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美金融科技(00628) - 2024 - 中期业绩

财务业绩表现 - 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3960万元大幅增加至2024年上半年的6080万元[2]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溢利大幅增加860%至3360万元,2023年上半年为350万元[2] - 2024年上半年溢利为2540万元,2023年上半年亏损220万元[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营业额为60,804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39,557千元增长53.7%[22][23][2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本期溢利为25,388千元,而2023年同期为亏损2,229千元[22][23] - 2024年上半年商业保理业务营业额39,172千元,业绩34,226千元;其他金融服务营业额15,659千元,业绩13,410千元;游戏开发及发布业务营业额5,973千元,业绩172千元[22] - 2024年上半年应收商业保理贷款利息收入39,172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36,602千元增长7.0%[25] - 2024年上半年广告服务收入255千元,充值服务收入5,718千元,金融讯息服务收入15,659千元[25]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3,347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5,221千元下降35.9%[25] - 2024年上半年汇兑亏损净额6,978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24,398千元大幅减少[2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普通股持有人应占溢利2527.5万元,2023年同期亏损222.9万元[30] - 与2023年同期相比,2024年中期公司收入从3960万元人民币大幅增加2120万元人民币或53.5%至6080万元人民币[49] - 与2023年同期相比,2024年中期公司税前溢利从350万元人民币大幅增加3010万元人民币或860%至3360万元人民币[49] - 其他金融服务业务收入从2023年同期的300万元人民币大幅增加1270万元人民币或423.3%至2024年中期的1570万元人民币[49] - CashBox收购事项令公司收入增加600万元人民币[49] - 除CashBox业务外,商业保理业务收入从2023年同期的3660万元人民币增加260万元人民币或7.1%至2024年中期的3920万元人民币[49] - 2024年中期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530万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亏损220万元人民币[49] - 集团商业保理业务平均贷款结余净额从9.78亿元增加1.12亿元或11.5%至10.9亿元,业务收入增至3920万元[54][55] - 集团其他金融服务收入从300万元增至1570万元,主要因加强业务推广[54][55] - 集团通过CashBox收购事项开展游戏开发及发布业务,本中期收入6000万元[55] - 集团本中期收入大幅增加2120万元或53.5%至6080万元,因扩大业务及收购事项[55] - 集团其他收入中银行利息收入从520万元减至330万元,因存款利率下降和贷款业务扩张[56] - 集团本中期汇兑亏损700万元,较相应期间的2440万元减少[56] - 集团行政开支从990万元增加590万元至1580万元,因收购费用和员工成本增加[57] - 集团本中期营销开支为590万元,全部由CashBox产生[58] - 集团财务成本从460万元减至7000元,因无未偿还银行贷款[59] - 集团本中期经营溢利3360万元,税后溢利2540万元,相应期间为税后亏损220万元[59] - 商业保理业务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3.66亿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的3.92亿元,增长7.1% [60] - 商业保理业务经营费用净额从2023年上半年的134.2万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的307.2万元,增加180万元 [60] - 商业保理业务分部业绩从2023年上半年的3287.6万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的3422.6万元 [60] - 其他金融服务业务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300万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的1570万元 [65] - 其他金融服务业务经营费用净额增加60万元,分部业绩从2023年上半年的130万元大幅增至2024年上半年的1340万元 [65] - 商业保理业务贷款总回报从2023年上半年的7.42%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7.16% [67] - 商业保理业务拨贷比从2023年上半年的1.00%增至2024年上半年的1.14%,不良贷款率均为0% [67] 股息分配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4年上半年派发现金中期股息[2]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发现金股息,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12月31日集团概无重大或然负债[44][45] - 董事不建议就本中期派发现金股息[84] 资产负债情况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及应收贷款为12.16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43亿元[5]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94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2.84亿元[5]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值为5540.1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1801.1万元[5] - 2024年6月30日,净资产为24.35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84亿元[5] - 2024年6月30日,股本为4582.4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2.3亿元[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2,490,644千元,负债总额55,401千元[23] - 2024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增加38.4万元,2023年同期无新增租赁协议[31] - 2024年上半年通过业务合并购入无形资产2.24032亿元,2023年同期无[32]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及应收贷款为12.29618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54961亿元[32] - 2024年6月30日商业保理贷款实际利率为7.2% - 8%,2023年12月31日为7.5% - 12%[33] - 2024年6月30日因收购天津冠创产生的预付款项为5760万元,与2023年12月31日相同[36] - 2024年6月30日其他应收款项为138.62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18.37万元[36]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4,957千元,非流动资产为368,000千元,总资产为382,957千元;2023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为2,802千元,非流动资产为368,000千元,总资产为370,802千元[37]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94,058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84,383千元[39]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为28,124千元,其中0至30日及61至90日为27,597千元,超过90日为499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50千元[40] - 2024年6月30日法定股本股份数目为60,000,000千股,金额为600,000千港元;已发行已缴足股份数目为5,201,123千股,金额为45,824千元[41][42] - 2024年6月30日普通贷款总余额增至11.724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548亿元 [63] - 2024年6月30日预期信贷损失拨备增至1330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1150万元 [64] - 公司已支付5.76亿元收购天津冠创100%股权,款项自2019年起列账为非流动资产项下的预付款项[70]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权益为24.352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6.842亿元有所增加[75] - 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至1.941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2.844亿元[75] - 本中期经营活动现金流出8910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770万元,融资活动现金流出70万元[76] - 2024年6月30日流动比率为26.1,资产负债比率为1.78%[76] - 2024年6月30日已发行普通股数目为52.01亿股[7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投资、已质押资产或重大或然负债[80][81] 公司业务情况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在中国从事商业保理、融资租赁等金融服务及线上广告和充值服务[7] - 公司于2024年上半年开始从事游戏开发及发布业务,并收购国美信国际投资等公司[20] - 公司业务包括商业保理业务、其他金融服务及游戏开发及发布业务,各业务独立运营及报告[20] - 游戏开发及发布业务通过CashBox收购事项开展,广告收入和充值收入分别占CashBox总收入的4.3%及95.7% [66] 会计政策 - 集团于2024年1月1日开始的年度期间首次应用多项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9] - 业务收购采用收购法入账,转让代价按公平值计量,收购相关成本一般于产生时在损益确认[10] - 收购日期所收可识别资产及承担负债按公平值确认,但部分项目有特殊计量方式[11] - 转让代价等总和超出所收可识别资产及承担负债净额部分确认为商誉,反之确认为议价购买收益[12] - 非控股权益初始可按合比例份额或公平值计量[12] - 收购业务产生的商誉按成本减累计减值亏损入账,相关现金产生单位会进行减值测试[13] - 研究活动支出于产生期间确认为开支,开发活动产生的内部无形资产需满足条件才确认[14] - 内部产生无形资产首次确认后按成本减累计摊销及减值亏损列账,出售或无经济利益时终止确认[14] - 业务合并中收购的无形资产与商誉分开,按收购日公平值确认,后续计量依使用年期而定[15] - 业务合并中收购的无形资产出售或无经济利益时终止确认,收益及亏损按差额计量并于损益确认[15] 成本费用情况 - 2024年上半年雇员福利开支749.8万元,2023年同期为500.2万元[27] - 2024年上半年财务成本中银行借贷利息支出419万元,2023年已发行债券利息支出35.3万元[27][28]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820.8万元,2023年同期为573.5万元[29] 收购事项 - 公司向OPCO提供7.2亿元免息贷款用于收购天津冠创全部股权,已支付5.76亿元,该款项自2019年起重新分类为非流动资产,截至2024年6月30日天津冠创实际控权人尚未完成更换[37] - 杜女士于2022年3月23日提供担保,黄先生于2024年3月25日提供新担保,担保预付款项5.76亿元的可收回性,新担保生效后原担保自动失效[3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根据减值评估,毋须进一步减值亏损或拨回减值亏损[38] - 公司于2024年6月21日完成股本重组,包括股本削减、股份拆细及削减实缴盈余账全部进账金额[42] - 公司于2024年6月21日按每股0.229港元的收市价发行2,500,000,000股股份收购附属公司,共5.725亿港元或5.22303亿元人民币[43] - 2024年6月21日完成收购事项后,公司对国美信国际投资、国美信互联网科技及CashBox实际持股比例分别为100%、51.15%及27.70%,转让代价为522,303千元人民币[46] - 收购CashBox业务产生的商誉为450,850千元人民币[47] - 2024年8月28日,公司非全资附属公司订立VIE合同,将实质无偿收购北京营运公司100%股权[4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收购事项尚未取得人行批准,人行因牌照重续暂停审批程序,2023年1月天津冠创已成功续牌,有效期至2028年1月[70] - 2024年7月26日,人行正式下发《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公司正根据细则整理申报材料,待内部评审通过后提报人行审核[71] - 若天津冠创股权最终未能完成交割,公司有权要求卖方退还已付转让款,黄光裕提供个人担保承诺保障预付款项可收回性[72] - 2024年8月董事会认为公司应继续推进收购审批手续,否则将于2025年12月31日前最终审核,若交易仍无法完成可取消交易并寻求替代机会[72]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评估预付款项对应权益价值,因可收回估计金额高于账面价值,中期期间未确认减值[72] - 本中期实施资本重组,包括股本削减和股份拆细[77] - 完成CashBox收购事项,发行25亿股代价股份支付收购代价[78] - 本中期完成收购国美信国际投资100%股份及CashBox 3.3%股份[79]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持续致力于成为市场领先的「科技+金融」综合服务集团,探索新商机实现增长[50] - 公司将继续优化供应链金融服务运营,探索“科技 + 金融”融合发展新路徑,为各产业供应链赋能[74] - 管理层基于现有业务布局,在互联网业务相关领域积极寻求业务多元化及新突破,推动集团多元化业务转型[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