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普通股总股本为39,000,000股,注册资本为39,000,000元[20][22] - 2023年12月底公司注册地址变更为珠海市香洲区水岸一路183号1栋[5][22] - 公司股票于2022年12月6日在北交所上市[20] - 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41] -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来源于产品销售收入,商业模式未发生变化[40] - 公司控股股东为珠海雷特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6月24日,注册资本200万元,报告期内未发生变化[177] - 公司实际控制人是雷建文、卓颖钊夫妇,报告期内未发生变化[178][17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75,104,091.63元,较2022年增长1.49%[27] - 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44.95%,较2022年的46.52%有所下降[27]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676,653.63元,较2022年下降11.51%[27]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7,953,133.42元,较2022年下降20.04%[27]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依据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计算)为10.38%,较2022年的19.22%下降[27]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89,较2022年的1.17下降23.93%[27] - 2023年末资产总计389,950,873.56元,较2022年末增长8.99%[28] - 2023年末负债总计43,419,220.44元,较2022年末增长23.76%[28]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0,482,968.91元,较2022年增长178.98%[28] - 业绩快报与年度报告相比,营业收入变动比例为-0.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利润变动比例为0.94%[31]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34,701,363.78元、38,597,244.78元、47,884,667.48元、53,920,815.59元[32]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9,829,930.66元、5,600,004.93元、9,027,501.96元、10,219,216.08元[32]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7,883,219.67元,非经常性损益净额6,723,520.21元[34] - 因会计政策变更,递延所得税资产上年期末调整重述后为2,897,842.78元,上上年期末调整重述后为3,350,048.07元[36]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5,104,091.63元,同比增长1.49%,净利润34,676,653.63元[43] - 2023年末货币资金45,961,842.90元,占总资产11.79%,较2022年末下降65.21%,因2022年末募资存放监管账户[58][59] - 2023年末固定资产100,946,464.44元,占总资产25.89%,较2022年末增长1,663.18%,因研发生产总部大楼转固[58][59] - 2023年末交易性金融资产133,620,977.80元,占总资产34.27%,较2022年末增长120.95%,因购买银行结构性存款等增加[58][60] - 2023年营业收入175,104,091.63元,较2022年增长1.49%[66] - 2023年营业成本96,393,264.87元,占营业收入55.05%,较2022年增长4.46%[66] - 2023年销售费用16,346,029.61元,占营业收入9.34%,较2022年增长22.07%[66] - 2023年研发费用17,698,850.59元,占营业收入10.11%,较2022年增长25.64%[66] - 2023年营业利润37,565,286.87元,占营业收入21.45%,较2022年下降13.17%[66] - 2023年净利润34,676,653.63元,占营业收入19.80%,较2022年下降11.51%[66] - 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173,797,230.82元,较2022年增长1.21%;其他业务收入1,306,860.81元,较2022年增长60.36%[69] - 公司营业收入为175,104,091.63元,境内收入102,651,706.15元同比增长15.08%,境外收入72,452,385.48元同比下降12.19%[71][73][7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023年为50,482,968.91元,较2022年增长178.98%;投资活动净额为 - 124,709,396.72元,较2022年下降2,871.94%;筹资活动净额为 - 12,071,786.63元,较2022年下降111.26%[80] - 报告期投资额为133,620,977.8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0.95%[82] - 研发支出金额本期为17,698,850.59元,上期为14,086,427.60元,占营业收入比例本期为10.11%,上期为8.04%[90] - 公司本期营业收入17,510.41万元,较上年增长1.49%[98] - 公司期末存货账面价值为5,300.32万元,较上年减少18.17%,占总资产比例为13.62%[103] - 执行会计政策对2023年12月31日合并资产负债表中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影响金额均为10,632.41元[109] - 执行会计政策对2022年12月31日合并资产负债表中,递延所得税资产调整前为2,836,045.44元,调整金额为61,797.34元,调整后为2,897,842.78元;递延所得税负债调整前为4,290.21元,调整金额为61,797.34元,调整后为66,087.55元[110] - 执行会计政策对2022年1月1日合并资产负债表中,递延所得税资产调整前为3,201,588.96元,调整金额为148,459.11元,调整后为3,350,048.07元;递延所得税负债调整前为44,630.33元,调整金额为148,459.11元,调整后为193,089.44元[11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主要产品中,LED控制器营业收入38,460,414.75元,毛利率66.46%;智能电源营业收入117,038,107.88元,毛利率38.00%[71] - 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合计36,744,691.44元,占年度销售比20.98%[76][77]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合计21,289,069.23元,占年度采购比29.71%[79] 研发相关情况 - 2023年公司通过数据分析制定需求计划,加强供应商评估与仓库库存管理[43] - 报告期内公司建立OKR目标管理,购买先进、智能化生产、测试设备提高生产效率[43] - 研发人员期初79人,期末80人,占员工总量比例期初为24.53%,期末为26.14%[91] - 公司拥有的专利数量本期为122个,上期为155个;发明专利数量本期为18个,上期为14个[92] - 基于APP智能控制的SPI蓝牙幻彩灯控制技术等多个研发项目已完成[94][95]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较上年无显著变化[91] - 研发投入资本化率无变化[91] - 本年度公司放弃部分对未来发展作用不大的专利致专利数量减少[92] - 无适用的与其他单位合作研发项目情况[96] 行业发展趋势 - 2023年智能控制按钮和面板、智能网关产品在全球市场渗透率分别提升至3.2%和5.3%[47] - 预计2025年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1,757亿美元[46] - 智能照明控制器和智能电源行业具有智能化转型、多销售渠道、多元化交互等发展趋势[48][56] - 国内外智能照明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应用领域需求不断提升[114] - 未来智能化照明将转向更注重以人为本的智能照明[115] 公司经营策略与规划 -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市场调查等积极研发新产品,升级原有产品性能,创新技术[43] - 报告期内公司参加国内外行业展会等活动展示新产品、新技术[43] - 2023年公司管理层践行“稳中求进,行稳致远”风格,以科技创新等为中心任务[44] - 2024年公司迈入新研发生产总部基地,将深耕智能照明领域,从技术创新、产品多元化、品牌建设、人才培养与引进、渠道拓展等方面提升竞争力[123][124] - 2024年公司将贯彻企业使命,加大研发投入,借助新基地及募投项目落地契机实现业绩突破[125][126] 募集资金相关情况 - 公司向不特定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1.2亿元,扣除费用后净额为1.081315亿元,于2022年11月29日到账[183][184] - 2023年度募集资金直接投入募投项目1556.225745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累计投入1558.475745元,尚未使用金额为9404.470879元[185] - 公司募集资金拟投入10813.15万元用于LED控制器和智能电源扩产建设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存在项目实施风险[128] - LED控制器和智能电源扩产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本期投入分别为12,414,502.91元、3,147,754.54元[83] 公司风险相关情况 - 公司对各类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43] - 2023年年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53003168.80元,占流动资产比例为13.62%,存在存货跌价风险[128] - 2023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44.95%,受多因素影响存在进一步下降风险[129] - 2023年公司外销收入为7245.24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41.38%,面临汇兑风险[129] - 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预计每年固定资产折旧相应增加,若项目不能很快产生效益弥补折旧,将影响净利润[129] - 公司面临境外销售及汇率波动风险,采取加强学习和预收货款等措施应对[129]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可能对重大事项进行不当控制,公司将强化“三会”职能等应对[130][131] - 本期重大风险未发生重大变化[132] 公司承诺相关情况 - 公司因2022年北交所上市,相关方做出避免同业竞争、股份锁定等承诺[136][138] - 董事(独立董事除外)、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自发行人股票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管理发行前股份,若上市后6个月内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或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39] - 董事(独立董事除外)、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锁定期届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所持有总数的25%,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140] - 公司须以稳定股价预案内容做出承诺,未采取稳定股价措施将公开说明原因并道歉,接受监督和承担责任[142]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全体非独立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公司股票上市后三年内收盘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将履行增持等义务[143] - 公司为降低挂牌摊薄即期回报影响,将加快募投项目投资进度,提前做前期准备,资金到位后加快建设[145] - 公司制定《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发行股票结束后将募集资金存放于专项账户,专户专储、专款专用[145]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承诺不得向其他单位或个人输送利益,约束职务消费,不挪用公司资产[148] - 公司若申请文件有虚假记载等致投资者损失将依法赔偿,收到认定文件2个交易日内配合完成公告等事项[151]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若招股书有虚假记载等对发行条件构成重大影响将购回已转让原限售股份,致投资者损失将依法赔偿[151] -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若招股书有虚假记载等对发行条件构成重大影响将购回已转让原限售股份,致投资者损失将依法赔偿[152] - 公司若因虚假陈述及欺诈发行被认定不符合发行上市条件,5个工作日内启动回购程序购回全部新股[154]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若雷特科技因欺诈发行被认定不符合发行上市条件,5个工作日内启动回购程序购回全部新股[155] - 持股5%以上股份股东等承诺按规定披露关联交易,减少新增关联交易,按公平原则进行不可避免的关联交易[156] - 相关主体承诺遵守关联交易回避规定,按程序决策和披露,不利用关联交易损害公司及股东权益,否则赔偿损失[157] - 公司及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完善薪酬制度与填补回报措施挂钩,若违反承诺愿公开道歉、承担补偿责任等[149] - 公司若未履行承诺,将公开说明原因并道歉,赔偿投资者损失,冻结自有资金[158] - 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若未履行承诺,将公开说明原因并道歉,赔偿损失,
雷特科技(832110)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