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凯控股(01166)

搜索文档
星凯控股(01166) - 董事会会议日期
2025-09-05 16:31
SOLARTECH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 星凱控股有限公司* (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 1166) 董事會會議日期 Solartech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 星凱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之董事會(「董 事會」)宣佈,本公司將於二零二五年九月二十九日(星期一)舉行董事會會議,藉以 (其中包括)批准刊發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之經審核全年業 績公佈,以及考慮建議派發末期股息。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以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 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會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 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周禮謙 香港,二零二五年九月五日 於本公告日期,執行董事為周禮謙先生、周志豪先生及劉東陽先生,獨立非執行董事為 鍾錦光先生、羅偉明先生、駱朝明先生及竇碧玲女士。 * 僅供識別 承董事會命 Solartech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 星凱控股有限公司* 主席兼董事總經理 ...
星凯控股(01166) - 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截至 31/08/2025
2025-09-01 16:43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 截至月份: 2025年8月31日 | | --- | | 狀態: 新提交 |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星凱控股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9月1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本月底法定/註冊股本總額: HKD 500,000,000 FF301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1166 | 說明 |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2,500,000,000 | HKD | | 0.2 | HKD | | 5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0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2,500,000, ...
星凯控股(01166) - 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截至 31/07/2025
2025-08-01 16:18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星凱控股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8月1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1166 | 說明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2,500,000,000 | HKD | | 0.2 HKD | | 5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0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2,500,000,000 | HKD | | 0.2 HKD | | 500,000,000 | 本月底法定/註冊股本總額: HKD 500,000,000 FF301 第 1 頁 共 10 頁 v 1. ...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统计|7月3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03 16:41
52周新高股票表现 - 截止7月3日收盘,共有120只股票创52周新高 [1] - 富誉控股(08269)以90.76%的创高率位居榜首,收盘价0.435港元,最高价0.475港元 [1] - 信义能源(03868)创高率65%,收盘价1.200港元,最高价1.980港元 [1] - 中国三三传媒(08087)创高率42.86%,收盘价1.710港元,最高价1.900港元 [1] - ITE HOLDINGS(08092)创高率34.21%,收盘价0.047港元,最高价0.051港元 [1] - 星凯控股(01166)创高率30%,收盘价0.480港元,最高价0.650港元 [1] 中高涨幅股票 - 北京北辰实业股份(00588)创高率26.47%,收盘价0.940港元,最高价1.290港元 [1] - 东江环保(00895)创高率23.33%,收盘价2.800港元,最高价3.700港元 [1] - 景业名邦集团(02231)创高率17.12%,收盘价0.690港元,最高价1.300港元 [1] - 亚太金融投资(08193)创高率16.67%,收盘价0.290港元,最高价0.350港元 [1] - 正大企业国际(03839)创高率16.5%,收盘价4.620港元,最高价4.660港元 [1] 低涨幅股票 - 能源及能量环球(01142)创高率14.52%,收盘价3.770港元,最高价4.180港元 [1] - 宏华集团(00196)创高率13.64%,收盘价0.216港元,最高价0.250港元 [1] - 科利实业控股(01455)创高率11.76%,收盘价0.280港元,最高价0.285港元 [1] - 华油能源(01251)创高率10.89%,收盘价0.205港元,最高价0.275港元 [1] - XL二南三星(07747)创高率9.24%,收盘价10.930港元,最高价11.110港元 [1] 52周新低股票表现 - 新明中国股权(02974)创低率-42.11%,收盘价0.019港元,最低价0.011港元 [4] - 钧濠集团(00115)创低率-15.24%,收盘价2.580港元,最低价2.280港元 [4] - 细叶榕科技(08107)创低率-10.71%,收盘价0.285港元,最低价0.250港元 [4] - XI二南三星-U(09347)创低率-10.7%,收盘价0.684港元,最低价0.684港元 [4] - 从玉智农(00875)创低率-8.37%,收盘价0.265港元,最低价0.208港元 [4]


星凯控股(01166)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3-13 16:1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额为299,71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67,572千港元[4] - 2024年同期毛利为25,568千港元,2023年为18,434千港元[4] - 2024年同期税前亏损为30,068千港元,2023年为69,469千港元[5] - 2024年期内亏损为26,572千港元,2023年为59,177千港元[5] - 2024年期内全面收入总额为 - 33,279千港元,2023年为 - 22,350千港元[5] - 2024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 - 0.22港元,2023年为 - 0.49港元[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988,639千港元,6月30日为1,008,628千港元[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总值为300,155千港元,6月30日为358,687千港元[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总值为367,138千港元,6月30日为404,822千港元[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总资产净值为766,676千港元,6月30日为798,726千港元[10] - 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亏损2622.6万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5875.7万港元[12] - 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710.1万港元,2023年为625.4万港元[13] - 2024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83.8万港元,2023年为617.8万港元[13] - 2024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852万港元,2023年所得现金净额为1034.2万港元[13] - 2024年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减少净额为1858.1万港元,2023年增加净额为2277.4万港元[15] - 2024年期初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为10252.6万港元,期末为8344.1万港元[15] - 2023年期初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为8566.5万港元,期末为11067.5万港元[15] - 2024年换算海外业务之汇兑差额为 - 673.4万港元,2023年为3687.5万港元[12] - 2024年已收利息为570.1万港元,2023年为705.7万港元[13] - 2024年借贷之已付利息为634.6万港元,2023年为842.8万港元[1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税前综合亏损为30,06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69,469千港元[27] - 2024年12月31日,综合资产总值为1,288,794千港元,2024年6月30日为1,367,315千港元[29] - 2024年12月31日,综合负债总额为522,118千港元,2024年6月30日为568,589千港元[29]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1863千港元,2023年为1893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均为875千港元;2024年无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和使用权资产收益,2023年分别为2113千港元和2101千港元;存货撇减384千港元,2023年为撇减拨回883千港元[34] - 2024年借贷利息6346千港元,2023年为8428千港元;租赁负债利息2024年为55千港元,2023年为95千港元;逾期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利息2024年为2239千港元,2023年无;融资成本2024年为8640千港元,2023年为8523千港元[35] - 2024年所得税抵免3496千港元,2023年为10292千港元[37] - 2024年用作计算每股基本盈利之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6226千港元,2023年为58757千港元;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118726617股[41] - 2024年集团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价值1725000港元,2023年为1374000港元;2024年无出售,2023年出售3319000港元[44] - 2024年12月31日投资物业总计568831千港元,较2023年7月1日的669164千港元减少;本期公平值亏损13983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41167000港元[45][47] - 2024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采矿权)账面净值为395834千港元,6月30日为395849千港元[4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贸易应收账项约为62421000港元,6月30日为84113000港元[50] - 2024年12月31日30日内贸易应收账项为60234千港元,6月30日为43936千港元;31 - 60日分别为591千港元和20588千港元;61 - 90日分别为408千港元和13250千港元;90日以上分别为1188千港元和6339千港元[51] - 董事不建议就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派付股息,2023年同期为零港元[38] - 2024年12月31日应收金融机构款项约55.2万港元,较6月30日的465.1万港元减少[53] - 2024年12月31日持作买卖及于香港上市之股本证券为387万港元,较6月30日的380万港元增加,期内公平值变动收益7万港元[54] - 2024年12月31日期铜合约等衍生金融工具公平值变动收益约3.7万港元,去年同期为8.3万港元[55] - 2024年12月31日应付贸易账项为7012.8万港元,较6月30日的11776.3万港元减少[5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集团筹集新造借贷4341.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9940.1万港元减少;还款7476.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8283万港元减少[59]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借贷平均实际年利率介乎3.5厘至7.0厘,6月30日为3.0厘至7.0厘[5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8300万港元(2024年6月30日:1.03亿港元),流动负债净额约6700万港元(2024年6月30日:4600万港元),资产负债比率为0.30(2024年6月30日:0.33)[8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借贷总额约2.29亿港元(2024年6月30日:2.62亿港元),股东资金约7.67亿港元(2024年6月30日:8亿港元)[82] - 回顾期内,集团衍生金融工具收益净额约为3.7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中期为8.3万港元[8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集团录得流动负债净额约4600万港元[10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电缆及电线、铜杆、投资物业外部客户收益分别为92,846千港元、196,284千港元、10,584千港元,总计299,714千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116,998千港元、444,970千港元、5,604千港元,总计567,572千港元[23][2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可申报分类亏损为18,64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60,494千港元[23][2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可申报分类资产为873,633千港元,2024年6月30日为948,808千港元[25][2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可申报分类负债为517,228千港元,2024年6月30日为562,992千港元[25][2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中国地区外部客户收益为244,42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05,712千港元[3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美洲地区外部客户收益为13,23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8,832千港元[3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欧洲地区外部客户收益为21,22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1,204千港元[32] - 按业务划分,电线及电缆营业额约9284.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0.6%;铜杆业务营业额约19628.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55.9%;收租业务营业额约1058.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88.9%[69] - 美洲业务营业额从去年同期约1883.2万港元下跌约29.7%至约1323.4万港元,占集团总营业额约4.4%[71] - 中国大陆及香港业务营业额从去年同期约5.12657亿港元下跌约51.0%至约2.51316亿港元,占集团总营业额约83.9%[71] - 欧洲业务营业额从去年同期约2120.4万港元上升约0.1%至约2122.5万港元,占集团总营业额约7.1%[71] - 其他地区市场营业额从去年同期约1487.9万港元下跌约6.3%至约1393.9万港元,占集团总营业额约4.6%[71] - 电线及电缆业务营业额从去年同期约1.16998亿港元减少约20.6%至约9284.6万港元[72] - 铜杆业务营业额从去年同期约4.4497亿港元减少约55.9%至约1.96284亿港元,伦敦金属交易所3个月期铜价从期初约9500美元下跌到期末约9000美元[73] - 租金收入从去年同期约560.4万港元增加约88.9%至约1058.4万港元,因租出新建成工业综合厂房[75] 公司股权出售事项 - 2024年11月20日,公司宣布出售东莞华艺铜业有限公司100%股权,代价为现金人民币7000万元(约7700万港元)[91] - 目标公司注册资本为2192.5万美元,实缴资本为2002.5万美元[91] - 目标公司土地登记地盘面积为102050平方米,工业综合厂房总建筑面积为74752.4平方米[92] - 工业综合厂房部分已租赁,现月租金总额为人民币112.054414万元[92] - 代价比目标公司初步估值折让约8.50%[98] - 代价支付方式为预付款人民币3000万元和余款人民币4000万元[100] - 出售事项最高适用百分比率超75%,构成非常重大出售事项[105] - 股东特别大会于2025年2月17日召开,通过股权交易普通决议案[106] 公司购股计划相关 - 2024年5月27日公司授出可认购1187万股普通股的购股权,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确认股本结算之股份付款开支122.9万港元[62] - 股份合并后购股计划授权限额最高为11872661股,占已发行股份10%[113] - 2024年5月27日授出可认购11870000股股份的购股,占已发行股份9.998%[113] - 2024年6月30日计划授权限额和服务供应商分限额可授购股均为2661股,占已发行股份0.002%[113] - 周礼谦等6名董事获授购股,每人分别为1180000股或110000股[116] - 雇员获授购股8000000股,2025年1月1日起1180000份失效[116] - 2024年5月27日授出购股行使价0.44港元,归属期至2025年5月26日[116] - 2024年12月31日,共有1187万份尚未行使的购股权,可认购1187万股股份,相当于公司已发行股份数118726617股的约9.998%;报告日期,共有1069万份尚未行使的购股权,可认购1069万股股份,相当于公司已发行股份数的约9.004%[117] - 2024年12月6日更新后,经更新计划授权限额项下可供发行的股份总数为11872661股,相当于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当日已发行股份的约10%;经更新服务供应商分限额项下可向合资格服务供应商授出的购股涉及的股份数目为3561798股,相当于当日已发行股份的约3%[118] - 2024年12月31日,根据购股计划可供发行的公司股份总数为23742661股,相当于已发行股份总数的约19.998%;报告日期,可供发行的公司股份总数为22562661股,相当于已发行股份总数的约19.004%[120] 公司人员持股情况 - 2024
星凯控股(01166)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2-27 21:3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额为299,71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67,572千港元,同比下降47.2%[2]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25,56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8,434千港元,同比增长38.7%[2] - 2024年上半年税前亏损为30,06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69,469千港元,亏损幅度收窄56.7%[3]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26,57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9,177千港元,亏损幅度收窄55.1%[3]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988,639千港元,6月30日为1,008,628千港元,下降2.0%[5]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总值为300,155千港元,6月30日为358,687千港元,下降16.3%[5]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总值为367,138千港元,6月30日为404,822千港元,下降9.3%[5]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净值为 - 66,983千港元,6月30日为 - 46,135千港元,负值扩大45.2%[5]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54,980千港元,6月30日为163,767千港元,下降5.3%[6] - 2024年12月31日总权益为766,676千港元,6月30日为798,726千港元,下降4.0%[6] - 2024年7月1日至12月31日期内亏损26,226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58,757千港元有所减少[8] - 2024年7月1日至12月31日换算海外业务之汇兑差额为 - 6,73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6,875千港元[8] - 2024年12月31日未经审核总权益为766,676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65,805千港元有所下降[8] - 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7,101千港元,2023年为6,254千港元[10] - 2024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838千港元,2023年为6,178千港元[10] - 2024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38,520千港元,2023年所得现金净额为10,342千港元[10] - 2024年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减少净额为18,581千港元,2023年增加净额为22,774千港元[10] - 2024年期末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为110,675千港元,2023年为83,441千港元[10]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税前综合亏损分别为30,068千港元和69,469千港元[24] - 2024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综合资产总值分别为1,288,794千港元和1,367,315千港元[24] - 2024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综合负债总额分别为522,118千港元和568,589千港元[25]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外部客户收益分别为299,714千港元和567,572千港元[27]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分别为8,640千港元和8,523千港元[30]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所得税抵免分别为3,496千港元和10,292千港元[31]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用作计算每股基本盈利之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分别为26,226千港元和58,757千港元[35]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用作计算每股基本盈利之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118,726,617股[35]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分别为1,725,000港元和1,374,000港元[37]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分别为0港元和3,319,000港元[3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投资物业总值为568,831,000港元,较2023年7月1日的669,164,000港元有所下降[39] - 本期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13,983,000港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平值亏损41,167,000港元[4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采矿权)账面价值为395,834,000港元,较2024年6月30日的395,849,000港元略有下降[42]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账项约为62,421,000港元,较2024年6月30日的83,113,000港元减少[43] - 2024年12月31日,应收金融机构款项约552,000港元,较2024年6月30日的4,651,000港元大幅减少[44]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中,股本证券公平值变动收益70,000港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平值变动亏损270,000港元[46] - 衍生金融工具公平值变动收益约37,000港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为83,000港元[47] - 2024年12月31日,应付贸易账项为70,128,000港元,较2024年6月30日的117,763,000港元减少[4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集团筹集新造借贷43,412,000港元,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99,401,000港元减少[5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集团作出还款74,768,000港元,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82,830,000港元减少[50] - 2024年12月31日法定股本2500000千股,股本50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118727千股,股本23745千港元[5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确认股本结算股份付款开支1229000港元,上年同期为零[5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集团总营业额约299714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47.2%[60] - 回顾期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6226000港元,去年同期约为58757000港元[60] - 回顾期每股亏损约0.22港元,2023/2024年中期每股亏损0.49港元重列[6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8300万港元,较2024年6月30日的1.03亿港元减少[7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约为6700万港元,较2024年6月30日的4600万港元增加[7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0.30,借贷总额约2.29亿港元,股东资金约7.67亿港元;2024年6月30日分别为0.33、2.62亿港元和8亿港元[7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质押账面价值分别约500万港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5.69亿港元的投资物业,作为银行融资担保,2024年6月30日分别为600万港元和5.53亿港元[81] - 回顾期内,衍生金融工具收益净额约为3.7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中期为8.3万港元[8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集团录得流动负债净额约4600万港元[9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电缆及电线、铜杆、投资物业外部客户收益分别为92,846千港元、196,284千港元、10,584千港元,总计299,714千港元[1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可申报分类(亏损)╱溢利分别为电缆及电线(13,864)千港元、铜杆5,654千港元、投资物业(10,431)千港元,总计(18,641)千港元[1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电缆及电线、铜杆、投资物业外部客户收益分别为116,998千港元、444,970千港元、5,604千港元,总计567,572千港元[2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可申报分类亏损分别为电缆及电线(16,912)千港元、铜杆(6,767)千港元、投资物业(36,815)千港元,总计(60,494)千港元[21] - 2024年12月31日,电缆及电线、铜杆、投资物业可申报分类资产分别为290,740千港元、10,721千港元、572,172千港元,总计873,633千港元[23] - 2024年12月31日,电缆及电线、铜杆、投资物业可申报分类负债分别为246,983千港元、1,429千港元、268,816千港元,总计517,228千港元[23] - 2024年6月30日,电缆及电线、铜杆、投资物业可申报分类资产分别为345,070千港元、13,816千港元、589,922千港元,总计948,808千港元[23] - 2024年6月30日,电缆及电线、铜杆、投资物业可申报分类负债分别为281,877千港元、711千港元、280,404千港元,总计562,992千港元[23] - 电线及电缆营业额约92846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0.6%,占总营业额约31.0%[61] - 铜杆业务营业额约196284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55.9%,占总营业额约65.5%[61] - 中国内地及香港业务营业额约251316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51.0%,占总营业额约83.9%[62] - 电线及电缆业务回顾期内营业额约为9284.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16998亿港元减少约20.6%[64] - 铜杆业务回顾期内营业额约为1.9628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4.4497亿港元减少约55.9%,伦敦金属交易所3个月期铜价从期初约9500美元下跌到期末约9000美元[65] - 租金收入回顾期内约为1058.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560.4万港元增加约88.9%[66] 财务报表编制及准则采纳 - 未经审核中期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及相关规定编制[11] - 集团已采纳2024年7月1日开始会计年度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无重大变化[12] - 公司已评估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的影响,认为对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13] 公司业务运营及战略 - 公司有电缆及电线制造及买卖、铜杆买卖、投资物业三个可申报分类[15][18] - 2024年11月20日公司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以人民币7000万元出售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东莞华艺铜业有限公司100%股权及土地使用权[66] - 集团矿产资源位于蒙古国,回顾期内未录得收益,集团聚焦维持矿权合规性,未启动大规模资本性投资[68][69] - 集团未来将聚焦主营业务,向新能源、机器人及AI应用线缆领域拓展,实施大客户战略,健全技术团队,优化管理体系等[70][71] 公司雇员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在香港、中国及海外共聘用约350名雇员,与2024年6月30日持平[73] - 集团香港雇员须参加强制性公积金计划,集团及雇员各自按雇员相关收入的5%供款,每月相关收入上限为30000港元[74] - 集团于中国注册实体的所有雇员均参加地方政府组织及管理的雇员社会保障计划[7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及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集团无退休福利计划项下已没收供款用于减低未来退休金计划供款水平[75] 公司出售事项相关 - 目标公司注册资本为2192.5万美元,实缴资本为2002.5万美元[86] - 目标公司土地登记地盘面积为102050平方米,工业综合厂房总建筑面积为74752.4平方米[87] - 工业综合厂房部分已租赁,现时月租金总额为人民币112.054414万元[87] - 买方由东莞市弘安实业控股有限公司拥有30%股权,其由陈欣先生及罗帝锐先生分别拥有83.5%及16.5%的股权[90] - 股权转让代价为人民币7000万元(约7700万港元),其中预付款人民币3000万元需签署协议后七个工作日内支付,余款人民币4000万元需完成日期起七个
星凯控股(01166) - 2024 - 年度财报
2024-10-23 16:23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集团总营业额约7.95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3.74316亿港元增加112.6%[12] - 回顾年内,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8851.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76246亿港元减少49.8%[12] - 回顾年每股亏损约为0.75港元,2022/2023年度每股亏损为1.48港元(经重列)[1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1.03亿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8600万港元有所增加[4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约为4600万港元,而2023年6月30日为流动资产净值900万港元[4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0.33,2023年6月30日为0.29;借贷总额约2.62亿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2.61亿港元;股东资金约8亿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8.89亿港元[4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已抵押账面价值合共约5.58亿港元的投资物业及物业、厂房及设备,2023年6月30日为6.31亿港元[51] - 回顾年内,衍生金融工具收益净额约为14.8万港元,2022/2023年度为6.2万港元[54] 各业务线营业额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电线及电缆营业额约2.4813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2.0512亿港元增加21.0%,占集团总营业额31.2%[13] - 铜杆业务营业额约5.3706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57084亿港元增加241.9%,占集团总营业额67.5%[13] - 收租业务营业额约1050.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211.2万港元减少13.3%,占集团总营业额1.3%[13] - 美洲业务营业额约3043.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2954.8万港元上升3.0%,占集团总营业额3.8%[13] - 中国内地及香港业务营业额约6.9043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2.82018亿港元上升144.8%,占集团总营业额86.8%[13] - 欧洲业务营业额约4203.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3377万港元上升24.5%,占集团总营业额5.3%[13] - 其他地区市场营业额约3278.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2898万港元上升13.1%,占集团总营业额4.1%[13] 公司经营策略与预期 - 公司预期未来一年经营环境充满挑战,会调整策略降低不确定影响[20] 公司董事信息 - 周礼谦73岁,自1996年11月起任执行董事,负责集团整体管理等工作[21] - 周志豪42岁,自2015年4月起任执行董事,2019年6月21日任副主席[21] - 刘东扬50岁,自2010年1月起任执行董事,负责大湾区业务发展及财务管理[21] - 周礼谦先生、刘东阳先生及骆朝明先生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董事职务,且符合资格并愿意重选连任[60] - 独立非执行董事无特定任期,须根据公司细则轮值退任[60] - 拟于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重选连任的董事无集团不得于一年内免付赔偿(法定赔偿除外)而终止的服务合约[60] - 公司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于董事会任职均超九年,钟锦光自2003年3月1日、罗伟明自2000年1月6日、骆朝明自2006年11月16日起担任[95] - 钟锦光、罗伟明在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并获重选连任,骆朝明在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并获重选连任,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委任新独立非执行董事[95][96] - 现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各自持有公司已发行股份数目不超1%[96] - 回顾年内,周礼谦出任公司主席兼董事总经理,其为集团创办人,负责统筹董事会及制定业务策略[97] - 周礼谦透过电子设备出席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周志豪主持该大会[98] - 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至少占董事会三分之一席位[100][101]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委任一名新独立非执行董事并重新遵守守则条文第B.2.4(b)条规定[101] - 执行董事周礼谦、周志豪、刘东陽出席讲座或简报会/阅读材料[103] - 独立非执行董事钟锦光、罗伟明、骆朝明出席讲座或简报会/阅读材料[103]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集团从事电缆及电线等业务[26] - 集团矿产资源集中于蒙古国,回顾年内未开展大规模资本性投资[28] - 集团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主要以港元、美元及人民币计值[29] - 集团以动态基准分析利息敏感型投资的利率风险[31] - 公司业务优化后专注于制造及买卖电缆电线、买卖铜杆和物业投资[140] 公司股份相关事项 - 2024年3月4日,公司宣布拟进行股份合并,现有每20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已发行及未发行普通股将合为1股每股面值0.20港元的普通股,公告日法定股本为5亿港元,分为50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股份,有23.7453234亿股已发行现有股份[35] - 公告日现有股份每手买卖单位为20000股,董事会建议股份合并生效后改为10000股合併股份[36] - 2024年4月11日股东特别大会批准股份合併,4月15日股份合併及更改每手买卖单位生效,生效后法定股本仍为5亿港元,分为2.5亿股每股面值0.20港元的合併股份,已发行合併股份为1.18726617亿股[37] 公司出售事项与证券交易 - 2024年4月30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出售目标公司17%已发行股本,现金代价为150万元人民币(约162万港元),出售事项于5月完成[3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38]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已採納上市規則附錄C1項下企業管治守則原則,遵守大部分條文,但偏離第B.2.3條、第B.2.4(b)條、第C.2.1條及第F.2.2條[40] - 回顾年内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原则,遵守所有守则条文及建议最佳常规,但偏离守则条文第B.2.3条、第B.2.4(b)条、第C.2.1条及第F.2.2条[93][9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董事会举行7次会议,公司于2024年4月11日举行一次股东特别大会[105] - 审核委员会会议中,钟锦光、罗伟明、骆朝明出席次数均为4次[105] - 提名委员会会议中,周礼谦、钟锦光、罗伟明出席次数均为1次[105] - 薪酬委员会会议中,钟锦光、罗伟明、骆朝明出席次数均为2次[105] - 举报委员会会议中,钟锦光、罗伟明、骆朝明出席次数均为1次[105] - 董事会独立性评估机制于2022年4月8日生效,全文可于公司网站及联交所网站查阅[10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四次会议,全体成员均出席[10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全体成员均出席[11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全体成员均出席[1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举报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并检讨举报政策,下一年度将继续采纳该政策[1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董事会履行及执行企业管治职能并检讨公司遵守守则情况[1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秘书陈锦仪参加不少于15个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18] - 各董事确认回顾年内一直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规定准则[11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董事会对股东通讯政策进行了检讨并将继续采纳[131] - 反贪污政策、举报政策及董事会独立性评估机制自2022年4月8日起生效[133] - 公司股东于2022年5月31日批准采纳经修订及重列的公司细则[135] 公司股息与储备情况 - 董事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派付末期股息[43]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无可供分派储备(2023年6月30日:无)[47] - 公司无预先厘定的派息比率,董事会可酌情宣派及分派股息[125] 公司关联交易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财务报表附註披露的关联方交易金额为零,公司及集团无关联交易[48] 公司客户与供应商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集团五大客户占总营业额约32.5%,五大供应商占采购总额约60.9%,最大客户占总营业额约9.4%,最大供应商占采购总额约22.1%[8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内,各董事、紧密联系人或持股5%以上股东在集团五大客户或五大供应商中无权益[82] 公司保险情况 - 公司已购买董事及高级人员责任保险,惠及董事的获准许弥偿条文生效且回顾年度有效[84] 公司雇员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在香港、中国及海外共聘用约350名雇员,2023年6月30日为400名[85] - 集团香港雇员须参加强积金计划,集团及其香港每名雇员各自按雇员相关收入的5%向强积金计划供款,每月相关收入上限为30,000港元[85] - 集团奉行以员工为本的雇佣政策,在招聘、晋升等方面提供平等机会,遵守相关法律,提供法定福利[183][184][185] - 集团在2024年报告期遵守中国及香港有关雇佣的法例,无工资纠纷、违反劳动法或劳资纠纷情况[185] - 文档展示了按雇佣类型划分的员工数目图表,但未明确具体数据[186] - 文档展示了按性别划分的员工数目图表,但未明确具体数据[187] - 2024年一般员工300人,2023年为260人;2024年营运人员17人,2023年为17人[188] - 2024年香港地区员工21人,2023年为21人;2024年中国地区员工329人,2023年为337人[189] - 2024年整体男性员工流失率为22%,女性为18%;2023年男性为22%,女性为15%[191] - 2024年管理人员流失率为24%,2023年为18%;2024年一般员工流失率为6%,2023年为8%;2024年营运人员流失率为16%,2023年为5%[191] - 2024年30岁以下员工流失率为55%,31 - 40岁为35%,41 - 50岁为10%;2023年对应数据未明确给出[192] - 2024年51 - 60岁员工流失率为14%,61岁以上为19%,整体为9%;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7%、24%、22%[193] - 2024年香港地区员工流失率为15%,中国地区为21%;2023年香港为14%,中国为22%[193] - 2024年轻微工伤事件3宗,2023年为7宗,过去三年无因工死亡个案,2024年无因工伤损失工作日数及雇员补偿索偿纠纷[196] - 2024年内部培训受训员工百分比为94.00%,2023年为94.13%[198] - 2024年男性受训员工百分比为46.29%,2023年为47.21%;2024年女性为47.71%,2023年为46.93%[198] - 2024年每名员工内部平均受训总时数为2.99,2023年为3.14[200] - 2024年男性员工内部平均受训时数为3.34,2023年为3.54[200] - 2024年女性员工内部平均受训时数为2.66,2023年为2.74[200] - 2024年管理人员内部平均受训时数为2.97,2023年为2.91[200] - 2024年营运人员内部平均受训时数为8.59,2023年为7.76[200] - 2024年一般员工内部平均受训时数为2.61,2023年为2.91[200] 公司股东大会相关 - 公司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4年12月6日举行,2024年12月3日至12月6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投资者须于2024年12月2日下午4时30分前办理登记[89] - 公司本财政年度综合财务报表由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核,将在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上提呈续聘该公司为核数师的决议案[91] 公司购股计划相关 - 2023年7月1日,可供日后授出之购股权总数为237,453,234份,2024年6月30日为2,661份,相当于已发行股份数目之0.002%[68] - 2023年7月1日,服务供应商分限额下可供日后授出之购股权总数为3,561,798份,2024年6月30日为2,661份,相当于已发行股份数目之0.002%[68] - 报告期间根据购股计划授出之购股权而可能发行之股份数目除以报告期间
星凯控股(01166)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9-27 22:5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收益为795700千港元,较2023年的374316千港元增长112.58%[1] - 2024年毛利为67224千港元,2023年为12155千港元,同比增长453.05%[1] - 2024年税前亏损为110956千港元,较2023年的164198千港元收窄32.42%[2] - 2024年年内亏损为89247千港元,较2023年的176759千港元收窄49.51%[2] - 2024年每股亏损为0.75港元,较2023年的1.48港元收窄49.32%[2] - 2024年流动负债净额为46135千港元,2023年流动资产净值为9163千港元[3] - 2024年总资產淨值为798726千港元,较2023年的888155千港元下降10.07%[4] - 2024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63767千港元,较2023年的215780千港元下降24.10%[4]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800489千港元,较2023年的889204千港元下降9.98%[5] - 2022年7月1日累计亏损为1489226千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1657120千港元,2024年6月30日为1745636千港元[6] - 2022年7月1日外汇储备为900千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 - 22992千港元,2024年6月30日为 - 23424千港元[6] - 2023年年内亏损及换算海外资产产生的汇兑差额等使全面收入总额为 - 89662千港元(含233千港元股本结算之股份付款)[6] - 2024年年内亏损及相关汇兑差额等使全面收入总额为 - 89247千港元(含693千港元相关影响)[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集团录得亏损8924.7万港元[1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4613.5万港元[1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借贷为2.62434亿港元,其中1.56604亿港元须于该日后十二个月内偿还,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2526亿港元[1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应收贷款账面价值为1.14431亿港元,将在该日后十二个月内到期应收[16] - 2024年客户合约销售货品收益为7.85198亿港元,2023年为3.62204亿港元[18] - 2024年租金收入为1050.2万港元,2023年为1211.2万港元[18] - 2024年集团总收益为7.957亿港元,2023年为3.74316亿港元[18] - 2024年可申报分类亏损总计96,458千港元,2023年为40,187千港元[21][22] - 2024年融资成本总计19,653千港元,2023年为19,768千港元[21][22] - 2024年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净额为 - 86,834千港元,2023年为 - 1,262千港元[21][22] - 2024年研发费用为 - 29,490千港元,2023年为 - 15,466千港元[21][22] - 2024年所得税抵免为21,709千港元,2023年为 - 12,561千港元[21][22] - 2024年可申报分类资产总计948,808千港元,2023年为1,023,007千港元[23] - 2024年添置非流动资产总计8,746千港元,2023年为39,636千港元[23] - 2024年可申报分类负债总计562,992千港元,2023年为546,151千港元[23] - 2024年综合资产总值为1,367,315千港元,2023年为1,446,860千港元;2024年综合负债总额为568,589千港元,2023年为558,705千港元[23][2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总收益为7.957亿港元,较2023年的3.74316亿港元增长112.6%[27][28] - 2024年电缆及电线收益为2.48137亿港元,铜杆收益为5.37061亿港元,投资物业收益为1050.2万港元[27] - 2023年客户A和客户B来自铜杆分类的收益分别为5134.4万港元和4595万港元,2024年相应收益不足集团总收益10%[29] - 2024年税前亏损相关项目中,已售存货账面价值为7.28825亿港元,研发费用为2949万港元,员工成本为4404.3万港元[30] - 2024年融资成本为1965.3万港元,较2023年的1976.8万港元略有下降[31] - 2024年所得税抵免为2170.9万港元,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1256.1万港元[33]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为8851.6万港元,2023年为17624.6万港元[35] - 2024年及2023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1.18726617亿股[3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投资物业总值为5.86369亿港元,较2023年的6.69164亿港元有所下降[37] - 2024年6月30日使用权资产总计6965千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8414千港元有所减少[39] - 2024年6月30日租赁负债为1797千港元,其中非流动部分687千港元,流动部分1110千港元[39] - 2024年未贴现未来租金一年內为1200千港元,一年后但两年內为700千港元,现值总计1797千港元[40] - 2023年未贴现未来租金一年內为1435千港元,一年后但两年內为1200千港元,两年后但五年內为700千港元,现值总计3060千港元[40] - 2024年6月30日未来应收租金一年內为3994千港元,第二年为1753千港元,第三年至第五年每年为1867千港元,五年以上为933千港元,总计12281千港元[41] - 2023年未来应收租金一年內为7770千港元,第二年为6674千港元,第三年为223千港元,第四年和第五年为82千港元,五年以上为124千港元,总计14955千港元[41] - 2024年6月30日采矿权成本为1167704千港元,累计摊销及减值为771855千港元,账面价值为395849千港元[42] - 2023年6月30日采矿权成本为1167714千港元,累计摊销及减值为772942千港元,账面价值为394772千港元[42] - 2024年和2023年6月30日,集团联营公司分占资产净值分别为74.5万港元和275.7万港元[47] - 2024年和2023年6月30日,集团合营企业分占资产净值分别为310.6万港元和195.6万港元[49] - 2024年和2023年贸易应收账项净额分别为8411.3万港元和5764.2万港元[50] - 2024年和2023年贸易应付账项分别为1.17763亿港元和5517.3万港元[50] - 2024年贸易应收账项净额中,30日内为4393.6万港元,31 - 60日为2058.8万港元,61 - 90日为1325万港元,90日以上为633.9万港元[51] - 2024年和2023年流动负债项所示金额分别为2.47108亿港元和2.12309亿港元[50] - 2024年贸易应付账项为117,763千港元,较2023年的55,173千港元有所增加[52] - 2024年合约负债年末结余为9,935千港元,较年初的16,553千港元减少[5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集团总营业额约795,70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12.6%[56][57] - 回顾年内,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88,516,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9.8%[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共聘用约350名雇员,2023年同期为400名[6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1.03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8600万港元[6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约为460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流动资产净值900万港元[6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0.33,2023年同期为0.29[6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已抵押账面价值合共约5.58亿港元的投资物业及物业、厂房及设备,2023年同期为6.31亿港元[69] - 回顾年内衍生金融工具收益净额约为14.8万港元,2022/2023年度为6.2万港元[7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有电缆及电线制造及买卖、铜杆买卖、投资物业三个可申报分类[19] - 自收购蒙古国采矿业务以来无业务活动,2023年及2024年6月30日及截至该等日期止年度,采矿业务不构成业务分类[19] - 分类表现根据可申报分类的经调整税前溢利/亏损评估,计算时不包括出售物业等多项内容[19] - 2024年电缆及电线、铜杆、投资物业外部客户收益分别为248,137千港元、537,061千港元、10,502千港元,总计795,700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205,120千港元、157,084千港元、12,112千港元,总计374,316千港元[21][22] - 电线及电缆营业额约为248,137,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1.0%,占集团总营业额31.2%[57][58] - 铜杆业务营业额约为537,061,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41.9%,占集团总营业额67.5%[57][59] - 收租业务营业额约为10,502,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3.3%,占集团总营业额1.3%[57][60] - 美洲业务营业额约为30,439,000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3.0%,占集团总营业额3.8%[57] - 中国内地及香港业务营业额约为690,439,000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44.8%,占集团总营业额86.8%[5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在百慕达注册成立,股份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为投资控股公司[7] - 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从事电缆及电线制造及买卖、铜杆买卖、物业持有、提供金融服务及持有采矿权[7] 会计准则相关 - 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多项于2023年7月1日生效的新订或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7]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实务报告第2号之修订影响公司会计政策披露,但不影响综合财务报表项目计量、确认或呈列[8] - 《2022年僱傭及退休計劃法例(抵銷安排)(修訂)條例》於2022年6月實施,取消安排將於2025年5月1日生效[9] - 截至2023年及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集團在預期根據強積金與長服金抵銷機制進行抵銷前的長服金負債並不重大,應用該指引對集團之綜合財務報表無重大影響[10] - 香港會計準則第1號之修訂等多項新訂╱經修訂香港財務報告準則已頒佈但未生效,集團未提早採納[11][12] - 香港會計準則第1號之修訂等於2024年1月1日或之後開始的年度期間生效;香港會計準則第7號等於2025年1月1日或之後開始的年度期間生效;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9號等於2026年1月1日或之後開始的年度期間生效;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18號等於2027年1月1日或之後開始的年度期間生效[12] - 香港會計準則第10號及香港會計準則第28號之修訂尚未確定強制生效日期,但可供採納[12] - 集團預期日後應用該等修訂除更新披露及呈列外,不會對綜合財務報表造成重大影響[13] - 香港會計準則第7號及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7號之修訂闡明供應商融資安排的特點,要求作出額外披露,可提早採納但需披露[14] - 綜合財務報表遵照香港財務報告準則、香港會計準則及詮釋以及香港《公司條例》之披露規定編製,包括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規定之適用披露
星凯控股(01166)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3-15 16:2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额为567,57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94,552千港元[3] - 2023年同期毛利为18,434千港元,2022年为7,250千港元[3] - 2023年同期税前亏损为69,469千港元,2022年为5,555千港元[9] - 2023年同期期内亏损为59,177千港元,2022年为11,019千港元[9] - 2023年同期期内全面收入总额为 -22,350千港元,2022年为 -19,156千港元[9] - 2023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071,327千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1,094,772千港元[13]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总值为375,657千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352,088千港元[13]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总值为376,701千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342,925千港元[13] - 2023年12月31日总资產淨值为865,805千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888,155千港元[14] - 2023年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2.47港仙,2022年为0.46港仙[1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625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7986千港元[1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617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0435千港元[1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034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8063千港元[1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增加净额为2277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358千港元[21] - 2023年期末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为110675千港元,2022年为79285千港元[21] - 2023年已收利息为7057千港元,2022年为6647千港元[19] - 2023年投资物业开支为-3850千港元,2022年为-37152千港元[1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税前综合亏损为69,469千港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为5,555千港元[37] - 2023年12月31日(未经审核)综合资产总值为1,446,984千港元,2023年6月30日(经审核)为1,446,860千港元[37] - 2023年12月31日(未经审核)综合负债总额为581,179千港元,2023年6月30日(经审核)为558,705千港元[38]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销售额分别为567,572,000港元和194,552,000港元,其中中国地区分别为505,712,000港元和133,303,000港元[40]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分别为1,893,000港元和1,855,000港元[42]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分别为8,523,000港元和10,692,000港元[43]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所得税(抵免)╱开支分别为 - 10,292,000港元和5,464,000港元[45]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用作计算每股基本盈利之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分别为 - 58,757,000港元和 - 10,912,000港元[50]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分别为1,374,000港元和695,000港元,出售分别为3,319,000港元和800,000港元[51]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投资物业总值为646,310,000港元,较2022年7月1日的767,219,000港元有所减少[53]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分别为 - 41,167,000港元和21,855,000港元[54] - 2023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公司贸易应收账项分别约为61,220,000港元和57,642,000港元[58] - 2023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账面净值为394,763,000港元,较6月30日的394,772,000港元略有减少[6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总营业额约5.6757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94552亿港元增加约191.7%,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5875.7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约为1091.2万港元[79] - 2023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其他贷款及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中应收金融机构款项约48.8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432.2万港元[62] - 2023年12月31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中持作买卖及于香港上市之股本证券为566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593万港元,期内公平值变动亏损27万港元[65] - 2023年12月31日,衍生金融工具公平值变动收益约8.3万港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为13.2万港元[6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应付贸易账项为8315.4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5517.3万港元[6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集团筹集新造借贷9940.1万港元,作出还款8283万港元,集团借贷2.83788亿港元为有抵押,银行借贷平均实际年利率介乎3.0厘至7.2厘[70] - 每股亏损约为2.47港仙,2022/2023中期为0.46港仙[83] - 营业额约为5.6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95亿港元增加约191.7%[83] - 中国内地及香港业务营业额约为5.1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45亿港元上升约253.2%,占总营业额约90.3%[84]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已抵押总金额为6.09416亿港元的投资物业,2023年6月30日为6.31086亿港元[77] - 资产负债比率为2.84亿港元相对股东资金约8.67亿港元之比率[94] - 2023年12月31日,已质押账面价值约6.09亿港元投资物业作银行融资担保[9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电缆及电线、铜杆、投资物业外部客户收益分别为116,998千港元、444,970千港元、5,604千港元,总计567,572千港元[2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电缆及电线、铜杆、投资物业外部客户收益分别为109,912千港元、78,718千港元、5,922千港元,总计194,552千港元[35] - 2023年12月31日(未经审核),电缆及电线、铜杆、投资物业可申报分类资产分别为360,020千港元、16,183千港元、650,264千港元,总计1,026,467千港元[36] - 2023年6月30日(经审核),电缆及电线、铜杆、投资物业可申报分类资产分别为295,305千港元、54,753千港元、672,949千港元,总计1,023,007千港元[36] - 2023年12月31日(未经审核),电缆及电线、铜杆、投资物业可申报分类负债分别为266,316千港元、58,690千港元、180,446千港元,总计505,452千港元[36] - 2023年6月30日(经审核),电缆及电线、铜杆、投资物业可申报分类负债分别为208,768千港元、29,364千港元、233,135千港元,总计471,267千港元[36] - 电线及电缆业务在回顾期内营业额约为1.1699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09912亿港元增加约6.4%[82] - 铜杆业务在回顾期内营业额约为4.449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7871.8万港元增加约465.3%[82] - 电线及电缆营业额约为1.1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10亿港元增加约6.4%,占总营业额约20.6%[83] - 铜杆业务营业额约为4.4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7871.8万港元增加约465.3%,占总营业额约78.4%[83] - 收租业务营业额约为560.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592.2万港元减少约5.4%,占总营业额约1.0%[83] 公司业务地区分布 - 公司业务位于中国、美洲、欧洲、香港及其他国家[39] 新购股计划 - 新购股计划可认购股份不得超过2.37453234亿股,即公司股东批准当日本公司已发行股本之10%[73] 法律诉讼事项 - 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需赔偿约2100万元人民币,上诉仍未有判决[90] - 周氏石材被一审判令向原告支付约人民币2100万元,周氏石材于2023年7月底上诉,截至报告日上诉未判决[103] 员工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聘用约400名雇员,与2023年6月30日持平[93]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07] 董事及人员权益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无董事或最高行政人员在公司或相联法团股份等中有须披露权益或淡仓[106] - 2023年12月31日,周志豪持有公司3938万股好仓,占已发行股本1.66%[110] - 2023年12月31日,罗伟明持有公司40万股好仓,占已发行股本0.02%[110] - 2023年12月31日,骆朝明持有公司30万股好仓,占已发行股本0.01%[110] 董事任职情况 - 钟锦光自2003年3月1日起任独立董事,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获重选连任[112] - 罗伟明自2000年1月6日起任独立董事,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获重选连任[114] - 骆朝明自2006年11月16日起任独立董事,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获重选连任[115] - 公司及提名委员会正物色新独立董事以满足守则条文第B.2.4(b)条规定[117] - 周礼谦先生担任公司主席兼董事总经理,董事认为其兼任符合集团最佳利益[118] - 周礼谦先生通过电子设备出席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周志豪先生主持该大会[119]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审核委员会由钟锦光、罗伟明及骆朝明组成,已审阅集团未经审核中期业绩并同意会计处理方法[121] 董事证券交易操守 - 公司采纳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全体董事确认回顾期内遵守规定准则[122]
星凯控股(01166)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亏损5875.7万港元 同比扩大438.46%
智通财经· 2024-02-28 19:52
文章核心观点 星凯控股发布2023年下半年业绩,营业额同比大增但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扩大,铜杆业务营业额大幅增加且经营环境改善 [1][2] 公司业绩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6个月,集团取得营业额5.68亿港元,同比增加191.73%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5875.7万港元,同比扩大438.46% [1] - 每股基本亏损2.47港仙 [1] 铜杆业务情况 - 回顾期内铜杆业务营业额约4.4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7871.8万港元增加约465.3% [2] - 国际铜价在回顾期内保持稳定,伦敦金属交易所3个月期铜价维持在约8500美元 [2] - 铜价稳定且经济持续改善,铜杆贸易业务经营环境大幅改善,集团加强发展铜杆业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