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债券与融资 - 公司债券应付金额在2024年9月30日为89,100千港元(一年内到期),18,517千港元(超过一年但不超过两年到期),1,100千港元(超过两年但不超过五年到期)[1] - 公司发行了总额为39,200,000港元的公司债券,票面利率为6%,实际利率为6%至7.5%,每半年付息一次[1] - 公司中短期债券未偿还本金约为108,700,000港元,利率介于6%至7.5%之间[45] - 公司于2024年3月27日以每股0.060港元的价格配售1,525,992,613股新普通股,筹集总额约91,600,000港元,净额约89,600,000港元用于偿还负债[63] - 公司于2024年9月3日以每股0.41港元的价格配售183,119,113股新普通股,筹集总额约75,080,000港元,净额约74,120,000港元,其中14,820,000港元用于人工智能项目融资,44,480,000港元用于业务运营[64] - 公司计划通过供股发行最多596,250,787股新股份,筹集扣除开支前总额约542,590,000港元,供股尚未完成[71] - 公司于2024年6月28日与配售代理签订配售协议,拟按每股0.09港元的价格配售最多2,500,000,000股新普通股,筹集总额约225,000,000港元,后因市况终止[68] - 公司通过配售方式发行股份获得163,972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701,633千港元下降77%[147] - 公司新增其他借贷所得款项为16,000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5,000千港元下降36%[150] 公司股本与股份 - 公司法定股本增加至1,000,000,000港元,分为100,000,000,000股股份,每股面值0.1港元[4][5] - 公司通过配售发行了1,525,992,613股普通股,总代价为89,720,000港元[5] - 公司建议通过供股方式发行最多596,250,787股新股份,筹集约542,590,000港元[12] - 公司于2024年9月2日完成股份合并,每10股面值0.01港元的股份合并为1股面值0.10港元的股份[57] - 公司于2024年8月22日股东周年大会上批准增加法定股本至1,000,000,000港元,分为100,000,000,000股股份[92] - 公司于2024年4月30日终止股份奖励计划,出售全部59,620,000股奖励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5,200,000港元已返还公司[96] - 公司于2024年9月30日无董事或主要行政人员持有公司股份或相关股份中的权益或淡仓[83] - 公司于2024年9月30日无任何人士(董事或主要行政人员除外)持有公司股份或相关股份中的权益或淡仓[84] - 公司于2024年9月30日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股份[98] - 公司根据股份奖励计划出售股份获得5,180千港元,2023年同期无此项收入[150]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140,00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4]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录得期内溢利约2,400,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66,500,000港元大幅下降[36] - 2023年中期净利润主要归因于一次性公平价值调整约117,700,000港元,若无此调整,2023年同期应录得净亏损约51,200,000港元[36] - 公司2024年9月30日资产净值为556,350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增长37.4%[145]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按公平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金融资产为151,894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增长0.9%[143] - 公司2024年9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209,917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增长59.1%[143]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59,022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92,977千港元增长71%[150] - 公司期内溢利为6,806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76,683千港元下降91%[147]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96,921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9,665千港元大幅下降[150] - 公司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36,564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8,727千港元显著改善[150] - 公司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13,704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75,393千港元大幅下降[147] - 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其他现金流量为3,140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491千港元增长110%[150] - 公司偿还公司债券43,282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9,914千港元增加8%[150] - 公司总资产为966,760千港元,其中分部资产为612,415千港元,未分配企业资产为354,345千港元[182] - 公司总负债为410,410千港元,其中分部负债为226,564千港元,未分配企业负债为183,846千港元[182]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为294千港元,其中小计部分支出最高,达284千港元[173] - 公司无形资产摊销总额为1,971千港元,主要来自保险科技业务[173]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贸易应收贷款减值发回为33,971千港元,其中曾关业务贡献最大,达29,712千港元[173]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出售应收货款收益为1,260千港元,主要来自战黄业务[173]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分配企业开支为23,068千港元,未分配企业收入为690千港元[173]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融资成本为4,685千港元,主要来自小计部分[173]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455千港元,主要来自保险经纪业务[173]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核數師酬金為245千港元,較2023年同期的150千港元增加63.33%[192] - 2024年9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確認為開支之存貨成本為19,735千港元,較2023年同期的21,779千港元下降9.38%[192]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個月的物業、廠房及設備折舊為193千港元,較2023年同期的859千港元大幅下降77.53%[192] - 2024年9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使用權資產折舊為1,455千港元,較2023年同期的1,224千港元增加18.87%[192]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個月的期內所得稅開支總額為598千港元,較2023年同期的1,235千港元下降51.58%[193] - 香港利得稅按兩級制稅率計算,首2,000,000港元應課稅溢利按8.25%計算,超過部分按16.5%計算[193] - 丹麥附屬公司期內按22%的稅率繳納企業稅[194] - 公司於開曼群島及英屬處女群島毋須繳付所得稅[198] 公司业务表现 - 证券业务分部溢利为37,50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3,300,000港元,主要由于应收保证金贷款拨备非现金拨回[15] - 保险经纪业务收益为52,300,000港元,分部溢利为2,60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扭亏为盈[16] - 毛皮业务收益同比下降23.7%至15,100,000港元,分部亏损扩大至19,300,000港元,主要由于与丹麦政府谈判赔偿产生的法律及专业费用约16,000,000港元[17] - 资产管理业务收益同比下降64.2%至2,900,000港元,分部溢利下降96.2%至200,000港元,主要由于证券经纪业务过渡导致收入减少[20] - 放债业务收益同比增长110.9%至13,500,000港元,分部溢利同比增长131.3%至14,800,000港元[21] - 公司贷款及应收利息总额占全部贷款及应收利息总额的82.7%,个人贷款及应收利息总额占17.3%[22] - 应收贷款及利息的已确认减值亏损由41,500,000港元减少至32,500,000港元,主要由于部分先前已减值贷款被偿还[23] - 保险科技业务收益同比下降46.6%至38,500,000港元,分部亏损扩大至4,600,000港元,主要由于管理费开支及无形资产摊销[27] - 网络及授权业务收益同比下降91.0%至7,700,000港元,分部亏损为200,000港元,主要由于中国娱乐需求急剧下降[28] - 持续经营业务的其他收入同比增长12.5%至5,400,000港元,主要由于银行利息收入增加[29] - 持续经营业务的行政开支同比增长12.2%至63,600,000港元,主要由于与丹麦政府谈判赔偿产生的法律及专业费用增加[34] - 持续经营业务的融资成本同比下降27.0%至4,600,000港元,主要由于银行及其他借贷减少[35] - 公司2024年第二季度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139,964千港元,同比下降47.1%[138] - 公司2024年第二季度毛利为35,527千港元,同比下降0.8%[138] - 公司2024年第二季度税后溢利为2,610千港元,同比下降97.4%[138] - 公司2024年第二季度全面开支总额为17,817千港元,去年同期为全面收益64,940千港元[138] - 公司计划将资源从毛皮及会籍业务转移至证券及资产管理业务,以扩展现有业务分部[136]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141,699千港元,其中保险经纪业务贡献最大,达52,262千港元[173] - 公司分部经营业绩中,资产管理业务表现最佳,分部经营业绩为183千港元,而毛皮业务亏损最大,达19,290千港元[173] - 公司税前溢利为2,976千港元,税后溢利为2,378千港元[173] - 持续经营业务的总收益为139,964千港元,同比下降47.1%,主要由于保险科技服务收入下降46.6%至38,541千港元[184] - 香港地区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78,653千港元,同比下降9.5%[186] - 中国大陆地区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46,191千港元,同比下降70.8%[186] - 公司其他收入为5,420千港元,同比增长12.0%,主要由于银行利息收入增加53.2%至3,140千港元[187] - 公司融资成本为4,632千港元,同比下降26.6%,主要由于银行及其他借贷利息支出减少53.9%至1,222千港元[19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稅前溢利中無形資產攤銷為1,971千港元,較2023年同期的1,973千港元略有下降[192] 公司风险管理 - 公司管理层每日监控现金账户及保证金账户的证券抵押品和保证金,确保信用风险得到控制[74] - 公司采用严格的信用政策,减少由放债业务产生的信用风险,确保对可收回金额采取跟进行动[74] - 公司无重大集中信用风险,因向众多客户提供信贷且无其他担保[75][76] - 公司定期监控流动性需求,确保从声誉良好的金融机构获得充足的现金和承诺融资额度,以满足短期和长期资金流动性需求[77] - 公司于2024年9月30日无抵押银行融资或取得银行借贷[89] - 公司业务承受多种财务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161] - 公司已开始评估新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修订的影响,但尚未确认其对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重大影响[160] 公司法律与清盘事项 - 公司于2024年6月6日解除共同临时清盘人任命,并撤销清盘呈请,结束临时清盘状态[62] - 公司于2024年3月2日收到香港高等法院的清盘呈请,涉及未偿还金额为1,030,000港元,后与呈请人达成和解并于2024年5月9日撤回呈请[87] - 公司已出售京基融资有限公司,贸易分部被视为已终止经营业务[170] - 公司会籍及活动分部因转授特许协议于2024年6月30日终止,被视为已终止经营业务[171] - 公司已終止經營的會籍及活動分部於2024年6月30日生效[200] 公司其他事项 - 公司出售了京基融资有限公司和京基优越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的全部权益,代价分别为1港元[10] - 公司计划收购Youngtimers AG的6,000,000股股份,代价为4,320,000瑞士法郎(约39,670,000港元),将通过发行93,786,894股新股份支付[4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159,000,000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18,600,000港元有所增加[45] - 公司资产净值从2024年3月31日的405,000,000港元增至2024年9月30日的556,400,000港元[45]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从2024年3月31日的17.4%下降至2024年9月30日的13.0%[4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未动用的配售所得款项净额为14,820,000港元,计划于2025年3月31日前使用[67] - 公司于2024年9月30日在丹麦有若干境外业务投资,其资产净值面临外汇风险,但影响可控[92] - 公司于2024年9月30日无重大利率风险,收入及经营现金流稳定[79]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全职雇员人数为50名,较2024年3月31日的100名减少了50%[102] - 公司已委任倪子轩先生为公司秘书,自2024年1月22日起生效,并确保其能迅速掌握集团的发展情况[100] - 公司董事会已审阅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107] - 公司薪酬政策保持竞争力,包括公积金供款、保险及医疗保险等福利[102]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审阅财务报告及内部监控[106]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包括大众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和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114] - 公司总部及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九龙红磡鹤翔街8号维港中心2座902室[114] - 公司股份代号为1468,于2012年8月24日在GEM上市,2015年3月20日转至主板[114] - 公司将继续评估全球经济影响,并寻找具增长潜力的新投资机会以实现业务多元化[130]
京基金融国际(01468)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