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星凯控股(01166) - 2024 - 年度业绩
星凯控股星凯控股(HK:01166)2024-09-27 22:5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收益为795700千港元,较2023年的374316千港元增长112.58%[1] - 2024年毛利为67224千港元,2023年为12155千港元,同比增长453.05%[1] - 2024年税前亏损为110956千港元,较2023年的164198千港元收窄32.42%[2] - 2024年年内亏损为89247千港元,较2023年的176759千港元收窄49.51%[2] - 2024年每股亏损为0.75港元,较2023年的1.48港元收窄49.32%[2] - 2024年流动负债净额为46135千港元,2023年流动资产净值为9163千港元[3] - 2024年总资產淨值为798726千港元,较2023年的888155千港元下降10.07%[4] - 2024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63767千港元,较2023年的215780千港元下降24.10%[4]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800489千港元,较2023年的889204千港元下降9.98%[5] - 2022年7月1日累计亏损为1489226千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1657120千港元,2024年6月30日为1745636千港元[6] - 2022年7月1日外汇储备为900千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 - 22992千港元,2024年6月30日为 - 23424千港元[6] - 2023年年内亏损及换算海外资产产生的汇兑差额等使全面收入总额为 - 89662千港元(含233千港元股本结算之股份付款)[6] - 2024年年内亏损及相关汇兑差额等使全面收入总额为 - 89247千港元(含693千港元相关影响)[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集团录得亏损8924.7万港元[1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4613.5万港元[1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借贷为2.62434亿港元,其中1.56604亿港元须于该日后十二个月内偿还,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2526亿港元[1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应收贷款账面价值为1.14431亿港元,将在该日后十二个月内到期应收[16] - 2024年客户合约销售货品收益为7.85198亿港元,2023年为3.62204亿港元[18] - 2024年租金收入为1050.2万港元,2023年为1211.2万港元[18] - 2024年集团总收益为7.957亿港元,2023年为3.74316亿港元[18] - 2024年可申报分类亏损总计96,458千港元,2023年为40,187千港元[21][22] - 2024年融资成本总计19,653千港元,2023年为19,768千港元[21][22] - 2024年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净额为 - 86,834千港元,2023年为 - 1,262千港元[21][22] - 2024年研发费用为 - 29,490千港元,2023年为 - 15,466千港元[21][22] - 2024年所得税抵免为21,709千港元,2023年为 - 12,561千港元[21][22] - 2024年可申报分类资产总计948,808千港元,2023年为1,023,007千港元[23] - 2024年添置非流动资产总计8,746千港元,2023年为39,636千港元[23] - 2024年可申报分类负债总计562,992千港元,2023年为546,151千港元[23] - 2024年综合资产总值为1,367,315千港元,2023年为1,446,860千港元;2024年综合负债总额为568,589千港元,2023年为558,705千港元[23][2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总收益为7.957亿港元,较2023年的3.74316亿港元增长112.6%[27][28] - 2024年电缆及电线收益为2.48137亿港元,铜杆收益为5.37061亿港元,投资物业收益为1050.2万港元[27] - 2023年客户A和客户B来自铜杆分类的收益分别为5134.4万港元和4595万港元,2024年相应收益不足集团总收益10%[29] - 2024年税前亏损相关项目中,已售存货账面价值为7.28825亿港元,研发费用为2949万港元,员工成本为4404.3万港元[30] - 2024年融资成本为1965.3万港元,较2023年的1976.8万港元略有下降[31] - 2024年所得税抵免为2170.9万港元,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1256.1万港元[33]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为8851.6万港元,2023年为17624.6万港元[35] - 2024年及2023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1.18726617亿股[3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投资物业总值为5.86369亿港元,较2023年的6.69164亿港元有所下降[37] - 2024年6月30日使用权资产总计6965千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8414千港元有所减少[39] - 2024年6月30日租赁负债为1797千港元,其中非流动部分687千港元,流动部分1110千港元[39] - 2024年未贴现未来租金一年內为1200千港元,一年后但两年內为700千港元,现值总计1797千港元[40] - 2023年未贴现未来租金一年內为1435千港元,一年后但两年內为1200千港元,两年后但五年內为700千港元,现值总计3060千港元[40] - 2024年6月30日未来应收租金一年內为3994千港元,第二年为1753千港元,第三年至第五年每年为1867千港元,五年以上为933千港元,总计12281千港元[41] - 2023年未来应收租金一年內为7770千港元,第二年为6674千港元,第三年为223千港元,第四年和第五年为82千港元,五年以上为124千港元,总计14955千港元[41] - 2024年6月30日采矿权成本为1167704千港元,累计摊销及减值为771855千港元,账面价值为395849千港元[42] - 2023年6月30日采矿权成本为1167714千港元,累计摊销及减值为772942千港元,账面价值为394772千港元[42] - 2024年和2023年6月30日,集团联营公司分占资产净值分别为74.5万港元和275.7万港元[47] - 2024年和2023年6月30日,集团合营企业分占资产净值分别为310.6万港元和195.6万港元[49] - 2024年和2023年贸易应收账项净额分别为8411.3万港元和5764.2万港元[50] - 2024年和2023年贸易应付账项分别为1.17763亿港元和5517.3万港元[50] - 2024年贸易应收账项净额中,30日内为4393.6万港元,31 - 60日为2058.8万港元,61 - 90日为1325万港元,90日以上为633.9万港元[51] - 2024年和2023年流动负债项所示金额分别为2.47108亿港元和2.12309亿港元[50] - 2024年贸易应付账项为117,763千港元,较2023年的55,173千港元有所增加[52] - 2024年合约负债年末结余为9,935千港元,较年初的16,553千港元减少[5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集团总营业额约795,70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12.6%[56][57] - 回顾年内,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88,516,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9.8%[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共聘用约350名雇员,2023年同期为400名[6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1.03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8600万港元[6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约为460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流动资产净值900万港元[6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0.33,2023年同期为0.29[6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已抵押账面价值合共约5.58亿港元的投资物业及物业、厂房及设备,2023年同期为6.31亿港元[69] - 回顾年内衍生金融工具收益净额约为14.8万港元,2022/2023年度为6.2万港元[7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有电缆及电线制造及买卖、铜杆买卖、投资物业三个可申报分类[19] - 自收购蒙古国采矿业务以来无业务活动,2023年及2024年6月30日及截至该等日期止年度,采矿业务不构成业务分类[19] - 分类表现根据可申报分类的经调整税前溢利/亏损评估,计算时不包括出售物业等多项内容[19] - 2024年电缆及电线、铜杆、投资物业外部客户收益分别为248,137千港元、537,061千港元、10,502千港元,总计795,700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205,120千港元、157,084千港元、12,112千港元,总计374,316千港元[21][22] - 电线及电缆营业额约为248,137,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1.0%,占集团总营业额31.2%[57][58] - 铜杆业务营业额约为537,061,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41.9%,占集团总营业额67.5%[57][59] - 收租业务营业额约为10,502,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3.3%,占集团总营业额1.3%[57][60] - 美洲业务营业额约为30,439,000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3.0%,占集团总营业额3.8%[57] - 中国内地及香港业务营业额约为690,439,000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44.8%,占集团总营业额86.8%[5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在百慕达注册成立,股份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为投资控股公司[7] - 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从事电缆及电线制造及买卖、铜杆买卖、物业持有、提供金融服务及持有采矿权[7] 会计准则相关 - 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多项于2023年7月1日生效的新订或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7]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实务报告第2号之修订影响公司会计政策披露,但不影响综合财务报表项目计量、确认或呈列[8] - 《2022年僱傭及退休計劃法例(抵銷安排)(修訂)條例》於2022年6月實施,取消安排將於2025年5月1日生效[9] - 截至2023年及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集團在預期根據強積金與長服金抵銷機制進行抵銷前的長服金負債並不重大,應用該指引對集團之綜合財務報表無重大影響[10] - 香港會計準則第1號之修訂等多項新訂╱經修訂香港財務報告準則已頒佈但未生效,集團未提早採納[11][12] - 香港會計準則第1號之修訂等於2024年1月1日或之後開始的年度期間生效;香港會計準則第7號等於2025年1月1日或之後開始的年度期間生效;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9號等於2026年1月1日或之後開始的年度期間生效;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18號等於2027年1月1日或之後開始的年度期間生效[12] - 香港會計準則第10號及香港會計準則第28號之修訂尚未確定強制生效日期,但可供採納[12] - 集團預期日後應用該等修訂除更新披露及呈列外,不會對綜合財務報表造成重大影響[13] - 香港會計準則第7號及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7號之修訂闡明供應商融資安排的特點,要求作出額外披露,可提早採納但需披露[14] - 綜合財務報表遵照香港財務報告準則、香港會計準則及詮釋以及香港《公司條例》之披露規定編製,包括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規定之適用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