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联虹普(300384) - 2015 Q2 - 季度财报
三联虹普三联虹普(SZ:300384)2015-08-25 00: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总收入为2.03亿元,同比增长5.01%[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6435万元,同比增长51.25%[1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6068.5万元,同比增长43.62%[18] - 公司201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0316.27万元,同比增长5.01%[29][31] -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6434.98万元,同比增长51.25%[29][35] - 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01%至2.03亿元,毛利率提升10.69个百分点至44.44%[36]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5.0%至203,162,721.45元[122] - 营业利润同比大幅增长59.1%至74,914,347.84元[119] - 净利润同比增长51.3%至64,349,757.43元[119] - 母公司营业收入本期发生额为2.03亿元,较上期1.93亿元增长5.0%[11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1.94%至11287万元[31] - 财务费用为-482.81万元,同比下降85.07%,主要因银行理财收益[31]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3.56%至1.13亿元,主要因聚合项目成本下降61.36%[36] - 营业总成本同比下降10.2%至131,843,505.70元[119] - 财务费用收益同比扩大85.1%至4,828,074.20元[119] - 所得税费用1165.83万元,同比增长58.42%[31] 各业务线表现 - 聚合项目工程技术解决方案收入同比下降52.85%至4150.7万元,毛利率提升11.39个百分点至48.31%[36] - 纺丝项目工程技术解决方案收入同比增长64.39%至1.61亿元,毛利率提升8.92个百分点至43.45%[36] - 其他收入同比下降97.42%至18.55万元,毛利率大幅提升62.26个百分点至46.42%[36]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稳步提升[45]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114.5万元,同比下降307.6%[1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9114.52万元,同比下降307.60%[3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5796.64万元,主要因投资众成创新基金[3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同比下降48.9%至75,066,031.60元[12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下降53.6%至62,863,954.00元[126]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同比上升87.9%至114,943,756.94元[12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达-91,145,196.66元,同比下降307.6%[12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达-57,966,361.99元,同比恶化280.3%[12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正,为7,079,997.50元,同比下降75.8%[128] - 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达-117,870,315.43元,同比下降382.4%[129] - 母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达-206,171,831.37元,同比恶化10.0%[131] - 母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正,为191,079,997.50元,同比增长116.5%[131] 资产和负债变动 - 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3.20亿元,较期初4.62亿元下降30.7%[109]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3805.77万元,较期初3277.22万元增长16.1%[109] - 存货期末余额为1.17亿元,较期初1.78亿元下降34.1%[109]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8.03亿元,较期初11.73亿元下降31.5%[110]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2.10亿元,较期初960万元大幅增长2084.4%[110]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1.07亿元,较期初5000万元增长114.0%[110] - 预收款项期末余额为2.47亿元,较期初4.09亿元下降39.7%[11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7.20亿元,较期初7.09亿元增长1.6%[11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19,882,493.43元,同比增长29.5%[128] 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达84.80%,金额为17228.14万元[26]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金额占比83.75%,集中度较上年66.76%上升17个百分点[38] - 前五名客户销售金额占比84.80%,与上年84.86%基本持平[38] 研发项目进展 - 研发项目"生物基聚酰胺56聚合及纺丝工程技术"进入产业化阶段,与凯赛生物合作推进[40] - 研发项目"聚酰胺6母丝生产工艺"进入产业化阶段,目标提升生产效率至300-450米/分钟以上[41] - 获得"20旦1孔尼龙6半消光全牵伸纤维生产工艺"发明专利,授权公告日2015年8月5日[42][43] - 公司综合节能达30%以上[45] 投资和业务拓展 - 公司设立北京众成创新信息产业投资基金[49] - 北京众成以现金出资2400万元占合资公司注册资本60%[49] - 北京众成向金电联行增资2亿元取得增资后20%股权[49] - 公司设立北京众成创新信息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50亿元人民币首期规模不低于5亿元人民币[89] - 基金与金电联行合资设立公司现金出资2400万元人民币持股60%[89] - 基金向金电联行增资2亿元人民币取得增资后20%股权[89]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总额为371.5999百万元[53] - 报告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0.1166百万元[53] - 已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132.0713百万元[53] - 工程开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进度仅3.20%,累计投入330万元[55] - 苏州敏喆厂房及配套设备建设项目投资进度达92.13%,累计投入10,303.67万元[55] - 长乐运营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投资进度仅0.27%,累计投入13万元[55] - 购置办公用房项目投资进度23.47%,累计投入2,560.46万元[55] - 苏州敏喆项目本报告期实现效益153.6万元,累计实现效益929.15万元[55] - 公司用募集资金置换先期自筹资金12,228.21万元[56] - 工程开发中心及长乐运营中心实施地点变更至苏州吴淞江科技产业园[56] - 苏州敏喆项目因未达生产规模导致未实现预计效益[55] 利润分配和股本变动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6] - 201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实施每10股派发现金10元,共计5,334万元[65] - 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每10股转增18股,总股本增至14,935.2万股[65] - 公司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以总股本5334万股为基数每10股转增18股[92][93] - 转增后总股本增加至1.49352亿股增幅180%[92][93] - 现金分红总额5334万元人民币每10股派发10元含税[93] - 有限售条件股份转增后增至1.12亿股持股比例维持74.99%[92] - 无限售条件股份转增后增至3735.2万股持股比例维持25.01%[92] - 公司对所有者进行利润分配金额为5334万元人民币[136] - 资本公积转增股本金额为9601.2万元人民币[136] - 上期对所有者利润分配金额为2000万元人民币[140] - 母公司对所有者利润分配金额为5334万元人民币[144] - 母公司资本公积转增股本金额为9601.2万元人民币[144] - 利润分配中对股东的现金分红为20,000,000元[148] 股东结构和持股情况 - 控股股东刘迪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年减持不超过上市时持股数量的15%[83] - 控股股东承诺增持股份数量为公司股本总额的1%至2%[83] - 持股5%以上股东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每年减持不超过上市时持股数量的20%[85] - 控股股东承诺避免与公司发生实质性业务竞争[85] - 董事长兼总经理刘迪持股67,692,800股,占总股本45.32%[99] - 董事兼副总经理李德和持股5,040,000股,占总股本3.37%[99] - 董事刘学斌持股22,971,200股,占总股本15.38%[99] - 董事兼董事会秘书韩梅持股1,265,600股,占总股本0.85%[99] - 汇添富移动互联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1,663,860股[99] - 汇添富策略回报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1,299,887股[99] - 汇添富外延增长主题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1,163,522股[100] - 中邮趋势精选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1,125,797股[100]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股75,297,600股[104] - 公司成立时注册资本为200万元,刘迪持股61%[149] - 2001年增资后注册资本增至1,530万元,刘迪持股40.20%[150] - 2010年股权转让后刘迪持股60.44%,仍为控股股东[154] - 控股股东刘迪持股60.44%(2,417.60万股),刘学斌持股20.51%(820.40万股)[155][156] 每股指标变动 - 基本每股收益为0.754元/股,同比下降29.11%[1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79%,同比下降7.38个百分点[18] - 每股净资产为4.82元/股,较上年度末下降63.73%[18] - 基本每股收益从1.206元降至0.754元降幅37.48%[95] - 每股净资产从13.5元降至4.82元降幅64.30%[95]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中政府补助194.67万元,理财收益359.51万元[20] - 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增长940.8%至3,595,132.09元[119] 订单和项目预期 - 公司在手订单金额达143025.74万元(含税),其中已确认收入77319.39万元[33] - 万吨级聚酰胺56产业化生产线预计明年一季度开车[48] - 合资公司产业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及征信平台预期于年底前完成[50] 承诺事项 - 公司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上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每股净资产[85] - 公司回购股份资金金额不低于上一会计年度经审计归母净利润的10%[85] - 公司回购股份资金金额不高于上一会计年度经审计归母净利润的20%[85] - 公司承诺若招股书存在虚假记载将依法回购全部新股[86] - 回购价格不低于发行价和违法事实认定前20日股票均价孰高者[87] - 公司若未能履行承诺将不得发行任何证券[86] - 公司若未能履行承诺将不得为董事监事高管增加薪资[86] 财务报告和审计情况 - 公司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88] - 公司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107]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 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会计年度采用公历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162][164] -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以控制为基础,涵盖所有子公司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167] - 子公司少数股东分担的当期亏损超过期初所有者权益份额时,余额冲减少数股东权益[168] - 处置子公司股权丧失控制权时,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应享净资产份额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168] - 多次交易分步处置子公司股权时,若属一揽子交易则丧失控制权前处置价款与净资产份额差额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169] - 共同经营中合营方按份额确认共同持有资产和共同承担负债[170] - 合营方向共同经营投出或出售资产时,仅确认交易损益中归属于其他参与方的部分[170]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已知金额现金且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172] -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在股东权益中单独列示[173]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减值或终止确认时转出至当期损益[174] - 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累计下跌超过50%或连续下跌超过12个月视为减值[175]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转移对价与原直接计入股东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之和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76] - 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标准为金额50万元以上(含)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178] - 账龄1年以内(含1年)的应收款项坏账计提比例为5.00%[180] - 账龄1-2年的应收款项坏账计提比例为10.00%[180] - 账龄2-3年的应收款项坏账计提比例为30.00%[180] - 账龄3-4年的应收款项坏账计提比例为50.00%[180] - 账龄4-5年的应收款项坏账计提比例为80.00%[180] - 账龄5年以上的应收款项坏账计提比例为100.00%[180] - 金融负债初始确认时以公允价值计量,交易费用根据类型计入当期损益或初始确认金额[177]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负债后续计量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77] - 存货可变现净值按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成本、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确定[181] - 房屋建筑物折旧年限20年,残值率5%,年折旧率4.75%[190] - 运输设备折旧年限5年,残值率5%,年折旧率19%[190] - 机器设备折旧年限10年,残值率5%,年折旧率9.5%[190] - 办公设备折旧年限3-5年,残值率5%,年折旧率19%-31.67%[190] - 固定资产装修折旧年限10年,残值率0%,年折旧率10%[190] - 融资租赁固定资产入账价值按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孰低确定[191] - 借款费用资本化中断条件为非正常中断且连续超过3个月[193] - 专门借款资本化金额需扣除未动用资金利息收入或投资收益[193] - 一般借款资本化金额按累计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资本化率计算[194] - 开发阶段支出资本化需同时满足5项技术可行性和资源可靠性条件[199] 关联交易和重大事项 - 报告期内公司无股权激励计划[73]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与日常经营相关的关联交易[74]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资产收购出售的关联交易[75]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关联债权债务往来[76] - 报告期内公司无其他重大关联交易[77]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托管承包租赁事项[78][79][80]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担保情况[81]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重大委托理财及其他重大合同[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