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Zepp Health(ZEPP) - 2018 Q4 - Annual Report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2015 - 2018年) - 2015 - 2018年公司营收分别为8.96458亿人民币、15.56476亿人民币、20.48896亿人民币、36.45335亿人民币(5.30192亿美元)[16] - 2015 - 2018年公司成本分别为7.85867亿人民币、12.80324亿人民币、15.54194亿人民币、27.05885亿人民币(3.93555亿美元)[16] - 2015 - 2018年公司毛利润分别为1.10591亿人民币、2.76152亿人民币、4.94702亿人民币、9.3945亿人民币(1.36637亿美元)[16] - 2015 - 2018年公司总运营费用分别为1.50705亿人民币、2.62769亿人民币、3.12733亿人民币、5.73731亿人民币(8344.6万美元)[16] - 2015 - 2018年公司运营(亏损)/收入分别为 - 4011.4万人民币、1338.3万人民币、1.81969亿人民币、3.65719亿人民币(5319.1万美元)[16] - 2015 - 2018年公司(亏损)/收入税前分别为 - 3875万人民币、2886.3万人民币、1.919亿人民币、3.86613亿人民币(5622.9万美元)[16] - 2015 - 2018年公司净(亏损)/收入分别为 - 3785.3万人民币、2394.6万人民币、1.67095亿人民币、3.3632亿人民币(4891.5万美元)[16] - 2015 - 2018年公司与关联方营收分别为8.767亿人民币、14.499亿人民币、17.786亿人民币、28.17亿人民币(4.097亿美元)[16] - 2015 - 2018年公司与关联方成本分别为7.629亿人民币、11.983亿人民币、13.555亿人民币、21.411亿人民币(3.114亿美元)[16] - 2015 - 2018年公司股份支付费用分别为3720万人民币、5080万人民币、5150万人民币、5530万人民币(800万美元)[16] 公司2018年特定财务数据 - 2018年公司总资产为3258481千元人民币,总负债为1448903千元人民币[19] - 2018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为707605千元人民币,投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为324841千元人民币,融资活动提供的净现金为639170千元人民币[20] 公司股权相关情况 - 截至2019年3月31日,小米持有公司14.8%的流通股[23] - 2015年和2018年公司分别采用2015计划和2018计划,2015计划下可发行的最高股份总数为14328358股A类普通股,2018计划初始可发行的最高股份总数为9559607股普通股,2018计划下预留用于未来发行的股份数量每年增加1.0%或由董事会决定的数量[79] - 截至2019年3月31日,2015计划下已授予并发行的购买A类普通股的奖励为13808028股,2018计划下为7160025股[79] 各业务线收入占比变化(2016 - 2018年) - 2016 - 2018年,小米可穿戴产品销售分别贡献公司收入的92.1%、78.8%和66.9%[23] - 2016 - 2018年,智能手环和手表销售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85.8%、86.6%和90.7%[29] 自有品牌产品业务数据变化 - 自有品牌产品出货量从2017年约100万件增至2018年约310万件[40] - 2017年和2018年自有品牌产品及其他业务收入分别为4.344亿元和12.058亿元(1.754亿美元),占总收入的21.2%和33.1%[40] 产品国际版出货量占比变化 - 产品国际版出货量占总出货量的比例从2016年的12.8%增至2017年的23.8%,2018年进一步增至44.2%[62] 公司业务合作相关风险 - 公司与小米的战略合作协议将于2020年10月到期,存在无法续约风险[24] - 公司依赖战略合作伙伴,若无法扩展或维持合作关系,产品吸引力、应用场景、性能和销售渠道可能受影响[72][73] 公司业务运营相关风险 - 公司若无法及时成功开发和商业化新产品,经营业绩可能受重大不利影响[28] - 公司产品应用于医疗领域需获取相关医疗器械注册证书,过程可能耗时且成本高[31] - 公司面临来自智能可穿戴市场众多参与者的竞争,可能导致市场份额和利润下降[32][33] - 消费者对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偏好变化快,若公司无法及时满足,业务可能受不利影响[35][36] - 2018年因小米可穿戴产品和智能手表产品线需求高于预期,PPG传感器等组件短缺且交货时间延长[45] - 公司名称“华米”在国内部分商标类别被抢注,“Amazfit”及相关标志在多个海外国家注册申请遇阻[41][54][55] - 公司依赖合同制造商生产产品,可能面临产能、质量、成本等方面的运营困难[42][43] - 部分关键组件来自有限或单一供应商,面临供应短缺、交货时间长等风险[44][45] - 若无法准确预测消费者需求或管理库存,可能导致库存过剩或短缺,影响毛利率和品牌[47][48] - 公司收集和使用用户数据,面临信息安全和隐私法规风险,数据泄露可能损害品牌和业务[49][51] - 国际扩张需投入大量资源,面临品牌认知、法规、税收等多种风险[61][63][64] - 公司国际扩张依赖小米的品牌知名度和海外分销渠道,若无法利用此优势,扩张将受阻[66] - 公司面临产品责任潜在风险,目前无产品责任保险,成功索赔可能对业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67][68] - 公司未来成功依赖关键员工,关键人员流失可能影响运营、研发、员工保留和收入[75][76] - 公司产品和服务属消费者可选消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使消费者可选消费趋势不可预测且可能减少,不利经济条件或使消费者延迟或减少购买[94] - 全球宏观经济环境面临挑战,包括主要经济体政策影响、地区冲突、贸易战担忧和英国脱欧等,其影响不确定[95] - 公司受政府经济制裁法律约束,产品出口须合规,违规可能面临调查、处罚和声誉损害[97] - 重大网络安全事件或信息技术系统故障可能损害用户关系,带来声誉、财务、法律和运营后果[98] - 公司依赖信息技术系统和第三方服务,系统故障或技术过时可能导致服务中断、用户流失和业务受损[99][100] - 公司虽采取安全措施保护数据,但技术进步等因素可能导致信息泄露,引发负面宣传和法律风险[101] - 互联网和移动平台个人信息相关法规增多,合规成本高,违规可能面临法律和声誉风险[102] 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情况 - 2017年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发现两个重大缺陷,2018年发现一个重大缺陷,虽采取措施但不能保证消除[112][113] 公司面临的政策及市场相关风险 - 美国政府停摆可能影响公司进入公开市场和获取必要资本的能力[116] - 美国和国际贸易政策变化,特别是对中国的政策,可能对公司业务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118][119] - 金融市场动荡和经济状况不佳或影响公司及时按可接受条款筹集资金的能力[120] - 若中国政府认定公司在华运营协议不符合相关法规或法规有变,公司可能受重罚或被迫放弃相关业务权益[121] - 公司通过一系列合同安排控制可变利益实体(VIE)并合并其财务结果,但中国法律存在不确定性,若违规可能面临多种处罚[122][123] - 公司依赖与VIE及其股东的合同安排开展业务,但该安排可能不如直接所有权有效,VIE或其股东违约将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26][127][129] - VIE股东可能与公司存在利益冲突,若冲突无法解决需依靠法律程序,结果不确定[132][133] - 与VIE的合同安排可能受中国税务机关审查,若被认定不符合规定,公司财务状况可能受负面影响[134][135] - 若VIE破产或进行清算程序,公司可能失去使用其重要资产的能力,影响业务运营[136][137] - 2019年3月15日颁布的《外商投资法》将于2020年1月1日生效,该法实施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公司对VIE的控制及业务运营[138] - 《外商投资法》规定现有外商投资企业可在五年过渡期内维持结构和治理,公司可能需调整部分中国子公司,应对不当将影响公司结构、治理和业务[139] - 中国经济、政治、社会条件或政府政策变化可能对公司业务和运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40] - 中国经济自2012年以来增速放缓,政府政策和法规变化或影响公司业务[142] - 公司PRC子公司每年需从累计税后利润中提取至少10%作为法定储备基金,直至该基金总额达到注册资本的50%[152] - 中国公司向非PRC居民企业支付股息,适用最高10%的预提税[155] - 公司主要通过PRC子公司和VIE在中国开展业务,受PRC法律法规管辖,法律体系不确定性或影响公司业务[144] - 公司作为开曼群岛控股公司,依赖PRC子公司的股息和其他股权分配满足现金需求,子公司债务或限制其向公司支付能力[152] - 公司PRC子公司主要以人民币创收,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外汇限制或影响子公司向公司支付股息能力[153] - 公司向PRC子公司和VIE贷款或增资需政府审批或登记,无法完成可能影响公司流动性和业务扩张[157][158] - 公司面临汇率波动风险,且中国可用于减少汇率波动风险的对冲选择有限[160][162] - 2006年发布并于2009年修订的《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规定》使外国投资者并购活动更耗时复杂,2008年《反垄断法》和2011年国家安全审查规则也对并购有要求,合规完成交易可能耗时,影响公司业务扩张和市场份额维持[166] - 2014年7月SAFE发布37号文,要求中国居民就境外投资活动向SAFE或其分支机构登记,适用于公司中国居民股东及未来境外收购[168] - 若公司中国居民股东未按37号文完成登记,公司可能面临罚款和法律制裁,跨境投资受限,子公司利润分配和注资能力受影响[171] - 2012年2月SAFE发布通知,参与境外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中国公民和在中国居住满一年的非中国公民需通过境内合格代理向SAFE登记,未完成登记实体最高罚款30万元人民币,个人最高罚款5万元人民币[173] - 根据中国企业所得税法,境外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的企业被视为“居民企业”,按25%税率对全球收入缴纳企业所得税,若公司被认定为中国居民企业,向非居民企业股东支付股息需代扣10%预提税[174][177] - 若公司被认定为中国居民企业,非中国个人股东获得的股息和转让股份收益可能按20%税率缴纳中国税,除非有税收协定优惠[177] - 2009年SAT发布698号文,非居民企业间接转让中国居民企业股权且境外控股公司所在管辖区有效税率低于12.5%或不征外国收入税,需向中国税务机关报告[179] - 2015年SAT发布7号公告,扩大间接转让征税范围,明确合理商业目的评估标准,间接转让中国应税资产收益可能按10%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180] - 2017年SAT发布37号公告,修订非居民企业中国来源所得预提税管理规则,公司作为受让方在相关交易中可能有代扣义务[181][182] 公司审计相关风险 - 公司独立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位于中国,PCAOB目前无法在中国进行检查,虽有合作框架但仍不清楚SEC和PCAOB后续行动[185] - 2011年起“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中国成员所受中美法律冲突影响,SEC和PCAOB获取审计工作底稿受阻[188] - 2012年末SEC对“四大”中国成员所启动行政程序,2013年初审不利,2015年达成和解,若四年内不达标SEC有权采取补救措施,2019年相关程序被驳回[189] - 若SEC重启行政程序,在美国上市且在中国有主要业务的公司可能难聘审计师,财务报表可能不合规,公司ADS市场价格或受影响[190] - 若独立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被暂停在SEC执业,公司无法及时找到替代者,ADS可能从纽交所摘牌或从SEC注销[191] 公司ADS交易相关情况 - 2018年公司美国存托股票(ADS)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交易价格在每股8.43美元至15.09美元之间波动[192] - 公司ADS交易价格波动大且可能持续,受市场、行业及公司自身多种因素影响[192][193] - 过去上市公司股价不稳定后常面临证券集体诉讼,若公司涉诉会分散管理精力、产生费用、损害声誉和融资能力[195] - 证券或行业分析师不发布研究报告或改变对公司ADS的推荐,其市场价格和交易量可能下降[197][198] - 大量出售公司ADS或有出售预期,会影响其市场价格并损害公司未来股权融资能力[199] 公司股息相关情况 - 公司预计近期不支付股息,投资回报依赖ADS价格上涨,董事会对分红有决定权[200][201] 公司其他财务相关情况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未确认的股份支付费用为人民币1.054亿元(1530万美元)[79] - 公司为小米销售的产品提供18个月保修,包括6个月给小米和12个月给终端用户;直接销售给终端用户的产品保修12个月[71]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有短期和长期投资人民币2.594亿元(3770万美元)[91] - 公司业务受季节性波动影响,每年第四季度收入较高,主要因黑色星期五、网络星期一、圣诞节前的假日销售以及电商平台的促销活动[86] 人民币汇率变化情况 - 2005年7月21日至2008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超20%[160] - 2017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约7%,2018年贬值约5%[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