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亨泰(00197) - 2024 - 年度财报
亨泰亨泰(HK:00197)2024-10-30 17:31

宏观经济数据 - 2023/24财政年度中国GDP增长最后一季下跌至4.7%,零售销售以2% - 3%的速度缓慢增长[9] - 2023/24财年中国GDP增长最后一季降至4.7%,为2023年第一季以来最微弱年度增长[20] - 2023/24财年零售销售下半年增长率介乎2%至3%[2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24财政年度公司收入上升约0.3%至约4.42亿港元[10] - 2023/24财政年度亏损净额约为1.964亿港元,上一财政年度亏损净额约为1.256亿港元[10] - 2023/24财政年度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约42.8%[10] - 2023/24财政年度应收账项减值亏损增加约350万港元,订金及其他应收款项和非金融资产的减值亏损增加约1.128亿港元[10] - 2023/24财政年度营业额上升约0.3%,毛利率上升约1.2%[10] - 2023/24财政年度因生物转化引致公平值变动减少约2220万港元[10] - 2023/24财政年度行政开支减少约3.0%,其他经营开支减少约2670万港元[10] - 2023/24财年集团总收入约442,000,000港元,较2022/23财年约440,600,000港元升幅约为0.3%[22] - 毛利率由2022/23财年约7.1%增加至约8.3%[23] - 因生物转化导致公平值变动由约41,900,000港元减少至约19,700,000港元[23] - 其他收益及收入增至约12,300,000港元,2022/23财年约为10,100,000港元[24] - 投资于中国智能健康可换股债券产生利息收入约4,300,000港元、公平值收益约5,900,000港元,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约2,300,000港元,其他杂项收入约1,300,000港元,投资于环球大通集团及First Bullion Holdings公平值亏损分别约1,200,000港元及约300,000港元[24]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2/23财年约3050万港元增加约42.8%至约4360万港元,占总收入比例从6.9%升至9.9%[25] - 行政开支从2022/23财年约6430万港元减少约3.0%至约6240万港元[25] - 应收账项以及订金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约为630万港元,较2022/23财年的280万港元增加约350万港元[26] - 其他经营开支从约2720万港元减至约50万港元[27] - 非金融资产减值亏损约1.128亿港元,2022/23财年无此项亏损,采用10.45%(2022/23财年:9.17%)的较高税前贴现率[2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亏损净额约为1.964亿港元,较2022/23财年的1.256亿港元增加[29] - 2024年公司收入为7441951千港元,2023年为440600千港元[144] - 2024年公司销售成本为405318千港元,2023年为409124千港元[144] - 2024年公司毛利为36633千港元,2023年为31476千港元[144] - 2024年公司经营亏损为196362千港元,2023年为125179千港元[144] - 2024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196688千港元,2023年为125729千港元[144] - 2024年公司本年度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96448千港元,2023年为125596千港元[144] - 2024年公司基本每股亏损为1.74港元,2023年为1.18港元[144] - 2024年公司本年度本公司拥有人应占除税后其他全面收益为 - 4240千港元,2023年为 - 12724千港元[145] - 2024年公司本年度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收益总额为 - 200688千港元,2023年为 - 138320千港元[145]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869,556千港元,较2023年的1,073,509千港元下降19.0%[147]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355,194千港元,较2023年的481,731千港元下降26.3%[147] - 2024年流动资产为514,362千港元,较2023年的591,778千港元下降13.1%[147] - 2024年总负债为82,665千港元,较2023年的103,439千港元下降20.1%[149] - 2024年总权益为786,891千港元,较2023年的970,070千港元下降18.9%[147] - 2024年公司亏损196,448千港元,2023年亏损125,596千港元[150] - 2024年其他全面收益为 - 4,240千港元,2023年为 - 12,724千港元[150] - 2024年固定资产为182,034千港元,较2023年的207,485千港元下降12.3%[147] - 2024年存货为97,811千港元,较2023年的105,317千港元下降7.1%[147] - 2024年应付账项为55,601千港元,较2023年的64,106千港元下降13.3%[149] - 2024年除税前亏损196,688千港元,2023年为125,729千港元[152] - 2024年经营活动耗用的现金净额为22,312千港元,2023年为6,688千港元[152] - 2024年投资活动耗用的现金净额为34,993千港元,2023年产生现金净额39,467千港元[153] - 2024年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5,897千港元,2023年耗用现金净额4,409千港元[153]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值减少净额为51,408千港元,2023年增加净额28,370千港元[153] - 2024年已收利息3,359千港元,2023年为3,750千港元[153] - 2024年供股所得款项净额17,509千港元,2023年无此项[153] - 2024年偿还银行借贷15,000千港元,2023年为32,000千港元[153] - 2024年提取银行借贷5,000千港元,2023年为30,000千港元[153] - 2024年年终现金及现金等值为69,137千港元,2023年为120,889千港元[153]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快速消费品贸易业务收入较2022/23财政年度减少约2.7%[11] - 2023/24财政年度农产品业务收入增加,主要因国内新鲜农产品贸易及上游耕作业务收入增加[12] - 2023/24财年上游耕作业务收入较上一财年增加约9.0%[14] - 2023/24财年证券经纪及保证金融资业务收入减少,公司将逐步缩减该业务直至完全退出[14] - 国内新鲜农产品贸易业务本财年贡献增加约17.1%[20] - 上游耕作业务收入较上一财年增长约9.0%[20] - 快速消费品贸易业务2023/24财年贡献收入约2.665亿港元,较2022/23财年减少约2.7%[29] - 快速消费品贸易业务中,包装食品、饮料及家庭消费品贡献分别约为83%、12%及5%,包装食品贡献百分比增加,饮料贡献下降[30] - 农产品业务2023/24财年收入约1.725亿港元,较2022/23财年的约1.636亿港元增加约5.4%,上游耕作业务收益增加约9.0%[30] - 进口农产品贸易收入保持相对稳定,毛利率略有改善[30] - 国内农产品贸易业务收入较上一财年增加17.1%,收入占农产品贸易业务总收入百分比持续稳定增长[31] - 上游耕作业务收入较上一财年增加约9.0%,增长因产量提高[31] - 2023/24财年确认上游耕作业务若干资产及投资的减值亏损约1.128亿港元[32] - 证券经纪及保证金融资业务收入较上一财年减少约7.7%,因香港资本市场疲弱及业务缩减策略[33] 公司业务发展策略 - 公司将专注核心业务,加强及扩展传统贸易业务采购网络[16] - 公司将提升东莞加工中心,运用灵活定价策略抵销采购成本波动[16] - 公司将采取更严格信贷政策减轻坏账风险[16] - 公司将慎重投资上游耕作业务,加强研发提高农业技术[16] - 公司将尝试进军中国肥料贸易业务以产生稳定收入[16] - 公司将实施节约成本举措降低营运成本,检讨业务发展计划[16] - 集团将专注于快速消费品贸易业务及农产品贸易业务,加强及扩展采购网络,提升东莞加工中心[59] - 集团将有效调整销售价格以抵销采购成本增加,通过批量采购争取更优惠价格,采取更严格信贷政策以减轻坏账风险[59] - 上游耕作业务受市场需求疲弱、恶劣天气及耕作成本上涨威胁,公司将审慎发展该业务并减少开支和资本承担[60] - 公司将聘请农业专家、加强研发、使用优质肥料提升农业技术,并尝试进军中国肥料贸易业务[60] - 公司将专注核心业务,采取更保守立场,实施节约成本举措降低营运成本并检讨业务发展计划[60] 公司股本及融资情况 - 2024年5月24日公司按每持有两股股份获发一股供股股份基准发行52,535,151股普通股,认股价每股0.35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17,400,000港元的80%用于发展肥料贸易业务[21] - 2023年12月28日每二十股每股面值0.10港元股份合并为一股每股面值2.00港元合併股份[49] - 2024年3月6日股本重组生效,每股已发行合併股份面值由2.00港元削減至0.01港元,未发行合併股份分拆为每股面值0.01港元新股份[49] - 2024年5月24日公司按每持有两股获发一股供股股份基准发行5253.5151万股普通股,所得款项净额约1740万港元,约1390万港元用于发展肥料贸易业务,约350万港元用作一般营运资金[50] - 2024年8月12日公司以每股0.233港元向不少于六名独立承配人发行2100万股普通股,所得款项净额约4600万港元用作一般营运资金[50] - 2024年6月30日集团以浮动利率计息借贷约10万港元,全部港元计值且一年内到期,2023年6月30日为1050万港元[5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银行融资以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担保、账面金额约350万港元投资押记及账面金额约200万港元已抵押银行存款作抵押,2023年6月30日分别为10万港元和1220万港元[5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无尚未履行重大对冲工具[51] - 2017年1月11日公司自供股筹集所得款项净额约2.073亿港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动用约2.045亿港元,余下约280万港元原拟用于宣传及营销活动,后变更为用作集团一般营运资金,预计于2025年6月30日或之前使用[53][55] - 2024年5月24日公司自供股筹集所得款项净额约1740万港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动用约40万港元,余下约1700万港元,其中1350万港元拟用于发展农产品业务下的肥料贸易业务,预计于2025年9月30日前使用;350万港元拟用作集团一般营运资金,预计于2025年6月30日前使用[56] - 2023年12月22日股东特别大会决议,公司法定股本合并为10亿港元,分为5亿股每股面值2港元普通股,2023年12月28日生效;2024年3月6日进一步拆分为10亿港元,分为100万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普通股[125] 公司人员及薪酬情况 - 林国兴68岁,自2001年4月起任执行董事,负责公司整体策略远景及规划[62] - 李彩莲64岁,自2001年4月起任执行董事,负责公司一般行政及管理[62] - 高勤建64岁,自2012年1月起任执行董事,监管公司在华北及华东地区的快速消费品贸易业务[63] - 陈卓宇47岁,自2017年2月起任执行董事,在投资银行等方面拥有逾15年经验[63] - 莫赞生53岁,自2022年7月起任执行董事,负责公司策略发展计划及投资项目[64] - 麦润珠66岁,自2004年4月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公司审核、薪酬及提名委员会主席[66] - 潘耀祥70岁,自2003年11月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在保险及会计方面拥有逾30年经验[66] - 自2023年7月1日起,陈卓宇先生酬金由每月13万港元修订为4万港元;自2023年7月13日起,莫赞生先生酬金由每年120万港元修订为每年6万港元[76] - 高勤建女士、莫赞生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