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基长寿科学(00767) - 2024 - 中期财报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767[1][3] - 公司专注拓展长寿科学业务,同时经营管理放债及财务顾问、证券及其他投资、物业投资业务[6] - 公司主要从事长寿科学、借贷及金融咨询、证券及其他投资、物业投资业务[186] 公司人员变动 - 王宁先生于2024年7月10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务[3] - 黄江先生于2024年7月1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务[3] - 2024年7月10日,黄江先生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王宁先生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62][166] 业务重组与运营恢复 - 公司的蔡家P2P互联网信贷平台业务被中国当局叫停,其中国附属公司天行纪元已成功重组[7] - 重组后的业务以“放债及财务顾问业务”模式获取抵押贷款,作为非P2P放债业务重新推出[8] - 2022年2月起,公司和天行纪元聘请新员工,与原管理人员等脱离关系[8] - 2023年,公司重新获得天行纪元必要印章,恢复运营,与北京商务部门等监管部门关系正常化[8] 行政追缴事项 - 行政追缴事项于2024年6月底解决,天行未涉及起诉人员[11][12] 贷款回收情况 - 2023年9月及2024年6月前后,公司从陕西战略合作伙伴两笔逾期贷款收回670万元现金,从陕西受托人账户收回290万元现金[13] - 扣除相关费用后,天行截至2024年6月30日从陕西战略合作伙伴收回本金790万元及回报170万元[13] - 2019年公司旗下Joy Wealth识别出36笔先前减值贷款,未偿还总额约10.76亿港元,2022年8月至2024年6月30日成功收回6714.032877万港元[45] - 2019年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宝欣确认36笔先前已减值贷款,未偿还总额约为10.76亿港元[47] - 2022年8月至2024年6月30日,独立追缴委员会已成功向两个借款人实体追回总计6714.032877万港元[47] 追缴服务与政策影响 - 公司将与东卫律师事务所的追缴服务期限延长至2025年8月[13] - 2024年中国相关政策为借款人提供按揭还款减免,延缓公司追款速度并增加成本和不确定性[13] 业务运营环境与挑战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在疫情后相对正常运营,但面临零售环境挑战[16] - 2023年公司通过温妮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在香港万宁药房销售产品,2024年万宁因销售不佳和货架成本问题停止该计划并安排退货退款[17] - 2024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不佳,拖累借贷及金融咨询业务房屋贷款及有抵押贷款业绩[22][24] 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总收益4240.3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2991.1万港元[26][29]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期内亏损917000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溢利193.8万港元[26][29] - 2024年6月30日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2港仙,2023年6月30日为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0.01港仙[27][29]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综合资产净值为4.32113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30465亿港元[27][2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42,40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9,911千港元[17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成本为9,12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424千港元[17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为33,27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6,487千港元[17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溢利为74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312千港元[17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亏损为917千港元,2023年同期溢利为1,938千港元[17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0.2港仙,2023年同期为0.01港仙[17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内亏损91.7万港元,2023年同期溢利193.8万港元[176] - 2024年上半年其他全面亏损(经扣除税项)为1702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8062.1万港元[176] - 2024年上半年全面亏损总额为1793.7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7868.3万港元[17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產总值为17.8361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8.5783亿港元有所下降[17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產总值为32.0472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2.3471亿港元略有下降[17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6471.1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334.4万港元有所下降[17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產淨值为25.5761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5.0127亿港元有所上升[17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200.9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44.5万港元有所下降[17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产淨值为43.2113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3.0465亿港元略有上升[17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股本为546.5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55.4万港元有所上升[178] - 2024年1月1日股本为4,554千港元,股份溢价账户为966,090千港元,公平值储备为(163,778)千港元[179] - 2024年上半年溢利为(1,021)千港元,非控股权益溢利为104千港元[179] - 2024年上半年其他全面收益为(15,171)千港元,非控股权益其他全面收益为(1,849)千港元[179] - 2024年6月30日股本为5,465千港元,股份溢价账户为984,764千港元,公平值储备为145,645千港元[179] - 2023年1月1日股本为4,257千港元,股份溢价账户为951,820千港元,公平值储备为(162,294)千港元[180] - 2023年上半年溢利为1,792千港元,非控股权益溢利为156千港元[180] - 2023年上半年其他全面收益为(77,733)千港元,非控股权益其他全面收益为(2,883)千港元[180] - 2023年6月30日股本为4,554千港元,股份溢价账户为966,091千港元,公平值储备为(176,277)千港元[180] - 2024年6月30日储备为401,332,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98,850,000港元[180][181]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动用现金净额为(16)千港元,投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为2,089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动用现金净额为(15,849)千港元,投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为12千港元[18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8848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0.9811亿港元[184]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2.0921亿港元,2023年同期减少净额为0.6026亿港元[184] - 2024年上半年外币汇率变动影响为 - 2.3291亿港元,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1075亿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0.469亿港元和6.0069亿港元[184] - 2024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8075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5.8733亿港元[18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来自外界客户的总收益为42,40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9,911千港元[19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可呈報分部溢利總額为11,86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3,055千港元[19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除稅前溢利为74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312千港元[19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可呈報分部總資產为454,74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66,228千港元[19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綜合總資產为498,83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09,254千港元[19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可呈報分部總負債为31,57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0,300千港元[19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綜合總負債为66,72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8,789千港元[198] - 2024年上半年香港地区外部客户收益为9,81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313千港元[199]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内地外部客户收益为32,58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7,598千港元[199]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借贷及金融咨询业务静态收益1722.3万港元,分部溢利1623.3万港元[26][29] - 2024年上半年长寿科学业务收益2518万港元,分部亏损434.2万港元[26][29] - 2024年上半年长寿科学业务中诊断咨询及医学检测收益约2170万港元,销售长寿生物制品收益约348万港元[21][23][28][30] - 2024年上半年长寿诊断及医疗测试服务收入增至约2518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1186.8万港元[32][35] - 2024年上半年长寿健康及医疗补充品销售额缩减至约348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235.1万港元[33][35] - 2024年上半年借贷及财务顾问业务收入约1722.3万港元,2023年为1804.3万港元;利润约1623.3万港元,2023年为3633.8万港元[44] - 2024年上半年借贷及金融咨询业务分部收益约1722.3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1804.3万港元;分部溢利约1623.3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3633.8万港元[47] - 2024年上半年销售健康及医疗产品收益为0.348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0.2351亿港元[192] - 2024年上半年提供诊断及医疗测试服务收益为2.17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0.9517亿港元[192] - 2024年上半年贷款利息收入为1.7223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8043亿港元[192] - 2024年上半年期内确认的总收益为4.2403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2.9911亿港元[192] 业务发展举措 - 集团借助金融专长拓展长寿科学领域,未来有望发展为可持续业务[26][29] - 公司委任诺贝尔奖得主Randy Wayne Schekman院士出任荣誉主席兼首席科学家,强化研发实力[34][36] - 公司科研团队将“中基1号”研发进程推进至第七代,将推出长寿功能饮料[38][40] - 公司与赛默飞世尔签订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提升实验室产能及研发能力[39][41] - 公司依赖2000间药房零售店的中国国药销售及分销合约网络,推动长寿科学业务发展[39][41] - 公司在天猫国际网站推出海外旗舰店,扩充跨境销售渠道及收入来源[43][46] 放债业务相关 - 2024年7月9日,宝欣获授予经重续的放债人牌照,可继续经营放债人业务直至2025年4月8日[49][5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429个活跃账户,2023年12月31日为432个;其中420个为个人客户,2023年12月31日为423个;9个为企业客户,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53][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415个活跃账户属于战略伙伴业务模式,2023年12月31日为418个;14个属于企业及个人借款人业务模式,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53][54] - 2024年上半年,五大客户(按所产生利息收入厘定)占总收益约33%,2023年上半年为32%[55][56] - 2024年上半年,单一最大客户占总收益约24%,与2023年上半年持平[55][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最大客户及五大客户(按应收贷款结余厘定)分别占应收贷款结余总额36%及81%,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