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青建国际(01240) - 2024 - 中期业绩
青建国际青建国际(HK:01240)2024-08-30 21:51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益为4,883,569千港元,同比增长15.5%[1]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280,681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78,413千港元大幅增长258%[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29,628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亏损138,122千港元实现扭亏为盈[2]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014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每股亏损0.090港元显著改善[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财务成本净额为126,071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60,897千港元下降21.6%[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总额为7,673,440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293,601千港元下降7.5%[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32,694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604,091千港元下降41.9%[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23,831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亏损147,263千港元实现大幅改善[2] - 公司权益总额为2,852,69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826,962千港元略有增长[5] - 非流动负债从1,242,017千港元增加至2,395,029千港元,主要由于借贷增加[5] - 流动负债总额从7,052,393千港元减少至5,163,115千港元,主要由于借贷减少[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销售额为4,997,939千港元,其中外部销售为4,883,569千港元,分部间销售为114,370千港元[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调整分部溢利为219,386千港元,其中物业开发分部溢利为120,833千港元[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分部资产总额为10,112,132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778,091千港元有所下降[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分部负债总额为8,209,227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9,643,924千港元有所减少[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所得税前溢利为54,297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亏损130,299千港元有显著改善[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为10,410,841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1,121,372千港元有所下降[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为7,558,144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294,410千港元有所减少[1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4,883,569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228,508千港元增长15.5%[19] - 建筑合约收入为4,248,668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278,709千港元增长29.6%[19] - 销售开发物业收入为634,381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949,149千港元下降33.2%[19] - 管理费收入为12,987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7,961千港元增长63.1%[20] - 租金收入为14,261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6,723千港元增长112.1%[20] - 出售附属公司之收益为43,225千港元,2023年同期无此项收益[21] - 财务成本净额为126,071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60,897千港元下降21.6%[23] - 所得税开支为24,669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7,823千港元增长215.3%[2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普通股应占溢利为22,020千港元,而2023年同期为亏损136,040千港元[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可换股优先股应占溢利为1,811千港元,而2023年同期为亏损11,223千港元[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3,831千港元,而2023年同期为亏损147,263千港元[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盈利为0.014港元,而2023年同期为每股亏损0.090港元[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为1,518,320千股[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摊薄盈利为0.014港元,与每股基本盈利相同[2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摊薄亏损为0.090港元,与每股基本亏损相同[29] - 公司总收益为4,883,600,000港元,同比增长15.5%,主要得益于新加坡建筑收益的大幅增加[62] - 新加坡及东南亚项目收益为3,410,000,000港元,其中建筑业务收益为2,770,000,000港元,同比增长59.6%[62] - 香港及澳门地基及建筑分部收益为1,480,000,000港元,同比下降4.2%[62] - 公司毛利率为5.7%,较去年同期的1.9%显著提升,主要由于新加坡建筑成本管理效率提高[63] - 销售及营销开支为24,800,000港元,占总收益的0.5%,较去年同期减少28.5%[64] - 一般及行政开支为133,400,000港元,同比增长15.1%,主要由于员工成本增加[65] - 财务成本净额降低至148,10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7.3%[66] - 公司录得溢利净额29,600,000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净额138,100,000港元,主要由于新加坡建筑分部毛利率改善及借贷总额减少[67] - 公司的计息借贷总额从2023年12月31日的约51亿港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约44亿港元[74]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9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6亿港元有所减少[75] - 公司的资产负债比率从2023年12月31日的约54.9%下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约54.3%[75]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资本承担约为180万港元用于开发支出,330万港元用于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78] - 公司未建議派付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中期股息[86] 业务分部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地基、建筑、物业开发及相关投资,主要市场为新加坡、东南亚、香港及澳门[5] - 公司分部包括地基及建筑(香港及澳门)、物业开发(香港)、建筑(新加坡及东南亚)及物业开发(新加坡及东南亚)[11] - 公司来自新加坡及东南亚的建筑业务收益约为27.705亿港元,同比增长约59.6%[47] - 公司在新加坡取得3个建屋发展局的公共住宅项目,合约总额约为47.04亿港元[47] - 公司在新加坡及东南亚手头上有21个外部建筑项目,未偿付合约总额约为113.354亿港元[47] - 公司来自香港及澳门的建筑合约收益约为14.786亿港元,同比下降约4.2%[48] - 公司在香港及澳门承接6个新项目,合约总额约为16.144亿港元[48] - 公司在香港及澳门手头上有34个项目,未完工合约总额约为53.817亿港元[48] - 公司在新加坡的福瑞轩项目累计合同销售率达100%,销售单位数633间[49] - 公司在新加坡的雅诗轩项目累计合同销售率达43%,销售单位数56间[49] - 公司在新加坡的福瑞轩项目确认预售收益约为5.2742亿港元[49] - 公司在新加坡的雅诗轩项目确认预售收益约为1.0696亿港元[49] - 景麗軒项目总可销售面积62,159平方米,已售出面积比例99%,预计2025年12月完工[54] - 雅樂軒项目总可销售面积38,951平方米,已售出面积比例91%,预计2026年3月完工[55] - 新加坡媒体圈项目以3.9529亿新币中标,总可销售面积30,834平方米,拟发展350个住宅单位[56] - 新加坡巴西立项目以5.57亿新币中标,总可销售面积71,014平方米,拟发展超过700个住宅单位[57] - 香港油塘项目以5.3亿港元收购,总地盤面积22,800平方呎,最高容积率为5[58] - 香港深水埗项目已完成土地收购,现有建筑物拆除工程已于2023年第四季完成[59] - 香港大埔项目以37.05亿港元补地价金额获得,地盤面积243,353平方呎,最高建筑面积781,897平方呎[60] - 公司在马来西亚成功中标一个战略性住宅项目和一个重要的工业厂房项目,展示了其在行业中的卓越实力[71] - 公司已中标香港政府的公营房屋建设项目,并计划借助新加坡的“组装合成”建筑项目经验,进一步拓展市场[72] 应收款项与应付款项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从2023年12月31日的1,710,476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843,643千港元,降幅达50.7%[31] - 应收客户合约工程的保证金从2023年12月31日的452,430千港元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545,526千港元,增幅为20.6%[31] - 其他应收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280,658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213,256千港元,降幅为24%[31] - 应收贷款及利息从2023年12月31日的143,329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50,477千港元,降幅为64.8%[31] - 非即期应收贷款及利息从2023年12月31日的863,265千港元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1,201,899千港元,增幅为39.2%[31] - 应收联营公司贷款从2023年12月31日的832,265千港元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1,064,203千港元,增幅为27.9%[33] - 应收保留金从2023年12月31日的338,588千港元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388,449千港元,增幅为14.7%[32] - 贸易应收款项中1至30日的账龄从2023年12月31日的1,569,698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664,756千港元,降幅为57.7%[32] - 应收联营公司TQS Development Pte. Limited贷款及利息为396,305,000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75,980,000港元有所增加[34] - 应收联营公司TQS (2) Development Pte. Limited贷款及利息为249,751,000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66,186,000港元有所减少[35] - 应收联营公司Jubilant Castle Limited贷款及利息为172,298,000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58,220,000港元有所增加[35] - 应收联营公司Media Circle Development Pte. Limited贷款及利息为200,393,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无此项记录[36] - 应收合营企业CNQC & SAMBO Co. Ltd贷款为112,461,000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11,450,000港元略有增加[36] - 应收投资公司ZACD LV Development Pte. Ltd贷款及利息为63,135,000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0,562,000港元有所增加[37] - 公司未对应收联营公司贷款、利息及其他款项确认减值拨备[34][35][36][37] - 供应商授予的信贷期通常介乎14至60日[38] - 公司应付第三方的贸易应付款项从1,753,946千港元减少至1,659,769千港元,同比下降5.4%[39] - 公司应付非控股权益的款项从116,501千港元增加至138,390千港元,同比增长18.8%[39] - 公司应付关联方的其他应付款项从44,836千港元大幅增加至218,392千港元,同比增长387.2%[39] - 公司应付联营公司的款项从288,679千港元大幅减少至277千港元,同比下降99.9%[39] - 公司应付第三方的其他应付款项从65,733千港元增加至162,082千港元,同比增长146.6%[39] - 公司已收客户按金从6,000千港元增加至11,933千港元,同比增长98.9%[39] - 公司递延收益从44,471千港元增加至80,930千港元,同比增长82.0%[39] - 公司应付商品及服务税从13,624千港元减少至8,563千港元,同比下降37.2%[39] - 公司应付贸易款项的账龄分析显示,1至30日的应付款项占比最高,为1,259,318千港元,占总应付贸易款项的75.7%[40]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采用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中期财务资料,并与2023年财务报表一并阅读[7] - 公司未采纳的新会计准则修订预计将在2025年至2027年间生效,管理层正在评估其财务影响[10] - 公司已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适用守则条文[89] - 公司全体董事确认在整个报告期内一直遵守标准守则所载的规定准则[90]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会同管理层审阅集团所采纳的会计原则及惯例,并讨论内部监控、风险管理及财务报告事宜[91] - 公司审核委员会信纳未经审核中期财务报表乃根据适用会计准则而编制[91] - 公司中期业绩公告及中期报告已刊发于公司网站及联交所网站[91]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四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1] 融资与担保 - 公司为联营公司、合营企业及关联方的银行借贷提供的公司担保金额从772,204,000港元增加至1,605,985,000港元,同比增长108.0%[44] - 公司與萬科等合作方簽訂了總額為5,240,000,000港元的定期貸款融資協議[80] - 公司同意向萬科提供彌償,金額為全部債務的5%及相關成本的5%[81][82] - 公司獲授權回購最多151,832,003股股份,佔已發行股份總數的10%[87] 市场展望与战略 - 新加坡2024年经济预计将继续稳健发展,建筑需求逐步改善,公共部门将贡献大部分建筑需求[69] - 马来西亚数据中心市场迎来发展机遇,未来五年内预计显著增长,工业厂房需求急剧上升[70] - 香港经济预计未来几年每年实质增长约3.2%,基本通胀率预计为平均每年2.5%[72] - 香港政府计划在未来十年内建立约380,000个公营房屋单位,私人住宅单位年度落成量预计超过19,000个[72] 员工与薪酬 - 公司全職僱員數量為2,858名,較2023年底的2,857名略有增加[83] - 報告期內總薪酬成本約為465,900,000港元,較2023年同期的337,800,000港元增長約37.9%[83] 医药投资 - 医药基金投资总认购金额最高达2,564万美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认购2,092万美元[61] - 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的新药已于2021年上半年获得临床一期试验批文[61] - 超级抗生素新药已于2022年下半年获得临床一期试验批文[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