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益总额为349,608千港元,同比下降10.9%[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录得亏损550,961千港元,而2023年同期为盈利26,035千港元[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投资物业公平价值变动亏损211,733千港元,而2023年同期为收益434,302千港元[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为35.776港仙,而2023年同期为每股盈利3.371港仙[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全面开支总额为720,341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19,531千港元大幅增加[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租金收入为22,283千港元,同比增长146.5%[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利息收入为36,531千港元,同比下降24.0%[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213,710千港元,同比下降10.0%[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行政开支为131,015千港元,同比下降9.3%[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收益为3.496亿港元,同比下降10.9%,净亏损5.51亿港元,而2023年上半年为净利润2600万港元[8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1.359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551亿港元减少1920万港元,主要受环保、汽车零件、商业印刷和百货公司分类收益下降影响[86] - 其他收益净额为764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26亿港元下降,主要由于汇兑收益净额减少至7790万港元[8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减值亏损拨备为818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760万港元大幅增加,主要由于环保和汽车零件分类的应收贸易账项信贷风险增加[89] - 投资物业公平价值变动亏损2.117亿港元,而2023年上半年为收益4.343亿港元,主要由于香港和中国内地物业市场的挑战[90] - 销售及分销开支减少410万港元至3820万港元,主要由于客户关系无形资产摊销完成[91] - 行政开支减少1350万港元至1.31亿港元,主要由于员工成本和使用权资产折旧的减少[92] - 财务费用由2023年上半年的390,600,000港元减少至2024年上半年的377,500,000港元,主要由于银行借贷利息减少29,500,000港元[93] - 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主要由于投资物业公平价值变动亏损211,700,000港元及应收贸易账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79,300,000港元[93] 资产负债状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168,840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704,336千港元大幅下降[8]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股本为144,071千港元,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9] - 公司储备从2023年12月31日的3,448,868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2,781,140千港元,下降19.4%[9] - 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从2023年12月31日的3,592,939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2,925,211千港元,下降18.6%[9] - 非控股权益从2023年12月31日的1,505,124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1,452,511千港元,下降3.5%[9] - 银行借贷从2023年12月31日的9,104,950千港元大幅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1,912,446千港元,下降79%[9]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从2023年6月30日的7,253千港元大幅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95,756千港元,增长1220%[1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3年6月30日的108,699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64,005千港元,下降41.1%[14]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从2023年6月30日的134,963千港元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196,574千港元,增长45.6%[14] - 公司2024年中期分类资产总额为19,837,489千港元,较2023年底减少643,440千港元[32] - 公司2024年中期银行利息收入为1,331千港元,同比增长131千港元[34] - 公司2024年中期汇兑收益净额为77,936千港元,同比下降49,053千港元[35] - 公司2024年中期财务费用为377,543千港元,同比下降13,063千港元[36] - 公司2024年中期所得税抵免为60,733千港元,主要由于递延税项减少63,002千港元[37] - 公司本期折旧费用为15,481千港元(自有资产)和32,418千港元(使用权资产),去年同期分别为17,534千港元和33,681千港元[41] - 公司本期雇员福利开支为73,205千港元,去年同期为85,316千港元[41] - 公司本期存货成本确认为158,155千港元,去年同期为204,990千港元[41] - 公司本期投资物业公平价值变动亏损为211,733千港元,去年同期收益为1,097,751千港元[45] - 公司本期发展物业账面值为5,484,524千港元,较期初减少70,622千港元[46] - 公司本期应收贸易账款净额为461,000千港元,较期初减少82,427千港元[47] - 公司本期证券经纪产生的应收账款净额为259,902千港元,较期初减少50,583千港元[47] - 公司本期应收贷款净额为415,957千港元,较期初减少86,046千港元[47] - 公司本期物业、厂房及设备净值为430,562千港元,较期初减少200,321千港元[44]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现金及银行结余为64,000,000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53,300,000港元减少[97]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由2023年12月31日的364.8%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440.2%[97] 业务分类表现 - 公司2024年中期总收益为349,608千港元,其中对外客户销售为349,608千港元,分类间销售为356,339千港元[26] - 物业分类收益为22,182千港元,金融服务分类收益为87,256千港元,环保分类收益为136,695千港元[26] - 汽车零件分类收益为1,715千港元,商业印刷分类收益为24,115千港元,百货公司分类收益为64,950千港元[26] - 拉美及加勒比分类收益为11,433千港元,影院经营分类收益为1,262千港元[26] - 公司2024年中期分类业绩为-458,181千港元,其中物业分类亏损378,554千港元,金融服务分类盈利30,613千港元[26] - 环保分类亏损71,327千港元,汽车零件分类亏损13,044千港元,商业印刷分类亏损6,410千港元[26] - 百货公司分类亏损12,444千港元,拉美及加勒比分类亏损6,722千港元,影院经营分类亏损293千港元[26] - 公司2024年中期银行利息收入为1,331千港元,股息收入为677千港元[26] - 公司2024年中期汇兑收益净额为77,936千港元,企业开支为-21,024千港元,财务费用为-210,837千港元[26] - 公司2024年中期未计所得税前亏损为611,694千港元[26] - 公司2024年中期分类收益为392,469千港元,同比增长3,419千港元[30] - 物业分类收益增长149.4%至2220万港元,占总收益的6.4%,主要得益于物业投资和开发业务的扩展[85] - 环保分类收益下降19.9%至1.367亿港元,占总收益的39.1%,主要由于废料买卖和销售业务的减少[85] - 拉美及加勒比分类收益大幅增长11,300%至1140万港元,占总收益的3.3%,主要由于格林纳达项目的开发进展[85] - 物业分类收益由2023年上半年的8,900,000港元增加至2024年上半年的22,200,000港元,主要来自伟禄科技园一期的应计租金收入[93] - 金融服务分类收益由2023年上半年的88,200,000港元减少至2024年上半年的87,300,000港元,主要由于保证金融资及放债业务利息收入减少[94] - 环保分类收益由2023年上半年的170,600,000港元减少至2024年上半年的136,700,000港元,主要由于对客户采取更严格的信贷控制[94] - 汽车零件分类收益由2023年上半年的16,700,000港元减少至2024年上半年的1,700,000港元,主要由于对客户采取更严格的信贷控制及缩减营运规模[94] - 百货公司分类收益由2023年上半年的74,400,000港元减少至2024年上半年的65,000,000港元,主要由于减价促销次数增加导致毛利率下降[95] - 拉美及加勒比分类收益由2023年上半年的100,000港元增加至2024年上半年的11,400,000港元,主要由于客户根据格林纳达投资公民法获批准公民身份[96] 借贷与融资 - 银行借贷在2024年6月30日为9,330,102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9,559,917千港元有所减少[54] - 银行借贷中,有抵押部分在2024年6月30日为9,320,403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9,530,077千港元有所减少[54] - 银行借贷的账面值偿还中,一年内到期的部分在2024年6月30日为7,124,439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41,353千港元大幅增加[55] - 公司可动用的银行信贷额度在2024年6月30日为9,462,965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716,198千港元有所减少[56] - 公司银行借贷中,以人民币计值的部分在2024年6月30日为8,821,847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9,028,596千港元有所减少[56] - 公司其他借贷总额从2023年12月31日的272,068千港元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329,795千港元,增长21.2%[57] - 有抵押其他借贷从2023年12月31日的56,500千港元大幅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230,000千港元,增长307.1%[57] - 无抵押其他借贷从2023年12月31日的90,882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43,655千港元,下降52%[57] - 公司一年内到期的其他借贷从2023年12月31日的166,838千港元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173,091千港元,增长3.7%[58] - 公司超过一年但不超过两年到期的其他借贷从2023年12月31日的22,590千港元大幅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100,564千港元,增长345.2%[58] - 公司来自金融机构的借贷以港元最优惠贷款利率加2.5%的年利率计息,并以账面值为65,200千港元的投资物业作抵押[59] - 公司有抵押其他借贷包括按12%固定年利率计息的230,000千港元借贷,其中130,000千港元在报告期末后12个月内须偿还[59] - 公司无抵押其他借贷按介乎2%至13%的年利率计息,其中43,091千港元在报告期末后12个月内须偿还[59] - 公司来自一间关联公司的贷款为无抵押,按年利率HIBOR加5%计息,并须于2025年3月20日偿还[61] - 公司已订约但未拨备的资本承担从2023年12月31日的340,770千港元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1,031,035千港元,增长202.5%[65] - 公司向由董事控制的中国关联公司支付的管理费用为1,59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263千港元有所增加[67] - 公司自最终控股公司取得的贷款为173,328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77,763千港元有所减少[68] - 公司向最终控股公司偿还的贷款为188,64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09,570千港元有所增加[68] - 公司为附属公司提供的一般银行信贷担保总额为8,516,400,000港元,较2023年底的8,753,000,000港元有所减少[98] - 公司在中国内地的附属公司获得的一般银行信贷担保总额为8,516,400,000港元,较2023年底的8,733,000,000港元有所减少[98] - 公司附属公司获得的一般银行信贷以账面净值总额为9,044,500,000港元的投资物业作抵押,较2023年底的9,468,400,000港元有所减少[98] - 公司董事及控股股东为附属公司提供的一般银行信贷担保总额为9,236,500,000港元,较2023年底的9,445,800,000港元有所减少[98] - 公司附属公司获得的金融机构其他借贷以账面值为65,200,000港元的投资物业作抵押,较2023年底的73,700,000港元有所减少[99]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于2024年6月30日持有公司股份的总权益占已发行股本的65.64%[113] - 林晓辉博士及其配偶苏娇华女士合计持有945,750,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62.69%[114][117] - 马超先生与林晓辉博士共同持有42,590,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2.41%[114][117] - 美林控股持有903,160,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62.69%,其中林晓辉博士持有70%,苏娇华女士持有30%[117][118] - 公司购股权计划(2012年计划)下共有3,600,000份购股权尚未行使,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0.2%[121] - 2022年计划项下在2024年上半年无购股权被授出、行使、失效或注销[122]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共聘用433名员工,其中280人驻于香港,102人驻于中国内地,35人驻于日本,16人驻于格林纳达[126] - 公司薪酬福利参考市场条款,按员工资历、经验及表现制定,薪金每年按工作表现评估及其他因素检讨[126] - 公司已成立薪酬委员会,包括三名成员:方吉鑫先生、林晓辉博士及余亮晖先生,由方吉鑫先生担任主席[126] - 公司已成立审核委员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余亮晖先生、方吉鑫先生及何振琮先生,由余亮晖先生担任主席[128]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已发行证券[127] - 公司董事确认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遵守了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的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27] - 公司董事或其联系人士未在与集团业务构成或可能构成竞争的任何业务中拥有权益或存在利益冲突[124] - 公司董事未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订立与集团业务有关连的任何重要合约[123] - 公司致力于恪守良好企业管治常规,确认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符合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125] 税务与会计政策 - 公司香港业务适用16.5%的利得税率,2024年中期计提2,269千港元[38] - 公司中国业务适用25%的企业所得税率,2024年中期未产生应课税利润[38] - 公司日本业务适用34.6%的综合税率,2024年中期未产生应课税利润[39] - 公司格林纳达业务适用28%的公司税率,2024年中期未产生应课税利润[40] - 公司采用新的香港财务申报准则及其修订,自2024年1月1日起生效,包括香港财务申报准则第16号、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和第7号的修订[16] - 新修订的香港财务申报准则对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财务表现和财务状况未产生重大影响[17] - 公司未提前应用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新香港财务申报准则及修订,包括香港财务申报准则第10号、香港会计准则第28号等的修订[18] 诉讼与法律事务 - 公司向Win Dynamic提出申索,要求支付WD所得款项净额约260,435,000港元[77] - 公司于2021年5月11日向高等法院申请针对Win Dynamic的非正审强制令[77] - 公司及先施于2022年11月14日提交再经修订申索书,坚称先施为与公司于第二份协议项下的联合许诺人[7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先施确认应收Win Dynamic送赠金额为150,001,000港元,基于9.66%的信贷调整实际利率[8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收
伟禄集团(01196) - 2024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