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U Group(SUGP) - 2024 Q4 - Annual Report
SU GroupSU Group(US:SUGP)2025-01-29 05:01

公司架构与注册信息 - 公司于2021年3月11日在开曼群岛注册为控股公司,旗下子公司包括英属维尔京群岛的SU Investment、香港的Shine Union和Fortune Jet[32][33] 股息分配 - 2022 - 2024财年,Shine Union分别宣派股息2530万港元、0和0,Fortune Jet分别宣派股息40万港元、0和0,公司分别宣派股息800万港元、0和0[37] - 公司目前打算保留所有可用资金和未来收益用于业务运营和扩张,预计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宣派或支付任何股息[36] - 公司预计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支付股息,投资者需依靠普通股价格上涨获得回报[59] - 2022 - 2024财年,公司及子公司宣派股息分别为2570万港元、0和0,其中公司宣派股息分别为800万港元、0和0[183] - 公司目前打算保留所有可用资金和未来收益用于业务发展,预计在可预见的未来不支付现金股息[198] 现金管理与税收 - 公司实施了内部现金管理政策,包括付款审批、现金流量预测等内容[39] - 公司认为其境外实体均不属于中国税收居民企业,但税收居民身份需由中国税务机关确定[40] 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影响 - 《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规定,若SEC认定公司连续两年提交未经PCAOB检查的审计报告,将禁止公司普通股在美国证券交易所或场外交易市场交易[41] - 公司审计机构Marcum Asia已接受PCAOB定期检查,预计公司提交20 - F表格年度报告后不会被认定为受该法案约束的发行人[42] - 若PCAOB未来无法完全检查中国大陆和香港的会计师事务所,且公司使用这些地区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可能被认定为受该法案约束的发行人[42] - 若公司审计师连续三年未接受PCAOB检查,普通股可能被禁止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交易;AHFCAA修订后,连续两年未接受检查即可能被禁止[55] - 根据HFCA法案,若公司审计师连续三年未接受PCAOB检查,普通股可能被禁止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交易;AHFCAA修正案将连续未检查年限从三年减至两年[85][88] - 2022年12月15日,PCAOB宣布已获得对中国大陆和香港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完全检查和调查权,但未来若监管变化导致审计师无法提供审计文件,可能导致普通股从证券交易所摘牌[88] - 公司年度报告中的审计报告由Marcum Asia出具,该公司为美国会计师事务所,已在PCAOB注册并定期接受检查,最近一次检查在2023年,公司无意更换该审计师,但无法保证未来审计师能始终接受PCAOB全面检查[89] - SEC可能会提出额外规则或指导意见,若审计师未接受PCAOB检查可能影响公司,SEC工作人员正在准备关于实施HFCA法案和解决PWG报告建议的合并提案,规则生效时间和内容不确定,可能导致普通股提前被摘牌[90][91] 财务报表编制与数据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按照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编制和列报,历史业绩不一定能预示未来业绩[45] - 文档提供了2022 - 2024财年的合并损益和综合收益表、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的部分数据[44] - 2022 - 2024财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36,447,442港元、163,690,966港元、182,164,539港元(2024年为23,434,647美元)[46] - 2022 - 2024财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8,250,174港元、9,803,144港元、10,653,488港元(2024年为1,370,524美元)[46] - 截至2022 - 2024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分别为93,536,089港元、114,440,119港元、157,077,960港元(2024年为20,207,370美元)[47] - 2022 - 2024财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分别为4,453,913港元、 - 13,540,058港元、14,098,052港元(2024年为1,813,651美元)[47] - 2022 - 2024财年公司分别有319、351和352个回头客,占比分别约为72.7%、79.8%和81.5%[101] - 2022 - 2024财年回头客贡献安全相关工程服务收入分别约为80.9%、81.1%和61.8%,贡献安保和筛查服务收入分别约为74.2%、76.9%和88.2%[101] - 2022 - 2024财年安全相关工程服务收入中报价产生的分别约为81.9%、68.6%和58.1%,招标产生的分别约为18.1%、31.4%和41.9%[106] - 2022 - 2024财年安保服务收入中报价产生的分别约为47.0%、31.4%和22.4%,招标产生的分别约为53.0%、68.6%和77.6%[106] - 2022 - 2024财年,公司商品销售成本分别为2430万港元、2970万港元和3370万港元(430万美元),分别占总收入成本的24.9%、25.7%和25.0%[111] - 2022 - 2024财年,公司分包成本分别为1560万港元、3200万港元和3540万港元(460万美元),分别占总收入成本的16.0%、27.7%和26.3%[121] - 2022 - 2024财年,公司安保和筛查服务及相关职业培训服务全职员工离职率分别为57.0%、61.3%和79.3%[124] - 2022 - 2024财年,公司商品销售成本分别为2430万港元、2970万港元和3370万港元(430万美元),分别占总收入成本的24.9%、25.7%和25.0%[137] - 2022 - 2024财年,公司相关职业培训收入分别为380万港元、400万港元和370万港元(50万美元),分别占总收入的2.8%、2.5%和2.0%[155] - 2022 - 2023财年,公司信用损失准备分别为3万港元和860万港元,2024财年信用损失准备转回320万港元(40万美元)[156] - 2022 - 2024财年公司分别获得政府补助350万、60万和10万港元,就业支持计划补贴330万、40万和0港元,此类收入未来可能无法持续[169] - 截至2022、2023和2024年9月30日,公司在香港金融机构的现金存款分别为2520万、1640万和5230万港元(670万美元),未受保护现金分别为2290万、1430万和5000万港元(640万美元)[172] - 2022 - 2024财年公司保险费用持续增加,分别约为90万、120万和190万港元(20万美元)[175] - 2022 - 2024财年公司因外汇波动分别录得净汇兑损失96,028港元、净汇兑收益50万港元和净汇兑收益30万港元(10万美元)[179] - 2022 - 2024财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364亿、1.637亿和1.822亿港元(2340万美元),净利润分别为830万、980万和1090万港元(140万美元)[181] - 2022 - 2024财年公司融资成本分别为10万、10万和20万港元(10万美元)[181] - 2022 - 2024财年,公司来自私营部门项目的收入占比分别为86.8%、82.3%和86.2%,来自公共部门项目的收入占比分别为13.2%、17.7%和13.8%[189] 业务风险 - 香港潜在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不稳定可能影响公司在港业务及盈利能力[52][56] - 公司依赖老客户合同,任一老客户业务减少或流失会影响业务、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55] - 公司合同通过与潜在客户直接谈判、报价或竞争性招标获得,不能保证获得新合同[55] - 公司将部分安保工程外包,可能面临过去潜在缺陷引发的索赔,影响声誉和经营成果[55] - 劳动力短缺或成本上升会损害公司业务、降低盈利能力和减缓增长[55] - 中国香港国安法实施可能引发外国政府制裁或其他形式处罚,给公司业务带来经济和其他困难,影响难以预测[69] - 公司可能受中国香港数据保护法律法规约束,违反相关法律义务可能对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不利影响[74] - 公司香港子公司支付股息或其他款项可能受限,若中国法律法规适用于香港子公司,资金或资产可能无法用于香港以外的运营或其他用途,会对公司产生重大不利影响[79] - 目前中国法律法规对公司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无重大影响,但无法保证未来不会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可能导致普通股价值大幅下跌或变得一文不值[81] - 若公司受到美国上市中国公司相关的审查、批评和负面宣传影响,可能需花费大量资源调查和解决问题,损害业务运营和声誉,导致投资损失[92] - 美国上市且业务主要在中国的公司受到投资者、金融评论员和监管机构的严格审查、批评和负面宣传,主要围绕财务和会计违规、内部控制不足、公司治理政策不完善等问题,许多公司股价大幅下跌,面临股东诉讼和SEC执法行动[92] - 公司运营基于香港,受香港政府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中国政府影响,香港法律法规的变化可能损害公司在香港的运营能力[92] - 公司业务可能受政府和监管干预,包括遵守法律法规成本增加、上市受限、股价下跌等风险[93][94] - 股东在美国获得的判决可能难以对公司执行,因公司资产多在香港,董事和高管资产多在美国外,且中国法院对美国判决的承认和执行存在不确定性[96][97] - 海外监管机构在中国进行调查或收集证据可能困难,因中国法律限制及缺乏有效合作机制[99] - 中美关系紧张可能对公司普通股市场价格产生不利影响[100] - 公司合同一般无长期义务,客户可能减少业务,若无法及时有效替换客户,公司业务和财务状况将受影响[103] - 公司签订合同时若无法准确估计风险、进度、收入或成本,或无法按估计履行合同,可能无法实现预期利润或产生亏损[108] - 公司业务依赖供应商提供高质量安全系统,供应商产品价格可能波动,且无法保证供应商不整合业务[111] - 公司外包工程若出现潜在缺陷,可能影响声誉、业务和运营结果,且无法保证分包商工作达标[121][122] - 公司业务受人力供应影响,人力短缺或成本增加会损害业务、降低盈利能力和减缓增长[124] - 公司无法将采购成本增加有效转移给客户,可能影响运营和盈利能力[138] - 公司业务涉及多行业多服务板块,管理不善会对业务和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139] - 公司提供安保和培训服务运营历史短,整合Fortune Jet业务可能失败[141] - 公司无法保证商标能完全防止侵权,品牌受损会影响业务和财务表现[143] - 公司业务存在工作安全和事故风险,可能面临诉讼和赔偿[146] - 公司成功依赖关键人员,人才流失会影响业务运营和扩张[150] - 公司参与政府项目可能面临公众关注、预算政策变化和付款延迟等风险[160] - 若未满足合同要求或服务质量标准,公司可能需支付损害赔偿和额外费用,影响业务和声誉,但2022 - 2024财年未因项目延误或未完成承担损失或支付赔偿[162] - 公司业务集中在香港,易受当地法律、经济、政治等条件变化以及传染病爆发等影响,进而影响收入和盈利能力[165][166] - 公司向供应商支付定金或预付款,若供应商违约,可能对公司业务、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70] - 公司未来计划包括招聘员工、设立车间展厅、培训中心等,若无法增加收入,财务表现可能受不利影响[177] - 公司面临安全相关工程服务等行业的竞争,大量竞争对手带来降价压力,影响利润率[186][187] - 公司业务受香港政府公共工程支出、住宅建筑供应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189]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董事和高管目前共同拥有已发行普通股总投票权的71.2%[59] - 公司目前在纳斯达克交易普通股、向中国大陆以外外国投资者发售普通股无需获得中国政府许可,但未来情况不确定[63] - 公司认为自身IPO无需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或备案,因其无中国大陆子公司和业务运营,无中国大陆子公司贡献营收、利润、资产等,且未在中国大陆直接或间接发行或出售普通股[64] - 公司认为自身不受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安全审查,因其业务运营中不掌握大量源自中国大陆的个人信息,且处理的数据与国家安全无关[64] - 公司认为自身不受中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经营者集中审查,因其营收水平以及目前不打算收购中国大陆营收超4亿元人民币公司的控制权或产生决定性影响[64] - 《个人资料(私隐)条例》规定了数据使用者在收集、持有、处理和使用个人数据时应遵循的原则[74][76] - 《2021年个人资料(私隐)(修订)条例》于2021年10月8日生效,对《个人资料(私隐)条例》进行了修订,包括将人肉搜索行为刑事化等[77] - 公司董事认为不太可能违反PDPO和PDPAO,因使用产品服务无需提供用户个人信息且运营中掌握的个人信息极少,但数据保护和隐私相关法律法规不确定且不断发展,合规可能产生高额成本或需改变业务实践[78] - 2024年11月公司采用2024股权奖励计划,可发行普通股的最大数量为100万股[190] - 公司董事和高管目前合计拥有已发行和流通普通股总投票权的71.2%[195] - 作为纳斯达克规则下的“受控公司”,公司可能选择豁免某些公司治理要求,影响公众股东[194] - 纳斯达克可能因公司首次公开募股被视为小规模发行且内部人士持有大量上市证券,对公司持续上市应用更严格标准[200] - 公司董事长兼CEO陈明德持有约911.68万股普通股,占已发行普通股约65.8%,有重大影响力[208] - 公司在开曼群岛注册,投资者通过美国法院保护权益可能受限[210] - 开曼群岛股东无权利在股东大会提出提案,公司现行章程也未赋予该权利[215] - 开曼群岛经济实质立法可能影响公司,未达标将受处罚[216] - 公司是新兴成长公司,可利用某些减少报告要求的豁免政策[217] - 公司是外国私人发行人,豁免美国国内上市公司的某些规定[219] 股票交易与上市相关 - 公司普通股交易价格可能波动,受监管、业绩、汇率等多种因素影响[1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