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骏创科技(833533) - 2023 Q2 - 季度财报
骏创科技骏创科技(BJ:833533)2023-08-23 00: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本期营业收入3.17亿元,较上年同期2.31亿元增长37.04%[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00.79万元,较上年同期2434.43万元增长84.88%[23] -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为31,704.6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04%,增加8,568.85万元[39] - 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00.79万元,较上年同比增长84.88%,增加2,066.36万元[39] - 报告期末营业收入317,046,170.8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04%[75] - 报告期末营业利润49,896,831.69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2.84%[76] - 报告期末净利润44,027,823.75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2.25%[76] - 2023年1 - 6月营业收入31704.62万元,同比增长37.04%,增加8568.85万元,主要因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77] - 2023年1 - 6月营业利润4989.68万元,同比增长82.84%,增加2260.73万元,因营业收入增长和汇率影响[86] - 2023年1 - 6月净利润4402.78万元,同比增长82.25%,增加1986.95万元,由营业利润变动导致[88] - 2023年1 - 6月营业总收入317,046,170.82元,较2022年1 - 6月的231,357,665.53元增长37.03%[177] - 2023年1 - 6月营业利润49,896,831.69元,较2022年1 - 6月的27,289,490.80元增长82.84%[178] - 2023年1 - 6月利润总额49,896,831.69元,较2022年1 - 6月的27,023,755.52元增长84.64%[178] - 2023年1 - 6月净利润44,027,823.75元,较2022年1 - 6月的24,158,370.13元增长82.25%[178] - 2023年1 - 6月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5,007,893.03元,较2022年1 - 6月的24,344,258.25元增长84.88%[178] - 2023年综合收益总额为44,365,650.48元,2022年为24,188,757.17元[179]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72元/股,2022年均为0.51元/股[179] - 2023年1 - 6月母公司营业收入为298,140,442.55元,2022年同期为219,216,936.96元[181] - 2023年1 - 6月母公司营业利润为51,797,594.31元,2022年同期为26,319,753.33元[182] - 2023年1 - 6月母公司净利润为45,891,929.44元,2022年同期为23,287,348.26元[18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报告期末营业成本230,708,000.9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27%[75] - 2023年1 - 6月营业成本23070.80万元,同比增长30.27%,增加5360.49万元,随营业收入增长而增加[78] - 2023年1 - 6月税金及附加188.17万元,同比增长231.08%,增加131.34万元,因外销及营业收入增加[79] - 2023年1 - 6月研发费用1549.12万元,同比增长88.20%,增加726.01万元,因加大研发投入[82] - 2023年1 - 6月营业总成本268,212,024.74元,较2022年1 - 6月的203,168,201.50元增长32.01%[17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持续专注汽车塑料零部件及配套模具业务,开拓新能源汽车领域业务[38] - 公司是斯凯孚、安通林等知名厂商的合格供应商,以直销模式提供产品[35] - 2022年末出售子公司无锡沃德,金属零部件业务不再纳入公司业务范围[36] - 公司配套新能源汽车的塑料零部件收入规模大幅增长,经营情况稳步增长[39] - 骏创模具注册资本300万元,总资产1042.94万元,净资产706.08万元,营业收入28.36万元,净利润 -2.98万元[106] - 骏创北美注册资本686.09万元,总资产4965.93万元,净资产481.89万元,营业收入2084.60万元,净利润 -184.58万元[106] - 骏创贸易注册资本500万元,总资产1626.27万元,净资产624.85万元,营业收入325.24万元,净利润124.85万元[106] - 骏创软件注册资本100万元,总资产3.54万元,净资产 -0.44万元,净利润 -35.44万元[106] - 2023年1月19日公司投资设立骏创软件,主营软件开发销售[10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进入全球知名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供应体系,推动收入快速增长[38] - 公司注重可持续发展,履行环境保护责任,推进节能减排宣传教育[110] - 公司出口产品用美元结算,汇率波动产生汇兑损益影响业绩,已与客户达成汇率波动传导机制[113] - 公司主要原材料价格变动影响生产成本和毛利率,已与客户达成原材料价格波动传导机制[113] - 公司存货规模随业务扩大逐年提升,将通过MES系统等提升库存周转率减少跌价风险[113] - 公司存在诉讼、仲裁、对外担保、对外提供借款、重大关联交易、股权激励、承诺事项[117] - 本期公司重大风险未发生重大变化[114]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竞拍取得48.7亩工业土地,占地32,450.10平方米作为未来扩建用地[4] - 2023年5月31日实施2022年年度权益分派,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含税),预计派发现金红利2760万元,每10股转增8股,共转增4416万股[5] - 公司普通股总股本为9936万股,优先股总股本为0股[18] - 公司注册资本为9936万元[19] - 持续督导的保荐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持续督导期间为2022年5月24日至2025年12月31日[20] - 发达国家汽车平均塑料用量达300kg/辆以上,国产汽车平均单车塑料用量约为100kg[47] - 2009 - 2017年全球汽车年销售量从6367万辆增长到9408万辆,2019年产量回落至8981万辆,2020年销量为7803万辆[50] - 2021年全球汽车产、销量分别约为8014.60万辆、8268.48万辆,2022年销量为8105万辆[51] - 2007 - 2017年我国乘用车年销量从630万辆增长到2472万辆,2020年销量达2014万辆[52] - 2021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608.2万辆、2627.5万辆,2022年产销分别为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同比增长3.4%和2.1%[52] - 预计到2025年左右我国将有约1350万辆报废车辆,整体乘用车市场规模将达2872万辆[53] - 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54] - 2022年全球新能源车销售量约1065万辆,年增63.6%,其中纯电动车为789万辆,年成长68.7%[54] - 到2030年国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54] - 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55] - 公司购买240万美元银行理财产品(美元远期锁汇产品),未到期余额240万美元,截至报告期末未交割[104] - 公司向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9.21%,客户集中度较高[112]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发生变化[107] - 沈安居、李祥平夫妇直接持有公司60.03%股权,通过创福兴间接控制1.32%公司股权,合计控制公司61.36%表决权[113] - 2022年12月25日公司出售无锡沃德股权,无锡沃德累计借款本金1975.37万元及未支付利息252.65万元,截止2023年6月30日借款本金和未支付利息余额为2033.31万元[114] - 无锡沃德借款坏账准备,无担保60%债权部分全额计提1219.98万元,有担保40%债权部分按账龄计提40.67万元,合计1260.65万元[114] - 报告期内诉讼或仲裁累计金额中,作为原告/申请人为1409678.16元,作为被告/被申请人为814917.32元,合计2224595.48元,占期末净资产比例0.78%[118] - 公司所属汽车零部件行业,人才竞争激烈,若人才制度不完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可能流失[114] - 2023年拟为骏创北美提供不超过125万美元备用信用证担保,截至报告期末协议未签署,担保未发生[120] - 公司各项对外担保金额及余额均为0元[121] - 2023年5月31日,公司以总股本55,200,000股为基数,每10股转增8股,每10股派5元现金[155][158] - 董事会人数为7人,监事会人数为3人,高级管理人员人数为3人[151] - 沈安居、李祥平系夫妻关系[152] -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合计63,636,615元,占比64.05%[155] - 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独立董事均未发生变动[156] - 在职员工期初564人,本期新增257人,本期减少134人,期末685人[159][160] - 生产人员期末人数为380人,较期初298人有所增加[159] - 核心员工期初84人,本期减少5人,期末79人[161] - 销售总监葛笑、项目经理杜建强、注塑技术员赵红威离职[162][163] - 硕士员工期末人数为9人,较期初4人增加[160] - 本科员工期末人数为70人,较期初50人增加[160] - 报告期内5名核心员工因个人原因离职,对日常经营无重大影响[165] - 半年度权益分派预案为每10股派现2.00元[149] - 沈安居期末持有普通股56064780股,持股比例56.43%,持有股票期权180000数量[154] - 李祥平期末持有普通股3585321股,持股比例3.61%[154] - 沈安居、唐满红未解锁股票期权分别为180,000股、150,000股,合计330,000股,均未行权[15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