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粤控股(00070) - 2024 - 年度财报
金粤控股金粤控股(HK:00070)2024-10-30 17: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00070,买卖单位为10,000股[3] - 公司注册办事处及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上环干诺道中168 - 200号信德中心西座18楼1807室[146]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业务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0[147] - 报告期为2023年7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8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益为126,751千港元,较2023年的98,375千港元有所增长[5]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50,485千港元,每股亏损2.60港仙[5]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为389,849千港元,较2023年的402,095千港元有所减少[6] - 2024年投资物业为606,867千港元,较2023年的638,215千港元有所减少[6] - 2024年总资产减总负债为1,166,600千港元,资产净值为1,166,600千港元[6]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5050万港元,2023年约为1080万港元;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亏损总额约5310万港元,2023年约为3930万港元[10] - 2024年集团收益约1.268亿港元,较2023年的约9840万港元增加约28.9%;2024年集团年内亏损约4900万港元,2023年约为660万港元[11]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贷款总额约4.023亿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约3.044亿港元增加约9790万港元;2024年利息收入约7040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5050万港元增加约1990万港元[13]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总额约10.618亿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11.149亿港元[19]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2130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9440万港元;2024年6月30日流动比率为1.1倍,2023年6月30日为2.0倍[20]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约7720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约为6310万港元[20]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借款总额约2.096亿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1.08亿港元[21] - 2024年6月30日计息有抵押银行借款为1亿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5000万港元,利率介于7.1%至7.4%[22] - 2024年6月30日获商业银行授予非承诺性循环贷款融资额度1亿港元,已动用1亿港元;2023年6月30日额度为1亿港元,已动用5000万港元,贷款融资2026年1月10日到期[22] - 2024年6月30日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9.7%,2023年6月30日约为9.7%[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应收贷款及应收利息减值拨备及撇销分别约为3590万港元及540万港元,应收贷款总额从2023年6月30日的3.044亿港元增至2024年6月30日的4.023亿港元[23] - 2024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约为19.38823亿股,与2023年6月30日相同[24] - 2024年6月30日分类为物业、厂房及设备及投资物业的楼宇账面价值分别约为3.359亿港元及1.06亿港元,2023年6月30日分别为3.466亿港元及1.277亿港元,已抵押作贷款融资[2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人民币5660万元(相当于约6060万港元)以人民币计值的银行结余,面临外汇风险,暂无外汇对冲政策[30]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并无可供分派予股东的储备[17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五大客户应占收益占集团总收益约10.9%,最大客户应占收益占集团总收益约3.1%[18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五大供应商应占采购额占集团总采购额约45.7%,最大供应商应占采购额占集团总采购额约12.6%[18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主力发展信贷业务,为本地市场提供无抵押私人贷款及物业按揭等服务[7] - 公司酒店营运业务入住率持续维持在九成以上[8] - 公司上海浦东新区的物业租赁业务出租率维持在较好水平[8] - 公司已转型为集信贷、酒店营运、物业租赁于一体的综合型集团[8] - 2024年酒店运营业务平均入住率达95.1%;2024年酒店客房收益约2030万港元,2023年约为1130万港元;2024年酒店运营业务相关除税前溢利约1.2万港元,2023年约为240万港元[15] - 2024年物业租赁业务相关除税前亏损约880万港元,2023年为除税前溢利约1340万港元[16] - 2024年6月30日中国物业有45名第三方商业租户,租赁总面积约15689平方米,空置面积约2755平方米[16] - 按揭贷款总额约为1.109亿港元,向34名客户提供,占2024年6月30日公司整个贷款组合约27.6%,实际年利率介乎11.0%至30.4%,期限介乎12个月至264个月[67] - 私人贷款总额约为2.914亿港元,向1422名客户提供,占2024年6月30日公司整个贷款组合约72.4%,实际年利率介乎3.5%至56.6%,期限介乎6个月至120个月[67] - 重续或加借的贷款总额约为4070万港元,占2024年6月30日公司整个贷款组合约10.1%[6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首五大客户及单一最大客户分别占公司信贷业务收益约5.3%及1.9%[68] - 2024年6月30日,首五大客户及单一最大客户分别占公司应收贷款总额约17.6%及11.7%[68] - 集团酒店运营业务入住率持续维持在九成以上[83] - 集团在中国物业租赁业务有约四十家第三方业务租户[83] - 集团已放弃为各娱乐场贵宾房介绍客户及收取溢利流业务,该业务于报告期已终止运营[84] 公司人员信息 - 执行董事连绮雯33岁,投资领域超六年经验;张伊炜41岁,金融及信贷领域19年经验[33] - 非执行董事Nicholas J. Niglio77岁,娱乐事业逾25年经验;独立非执行董事张一虹61岁,汽车经销行业逾23年经验,虞敷荣56岁,会计及财务方面逾13年经验,杨凯晴42岁,信贷领域超11年经验[34][35][36] - 林益文于2021年7月6日加入公司任执行董事,2022年9月6日调任高级副总裁,有超19年会计、财务及审计经验[37] - 苏希路于2020年5月14日加入公司任财务总监,6月15日起任公司秘书,有超10年审计及会计经验[38] - 叶海龙于2020年9月21日加入公司任科技及创新总监,2021年3月8日任附属公司董事,6月1日任首席运营官,有超11年项目开发等经验[3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雇员总数为81人[32] 公司治理相关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应用企业管治守则原则,遵守所有守则条文及建议最佳常规[39] - 公司制定证券交易守则,董事确认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及年报日期遵守规定标准[4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董事会及董事委员会成员组成无变动,董事会由2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4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中主席及行政总裁角色区分的规定[43] - 非执行董事任期为3年,公司认为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均具独立性,其中1名具备相关专业资格或知识[44] - 张一虹和虞敷荣分别服务公司17年和19年,董事会认为其长期服务不影响独立判断,应继续履职[44] - 董事会负责制定整体战略、监控表现和管理风险,集团业务日常管理由执行董事或职员负责[46] - 截至报告日期,董事会成员中有三分之一为女性[4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内,公司举行十次董事会会议及一次股东周年大会,全体董事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100%[50]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内举行三次会议,成员出席率100%[52][53] - 薪酬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一名非执行董事组成,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内举行两次会议,成员出席率100%[54] - 提名委员会由一名执行董事及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55] - 审核委员会每年至少与外聘核数师开会两次[53] - 审核委员会主要负责外聘核数师的委任、续聘及罢免,以及审阅集团的中期及年度业绩[53] - 薪酬委员会主要负责审阅及批准以及向董事会建议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待遇[54] - 提名委员会主要负责审阅董事会的架构、规模及成员组成以配合公司的企业策略并辨别合适的董事人选[55] - 公司现行提名政策和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定期审阅[47][4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集团两名高级管理层成员薪酬介乎港币0元至港币100万元,一名成员薪酬介乎港币100.0001万元至港币150万元[5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外聘核数师法定审核服务已付/应付费用为950,000港币,审阅中期业绩费用为50,000港币,年内核数师薪酬总额为1,000,000港币[60] - 董事会负责制定及审阅公司企业管治政策及常规等多项职责[57] - 董事知悉按规定编制账目的责任,确认无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构成重大疑虑的不确定因素[58] - 内部监控系统持续程序在回顾年度进行,审核委员会每年至少审阅一次[61] - 公司建立内部审核职能,采取多项内部监控规则及程序[62] - 外部专业服务公司对集团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进行年度检讨,审核委员会认为无重大内部监控缺失[63] - 董事会有责任确保公司确立及维持适当有效的风险管理[64] - 集团对授出及重续按揭贷款的贷款对价值比率有明确指引,信贷部门评估按揭贷款申请风险时考虑多方面因素[65] - 占全体有权在股东大会上表決的股东的总表決权最少5%的股东递交通知时,董事须召开股东大会[70] - 占全体有权在股东周年大会上就决议表決的股东的总表決权最少2.5%的股东,或最少50名有权在股东周年大会上就决议表決的股东,可递交通知在公司股东周年大会上动议决议案[71] - 书面要求须不迟于相关股东周年大会前6个星期送达公司[71] - 2023年11月30日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上通过特别决议案,批准对公司组织章程细则的修订[76] - 公司已安排董事培训并提供经费,所有董事已参与持续专业发展活动[69] 公司沟通与期望管理 - 集团与政府沟通通过遵守适用法规及企业活动,满足其服务合法性等期望[87] - 集团与股东及投资者沟通通过年报等资料、股东大会等,满足其企业管治等期望[87] - 集团与雇员沟通通过员工会议等,满足其培训及发展等期望[87] - 集团与客户沟通通过公司网站等,满足其资料隐私等期望[87] - 集团与同业及业界组织沟通通过行业研讨会等,满足其分享经验等期望[87] - 集团与公众及社区沟通通过支持慈善组织等,满足其惠泽社群等期望[87]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ESG)相关 - 公司计划五年内将空气污染物排放量减少5%(以每港幣千元收益的密度计算)[94] - 2024年氮氧化物排放量为2.71千克,2023年为2.35千克,2024年二氧化硫排放量为0.02千克,2023年为0.05千克,2024年颗粒物排放量为0.01千克,2023年为0.02千克[95] - 2024年氮氧化物排放量增加因酒店入住宾客数目大幅增长致煤气消耗量增加[94] - 2024年二氧化硫及颗粒物排放量减少因业务营运使用车辆减少及有效实施节能策略[94] - 公司每年进行环境、社会及管治事宜重要性评估[91] - 公司通过行业基准、持份者参与、持份者与管理层沟通三步评估环境、社会及管治范畴的重大性及重要性[91] - 董事会负责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策略和报告,成立了环境、社会及管治工作小组[90] - 环境、社会及管治工作小组每年举行一次例会审视不同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90] - 公司设定未来三至五年的环境、社会及管治策略目标[92] - 报告期内公司严格遵守香港及中国所有与环境相关的法律及规例[93] - 公司计划五年内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5%(以每港幣千元收益的密度计算)[96] - 2024年温室气体范围1排放量增加,范围2排放量减少[96] - 2024年温室气体范围1总计排放量为36.26吨二氧化碳当量,2023年为31.43吨[97] - 公司计划五年内将无害废弃物产生量减少5%(以每港幣千元收益的密度计算)[100] - 2024年无害废弃物总计产生量为13.89吨,2023年为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