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可减按15%的税率计缴企业所得税[13] - 公司普通股总股本为106,700,000股[21] - 公司成立于2000年1月25日,上市于2023年3月10日[21] - 公司证券简称为铁大科技,代码为872541[18]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成远[18] - 公司董事会秘书为丁洁波,联系电话021 - 51235800,邮箱956470768@qq.com[19] - 公司办公地址为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蕰北公路1755弄6号,邮编201802[19]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为www.bse.cn,媒体为证券时报(网址www.stcn.com)[20]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为董事会秘书办公室[20] - 公司主要产品与服务项目包括设备监测(监控)系统、雷电防护系统、LED信号机系统、智能运维管理系统等[21] - 公司注册资本为1.067亿,2023年3月10日北交所上市,发行股份3000万股,股本由1.067亿股变更为1.367亿股[23][26] - 公司所属行业为“制造业(C)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C37)”[43][5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营业收入2.3275246317亿元,较2021年增长15.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36.085899万元,较2021年增长10.69%[30] - 2022年末资产总计4.4647644289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4.49%,负债总计1.6552550234亿元,较2021年末下降7.89%[32]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08.200169万元,较2021年下降64.26%[34] - 2022年总资产增长率为4.49%,营业收入增长率为15.34%,净利润增长率为10.69%[35]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5310.865067万元、3917.252938万元、4314.402058万元、9732.726254万元[37]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50.550706万元,非经常性损益净额42.9681万元[40] - 2022年毛利率为42.64%,2021年为46.59%[30]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为2.63元,较2021年末增长13.36%[32] - 2022年应收账款周转率为1.96,存货周转率为1.22[34] - 2022年末货币资金27,113,276.12元,占总资产6.07%,较2021年末下降38.67%[65] - 2022年末应收票据40,444,391.70元,占总资产9.06%,较2021年末增长56.14%[65] - 2022年末应收账款135,940,877.09元,占总资产30.45%,较2021年末增长34.45%[65] - 2022年末存货105,485,475.23元,占总资产23.63%,较2021年末下降6.23%[65] - 2022年末短期借款16,062,901.50元,占总资产3.60%,较2021年末下降46.53%[66] - 2022年末其他流动资产5,430,594.48元,占总资产1.22%,较2021年末增长223.36%[66] - 2022年末应交税费9,677,314.80元,占总资产2.17%,较2021年末增长35.88%[66] - 2022年末其他应付款3,239,282.53元,占总资产0.73%,较2021年末下降54.62%[66] - 2022年末盈余公积35,202,915.71元,占总资产7.88%,较2021年末增长16.90%[66] - 2022年末未分配利润129,864,440.40元,占总资产29.09%,较2021年末增长27.83%[66] - 本期末与期初货币资金分别为27,113,276.12元与44,209,047.30元,变动比例为 -38.67%,因减少短期借款约1400万[67] - 本期末与期初应收票据分别为40,444,391.70元与25,902,212.95元,变动比例为56.14%,因客户回款票据增加[68] - 2022年与2021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32,752,463.17元与201,798,196.6元,变动比例为15.34%[71] - 2022年与2021年营业成本分别为133,500,710.5元与107,789,961.1元,变动比例为23.85%[71] - 2022年与2021年销售费用分别为21,914,036.6元与22,936,640.95元,变动比例为 -4.46%[71] - 2022年与2021年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27,786,363.59元与196,831,389.09元,变动比例为15.72%[75]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08.20万元,较2021年的1981.67万元减少64.26%;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447.81万元,较2021年的 - 640.42万元增加30.07%;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1966.85万元,较2021年的 - 43.07万元减少4466.35%[86] - 报告期投资额5412.65万元,较上年同期的5697.30万元减少5.00%[89] - 本期研发支出金额2259.06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9.71%,上期研发支出金额2543.52万元,占比12.60%[9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设备监测类产品2022年营业收入139,334,134.51元,同比增15.91%,营业成本71,374,436.31元,同比增26.64%,毛利率减少4.34个百分点[77] - 雷电防护业务2022年营业收入46,395,233.47元,同比增45.11%,营业成本28,696,818.86元,同比增44.82%,毛利率增加0.12个百分点[77] - 华东地区2022年营业收入61,995,516.70元,同比 -27.23%,营业成本35,826,006.53元,同比 -18.44%,毛利率减少6.22个百分点[79] - 华北地区2022年营业收入48,155,670.27元,同比增126.32%,营业成本26,773,144.17元,同比增167.83%,毛利率减少8.62个百分点[79] 公司经营相关情况 - 公司2022年度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5.34%,主要因业务规模扩大,获取订单及完成项目增加[51] - 2022年度归属于公司股东扣非后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13.94%,净利润增速略低于营收增速,因税费返还减少使其他收益比上年同期减少186.06万元[51] - 2022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较2021年度下降64.26%,主要受疫情影响销售回款速度减慢[51] - 公司拥有专利14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拥有软件著作权67项[51] - 公司及核心技术人员参与起草10项行业标准,2次参与原铁道部信号集中监测(CSM)技术攻关、1次原铁道部电务管理信息系统(CSMIS)技术攻关、1次国铁集团LED光源信号显示设备安全设计技术攻关[51] - 公司是工信部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获合同信用等级AAA级认定、上海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等认定[48][51] - 公司销售采用参与投标为主获取客户,签订合同后组织设计生产,经客户验收安装调试后按约定付款[44] - 公司逐步从传统制造模式向“智能制造 + 服务”结合的服务型制造模式发展[45] - 公司各类采购活动遵循法规和制度,定制产品采取集采方式控制成本[46] - 全资子公司上海正特机械管道技术有限公司净利润105.42万元[92] - 公司按15%的税率计缴企业所得税,销售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享受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部分即征即退政策,可申请减免2022年二、三季度自用房产、土地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94][95] - 研发人员期初61人,期末56人,占员工总量比例从26.75%降至24.88%[99] - 公司拥有专利数量从10项增至14项,发明专利数量从4项增至5项[100] - 研发项目RD202001基于大数据的铁路及城市轨道 交通电务综合运维平台完成软件单元开发,准备集成测试;RD202201信号集中监测局中心服务器系统V1.0正在进行升级开发和监测服务器虚拟资源池测试[101] - RD202202城轨MSS系统智能诊断子系统V1.0完成室内测试和现场安装试点,将CSM新集中监测智能诊断技术应用于城轨信号运维领域[102] - RD202203室外道岔设备综合监测系统V3.0项目通过南昌局结项评审,具备推广条件[102] - RD202204通用型LED信号机V2.0完成室内测试和现场安装试点,可实现色灯的LED升级改造[102] - RD202205电缆成端监测系统V1.0完成室内测试和现场安装试点,可提高电缆使用安全性[103] - RD202206铁路信号机械室智能巡检系统V1.0完成室内测试和现场安装试点,可提高巡检自动化程度[103] - 公司与国铁集团合作开展列控安全信息监督提示技术研究[104] - 公司与南昌局合作开展站内轨道电路综合监测系统项目,实现对站内轨道电路全覆盖综合监测[105] - 审计将营业收入确认和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识别为关键审计事项[107][108] - 2022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5.5万公里,高铁4.2万公里;2023年国铁集团将投产新线3000公里以上,高铁2500公里;2035年全国铁路网将达20万公里左右,高铁7万公里左右;2022年底我国55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308条,总长度10287.45公里[112] - 2023年公司要围绕轨道交通市场新格局,完成各项经营指标,提高公司形象及产品技术形象[117] - 可能影响2023年经营计划实现的因素有市场竞争风险、下游铁路及城轨固定投资额下降[118] - 公司面临核心竞争力风险,需聚焦新需求,强化新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119] - 公司存在经营风险,产品市场分布集中且业务可能涉及责任赔偿或处罚,需强化创新拓展市场并完善内控体系[121] - 公司有财务风险,部分合同应收款结算和回款期长,需建立常态化回款机制[122] - 行业风险为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下降、城轨项目审批门槛提高,公司要转变经营格局[122]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风险,竞争对手增多、业务空间压缩,需以市场和研发联动保持竞争力[123] - 报告期内新增风险因素无[124] - 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在2022年公司财报审计中履职尽责,客观反映公司财务和经营情况[110] - 公司不存在诉讼、仲裁、对外担保、对外借款、重大关联交易等事项[126] - 公司存在已披露的承诺事项和资产被查封、扣押、冻结或者被抵押、质押的情况[126] 股东相关承诺及股份情况 - 实际控制人或控股股东自公司股票在北交所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本次公开发行前已发行股份[128] - 实际控制人或控股股东所持公司股票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28] - 公司上市后6个月内,若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低于发行价,或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持股锁定期自动延长至少6个月[128] - 实际控制人或控股股东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股份,应在首次卖出股份的15个交易日预先披露减持计划,每次披露的减持时间区间不超过6个月[129] - 实际控制人或控股股东拟在3个月内卖出股份总数超过公司股份总数1%,应在首次卖出的30个交易日预先披露减持计划[129] - 董监高不存在接受他人委托或委托他人持有公司股份的情形[130] - 董监高自公司股票在北交所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本次公开发行前已发行股份[130] - 董监高所持公司股票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30] - 公司股东及相关人员所持公司股份在函出具之日不存在质押或其他权利限制情形[131][134] - 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担任董监高,自公司股票在北交所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本次发行前已发行股份;其他股东为12个月[131][134] - 任职董监高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25%;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131] - 所持公司股票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32][134] - 公司上市后6个月内,若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低于发行价,或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锁定自动延长至少6个月[132][134] - 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股份,首次卖出前15个交易日预先披露减持计划,每次披露减持时间区间不超过6个月[132][135] - 拟在3个月内卖出股份总数超过公司股份总数1%,除按规定披露外,首次卖出前30个交易日预先披露减持计划[133][135] - 减持数量
铁大科技(872541)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