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道国际(01220)

搜索文档
志道国际(01220.HK)6月23日收盘上涨9.43%,成交6600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6-23 16:28
市场表现 - 6月23日恒生指数上涨0.67%至23689.13点,志道国际股价上涨9.43%至0.058港元/股,成交量12万股,成交额6600港元,振幅9.43% [1] - 最近一个月志道国际累计下跌17.19%,年内累计下跌55.46%,同期恒生指数上涨17.3% [2]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营业总收入294.8万元,同比减少98.25%,归母净利润-391.74万元,同比减少140.42% [2] - 毛利率76.72%,资产负债率36.78% [2] 行业估值 - 建筑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10.17倍,行业中值1.73倍 [3] - 志道国际市盈率-1.04倍,行业排名第201位,低于同业公司如浦江国际(1.01倍)、饮食天王(环球)(1.4倍)等 [3] 公司业务 - 公司为综合工业集团,主营铝型材、电镀化学品及不锈钢产品的制造销售 [3] - 2005年拓展电镀化学品业务,计划来年推出适用于电镀/工业过程的贵金属类新产品 [3] 重大事项 - 2025年6月30日将披露2024财年年报 [4]
志道国际(01220) - 2025 - 中期财报
2024-12-13 12:12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收益为3,269千港元,同比下降98.3%[2] - 公司毛利润为2,508千港元,同比下降87.9%[2] - 公司本期间亏损为4,424千港元,去年同期为盈利10,669千港元[2] - 公司每股基本亏损为0.22港仙,去年同期为每股盈利0.5港仙[4]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除税前亏损为-4,424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0,669千港元溢利转为亏损[36]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基本亏损为4,344,000港元,而去年同期为溢利10,748,000港元[47] - 公司总收益由约186,900,000港元减少至约3,300,000港元,主要由于建筑项目分部亏损1,300,000港元[65] 资产负债情况 - 公司流动资产总额为275,74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4%[9] - 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为106,69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5.3%[12] - 公司资产净值为188,43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3%[12] - 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为22,32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6.5%[9]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2,32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显著[9] - 公司应收贸易账款净值为129,269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28,721千港元略有增加[50] - 公司应收贷款及利息账款净值为56,064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53,615千港元有所增加[55]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2,300,000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4,400,000港元有所减少[68]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0.05,与2024年3月31日持平[68] 现金流量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营业务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29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2,557千港元大幅改善[25]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减少净额为-2,098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3,831千港元显著减少[25] 业务分部表现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建筑项目分部收入为82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84,100千港元大幅下降[36]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贷款利息收入为2,44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822千港元略有下降[36]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建筑成本为76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66,241千港元大幅下降[41] - 公司资金贷款业务分部溢利约为1,10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2.2%[65] 收益与成本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其他收入及收益总额为3,54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87,158千港元大幅下降[39]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员工福利开支(包括董事酬金)为3,76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373千港元略有下降[41] 股息与股东 - 公司未建议派付任何股息,与去年同期相同[48] - 公司不建议在报告期内派付任何股息[70] - 主要股东许娇持有450,000,000股普通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22.73%[73] - 主要股东觉道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持有400,000,000股普通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20.20%[73] 公司治理 - 公司未设立行政总裁职位,由董仪诚先生担任主席及行政总裁职责[77]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审阅公司财务报告及内部监控程序[78] - 公司在报告期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80] 市场与项目 - 公司在香港和澳门分别识别出10个和8个潜在项目,概约合约总额分别为580百万港元和152百万港元[65] - 公司正在评估印尼市场的潜在商机,并已发布相关公告[66] 外汇与薪酬 - 公司几乎所有的交易和已确认的金融资产及负债均以港元或人民币计值,没有重大外汇风险[69] - 公司员工总数为10名,薪酬政策定期检视,参考市场条件、公司绩效及个人资历和表现[71]
志道国际(01220) - 2025 - 中期业绩
2024-11-29 17:42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3,26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86,922千港元大幅下降[2] - 公司本期毛利润为2,508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0,681千港元显著减少[2] - 公司本期税前亏损为4,424千港元,去年同期为税前溢利12,575千港元[2] - 公司本期净亏损为4,424千港元,去年同期为净溢利10,669千港元[2]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流动资产总额为275,743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66,776千港元有所增加[5]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流动负债总额为106,699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12,715千港元有所减少[5]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资产净值为188,435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92,859千港元略有下降[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建筑项目分部收入为820千港元,同比下降99.6%[19] - 资金贷款分部收入为2,449千港元,同比下降13.2%[19] - 建筑项目分部业绩为亏损1,331千港元,去年同期为盈利13,931千港元[19] - 资金贷款分部业绩为盈利1,143千港元,同比增长26%[19] - 公司除税前亏损为4,424千港元,去年同期为盈利10,669千港元[19] - 公司总收益为3,269千港元,同比下降98.3%[23] - 其他收入及收益总额为273千港元,同比下降16.7%[2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4,344,000港元,去年同期为溢利10,748,000港元[31]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总收益为33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至1869万港元[47] - 建筑业务分部亏损13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利润1390万港元[47] - 资金贷款业务分部溢利为11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2.2%[47] 客户贡献 - 客户甲在2023年贡献收益184,100千港元,占收益总额的98.5%[21] - 客户乙在2024年贡献收益820千港元,占收益总额的25.1%[21] - 客户丙在2024年贡献收益351千港元,占收益总额的10.7%[21] 税务政策 - 香港利得税采用两级制,首2,000,000港元溢利税率为8.25%,超过部分税率为16.5%[26] - 澳门利得税对超过600,000澳门元的应课税溢利按12%计算,低于600,000澳门元的部分免税[27] - 公司在中国未产生应课税溢利,因此未计提企业所得税[26] 应收账款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账面净值为129,269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28,721千港元略有增加[35] - 应收贸易账款中超过一年的部分为128,449千港元,占总应收账款的99.4%[36] - 应收贷款及利息账款账面净值为56,064千港元,其中即期部分为56,064千港元[39] - 应收贷款及利息账款中已逾期部分为1,003千港元,占总应收账款的1.8%[39] 业务发展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铝制品贸易、建筑项目铝制品供应及建筑与工程服务、资金贷款业务[11] - 公司在香港和澳门识别出多个潜在项目,香港10个项目,澳门8个项目,合约总额分别为5.8亿港元和1.52亿港元[48] 现金与负债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30万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440万港元减少[51]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0.05,与2024年3月31日持平[51] 外汇与风险管理 - 公司目前没有外汇对冲政策,但管理层将监控外汇风险[52] 股息政策 - 公司未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期间的股息[33]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派付任何股息[53] 员工与福利 - 公司员工人数为10名,与2024年3月31日持平[54] - 公司为香港员工设立强制性公积金计划,中国附属公司员工参与国家管理退休福利计划[56]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认为由董仪诚先生担任主席及行政总裁职责,可为集团带来强势而贯彻的领导,并更有效及迅速作出业务规划和决定[58] - 公司设立了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要职责包括审阅年报、账目及半年度报告草案,并向董事会提供意见及评论[59]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期间之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并对会计原则及惯例和内部监控系统表示满意[61]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期间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62] - 董事会成员包括六名董事,其中执行董事为董仪诚先生(主席)、钟灿先生及林俊斌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李锦松先生、郭立峰先生及黄永祥先生[63]
志道国际(01220) - 2024 - 年度财报
2024-07-31 17:22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财年总收益为84,600,000港元,较2023财年的244,300,000港元减少65.4%,主要由于澳门监狱项目完成且无新项目收入确认[4] - 建筑业务贡献收益81,100,000港元,较2023年的240,500,000港元大幅下降[4] - 资金贷款业务贡献收益3,500,000港元,较2023年的3,800,000港元略有下降[4]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4,400,000港元,较2023年的20,700,000港元大幅减少[17] - 公司资产净值为192,900,000港元,较2023年的282,500,000港元下降[17]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0.05,与2023年持平,银行借贷总额为12,000,000港元[17] - 公司未派发2024财年股息[5] - 公司年度与客户就提供建筑及工程服务有关的合约收益合共为81,107,000港元[184] 资产与负债 - 公司抵押了8,500,000港元的澳门办公室物业及停车场,以及21,600,000港元的银行存款以获取银行融资[9] - 公司应收贸易账款及合约资产的账面值分别为128,721,000港元和32,428,000港元,分别扣除减值亏损约47,804,000港元和5,173,000港元[185] - 公司确认应收贸易账款及合约资产的减值拨备分别为27,067,000港元和308,000港元[185] - 公司使用拨备矩阵进行集体评估,评估应收贸易账款及合约资产的预期信贷亏损[185] - 公司董事委聘独立专业估值师对应收贸易账款及合约资产的预期信贷亏损进行估值[185] - 公司评估预期信贷亏损时,涉及重大管理层判断,包括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185] - 公司使用前瞻性资料进行预期信贷亏损模式的评估,涉及管理层的判断和假设[185] - 公司应收贸易账款及合约资产的减值拨备被识别为关键审核事项[185]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由三位执行董事及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确保所建议策略能保障整体股东利益[95] - 公司董事会下设三个常设董事委员会,分别为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102] - 公司董事会定期开会,各董事通过传阅附有理据说明材料的决议案参与考虑与批核公司的日常及营运事项[98] - 公司董事均已参加持续专业发展,并向公司提供其在本年度接受培训的记录[99] - 公司已遵守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规则附录14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及企业管治报告的所有守则条文[76] - 公司董事会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的《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之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101] - 公司审核委员会负责监督集团的企业管治政策、董事及高级管理层的培训、法律及监管规定的遵守情况[118] - 公司审核委员会审阅并监察外聘核数师的独立性与客观性,以及审核过程的有效性,每年接获核数师确认其独立性的函件[119] - 公司秘書負責確保集團遵守上市規則,並在規定期限內編製、刊發及寄發年報與中期報告[128] - 公司秘書自2017年起獲委任,具備符合上市規則要求的資格、經驗與培訓[129] - 董事會負責編製集團綜合財務報表,確保其真實與公平地反映情況,並適時刊發[131] - 審核委員會定期與外聘核數師會面,討論審核過程中的關注事宜,並審閱中期及年度報告[134] - 薪酬委員會負責制定董事及高級管理層的薪酬政策,確保公正透明[142] - 提名委員會評估獨立非執行董事的獨立性,並考慮董事重選及董事會組成[146] - 公司定期與股東溝通,並在股東大會上提呈重要事項作為獨立決議案[149] - 股東可書面請求在股東大會上提呈建議決議案,需滿足特定股東數目及投票權要求[150] - 審核委員會建議續聘國富浩華(香港)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為公司核數師[161] - 公司董事会多元化政策包括性别、年龄、文化及教育背景、种族、专业经验、技能、知识及服务年限等因素[170] 审计与财务报告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已按持续营运基准编制,董事负责确保其真实公平地反映公司事务状况及业绩[74] - 公司独立核数师报告确认集团综合财务报表已按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真实公平地反映财务状况[157] - 审计服务收入为1100千港元[162] - 公司董事负责按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综合财务报表[195] - 公司审核委员会协助董事履行其职责,监督财务报告流程[196] - 公司独立核数师报告根据香港审核准则进行,评估会计政策的适当性和会计估计的合理性[200] 员工与薪酬 - 公司员工数量从2023年的15名减少至2024年的10名[19] - 公司维持具竞争力的薪酬待遇、酌情花红、培训及职业健康安全以挽留雇员[63] - 公司已采取一项购股权计划,旨在向为集团成功作出贡献的合资格参与者提供奖励及报酬[63] - 公司于2015年8月31日采纳了一项购股权计划,董事酬金包括酌情花红及购股权,根据职责及集团业务表现决定[122] 贷款业务 - 公司资金贷款附属公司在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年度有10项未偿还贷款,其中8项为活跃贷款[83] - 公司资金贷款业务的客户主要由管理团队及集团总经理转介,目标为建筑业务借款人,以降低信贷风险[84] - 公司贷款组合中,企业无抵押贷款为3亿港元,个人有抵押贷款为3亿港元,个人无抵押贷款为2亿港元,总计8亿港元[103] - 公司设有信贷委员会,负责评估和审批贷款申请,董事会需评估和批准金额为20,000,000港元或以上的贷款[107] - 公司信贷控制团队在评估贷款申请时,会考虑申请人的背景、过往交易、贷款目的、收入及还款能力等因素[126] 其他 - 公司物业、厂房、设备在本年度的变动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3[45] - 公司股本在本年度的变动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9[46]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并无任何有效及尚未行使的购股权[54] - 主要股东许续持有450,000,000股普通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22.73%[58] - 主要股东觉道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持有400,000,000股普通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20.20%[58] - 最大供应商占集团销售成本的84.2%,前五大供应商合计占100%[70] - 公司在2023/24财年内并无任何重大投资及重大收购[71] - 公司并无任何重大承擔[62]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年度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88] - 公司审核委员会在年度内举行两次会议,成员包括黄永祥先生、李锦松先生和郭立峰先生,均出席了所有会议[116][117] - 公司外聘核数师国富浩华(香港)会计师事务所在年度内提供的审计及非审计服务总酬金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120] - 公司已成立薪酬委员会,并于2023年2月7日更新了书面职权范围,与《企业管治守则》一致[121] - 公司董事会认为集团具备充裕资源,能够在可预见的将来持续经营,因此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综合财务报表[113]
志道国际(01220)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6-28 19:2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其他应付款项为311.1万港元,2023年为39.8万港元;应计费用2024年为138万港元,2023年为208万港元;应付代价2024年和2023年均为608.9万港元[1] - 2024年总毛损约为970万港元,2023年毛利约为2530万港元;2024年毛利率约为 - 11.5%,2023年约为 + 10.4%[7] - 2024年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为 - 410万港元,2023年为 - 240万港元;本年度其他全面亏损净额(扣除税项)2024年为 - 396.3万港元,2023年为 - 236.7万港元[22] - 2024年全面亏损总额为 - 8964.4万港元,2023年为 - 1527万港元;本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基本2024年为 - 4.32港仙,2023年为 - 0.64港仙[22] - 2024年换算境外业务时产生之汇兑差额为13.7万港元,2023年为3.3万港元[26] - 2024年计息银行借贷为285.5万港元,2023年为503.4万港元;租赁负债2024年为4.3万港元,2023年为6.9万港元[28] - 2024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289.8万港元,2023年为510.3万港元;资产净值2024年为1.92859亿港元,2023年为2.82503亿港元[28] - 2024年收益为84,555千港元,2023年为244,346千港元;2024年销售成本为94,271千港元,2023年为219,039千港元[49] - 2024年毛损为9,716千港元,2023年毛利为25,307千港元[49] - 2024年除税前亏损为84,424千港元,2023年为14,970千港元;2024年所得税费用为1,257千港元,2023年抵免为2,067千港元[49] - 2024年度亏损为85,681千港元,2023年为12,903千港元[49]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41,696千港元,2023年为64,594千港元[51] - 2024年流动资产总值为266,776千港元,2023年为344,625千港元[51] - 2024年流动负债总额为112,715千港元,2023年为121,613千港元[51] - 2024年流动资产净值为154,061千港元,2023年为223,012千港元[51] - 2024年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195,757千港元,2023年为287,606千港元[51] - 2024年香港地区收益3,448千港元,澳门地区收益81,107千港元,总计84,555千港元;2023年香港地区收益3,826千港元,澳门地区收益240,520千港元,总计244,346千港元[69] - 2024年主要客户相关收益,香港24,782千港元,澳门10,315千港元,总计35,097千港元;2023年香港43,439千港元,澳门12,952千港元,总计56,391千港元[70] - 2024年客户甲收益81,107千港元,2023年为240,520千港元[70] - 2024年银行利息收入508千港元,2023年为549千港元[73] - 2024年收益、其他收入及收益总额85,065千港元,2023年为245,163千港元[74] - 2024年银行借贷利息(已抵押)为510千港元,2023年为521千港元;银行透支利息2024年为126千港元,2023年为103千港元;租赁负债利息2024年为13千港元,2023年为17千港元[79] - 2024年融资成本总计649千港元,2023年为641千港元[79] - 2024年本年度开支为4千港元,过往年度超额拨备为347千港元;2023年过往年度超额拨备为2067千港元[81] - 2024年年内税项费用总额为1257千港元,2023年为2067千港元抵免[83] - 2024年建筑项目客户合约收益为81107千港元,2023年为240520千港元;2024年贷款利息收入为3448千港元,2023年为3826千港元[96][97]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510千港元,2023年为817千港元[99] - 2024年除税前亏损94,271千港元,2023年为219,039千港元[101] - 2024年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85,461),2023年为(12,747) [106] - 2024年应收贷款账款97,900千港元,2023年为109,400千港元;2024年应收利息账款16,196千港元,2023年为13,332千港元[108] - 2024年按金、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账面净值34,249千港元,2023年为77,711千港元[109] - 2024年应付贸易账款61,875千港元,2023年为11,392千港元[111] - 2024年应收贸易账款176,525千港元,减值47,804千港元,账面价值128,721千港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54,837千港元、20,737千港元、134,100千港元[128] - 2024年建筑合约产生的应收保固金37,601千港元,未入账收益为0,合约资产减值5,173千港元,账面价值32,428千港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32,699千港元、15,253千港元、4,865千港元、43,087千港元[132]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总收益约84,600,000港元,较2023财政年度(244,300,000港元)减少65.4%,建筑业务收益约81,100,000港元(2023年:240,500,000港元),资金贷款业务收益约3,500,000港元(2023年:3,800,000港元)[142] - 2024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4,400,000港元,2023年为20,700,000港元 [164] - 2024年3月31日,公司资产净值约为192,900,000港元,2023年为282,500,000港元 [164] - 2024年3月31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约为0.06,2023年约为0.05 [164] - 2024年3月31日,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约12,000,000港元,2023年约为13,700,000港元 [164] - 2024年3月31日,股东资金约204,100,000港元,2023年约为293,500,000港元 [164] - 2024年3月31日,公司已抵押总金额为8,500,000港元的澳门办公室物业及停车场,2023年为10,800,000港元 [166] - 2024年3月31日,公司已抵押银行存款约21,600,000港元,2023年为21,500,000港元 [166] - 2024年3月31日,公司有10名雇员,2023年为15名 [168]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及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任何股息[11] - 董事不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任何股息(2023年:无)[127] 年报相关安排 - 2024年年报将于2024年7月31日或之前寄发予股东,并将於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可供阅览[17] 财务报表审核情况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本年度之综合财务报表,对审阅表达满意,董事会亦对委员会报告表达满意[1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1997年7月8日在百慕达注册成立为有限公司[29] - 公司股份自1997年9月23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30] 综合财务报表范围 - 综合财务报表涵盖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财务报表[32] 会计政策及准则变化 - 香港会计师公会于2023年7月发布取消香港强积金 - 长期服务金对冲机制的会计指引[40] - 为反映取消安排,集团更改长期服务金负债会计政策并追溯应用指引,对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41] - 部分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于2024年1月1日或其后年度期间生效[43] - 部分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于2025年1月1日或其后年度期间生效[43] - 部分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于待定日期或其后年度期间生效[43]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主要从事铝制品贸易、向建筑项目供应铝制品及提供建筑及工程服务、资金贷款业务[53] - 建筑项目分部向建筑项目供应铝制品及提供建筑和工程服务[44]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年度,建筑项目收益81,107千港元,贷款利息收入3,448千港元,总收益84,555千港元[67]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年度,分部业绩亏损71,629千港元,除税前亏损84,424千港元[67]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分部资产254,910千港元,资产总额308,472千港元[67] - 截至2024年3月31日,企业及其他未分配负债107,694千港元,负债总额115,613千港元[67] - 2023年建筑项目收益为240520千港元,贷款利息收入为3826千港元,总收益为244346千港元[91] - 2023年建筑项目分部业绩为7635千港元,资金贷款分部业绩为 - 7746千港元,总计 - 111千港元[91] - 2023年除税前亏损为14970千港元[91] 地区收益情况 - 2024年香港地区收益3,448千港元,澳门地区收益81,107千港元,总计84,555千港元;2023年香港地区收益3,826千港元,澳门地区收益240,520千港元,总计244,346千港元[69] 主要客户收益情况 - 2024年主要客户相关收益,香港24,782千港元,澳门10,315千港元,总计35,097千港元;2023年香港43,439千港元,澳门12,952千港元,总计56,391千港元[70] - 2024年客户甲收益81,107千港元,2023年为240,520千港元[70] 补贴情况 - 集团获澳门现金补贴20,000澳门元(约19,000港元)支持疫情下澳门业务[75] 税率情况 - 截至2023年及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符合条件的小型企业降至20%,公司无应课税溢利未作拨备[82] - 符合利得税两级制的集团实体,首2,000,000港元溢利税率为8.25%,超过部分为16.5%;不符资格实体按16.5%划一税率缴税[104]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在澳门产生税项亏损,未就澳门利得税作出拨备,澳门利得税按超过600,000澳门元的估计应课税溢利的12%计算,低于该金额豁免[123] 每股摊薄亏损情况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无每股摊薄亏损,因无发行在外的潜在摊薄普通股[126] 集团外汇及或然负债情况 - 2024年3月31日,集团货币资产及负债及业务主要以港元、澳门元及美元进行,年度未使用金融工具对冲外汇风险[145] - 2024年3月31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及重大承担[147][148]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公司设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要职责为审阅年报及账目草案并提建议,以及审阅及监察财务申报及内部监控程序[153] 董事会成员情况 - 董事会成员包括六名董事,其中执行董事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3名 [155] 股份及股本情况 - 2024年3月31日,应收贸易账款总额20,098,000港元、减值20,098,000港元,2023年相同[107] - 2024年和2023年普通股股数均为1,980,000,000股[106] - 2024年3月31日普通股股本为19,800千港元,股数1,980,000,000,每股面值0.01 [117] - 2024年3月31日,优先股股份数目850,000,000,
志道国际(01220) - 2024 - 中期财报
2023-12-15 16:31
财务表现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收入为186,92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54.5%[1] - 本公司截至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净利润为10,66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751.1%[1]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非流动资产总额为64,53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3] - 本公司截至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流动资产总额为470,64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6.6%[3]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流动负债总额为237,72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5.6%[4] - 本公司截至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现金及现金等值项减少13,83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93.1%[6] - 本集团截至九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的分部收入為186,922千港元,與外部客戶之交易主要來自建築項目[17] - 收益、其他收入及收益總額為187,158千港元,其中建築項目收益占大部分[19] - 本集团的除稅前溢利為10,669千港元,主要來自建築成本和貸款利息收入[20] - 本公司普通股權益持有人應佔之每股溢利為10,748,000港元,計算基於本期間內已發行普通股之加權平均數[23] - 董事會不建議就本期間派付任何股息[25] 资产负债 - 應收貿易賬款於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為156,369千港元,主要集中在六至十二個月的賬齡[26] - 應收貸款賬款顯示本期間內資金貸款業務產生之未償還的貸款,附帶合同雙方商定的固定利率[28] - 應收貸款賬款为100,900千港元,较上一期109,400千港元略有下降[29] - 按合同到期日餘下期間计算的應收貸款及利息賬款中,已逾期部分为1,003千港元,三个月内部分为24,580千港元[30] - 预付款項、按金及其他應收款項总额为62,248千港元,较上一期89,717千港元有所减少[31] 业务表现 - 本集团澳门建筑业务收益从约52,700,000港元增加至约186,900,000港元,其中建筑项目业务收益约为184,100,000港元[34] - 澳门新一波疫情影响导致建筑项目暂停运营,但集团继续提交澳门项目标书[35] - 预计疫情影响将很快结束,集团继续寻找澳门和香港的潜在机遇[37] 其他信息 - 本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7,000,000港元,资产净值约为293,300,000港元[39] - 董事会已採納標準守則作為董事進行證券交易之守則[47] - 本公司於本期間一直遵守上市規則附錄十四所載之所有企業管治守則[48] - 董儀誠先生擔任主席及行政總裁之職責,可更有效及迅速作出業務規劃和決定以及執行長遠業務策略[49] - 本公司設立了審核委員會,由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主要職責為審閱本公司的年報及賬目以及半年度報告的草案[50] - 審核委員會已審閱本集團本期間之未經審核簡明綜合財務報表,並對其表達滿意[51]
志道国际(01220) - 2024 - 中期业绩
2023-11-28 19:04
收益与溢利增长 - 公司本期收益为186,922千港元,同比增长254.6%[1] - 公司整体收入在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为186,92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52,709千港元显著增加[15][17]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收益总额从2022年的52,700,000港元跃升至186,900,000港元,增长约254.6%[30] - 本期毛利为20,681千港元,同比增长166.8%[1] - 本期溢利为10,669千港元,去年同期为137千港元[1] - 公司除税后溢利在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为10,66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37千港元大幅提升[15][18] - 公司每股基本溢利为0.5港仙,去年同期为0.01港仙[2] - 公司本期全面收益总额为10,806千港元,去年同期为137千港元[2] - 公司本期应占溢利为10,748千港元,去年同期为166千港元[2] - 公司本期应占全面收益总额为10,885千港元,去年同期为166千港元[2] - 公司每股基本溢利在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为10,748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66千港元显著增长[21] 建筑项目业务表现 - 公司建筑项目分部收入在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达到184,10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9,947千港元大幅增长[15][16][17] - 建筑项目业务收益为184,100,000港元,较2022年的49,900,000港元增长约269%[30] - 建筑项目业务的分部溢利为13,900,000港元,较2022年的2,200,000港元增长约532%[31] 资金贷款业务表现 - 资金贷款业务收益为2,800,000港元,与2022年同期持平[30] - 资金贷款业务的分部溢利为900,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100,000港元下降约18%[31] 财务状况 -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232,928千港元,较上期增加9,916千港元[3] - 公司资产净值为293,309千港元,较上期增加10,806千港元[4] - 公司资产净值为293,300,000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282,500,000港元增长约3.8%[35] - 公司本期流动负债总额为237,721千港元,较上期增加116,108千港元[3] - 公司应收贸易账款在2023年9月30日为156,369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34,100千港元有所增加[24][25] - 公司应收贷款及利息账款在2023年9月30日为59,163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65,216千港元有所减少[26][27]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7,000,000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20,700,000港元下降约66%[35]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0.04,较2023年3月31日的0.05有所下降[35] 公司运营与股东回报 - 公司员工数量为15名,与2023年3月31日持平[38] - 公司未建议派付任何股息,与2022年同期一致[37]
志道国际(01220)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07-28 17:09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总收益为244,300,000港元,同比增长37.5%,主要由建筑业务带动[6] - 公司建筑业务贡献收益约240,500,000港元,资金贷款业务贡献收益约3,800,000港元[6] - 公司年内确认的总毛利为25,300,000港元,同比增长17.1%,毛利率为10.4%[7] - 公司2023年收益为244,346千港元,同比增长37.5%[151] - 2023年毛利为25,307千港元,同比增长17.1%[151] - 2023年公司净亏损为12,903千港元,较2022年的31,059千港元亏损有所收窄[151] - 2023年公司全面亏损总额为15,270千港元,较2022年的34,943千港元亏损有所减少[151]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年度亏损为12,747千港元,较上一年度的24,910千港元有所减少[155]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年度全面亏损总额为15,270千港元,其中包括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亏损2,400千港元[155] 资产负债情况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0,700,000港元,资产净值为282,500,000港元[11]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0.05,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为13,700,000港元[11] - 公司已抵押总金额为10,800,000港元的澳门办公室物业及停车场,以及21,500,000港元的银行存款以取得银行融资[14] - 公司2023年流动资產净值为223,012千港元,较2022年的249,739千港元有所下降[153] - 公司2023年非流动资產总值为64,594千港元,较2022年的55,254千港元增长16.9%[153] - 公司2023年流动负债总额为121,613千港元,较2022年的140,514千港元减少13.5%[153] - 公司2023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5,103千港元,较2022年的7,220千港元减少29.3%[154] - 公司2023年资產净值为282,503千港元,较2022年的297,773千港元减少5.1%[154] 现金流情况 - 公司经营业务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45,945千港元,较上一年度的23,354千港元有所增加[156] - 公司投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7,474千港元,较上一年度的542千港元显著增加[157] - 公司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3,214千港元,较上一年度的5,273千港元有所减少[157]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41,685千港元,较上一年度的28,085千港元有所增加[157]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9,004千港元,较上一年度的60,656千港元大幅减少[157] 业务构成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销售铝制品、向建筑项目供应铝制品及提供建筑及工程服务、以及资金贷款[31]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铝制品贸易、建筑项目供应铝制品及提供建筑及工程服务、以及资金贷款[159] - 公司附属公司富勇控股有限公司和融宝投资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资金贷款和投资控股业务[160] - 公司拥有多家全资附属公司,包括希亮控股有限公司、Solar Shine Developments Limited、Universe Clear Limited等,均持有100%权益[161] - 怡东建筑工程(珠海)有限公司已于2023年4月24日解散[161] 客户与供应商 - 公司最大客户贡献了年度收益的98.4%,五大客户合计贡献了年度收益的99.4%[55] - 最大供应商占公司销售成本的87.9%,五大供应商合计占公司销售成本的100%[55] 股息与储备 - 公司未派付2023年及2022年度的任何股息[8]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年度财务报告显示,董事会不建议派付任何股息[32]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无合计储备金额可供分派给权益持有人[38] 董事会与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董仪诚先生、钟灿先生、林俊斌先生,以及独立非执行董事黄永祥先生、李锦松先生、郭立峰先生[39] - 公司已接获各独立非执行董事就其独立性发出的年度确认书,确认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均为独立[40] - 公司无与任何董事或其附属公司订立的服务合约需在一年内以补偿形式终止[41] - 公司董事会由三位执行董事和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确保策略能保障整体股东利益[68] - 公司已遵守上市规则关于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规定,并确保其具备适当专业资格[70] - 公司董事会在2022年举行了4次会议,所有董事均出席了全部会议[75] - 公司已采纳香港联合交易所的《企业管治守则》,并在2023年度一直遵守其规定[66] - 公司董事会负责制定整体策略、主要收购及出售、年度预算等重大事项[67] - 公司董事已参加持续专业发展,并向公司提供了培训记录[76] - 公司董事会已采纳《上市发行人之董事进行证券交易标准守则》,并确认所有董事在2023年度遵守了该守则[77] - 公司董事会下设三个常设委员会: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78] - 公司董事会在2022年8月31日举行了股东周年大会,所有董事均出席了会议[75] - 公司董事会定期向董事提供每月更新报告及其他有关集团表现与业务活动的资料[73] - 公司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考虑性别、年龄、文化背景等因素实现董事会多元化[110] - 薪酬委员会负责制定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政策,确保公正透明[104] - 提名委员会负责评估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性及董事继任计划[109] - 公司定期与股东沟通,确保信息披露符合监管要求[112] - 董事会通过审核委员会进行年度内部监控系统效能审阅[101] - 公司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上,每项重要事项均独立提呈决议案,投票赞成决议案的百分比已在2022年8月31日的公告中披露[114] - 股东可在股东大会上提呈建议决议案或不超过1000字的陈述,需满足股东代表不少于全体股东总投票权的二十分之一或不少于100个股东[115] - 股东特别大会的召开需在请求日后21天内进行,若未在2个月内举行,股东可自行召开,但需在请求日后3个月内举行[120] - 公司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的全部决议案将以投票方式表决[121] 资金贷款业务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资金贷款附属公司有14项未偿还贷款,其中12项为活跃贷款,10项活跃贷款分类为:企业有抵押1项、无抵押3项,个人有抵押6项、无抵押2项[79] - 公司资金贷款业务主要目标市场为建筑业借款人,管理层通过了解借款人在业内的信誉来降低信贷风险[80] - 公司设有信贷控制团队,负责收集和核实客户资料,评估贷款规模、期限及抵押品价值,并建议贷款利率范围[81][82] - 贷款利率范围根据贷款产品的相关成本、风险、预期回报率、经济环境、监管规定及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82] - 信贷控制团队每月向信贷委员会报告活跃贷款的还款情况,违约情况下可给予宽限期或采取法律行动[86] - 公司董事会需评估并批准本金额为20,000,000港元或以上的任何贷款[85] - 公司设有信贷委员会,由两名董事、集团总经理及资金贷款附属公司一名董事组成,负责评估及审批贷款申请[85] - 公司资金贷款业务已制定内部控制政策及程序,以控制信贷风险,包括核实客户身份、背景及信贷记录[81] - 公司资金贷款业务的客户主要由资金贷款附属公司的管理团队及集团总经理转介[80] 审计与财务报告 - 审核委员会年内举行两次会议,成员黄永祥、李锦松、郭立峰均全勤出席[97] - 外聘核数师国富浩华提供审计服务收取总酬金1100千港元,非审计服务未收取费用[101] - 薪酬委员会年内举行一次会议,成员李锦松、黄永祥、董仪诚均全勤出席[105] - 提名委员会年内举行一次会议,成员黄永祥、李锦松、郭立峰均全勤出席[110] - 审核委员会建议续聘国富浩华为公司核数师[100] - 公司独立核数师已审核2023年3月31日的综合财务报表,认为其真实而公平地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和财务表现[124] - 核数师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审核准则进行审核,并遵循职业会计师道德守则,确保独立性和道德责任[125] - 关键审核事项是核数师在整体审核综合财务报表时处理的最主要事项,但不会单独发表意见[126] - 综合财务报表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和香港公认会计原则编制,并以港元为单位,所有列值调整至最接近千元[162] 应收款项与减值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与客户就提供建筑及工程服务有关的合约收益合共为240,520,000港元[127] - 公司应收贸易账款及合约资产的账面值分别约为134,100,000港元及43,087,000港元,分别扣除减值亏损约20,737,000港元及4,865,000港元[129] - 公司于年内确认应收贸易账款减值拨备约619,000港元及合约资产减值拨备38,000港元[130] - 公司应收贷款及利息账款的账面值约为65,216,000港元,扣除减值亏损约57,516,000港元[132] - 公司年内对应收贷款及利息账款计提拨备约7,800,000港元[133] - 公司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平值约为13,800,000港元[135] - 公司年内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平值亏损约2,400,000港元[136] 投资与合并 - 公司未在报告期内进行任何重大投资或重大收购[57] - 公司对附属公司的控制权评估包括考虑与投资对象其他投票持有人的合约安排、其他合约安排所产生的权利以及公司的投票权及潜在投票权[164] - 公司对附属公司的业绩从取得控制权当日起合并计算,直至控制权终止[165] - 公司对附属公司的投资采用权益会计法,按公司分占的资产净额减任何减值亏损后列账[171] - 公司与联营公司交易的未变现收益及亏损按公司应占该联营公司的投资对销,除非未变现亏损提供已转让资产减值的凭证[172] - 公司预期应用新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其修订本对综合财务报表不会造成重大影响[170] - 公司采用收购法进行业务合并,收购代价按收购日期的公允价值计量,包括转让资产、承担负债和发行股权的总和[173] - 公司每年3月31日进行商誉减值测试,商誉按成本减去累计减值亏损计量[177] - 商誉减值通过评估相关现金产生单位的可收回金额确定,若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值则确认减值亏损[178] - 公司按公允价值计量股本投资,公允价值基于市场参与者在有序交易中的定价假设[180] - 非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需考虑市场参与者通过最高及最佳用途产生经济利益的能力[181] - 公司采用三级公允价值层级分类资产和负债,优先使用可观察输入数据[183] - 非金融资产减值测试基于资产或现金产生单位的使用价值和公允价值扣减出售费用[184] - 减值亏损仅在资产账面金额高于可收回金额时确认,使用税前折现率折现未来现金流[185] - 早前确认的减值亏损(商誉除外)可在可收回金额估计变动时回拨,但不得超过原账面值[186] 物业、厂房及设备 - 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折旧率:楼宇2%,厂房及机器10%,家具、装置及设备10%-33%,汽车20%[191] - 租赁土地及楼宇的拥有权权益在初始确认时按相对公平值比例分配[189] - 使用权资产按租赁期和资产估计使用年期的较短者按直线法折旧[196] - 租赁负债按租赁期内将作出的租赁付款现值确认[197] - 短期租赁的租赁付款在租赁期内按直线法确认为开支[199] - 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格及直接应计成本[188] - 无形资产(商誉除外)按可使用经济年期摊销[193] - 租赁负债的金额会因应计利息增加,因已付租赁付款减少[198] - 短期租赁定义为自开始日期起计租期为12个月或以下且不包括购买选择权的租赁[199] - 租赁付款包括定额付款、取决于指数或利率的可变租赁付款及预期根据剩余价值担保支付的金额[197]
志道国际(01220)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7-03 18:15
公司信息 - 公司为志道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为01220[1] 公告信息 - 公告是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业绩公告的补充公告[1] 业绩公告核对情况 - 年度业绩公告所列数字已由国富浩华与综合财务报表核对一致,但国富浩华未进行核证委聘工作,未就年度业绩公告作出核证[2] 业绩公告资料情况 - 除相关披露外,年度业绩公告其他资料维持不变[2] 董事会信息 - 公告日期董事会有六名董事,包括三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3]
志道国际(01220)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6-30 20:1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为244,346千港元,较2022年的177,652千港元增长37.5%[1] - 本年度亏损为12,903千港元,较2022年的31,059千港元减少58.5%[1] - 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2,747千港元,较2022年的24,910千港元减少48.8%[2] - 2023年基本每股亏损为0.64港仙,较2022年的1.26港仙减少49.2%[2] - 2023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64,594千港元,较2022年的55,254千港元增长16.9%[3] - 2023年流动负债总额为121,613千港元,较2022年的140,514千港元减少13.4%[3] - 2023年资产净值为282,503千港元,较2022年的297,773千港元减少5.1%[4] - 2023年和2022年收益、其他收入及收益总额分别为245,163千港元和180,683千港元[28] - 2023年和2022年除税前亏损分别为相关计算后金额,2023年各项成本费用有相应数据体现[30] - 2023年和2022年融资成本分别为641千港元和690千港元[30] - 2023年和2022年年内税项抵免总额分别为 - 2,067千港元和 - 916千港元[33] - 2023年和2022年本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本年度亏损分别为 - 12,747千港元和 - 24,910千港元[35] - 2023年和2022年用作计算每股基本亏损之年內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1,980,000,000股[35] - 2023年和2022年源自外部客户之收益分别为244,346千港元和177,652千港元,其中香港分别为3,826千港元和3,787千港元,澳门分别为240,520千港元和173,865千港元[25] - 2023年和2022年非流动资分别为56,391千港元和47,051千港元,其中香港分别为43,439千港元和32,687千港元,澳门分别为12,952千港元和14,093千港元,中国分别为0千港元和271千港元[2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总收益约244,300,000港元,较2022财年的177,700,000港元增长37.5%[46] - 2023年确认的总毛利约为25,300,000港元,较2022年的约21,600,000港元增长约17.1%;2023年毛利率约为10.4%,2022年约为12.2%[47] - 2023年3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2070万港元,2022年为6240万港元;资产净值约为2.825亿港元,2022年为2.978亿港元[49] - 2023年3月31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约为0.05,2022年约为0.05;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约1370万港元,2022年约为1600万港元;股东资金约2.935亿港元,2022年约为3.087亿港元[49] - 2023年3月31日,集团已抵押总金额为1080万港元的澳门办公室物业及停车场,2022年为1160万港元;银行存款约2150万港元,2022年为2840万港元[52]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集团从事铝制品贸易、向建筑项目供应铝制品及提供建筑工程服务、资金贷款[6]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铝制品贸易、向建筑项目供应铝制品及提供建筑和工程服务、资金贷款[1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建筑项目分部收益为240,520千港元,贷款利息收入为3,826千港元,向外部客户销售总额为244,346千港元[2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各分部业绩分别为:铝制品贸易分部(274)千港元、建筑项目分部7,635千港元、资金贷款分部(7,746)千港元,总计(385)千港元[23] - 客户甲2023年和2022年收益贡献分别为240,520千港元和173,110千港元[27] - 2023年公司建筑业务贡献收益约240,500,000港元,2022年为173,900,000港元;资金贷款业务收益约3,800,000港元,与2022年持平[46] 资产及负债项目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应收贸易账款为134,100千港元,较2022年的14,413千港元增长830.4%[3] - 2023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股本投资为998千港元,较2022年的8,624千港元减少88.4%[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分部资产总计328,812千港元,企业及其他未分配资产为80,407千港元,资产总额为409,219千港元[2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分部负债总计117,123千港元,企业及其他未分配负债为9,593千港元,负债总额为126,716千港元[23] - 2023年应收贸易账款总额154,837千港元,减值20,737千港元,账面净值134,100千港元;2022年总额34,531千港元,减值20,118千港元,账面净值14,413千港元[37] - 2023年应收贷款账款109,400千港元,应收利息账款13,332千港元,减值57,516千港元,账面净值65,216千港元;2022年应收贷款账款97,900千港元,应收利息账款10,509千港元,减值49,716千港元,账面净值58,693千港元[38] - 2023年建筑合约产生的合约资产中应收保固金32,699千港元,未入账收益15,253千港元,减值4,865千港元,账面净值43,087千港元;2022年应收保固金23,533千港元,未入账收益17,501千港元,减值4,827千港元,账面净值36,207千港元[39] - 2023年按金、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89,717千港元,减值12,006千港元,账面净值77,711千港元;2022年总额191,148千港元,减值5,052千港元,账面净值186,096千港元[39] - 2023年应付贸易账款11,392千港元,其中1个月内3,313千港元,1 - 2个月1,624千港元,2 - 3个月6,455千港元;2022年应付贸易账款9,738千港元,其中1个月内9,697千港元,超过3个月41千港元[40] - 2023年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8,567千港元,其中其他应付款项398千港元,应计费用2,080千港元,应付代价6,089千港元;2022年为8,162千港元[41] 财务准则相关情况 - 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多项于本会计期间首次生效的新订或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应用这些准则对公司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15] - 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部分于2023年1月1日或其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部分于2024年1月1日或其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6]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不建议派付2023年和2022年股息[36]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不建议派付任何股息[53] 公司运营其他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579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389千港元[2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应收贷款及利息账款减值为7,800千港元[23] - 法定普通股于2022年1月6日由28,000千港元增加至200,000千港元,优先股维持8,5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维持19,800千港元[42] - 2023年3月31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54] - 2023年3月31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承担[55]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有15名雇员,2022年为15名[56] 公司信息披露及手续办理情况 - 2023年年报将于2023年7月31日或之前寄发予股东,并将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可供阅览[62] - 公司将在2023年8月22日至2023年8月25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过户文件须在2023年8月21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指定地点[63] 财务报表审核情况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集团本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委员会和董事会均表示满意[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