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NeuroOne Medical Technologies (NMTC) - 2019 Q4 - Annual Report

公司基本信息 - NeuroOne, Inc.于2016年10月7日在特拉华州注册成立,其前身NeuroOne LLC于2013年12月13日成立,2016年10月27日合并入NeuroOne, Inc. [16] - 公司于2017年7月20日收购NeuroOne, Inc.,收购完成后,NeuroOne, Inc.的业务成为公司唯一重点[15] - 公司主要行政办公室位于明尼苏达州伊甸草原市Anagram Drive 7599号,电话952 - 426 - 1383,网站www.neurooneinc.com [136] - 公司运营子公司NeuroOne于2016年10月7日成立,皮质条带技术仅用于5名患者的研究,未进行临床试验[141] 公司股本信息 - 公司普通股授权股数从4500万股增加到1亿股,优先股授权股数从500万股增加到1000万股[15] 市场疾病数据 - 美国每年约有300万癫痫患者,新增20万例,每年癫痫给美国造成155亿美元损失,约72万患者不接受药物治疗适合手术治疗,美国每年仅进行1.6万例癫痫开颅手术,欧洲为1.8万例,诊断技术每次平均成本1万美元,消融设备成本1.5万美元,脑刺激设备成本2.5 - 3万美元[24] - 癫痫患儿猝死占所有死亡病例的34%,2005 - 2015年此类死亡人数增加近100%[24] - 美国约有100万帕金森病患者,每年新增60000例,全球超1000万患者[27] - 美国约有1000万原发性震颤患者[29] - 美国和加拿大超30万肌张力障碍患者[31] - 2017年美国脊髓刺激市场规模为19.7亿美元,超半数市场由FBSS患者构成[32] 公司技术研发 - 公司正在开发皮质、片状和深度电极技术,旨在通过cEEG和sEEG记录进行诊断,并通过脑刺激和消融进行治疗,集多种功能于一体产品[18] - 公司正开发皮质条、网格和深度电极,有望将诊断时间从数周缩短至数小时[37] - 梅奥诊所对5名患者的临床测试中,公司开发的技术识别出了癫痫发作前的活动[37] - 公司计划推出用于sEEG记录的深度电极,开发皮质电极的微创输送系统和可扩展接触配置的经皮放置电极[38] - 公司寻求利用可扩展技术生产超薄电极,通过四分之一大小的小孔放置,而非开颅手术[41] - 公司技术由三种主要类型的皮质电极组成,拥有专利设计和专有技术[43] - 公司技术集成了先进设计,能提供更精确的神经元记录和更好的信号采集[44] - 公司计划开发更高密度触点放置的“可扩展”技术,应用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45] - 公司技术尚未获得美国或外国监管机构的商业化批准,已进行了一些台式和临床前测试[46] - 公司研发团队专注于开发用于脑部相关疾病和脊髓刺激的电极[73] 公司产品许可与审批 - 2019年12月,公司获得美国FDA 510(k)许可,可在美国销售用于大脑表面临时(少于30天)记录、监测和刺激的薄膜皮质电极技术[38] - 皮质条和网格电极在2019年第四季度获得FDA 510(k)许可,商业发布正在进行中[50] - 深度电极(诊断用)一种设计在2018年第四季度完成设计冻结,预计2020年第一季度进行额外临床前测试,需花费18.5万美元,预计2020年第二季度提交FDA 510(k)营销许可申请[50] - 微创皮质电极输送系统预计完成设计验证需花费5万美元[50] - 深度电极诊断和消融设备预计完成设计验证需7.5万美元、生物相容性测试需10万美元、灭菌验证和采用需2.5万美元、电气安全测试需6万美元[51] - 脊髓刺激电极预计完成设计验证需7.5万美元、生物相容性测试需10万美元、灭菌验证和采用需2.5万美元、电气安全测试需6万美元[51] - 深度电极慢性刺激设备预计临床试验需约100万美元、生物相容性测试需10万美元、灭菌验证和采用需2.5万美元[55] - FDA将医疗设备分为三类,公司诊断条、网格和深度电极技术预计为无需临床测试的II类设备,可按510(k)提交[96][97] - 治疗癫痫、帕金森等患者的永久植入设备在美国商业分销需PMA流程[97] - 510(k)清关流程需证明设备与合法上市的 predicate 设备“实质等同”,FDA需在90天内完成审查,但实际常更长[98][99] - PMA审批流程中,FDA有180天审查已提交的申请,实际常需1 - 3年,甚至更长[102][104] - 临床试验通常需支持PMA申请,有时也用于510(k)清关,需提交IDE申请并获FDA批准[106] - 国际医疗器械销售受当地政府法规约束,欧盟主要监管机构是欧盟委员会,符合相关指令的设备可获CE标志[109][110] - 公司的条、网格和深度电极诊断技术在欧洲可能是III类设备,需漫长审批流程[112] - 设备获清关或批准并商业分销后,仍需满足多项监管要求,如注册登记、QSR、标签规定等[113][114] - FDA的510(k) 审批流程通常需3 - 12个月,PMA审批流程通常需1 - 3年甚至更久[172] 公司财务数据 - 2019年和2018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50万美元和100万美元[75] - WARF许可最低年度特许权使用费2019年为5万美元,2020年为10万美元,2021年及之后每年为15万美元[80] - 截至2019年9月30日,公司累计亏损1720万美元,主要因运营管理费用和研发项目支出[139] - 截至2019年9月30日,公司现金存款为0.3百万美元,现有现金及等价物不足以支付运营费用[148] -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亏损,预计未来仍会产生大量费用和运营成本,导致净亏损[139] - 公司从未盈利,预计未来可预见时间内也不会盈利,未来几年将继续产生大量费用和运营亏损[140] 公司知识产权 - 截至2019年9月30日,公司专利资产包括3项从WARF获得许可的美国已授权专利和2项待批美国专利申请,已授权专利2025 - 2030年到期,待批申请若获批专利预计2038年到期[88] - 公司有1项“NeuroOne”商标的美国待批申请,2017年12月收到美国专利商标局的许可通知,2019年6月11日延期申请获批[92] 公司市场与竞争 - 公司在癫痫诊断、神经消融和神经刺激市场面临众多竞争对手,包括Integra Life Science、Medtronic等[76][77][78] - 公司面临来自PMT、Ad - Tec Medical、Integra Lifesciences等众多竞争对手的竞争[185] - 公司皮质条、网格电极和深度电极技术市场规模和未来增长未精确确定,可能小于估计[189] 公司法规与合规 - 违反反回扣法规,监禁最高可达5年,每次违规罚款最高25000美元,还可能被排除在联邦医疗保健计划之外[121] - 违反虚假索赔法案,每项虚假索赔罚款从5500美元到11000美元不等,外加三倍联邦政府损失赔偿[128] - 对于虚假或欺诈性索赔,政府可对每项不当索赔寻求最高10000美元的罚款和最高三倍不当索赔金额的评估;回扣违规,可对每次不当行为寻求最高50000美元的罚款和最高三倍相关报酬金额的赔偿[131] - 公司认为其供应商安排符合现行斯塔克法要求,但相关法律仍在演变,最终安排可能不符合适用联邦法律[125][127] - 公司和第三方供应商需遵守FDA的QSR法规,违规可能导致执法行动,损害声誉和经营业绩[209] 公司运营与风险 - 公司决定不寻求在任何外国司法管辖区商业化技术,原因包括审批流程耗时、审批不确定性、成本高和监管审批严格等[70] - 公司计划未来继续外包制造安排,认为当前制造商有足够产能满足产品获批后的推出需求,且未来需求增加时单位成本将大幅下降[71] - 若产品获美国癫痫诊断商业化批准,公司将投资建立直销团队和基础设施,目标约188个美国4级癫痫中心及其相关团队[61] - 公司计划通过内部教育人员或外部教育人员为供应商和患者提供技术使用培训,外部教育人员按公平市场价值获得服务报酬[122] - 公司运营主要通过债务和股权融资,主要活动包括业务和财务规划、筹集资金、招聘人员、与商业伙伴和知识产权许可方谈判以及开展开发活动[139] - 公司继续运营需筹集额外资金,若无法获得所需资金,运营可能会受限[147] - 公司可能通过发行普通股、其他股权或债务融资、合作或伙伴关系等方式获取额外融资,但不一定能以可接受的条件筹集到资金[148] - 医疗设备开发过程漫长且昂贵,结果不确定,公司可能无法及时完成产品开发和商业化[154] - 临床试验可能出现各种意外事件,导致无法获得营销批准或产品商业化延迟[155] - 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配置更改可能导致额外成本或延迟,影响临床试验结果和产品批准[158] - 公司尚无获批商业销售的产品,产品成功取决于开发、监管批准和商业化等多个因素[159] - 即使获得监管批准,公司收入也取决于市场规模、产品价格、报销情况和商业权利等因素[162] - 美国第三方支付方提供产品覆盖不意味着能获得足够报销率,且不同支付方报销情况差异大[175,178] - 国际市场报销系统因国家和地区而异,许多市场产品需获报销批准才能销售[179] - 公司皮质条、网格电极和深度电极技术在欧盟商业化审批成本预计比美国高[166] - 若未能及时获得产品监管批准,公司产品商业化和盈利可能受重大影响[163] - 公司产品若被认定不符合法规,监管机构可能采取多种处罚措施[164] - 皮质条、网格电极和深度电极技术市场接受度受多种因素负面影响[168] - 未能获得第三方支付方覆盖和足够报销,公司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将受不利影响[174] - 2010年美国医疗改革法可能导致公司产品需求减少和价格下行压力增加[181] - 2017年《减税与就业法案》自2019年1月1日起废除ACA规定的“个人强制保险”税[182] - 公司需在2018年2月1日前向WARF提交商业计划,公司于1月18日提交;需在2019年2月1日前向FDA提交510(k)营销许可申请,公司于1月28日提交[191] - 若公司在2020年3月31日前未实现WARF许可下一款或多款FDA批准产品的商业销售,WARF可提前90天通知终止许可[191] - 若对WARF许可下任何专利有效性提出质疑,质疑期间特许权使用费率将翻倍;若被质疑专利有效且若无WARF许可公司将构成侵权,剩余许可期限内特许权使用费率将增至三倍[193] - 公司与WARF原许可协议违约,2017年2月签署修正案修改并移除部分先前里程碑[194] - 公司与Mayo原许可和开发协议违约,2017年5月签署新协议修改或移除部分违约条款[199] - 依据2017年5月与Mayo签署协议,公司应在2017年9月30日或筹集到最低融资金额较早日期支付约9.2万美元现金,公司未按时支付,后在延期至12月31日的期限内完成支付[199] - 公司依赖WARF和Mayo的知识产权许可和开发协助来发展技术,相关许可或合作终止将损害业务[190][196] - 公司若获批销售产品,需扩充销售和营销基础设施,否则可能无法成功商业化产品,且招聘和留住销售及营销人员面临挑战[200][201][202] - 公司依赖有限数量的第三方供应商提供产品组件,失去供应商或供应不足会损害业务,且更换供应商可能困难[203][204] - 公司计划与第三方合作制造产品,制造风险可能降低毛利率并影响经营业绩,且目前对第三方制造商的数据和经验有限[207] - 产品的制造、灭菌和分销受多种不可控因素影响,若风险发生,产品开发、临床试验和交付将受不利影响[210][211] - 产品可能出现潜在并发症,如术后出血、感染等,这可能导致产品开发延迟、无法获批、承担责任和不被广泛采用[212] - 产品可能存在未检测到的错误或缺陷,会损害声誉、降低市场接受度或导致产品责任索赔[213] - 产品销售和使用可能引发产品责任索赔,若无法成功辩护,将产生重大负债和声誉损害[214] - 破坏、恐怖主义、自然灾害等可能损坏设备或库存,导致开发或运营延迟,且公司目前无相关保险[205] - 公司可能难以从其他供应商获得FDA或其他监管机构认可的类似组件,供应商违规可能导致监管行动和额外费用[206] 行业代码信息 - 适用于大脑映射诊断程序的CPT代码有61531、61533、61535、61760 [65] - 癫痫的ICD - 10代码有G40.0、G40.1等多个代码 [66] 人员信息 - 截至2019年9月30日,公司有4名全职员工和大约11名常规顾问[135] 现有产品情况 - 现有癫痫诊断和治疗产品存在局限性,诊断时间为1 - 4周,开颅手术时间为4 - 8小时[34] - 癫痫术后无发作成功率为50%[76] 公司业务规划 - 公司计划未来几年几乎所有收入来自皮质条、网格电极和深度电极技术销售[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