物业租赁收益为87832千元,2023年同期为83478千元[17] - 2024年上半年,酒店营运收益为48449千元,2023年同期为54002千元[17]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大陆收益为429748千元,2023年同期为629831千元;2023年上半年香港收益为8651千元,2024年上半年无[17] - 2024年上半年,物业租赁及酒店营运的平均出租率分别约为82%和81%,2023年6月30日分别为80%和83%[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来自物业销售的收益约为人民币2.935亿元,已售总面积约2.6161万平方米,平均售价约为每平方米人民币1.1218万元[34] - 2024年6月30日,未确认总合约销售额约为人民币3.817亿元,预计于2024年下半年及2025年确认[34]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未收购新土地,未投资新合营企业或联营公司;6月30日,总土地储备建筑面积为77.9728万平方米[3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已竣工投资物业总建筑面积约为12.5014万平方米,截至该日止六个月整体出租率超过80%[3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在南京和无锡拥有3个地铁站购物中心租赁及营运管理合约,可租赁总面积约11,013平方米,整体出租率超84%[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5间运营中酒店,客房总数758间,除无锡金轮如家商旅酒店外的4间酒店平均客房入住率约81%[38] - 物业开发业务收益从2023年上半年约5.01亿元减少约41.4%至2024年上半年约2.935亿元[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租赁收益增加约5.2%至约8780万元[4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酒店运营收益下跌约10.3%至约4840万元[44] - 2024年物业开发购地成本6973万元,占比19.6%;建筑成本7583.9万元,占比21.4%;资本化融资成本5309.6万元,占比15.0%;税项开支83.2万元,占比0.2%;存货减值1.015亿元,占比28.6%[46] - 2024年物业租赁成本1177.7万元,占比3.3%;酒店运营成本4234万元,占比11.9%[46] 资产相关数据变化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投资物业为人民币38.83846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41.81858亿元[4] - 2024年6月30日,开发中待售物业为人民币15.28935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1.06666亿元[5] - 2024年6月30日,已竣工待售物业为人民币13.59507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3.99091亿元[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持有厦门国际银行股份有限公司5590万股非上市权益股份,账面价值约1.301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5080万股,账面价值1.313亿元[39] 债务违约相关情况 - 40,000,000美元(约278,584,000元人民币)及374,680,000港元(约334,690,000元人民币)银行贷款原于2022年8月31日到期,延期后于2022年10月31日违约,已抵押物业于2024年1月12日以约471,142,000元人民币出售[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违约触发约460,265,000元人民币其他银行贷款交叉违约,该等贷款须按需偿还并计入流动负债,以约2,287,787,000元人民币资产作抵押[10]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未能偿还优先票据累计利息1.0356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24547亿元),未能赎回优先票据本金约4.94667亿美元的25%[11] - 2024年7月11日,集团未能赎回优先票据本金约4.94667亿美元的10%[11] - 2024年6月30日,银行贷款4000万美元(约2.78584亿元)及3.7468亿港元(约3.3469亿元)违约,触发账面价值约4.60265亿元其他银行贷款交叉违约[55] - 违约或交叉违约的银行贷款以公司约22.87787亿元资产作抵押,截至报表批准日公司持续交叉违约,银行未要求立即偿还[5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未能偿还优先票据累计利息1.0356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24547亿元),未赎回优先票据本金约4.94667亿美元的25%;7月11日,未能赎回该优先票据本金的10%[56] - 2024年7月11日,集团未能赎回本金约494,667,000美元新优先票据的10%本金[70] 公司应对措施 - 集团已采取优先票据重组、银行贷款融资协商、改善流动资金状况等措施减轻资金压力[12][13] 会计准则应用情况 - 集团在当前会计期间应用了多项经修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但未对业绩及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14] 税务相关情况 - 香港利得税按16.5%计算,集团两年度无估计应课税溢利未作拨备[23] - 土地增值税按30% - 60%的累进税率缴纳[23] 资产收购与出售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购厂房、物业及设备项目成本为人民币490.8万元,出售成本为人民币108.5万元;出售投资物业成本为人民币1295.4万元[27] 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就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于损益确认亏损净额人民币3.25866亿元,递延税项资产人民币8146.7万元[28] 贸易款项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信贷亏损拨备)1年内为人民币6.692亿元,按摊销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为人民币4.15882亿元[3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180天以内为人民币4.64808亿元,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人民币9.77738亿元[31] 企业管治相关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基本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但董事长王钦贤缺席2024年5月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