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7年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5,854,541.82元,2016年为75,548,176.96元,同比减少26.07%[21] - 2017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991,041,367.69元,2016年为4,047,348,588.81元,同比增长48.02%[21] - 2017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6,021,962.60元,2016年为689,192,317.66元,同比减少93.32%[21] - 2017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749,294,835.50元,2016年末为2,692,232,083.94元,同比增长2.12%[21] - 2017年末公司总资产为10,639,727,094.96元,2016年末为9,767,295,996.04元,同比增长8.93%[21] - 2017年年末未分配利润为 - 573,850,115.25元,其中母公司2017年年末未分配利润为 - 568,188,378.77元[5] - 2017年基本每股收益0.10元/股,较2016年的0.14元/股减少28.57%[22] - 2017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05%,较2016年的2.84%减少0.79个百分点[22] - 2017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3.7965485491亿元、17.3126499939亿元、12.9252243707亿元、15.8759907632亿元[24] - 2017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868.751324万元、2147.430535万元、 - 822.458713万元、3391.731036万元[24] - 2017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 - 17.842624万元,2016年为 - 155.072592万元,2015年为 - 2435.396134万元[26] - 2017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特定除外)为4975.009146万元,2016年为35505.518463万元,2015年为4123.307269万元[26] - 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9,104.14万元,同比增长48.02%[61] - 2017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85.45万元,同比下降26.07%[61] - 公司本期营业收入59.91亿元,上年同期40.47亿元,变动比例48.02%[63] - 加工制造业营业收入57.93亿元,营业成本49.41亿元,毛利率14.71%,收入比上年增加47.66%[66] - 加工制造业直接材料本期金额44.15亿元,占总成本比例88.75%,较上年同期变动比例41.46%[70]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9.79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16.35%,关联方销售额0万元[72]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6.01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12.29%,关联方采购额0万元[72] - 税金及附加本期数6738.05万元,上年同期数3856.21万元,变动比例74.73%[73] - 营业外支出本期数276.65万元,上年同期数469.15万元,变动比例 -41.03%[73] - 研发支出本期数2.18亿元,上年同期数1.18亿元,变动比例84.79%[63] - 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91亿元,研发投入总额2.1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3.65%[74][7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本期4602.2万元,上年同期6.89亿元,变动比例-93.32%;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本期-3.19亿元,上年同期-3.56亿元,变动比例10.38%;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本期1.42亿元,上年同期-2.59亿元,变动比例154.75%[74][75] - 投资性房地产本期期末数148.38万元,占总资产0.01%,上期期末数1182.90万元,占总资产0.12%,变动比例-87.46%[77] - 开发支出本期期末数1.42亿元,占总资产1.34%,上期期末数3669.59万元,占总资产0.38%,变动比例287.84%[77] - 短期借款本期期末数14.26亿元,占总资产13.40%,上期期末数10.96亿元,占总资产11.22%,变动比例30.11%[77] - 2017年每10股送红股数、派息数、转增数均为0,现金分红数额为0,占净利润比率为0[104] - 2016年每10股送红股数、派息数、转增数均为0,现金分红数额为0,占净利润比率为0[104] - 2015年每10股送红股数、派息数、转增数均为0,现金分红数额为0,占净利润比率为0,净利润为 -942,996,397.61元[104] - 本年度财务报表“持续经营净利润”为65,296,334.37元,“终止经营净利润”为0元;上年度“持续经营净利润”为77,585,143.60元,“终止经营净利润”为0元[111] - 公司2016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554.82万元[123] - 报告期内公司普通股股份总数及股本结构未发生变化[136] - 截止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3,288户,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为31,582户[136] - 期末资产总计10,639,727,094.96元,较期初的9,767,295,996.04元增长约9%[189,190] - 期末流动资产合计5,347,543,791.89元,期初为4,599,858,108.20元,增长约16%[188] - 期末非流动资产合计5,292,183,303.07元,期初为5,167,437,887.84元,增长约2%[189] - 期末流动负债合计7,437,639,806.83元,期初为6,362,148,216.75元,增长约17%[189] - 期末非流动负债合计372,994,718.30元,期初为642,559,753.57元,下降约42%[190] - 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2,829,092,569.83元,期初为2,762,588,025.72元,增长约2%[190]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1,519,590,846.38元,期初为1,392,108,748.13元,增长约9%[188]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1,916,227,393.56元,期初为1,477,248,959.24元,增长约29%[188]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1,426,000,000.00元,期初为1,096,000,000.00元,增长约30%[189] - 长期借款期末余额90,000,000.00元,期初为15,000,000.00元,增长约500%[189] - 2017年资产总计71.22亿元,较上一年的67.58亿元增长5.37%[194] - 2017年负债合计43.57亿元,较上一年的39.70亿元增长9.74%[195] - 2017年所有者权益合计27.65亿元,较上一年的27.88亿元下降0.83%[195] - 2017年营业总收入59.91亿元,较上一年的40.47亿元增长48.02%[196] - 2017年营业总成本59.62亿元,较上一年的43.10亿元增长38.32%[196] - 2017年营业利润7836.41万元,上一年亏损2.65亿元[198] - 2017年利润总额7747.75万元,较上一年的8790.92万元下降11.87%[198] - 2017年净利润6529.63万元,较上一年的7758.51万元下降15.84%[198] - 2017年少数股东损益944.18万元,较上一年的203.70万元增长363.51%[198] - 2017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10元/股,上一年均为0.14元/股[19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中重卡(含非完整车辆)生产量17738,销售量17501,生产量比上年增减30.38%,销售量比上年增减34.47%[67] - 专用车上装生产量10346,销售量10392,生产量比上年增减100.47%,销售量比上年增减101.32%[67] - 中重卡(含非完整车辆)本年销量1.75万辆,去年1.30万辆,累计同比增减34.47%;产量1.77万辆,去年1.36万辆,累计同比增减30.38%[83] - 专用车上装本年境内销量1.04万辆,去年0.50万辆,累计同比增减107.76%;境外销量0辆,去年160辆,累计同比增减-100.00%[84] - 天然气重卡本年销量1825辆,去年798辆,累计同比增减128.70%;产量1973辆,去年922辆,累计同比增减113.99%[87] - 天然气重卡收入为558,264,888.60元,新能源汽车补贴金额为0,补贴占比为0%;纯电动载货收入为19,029,914.53元,新能源汽车补贴金额为0,补贴占比为0%[89]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2017年主要业务涉及重卡、专用车及汽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29] - 专用车业务采购实行ERP管理模式,重卡业务采购实行供应链管理模式[29][30] - 专用车和重卡业务生产主要采取“以销定产”模式[30][31] - 公司重卡及专用车业务销售模式以经销为主、直销为辅,推行4S店经销[31] 行业数据 - 2009年商用车产、销量分别增加至340.72万辆和331.35万辆,增速分别为30.68%、26.23%[33] - 2010年商用车产量增加近100万辆,增速为28.19%[33] - 2017年商用车销售416.06万辆,同比上涨13.95%[35] - 2017年货车产销分别达到368.27万辆和363.34万辆,同比增长16.87%和16.91%[35] - 2017年重型货车产销分别达到114.97万辆和111.69万辆,同比增长55.07%和52.38%[35] - 2017年商用车前十家企业占商用车销量的71.91%[35] - 2017年货车销量占商用车销量的87.33%[35] - 2017年重型货车销量前10名企业合计销量108.80万辆,所占比重97.42%[40] - 2017年我国重卡行业前十大企业销量占总销量的97%[93] - 我国重卡生产厂商约有30余家,大型企业近年销量均在10万辆以上[94] 政策法规 - 2010年12月工信部要求重型货车年产能不少于1万辆,中型货车不少于5万辆,轻型货车不少于10万辆[39] - 国家政策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节能、环保和安全技术水平,特别是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的技术研发水平[41] - 2017年4月28日财政部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42号——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自2017年5月28日起施行[1] - 2017年5月10日,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修订),自2017年6月12日起施行[1] - 2017年12月25日财政部修订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新增多个行项目[110] - 2018年4月8日公司审议通过《关于会计政策变更的议案》[110] - 自2017年1月1日起,与公司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从“营业外收入”重分类至“其他收益”,比较数据不调整[111] 公司优势与举措 - 重卡底盘占专用车成本70%以上[45] - 公司设有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立产、学、研一体化技术创新体系[46] - 公司兼具专用车、重型汽车生产资质,共享整车生产资源,延伸产业链[46] - 公司开展多种培训提高营销人员素质,采用创新营销方式提高市场份额[47] - 公司拥有星马专用车和华菱重卡两大安徽省名牌产品[47] - 公司以优惠政策、宽松环境等吸引人才加入开发队伍[48] - 公司制定与经营状况挂钩的薪资政策,吸引高级技术人才[49] - 公司建立招标制度,优化供应商群体结构,降低采购成本[49] - 公司完善DMS系统,加强整车和应收款项管理,提高回款率[50] - 公司推进金融按揭业务,与银行合作降低融资成本[50] - 公司完善200多家经销网络,覆盖县城及乡镇[54] - 汉马H7驾驶室比H6加宽115mm,底盘优化并
汉马科技(600375) - 2017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