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3,26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86,922千港元大幅下降[2] - 公司本期毛利润为2,508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0,681千港元显著减少[2] - 公司本期税前亏损为4,424千港元,去年同期为税前溢利12,575千港元[2] - 公司本期净亏损为4,424千港元,去年同期为净溢利10,669千港元[2]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流动资产总额为275,743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66,776千港元有所增加[5]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流动负债总额为106,699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12,715千港元有所减少[5]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资产净值为188,435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92,859千港元略有下降[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建筑项目分部收入为820千港元,同比下降99.6%[19] - 资金贷款分部收入为2,449千港元,同比下降13.2%[19] - 建筑项目分部业绩为亏损1,331千港元,去年同期为盈利13,931千港元[19] - 资金贷款分部业绩为盈利1,143千港元,同比增长26%[19] - 公司除税前亏损为4,424千港元,去年同期为盈利10,669千港元[19] - 公司总收益为3,269千港元,同比下降98.3%[23] - 其他收入及收益总额为273千港元,同比下降16.7%[2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4,344,000港元,去年同期为溢利10,748,000港元[31]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总收益为33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至1869万港元[47] - 建筑业务分部亏损13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利润1390万港元[47] - 资金贷款业务分部溢利为11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2.2%[47] 客户贡献 - 客户甲在2023年贡献收益184,100千港元,占收益总额的98.5%[21] - 客户乙在2024年贡献收益820千港元,占收益总额的25.1%[21] - 客户丙在2024年贡献收益351千港元,占收益总额的10.7%[21] 税务政策 - 香港利得税采用两级制,首2,000,000港元溢利税率为8.25%,超过部分税率为16.5%[26] - 澳门利得税对超过600,000澳门元的应课税溢利按12%计算,低于600,000澳门元的部分免税[27] - 公司在中国未产生应课税溢利,因此未计提企业所得税[26] 应收账款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账面净值为129,269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28,721千港元略有增加[35] - 应收贸易账款中超过一年的部分为128,449千港元,占总应收账款的99.4%[36] - 应收贷款及利息账款账面净值为56,064千港元,其中即期部分为56,064千港元[39] - 应收贷款及利息账款中已逾期部分为1,003千港元,占总应收账款的1.8%[39] 业务发展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铝制品贸易、建筑项目铝制品供应及建筑与工程服务、资金贷款业务[11] - 公司在香港和澳门识别出多个潜在项目,香港10个项目,澳门8个项目,合约总额分别为5.8亿港元和1.52亿港元[48] 现金与负债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30万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440万港元减少[51]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0.05,与2024年3月31日持平[51] 外汇与风险管理 - 公司目前没有外汇对冲政策,但管理层将监控外汇风险[52] 股息政策 - 公司未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期间的股息[33]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派付任何股息[53] 员工与福利 - 公司员工人数为10名,与2024年3月31日持平[54] - 公司为香港员工设立强制性公积金计划,中国附属公司员工参与国家管理退休福利计划[56]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认为由董仪诚先生担任主席及行政总裁职责,可为集团带来强势而贯彻的领导,并更有效及迅速作出业务规划和决定[58] - 公司设立了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要职责包括审阅年报、账目及半年度报告草案,并向董事会提供意见及评论[59]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期间之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并对会计原则及惯例和内部监控系统表示满意[61]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期间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62] - 董事会成员包括六名董事,其中执行董事为董仪诚先生(主席)、钟灿先生及林俊斌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李锦松先生、郭立峰先生及黄永祥先生[63]
志道国际(01220)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