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170.07万元,同比下降9.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91.64万元,同比下降51.54%[7] - 2022年营业收入为341,700,736.56元,较2021年的377,863,523.72元减少9.57%[37] - 2022年毛利率为22.76%,较2021年的33.19%下降[37]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916,442.19元,较2021年的30,782,409.64元减少51.54%[37] - 2022年末资产总计为518,553,347.46元,较2021年末的533,957,532.23元减少2.88%[38] - 2022年末负债总计为264,815,443.86元,较2021年末的280,761,168.07元减少5.68%[38]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306,285.23元,较2021年的35,136,456.90元减少27.98%[40] - 2022年应收账款周转率为1.40,较2021年的1.92下降[40] - 2022年存货周转率为6.11,较2021年的6.62下降[40] - 2022年总资产增长率为-2.88%,营业收入增长率为-9.57%,净利润增长率为-52.71%[41] - 2022年营业收入审定数为3.4170073656亿元,与业绩快报数差异率为0.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审定数为1491.644219万元,差异率为-3.59%[42]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5228.68007万元、7936.091924万元、8805.969334万元、1.2199332328亿元[44]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75.654693万元、414.408563万元、1161.049079万元、-159.468116万元[44] - 2022年第四季度公司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335.781599万元,同比下降2.68%[44] - 2022年第四季度高铁业务收入同比下降60.88%,导致毛利同比下降1125.14万元[44] - 2022年因计价规则变化,资产运营服务业务利润减少263.35万元[44]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684.697606万元,净额为582.121175万元[47]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1,700,736.56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57%;实现净利润14,410,259.83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2.71%[59] - 2022年末货币资金84,252,046.43元,占总资产16.25%,较2021年末下降43.23%[71] - 2022年末应收账款229,413,569.53元,占总资产44.24%,较2021年末增长5.71%[71] - 2022年末固定资产55,487,391.60元,占总资产10.70%,较2021年末增长18.46%[72] - 2022年末无形资产10,376,036.87元,占总资产2.00%,较2021年末增长916.91%[72] - 2022年末资产总计518,553,347.46元,较2021年末下降2.88%[72] - 2022年末短期借款10,513,956.26元,占总资产2.03%,较2021年末下降61.11%[72] - 2022年末租赁负债48,445,762.04元,占总资产9.34%,较2021年末增长53.74%[72] - 2022年营业收入341,700,736.56元,较2021年下降9.57%[77] - 2022年营业成本263,937,047.51元,占营业收入77.24%,较2021年增长4.56%[77] - 研发费用为10484364.94元,占比3.07%,较上年同期增长2.25%[78] - 财务费用为5553789.98元,占比1.63%,较上年同期增长98.21%[78] - 信用减值损失为 - 4071684.08元,占比 - 1.19%,较上年同期下降40.91%[78] - 主营业务收入为341700736.56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57%;主营业务成本为263937047.5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56%[83] - 营业利润为16956224.69元,占比4.96%,较上年同期下降52.26%[78] - 净利润为14410259.83元,占比4.22%,较上年同期下降52.71%[78] - 其他收益较上年同期增加,主要因收到瞪羚企业补贴287.48万元及上市补助150.00万元[79] - 投资收益为2465750.95元,占比0.72%,较上年同期增长4472.14%,主要因购买南京证券鑫享1号理财产品[78][79] - 2022年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530.63万元、-4433.73万元、-4238.98万元,较2021年变动-27.98%、-85.21%、-160.44% [95] - 报告期投资额2.8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9.23% [97] - 信息通信服务运营基地建设和社区微脑平台研发项目本年度共投入3505.39万元 [98][99] - 理财产品投资发生额2.48亿元,包括自有和募集资金购买的银行及券商理财产品 [101] - 2022年度企业所得税减按15%的税率计缴 [105] - 本期研发支出1048.44万元,占营业收入的3.07%,较上期有所增加 [107] - 2022年度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为34170.07万元[11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信息通信系统集成及ICT行业应用业务板块中标金额同比上升66.85%[7] - 2022年度号卡营销业务板块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1.48%,10月开始逐步停止新业务推广[8] - 公司信息通信系统集成业务区域新增广东及黑龙江,ICT行业应用业务区域新增上海、四川和湖北[7] - 一款智家市场业务产品于2023年一季度入围中国移动一级终端营销库,多款产品正在测试入库[8] - 数字内容服务业务收入较上年下降3,281.68万元,下降幅度为61.48%[59] - 子公司广脉互联亏损264.57万元[60] - ICT行业应用业务中高铁业务收入较上期减少2,704.84万元,同比下降38.13%[60] - 截至三季度末,子公司广脉互联从事的数字内容服务业务已亏损254.96万元[60] - 公司于10月份开始逐步停止新的号卡营销业务推广[52][54][57][60] - 公司已将业务重心从数字内容服务转至智家市场业务[52][57][60] - 公司已有一款产品入围中国移动一级终端营销库,多款产品正在进行测试入库工作[52] - ICT行业应用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9.79%,高铁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8.13%[80][85] - 华东地区营业收入为275848827.82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2.28%;华南地区营业收入为11648674.63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9.40%[88] - 浙江广脉互联和杭州广浩两家控股子公司主营收入分别为2056.37万元、101.25万元,净利润分别为-264.57万元、-6.19万元 [104] 公司业务发展战略 - 公司拟将数字内容服务业务切换到智家市场跑道,以智能家用摄像头切入 [132] - 信息通信系统集成业务发展战略包括提升交付能力、拓展新区域、辐射品牌影响力 [133] - ICT行业应用业务发展战略包括紧抓高铁5G建设、围绕基层数字化治理、加大产品研发 [134] - 资产运营服务业务发展战略包括加大投入、拓展共享、争取续签合同 [135] - 高铁业务计划拓展1 - 2条新高铁线业务,ICT行业应用业务争取推出1 - 2款产品,智家市场业务推动业务落地1 - 2个省份[137][138] - 信息通信系统集成、ICT行业应用、智家市场业务投资资金为自有滚动资金,无成本[137][138] - 资产运营服务业务利用公司良好银行授信条件发展业务[138] - 公司在信息通信系统集成业务基础上开拓新业务,投入5G应用场景研发,切入运营商智家市场产品研发提升竞争力[141] - 公司沿用数字内容服务业务资源,将业务重心从数字内容服务转至智家市场业务[145] 公司相关风险 - 公司主要客户集中在华东地区,若该地区投资规模下降或竞争加剧,可能影响经营业绩[16] - 公司2020年12月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有效期三年,可享15%所得税优惠税率,到期若不能通过复审,税率将升至25%[16] - 随着通信网络市场发展,通信技术服务市场竞争加剧[16] - 公司控股子公司广脉互联在大数据应用服务中可能存在数据滥用和个人隐私安全风险,自报告期第四季度停止新号卡营销业务推广后该风险减轻[20] - 公司面临数字内容服务业务收入大幅下滑、人力资源、实际控制人控制不当、公司治理等风险,本期新增数字内容服务业务收入大幅下滑风险[17] - 公司所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属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对高素质专业人才需求量大[17] - 公司各大业务与5G相关,虽有发展前景,但业务发展受市场、环境、政策等因素影响存在不确定性[139]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12年3月22日,于2021年11月15日在北交所上市[30] - 公司普通股总股本为83,000,000股,2021年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1,400万股后,总股本由6,900万股增加至8,300万股,注册资本由6,900万元变更为8,300万元[31][32]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信息通信系统集成、ICT行业应用、资产运营服务、数字内容服务业务[50] - 信息通信系统集成业务收入来源为系统集成服务收入,ICT行业应用业务主要收入来源为技术服务及系统集成服务收入,资产运营服务业务收入来源为服务收入[50][51] - 公司所处行业属于“I65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61] - 公司被认定为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55] 行业市场情况 - 2022年5G预计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1.45万亿元,直接带动经济增加值约3929亿元,分别比2021年增长12%、31%,间接带动总产出约3.49万亿元,间接带动经济增加值约1.27万亿元[65] - 2022年三家电信运营商和中国铁塔共完成电信固定资产投资4193亿元,比上年增长3.3%[66] - 截至2022年底,我国5G基站总数为231.2万个,全年新建88.7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1.3%,占比较上年末提升7个百分点[66] - 2022年新兴业务共完成业务收入3072亿元,同比增长32.4%,在电信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19.4%[66] - 中国已开通5G基站数突破两百万个,占全球5G基站总数的60%以上[67] - 公司信息通信系统集成和资产运营服务业务在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中大规模开展[67] - 5G应用已覆盖国民经济97个大类中的40个,应用案例累计超过5万个[67] - 2022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超6500亿,运营商加速布局智家市场[68] - 2022年中国ICT市场规模达7937亿美元,比2021年增长9.2% [129] - 截至2022年末全国地级市及县城城区均实现5G网络覆盖,我国已部署5G专网超5300个 [128] - 截至2022年12月我国固定宽带用户达5.9亿,千兆及以上宽带用户9175万户,占比15.5% [130] - 预计到2023年底千兆光纤网络将覆盖4亿户家庭 [130] - 2023年我国5G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进入中后期,将推进5G网络在乡镇、农村连续覆盖和重要园区、热点区域等深度覆盖[127] - 数字中国建设按照“2522”整体框架布局,有望在2025年取得重要进展[127] 公司审计相关 - 审计将收入确认确定为关键事项,因营业收入是关键业绩指标,可能存在管理层不恰当确认收入风险[114] - 针对收入确认实施了解内控、检查合同、分析程序等多项审计程序[115] - 审计将应收账款减值确定为关键事项,因应收账款金额重大且减值涉及重大管理层判断[116] - 针对应收账款减值实施了解内控、复核过往核销或转回情况等多项审计程序[116] - 公司内审部对天健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监督评估,认为其符合规定且能客观公允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117] - 公司内审部与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就年报审计范围、计划、方法及重大事项充分沟通协商[117] 公司社会责任与管理体系 - 报告期内公司参与对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的帮扶捐赠[120] - 报告期内公司多业务区域因疫情封控,仍全额发放员工薪资[121] - 公司已通过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122] - 公司为员工办理并缴交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保险和住房
广脉科技(838924)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