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7年营业收入86.37亿元,较2016年增长20.94%[27] - 2017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1亿元,较2016年增长15.65%[27] - 2017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04亿元,较2016年增长5766.39%[27] - 2017年末资产总额108.94亿元,较2016年末增长18.56%[27] - 2017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0.71亿元,较2016年末增长2.98%[27] - 2017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8.7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66亿元[29] - 2017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8.4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90亿元[29] - 2017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6.3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1亿元[29] - 2017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22.8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14亿元[29] - 用最新股本计算的2017年全面摊薄每股收益为0.4354元/股[28] - 2017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 -594.51万元,2016年为 -315.59万元,2015年为 -358.39万元[33] - 2017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34亿元,2016年为9652.93万元,2015年为4934.34万元[33] - 2017年公司营业总收入863,681.26万元,同比增长20.94%;利润总额41,765.35万元,同比下降18.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088.66万元,同比增长15.65%;主营业务毛利率14.66%,比去年同期下降2.92个百分点[52] - 2017年销售费用4.27亿元,同比增长15.77%;管理费用3.38亿元,同比增长17.80%;财务费用1.20亿元,同比增长53.39%[94] - 2017年资产减值损失 -86.42万元,同比下降103.33%;其他收益2.91亿元;营业外收入1080.56万元,同比下降95.41%;营业外支出562.20万元,同比下降44.83%;所得税费用 -89.17万元,同比下降102.73%[94][95] - 2017年研发人员数量411人,占比5.69%;研发投入金额2.6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3.03%[96] - 201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91.99亿元,同比增长21.13%;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88.94亿元,同比增长17.2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04亿元,同比增长5766.39%[97] - 2017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094.64万元,同比下降36.36%;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5.07亿元,同比增长211.8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4.96亿元,同比下降220.98%[97] - 2017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42.31亿元,同比增长14.86%;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33.89亿元,同比增长30.32%;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42亿元,同比下降22.24%[97] - 2017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3.79亿元,同比下降159.04%[97] - 投资收益 -24.90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 -0.06%;资产减值 -86.42万元,占比 -0.21%;营业外收入1080.56万元,占比2.59%;营业外支出562.20万元,占比1.35%[100][101] - 2017年末货币资金13.24亿元,占总资产比下降5.12%;应收账款20.18亿元,占比下降6.15%;存货27.38亿元,占比上升2.27%[103] - 2017年末长期股权投资4.13亿元,占比上升3.39%,因投资智行鸿远汽车有限公司3.7亿元所致[103] - 2017年末固定资产21.76亿元,占比上升2.25%,因储能电站等项目转固共5.78亿元影响[103] - 2017年末在建工程5.17亿元,占比上升0.85%,因分布式能源等项目增加共2.21亿元[103] - 2017年末短期借款14.18亿元,占比上升5.94%;长期借款3亿元,占比上升2.59%;应付债券8.94亿元,占比上升4.97%,均因生产经营需要增加借款或发行债券[103][104] - 2017年末应收票据1.23亿元,占比上升0.31%;其他流动资产2.38亿元,占比上升0.77%;无形资产2.83亿元,占比上升0.18%;其他非流动资产2.87亿元,占比上升1.88%[104] - 2017年报告期投资额28.18亿元,上年同期1391.25万元,变动幅度1925.21%[106] - 2017年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0,886,623.42元,其中母公司实现净利润 - 25,787,070.96元[158] - 2017年年初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为958,075,413.15元,年末为1,181,577,976.51元;母公司年初未分配利润为571,184,501.83元,年末为388,013,370.81元[158] - 2017年现金分红174,978,833.40元,占净利润比例45.94%[160] - 2016年现金分红157,384,060.06元,占净利润比例47.79%[160] - 2015年现金分红0元,占净利润比例0%[160] - 会计政策变更后,合并报表资产处置收益变更后金额为317585.91元,营业外收入从235891003.61元变为235345920.68元,营业外支出从10416957.83元变为10189460.81元[181] - 会计政策变更后,母公司报表资产处置收益变更后金额为300882.68元,营业外收入从28414778.17元变为27901861.93元,营业外支出从2057278.19元变为1845244.63元[18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后备电源业务营业收入2,955,892,295.28元,变动幅度10.38%,毛利率17.14%,变动幅度 -6.51%[53] - 动力电源及系统业务营业收入2,032,180,223.49元,变动幅度33.27%,毛利率17.26%,变动幅度 -3.16%[53] - 资源再生领域业务营业收入3,377,714,670.27元,变动幅度25.55%,毛利率10.55%,变动幅度1.26%[53] - 报告期内公司储能电源及系统收入18,596.74万元,同比增长9.59%[54] - 新能源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业务营收4194.27万元,同比降81.13%[59] - 电动自行车用动力电池销售收入19.75亿元,同比增51.57%,业绩贡献亏损减少1295.85万元[61] - 通信及后备电源业务销售收入29.56亿元,同比增10.38%,其中通信锂电4.44亿元,同比增80.86%,通信铅酸电池25.12亿元,同比增3.26%[62] - 通信、动力、资源再生行业201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9.56亿、20.32亿、33.78亿元,同比增长10.38%、33.27%、25.55%[83][84] - 阀控密封电池、锂电池、再生铅产品201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7.55亿、5.04亿、33.78亿元,同比增长19.74%、5.03%、25.55%[84] - 国内、国外市场201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6.10亿、10.27亿元,同比增长23.69%、3.82%[84] - 通信、动力、资源再生行业2017年毛利率分别为17.14%、17.26%、10.55%,同比变动 -6.51%、 -3.16%、1.26%[86] - 阀控密封电池、锂电池、再生铅产品2017年毛利率分别为17.62%、15.69%、10.55%,同比变动 -5.22%、 -5.61%、1.26%[86] - 国内、国外市场2017年毛利率分别为14.63%、15.52%,同比变动 -2.26%、 -6.74%[86] - 2017年通信后备电池销售量442.4万千伏安时,同比下降12.69%;生产量444.68万千伏安时,同比下降16.70%[87] - 2017年锂离子电池库存量1071万安时,比期初增加61.48%,主要为销售订单正常发货备货库存[87] 市场环境与行业趋势 - 公司海外市场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以美元结算,2017下半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涨致汇兑损失增加[5] - 铅蓄电池类产品主要原材料铅及其合金占生产成本60%以上,2016年11月29日铅价达顶峰近2.3万元/吨,2017下半年回到2万元/吨上方[6] - 2016年以来动力锂电行业产能扩张快,2017年国内动力锂电产能过剩,产品价格下降[9] - 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全球电化学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2244.4MW,占比1.3%,较2016年增长15%;中国电化学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378.1MW,较2016年底增长56%[126] - 截至2017年6月,我国移动电话基站数累计达592万个,同比增长14.2%;4G基站累计达299万个,占移动基站比重50.5%,较2016年末新增36万个[129] - 2016 - 2021年,全球小型基站市场将以8.4%的CAGR增长,达到22亿美元[130] - 2017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突破340万辆,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保有量达180万辆,占全球市场保有量50%以上;全球主要国家新能源汽车销售超142万辆,我国销量达77.7万辆,占比超50%,销量增速53%;我国纯电动汽车销量超69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68%,动力电池总装机量36.24GWh[132] - 我国每年铅蓄电池市场需求约为600亿元,国内铅资源回收利用率不到40%,较国际上超过60%偏低[136] - 2019年逐步开始渗透5G投资,将超过4G网络投资规模,中国移动2019年将启动大规模建设,基站数量可能达几十万量级[129] - 预计2018年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可达50亿元,2020年中国市场总需求量或将达244GWh,份额有望超65%,回收市场规模将增长到136亿元[137]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报告期内,公司收购华铂科技49%股权,使之成为全资子公司[38] - 报告期内,公司投资参股智行鸿远公司3.6994亿元[38] - 截至目前,公司商用储能建设及投运规模已超过700MWh[37] - 无锡新加坡工业园区160MWh电力储能电站项目全部建成投运,2018年春节参与江苏省电力需求侧响应服务,1秒降低园区内2万千瓦电力需求,累计“填入”约9万千瓦负荷[55] - 公司与德国两家公司签署一期规模为50WM的一次调频服务储能系统项目,预计2018年上半年建成10MW并投运[56] - 中标中国移动铁塔以外基站用磷酸铁锂电池项目,中标份额19.57%,中标金额约2亿元[62] - 孟加拉国通信运营商磷酸铁锂电池采购订单超4000万美元[62] - 华铂科技现有再生铅产能21万吨,2017年单体实现净利润50,796.67万元,二期技改预计2018年下半年投产,技改后废旧铅蓄电池处理能力超百万吨[44] - 华铂科技投资10.6亿元建设项目,完成后新增年处理废旧铅蓄电池60万吨产能,总处理能力超100万吨[66] - 成立安徽南都华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开展锂电回收及新材料业务,预计2018下半年开工[66] - 武汉南都年产1000万kVAh新能源电池建设项目计划投资11.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一期已投产[76] - 苏州四洲食品储能项目采用模块化预装模式,从建设启动到并网调试仅2周[70] - 公司承担的ALABC资助项目《先进炭改性负极VRLA电池用于港机、电梯能量回收的研究与测试》完成,“电池储能调峰调频工况下的性能特征和优化策略研究项目”获资助[71] - 合作开发的“CAP1400超大容量1E级铅酸蓄电池自主化研制项目”入选核电国家重大科技专项[72] - 2017年1月启动收购华铂科技49%股权,8月新增82,910,321股上市,华铂科技成全资子公司,剩余5亿元募集配套资金待推进,2017 - 2019年业绩承诺扣非后利润分别为4亿、5.5亿、7亿元[73] - 2016年4月发行第一期公司债券3亿元,2017年9月发行第一期公司债券6亿元,获批超短期融资券注册金额30亿元,2018年3月发行第一期9亿元[74][75] - 成立三峡南都储能投资(天津)合伙企业,一期募集资金20亿元,公司首期拟出资2.98亿元,三峡建信首期拟出资3亿元,招行武汉分行授信不超21亿元[78] - 2014年推出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授予骨干员工1520万份,第一期749万份已行权完毕,第二期746万份行权
南都电源(300068) - 2017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