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嘉鼎国际集团(08153) - 2025 - 中期财报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约3660万港元,较上一期间约4310万港元减少约15.1%[10][14] - 本期公司亏损约2700万港元,上一期间亏损约800万港元[11][14] - 集团回顾期行政开支约2620万港元,较前期1320万港元增加约98.5%[35][37] - 集团融资成本维持不变,约为100万港元[38][40] - 集团本期亏损及全面开支总额分别约2700万港元及2630万港元,前期分别约800万港元及550万港元[39][4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2730万港元,较3月31日的670万港元大幅增加[4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集团未偿还借款约1720万港元,较3月31日的1610万港元增加约110万港元[4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约为1.9,低于3月31日的约2.7[4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8.4%,低于3月31日的约10.1%[44] - 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36,60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3,082千港元[110]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1,15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006千港元[110] - 2024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26,32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806千港元[110] - 2024年上半年期间亏损为27,02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956千港元[110] - 2024年上半年其他全面收入为71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449千港元[113] - 2024年上半年全面开支总额为26,30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507千港元[113]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19.17港仙,2023年为8.79港仙[113] - 2023年4月1日公司总权益为78,857千港元,2023年9月30日增至108,956千港元[120] - 2024年4月1日公司总权益为102,725千港元,2024年9月30日为102,231千港元[127]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130千港元,2023年为25,755千港元[131]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611千港元,2023年所得现金净额为3,564千港元[131]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4,315千港元,2023年为32,429千港元[131]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20,574千港元,2023年为10,238千港元[131] - 2024年报告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725千港元,期末为27,329千港元;2023年期初为15,988千港元,期末为25,290千港元[131] - 2024年3月31日综合储备为85,945,000港元,截至报告期增至97,047,000港元[12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亏损22,382千港元,全面收入(支出)为22,013千港元[127] - 2024年股本重组及供股后,股本从7,337千港元变为37千港元,股份溢价从685,913千港元增至719,028千港元[12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面向外部客户的销售总收入为36,604千港元[15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各经营分部业绩均为亏损,总亏损19,179千港元[15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未分配收益为389千港元[15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及企业等未分配开支分别为1,009千港元和6,526千港元[15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除所得税前亏损为26,325千港元[158] - 2024年面向外部客户销售中,保健品收入3233千港元,新能源非道路汽车收入2275千港元,新能源电池收入2205千港元,广告收入35369千港元,总计43082千港元[159] - 2024年各业务分部业绩中,保健品为598千港元,新能源非道路汽车为 - 428千港元,新能源电池为 - 1096千港元,广告为589千港元,总计 - 337千港元[159] - 2024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7806千港元[15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各业务分部资产分别为保健品30287千港元,新能源非道路汽车19032千港元,新能源电池19533千港元,广告134443千港元,总计203295千港元[16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总负债为102207千港元[166] - 2024年上半年香港地区外部客户收入为34826千港元,中国内地为1778千港元;2023年香港地区为35369千港元,中国内地为7713千港元[171] - 2024年9月30日指定非流动资中,香港地区为1283千港元,中国内地为11078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香港地区为1737千港元,中国内地为11766千港元[171] - 2024年销售保健品收入1633千港元,新能源非道路汽车145千港元,新能源电池34826千港元,广告服务收入36604千港元[174] - 2024年其他收入中,银行利息收入1千港元,应收贷款利息收入378千港元,杂项收入10千港元,总计389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5千港元、0千港元、477千港元,出售子公司之收益916千港元,总计1398千港元[18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借贷、债券、租赁负债及承兑票据利息总计100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017千港元[187] - 2024年同期雇员福利开支为3596千港元,2023年为4429千港元[189] - 2024年同期无形资产摊销、物业等折旧总计2194千港元,2023年为977千港元[189] - 2024年同期所得税开支为702千港元,2023年为150千港元[191] - 2024年同期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2382千港元,2023年为8215千港元[199] - 2024年同期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16731千股,2023年经重列为93420千股[199] - 2024年截至9月30日止期间无摊薄潜在股份,摊薄每股亏损等于基本每股亏损,2023年同期也无[19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期广告服务业务收入约3480万港元,较上一期间约3540万港元减少约1.7%[17][22] - 新能源电池业务本期收入总额约10万港元[21][25] - 本期新能源非道路汽车销售无收入[10][14][27][31] - 紫星健康回顾期收入约160万港元,较前期320万港元减少约50.0%[34][36] 公司业务发展策略 - 公司计划本年度升级现有石墨烯电池以提升竞争力[20][24] - 公司正考虑调整新能源非道路汽车分部现有策略[28][31] - 公司广告业务通过提供增值服务留住客户并拓展新市场[13][15] 政策影响 - 内地鼓励城市加大财政支持等政策或短期内为公司带来收入[29][31] 公司业务板块介绍 - 紫星健康专注小分子寡肽等技术的保健品研产销[30]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主要业务为销售保健品、新能源非道路汽车、新能源电池及提供广告服务[135] 股本相关情况 - 2024年4月12日公司提议股本重组,5月21日生效,每手买卖单位由20000股改为10000股[45][4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本约为36683港元,已发行普通股366827260股,每股面值0.0001港元[46][48] - 2024年6月28日公司与配售代理订立配售协议,按每股0.10港元价格发行最多275,120,445股供股股份,当日收市价为每股0.12港元;9月26日供股及配售完成,每股供股股份净价约0.094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2580万港元[50][5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供股所得约2580万港元净额用途分配为偿还债务750万港元、广告业务营运资金300万港元、拓展保健品业务300万港元、新能源电池业务研发300万港元、新能源非道路汽车业务研发330万港元、一般营运资金600万港元,均未使用,预计12月31日前动用[53] 员工情况 - 截至2024年9月30日,集团约有35名雇员,主要派驻中国及香港;员工成本总额约360万港元,2023年同期约440万港元[59] 汇率及投资情况 - 集团大多数交易、资产及负债以人民币及港元计值,回顾期内未使用金融工具对冲汇率风险,截至2024年9月30日无对冲汇率风险衍生工具[55][57] - 期间集团未进行子公司或联营公司的其他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59] - 除报告披露外,集团目前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的确切意向或具体计划[59] - 除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附注19披露外,2024年9月30日后至报告日期无其他重大事项[59] 资产担保及或然负债情况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及3月31日,集团未抵押资产作融资担保[61][6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及3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62][67] 业务前景展望 - 因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改善,集团预计2025年广告业务前景更明朗;新能源电池业务将加大研发投入,把握市场机遇[63] - 公司预计2025年广告业务前景较明朗[68] - 中国目前在全球电动车的市场占有率超一半且趋势预计延续[68] 股权结构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数目为366,827,260股[73][76] - 牟忠纬持有股份7,325,000股,相关股份418,600股,持股比例2.11%[74] - 穆瑞峰持有股份500,000股,相关股份139,932股,持股比例0.17%[74] 购股期权计划 - 公司购股權計劃自2023年4月6日起生效,有效期10年[84][87] - 购股權計劃授權限額更新至2023年4月6日已发行股份的10%[84][87] - 报告日期,计划下可供发行的股份数目为7,642,281股[84][87] - 本期期初(2024年4月1日),根据计划可供授出及发行的购股期权数目为152,845,630份[85][87] - 本期期末(2024年9月30日),根据计划可供授出及发行的购股期权数目为7,624,281份[85][87] - 截至2024年4月1日购股期权总数为68,134,239份,截至2024年9月30日为4,074,426份[90] - 2023年2月16日授出购股期权时,股份紧接收市价为0.150港元[94] - 购股期权于2024年2月16日归属承授人,无绩效目标及收回机制[94] - 因股本重组和供股,购股期权行使后发行股份总数调整为4,074,426股,每股行使价调整为2.759港元[94] 公司治理及合规情况 - 李光营自2024年8月7日起辞任执行董事,王栋梅自2024年7月5日起辞任非执行董事[94]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遵守GEM上市规则企业管治守则全部守则条文[94] - 公司继续采纳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董事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遵守该守则[96][9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董事或管理股东无竞争业务权益[97][10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子公司无购买、赎回或出售上市证券行为[98][101] - 审核委员会由吕志坚、单浩铨和李晓华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吕志坚任主席,审核委员会认为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报告及业绩编制合规且披露充分[104][107][109] 财报编制相关 - 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涵盖2024年4月1日至9月30日,按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137] - 编制中期财报的会计政策及计算方法与2024年年报一致,新订及修订准则对业绩和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143] - 公司未提早采用已颁布但未生效的新订及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预计未来采用无重大影响[144] - 公司有四个可呈报经营分部,与2023年相同[150] 税收政策 - 香港两级制利得税制度下,合资格集团实体首200万港元溢利按8.25%征税,超200万港元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