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启技术(002625) - 2017 Q4 - 年度财报
光启技术光启技术(SZ:002625)2018-04-23 00:0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3.8亿元同比下降9.95%[20] - 营业收入37968.06万元同比下降9.95%[37] - 归母净利润8085.57万元同比增长22.62%[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85.57万元同比上升22.62%[37] - 利润总额11102.93万元同比上升43.96%[37] - 扣非净利润6146.47万元同比下降3.44%[20] - 基本每股收益0.07元同比下降68.18%[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7%同比下降10.52个百分点[20] - 稀释每股收益0.07元,同比下降68.18%[161] -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资产5.94元,同比增长197.00%[161] - 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068亿元,第二季度为8438.1万元,第三季度为6228.4万元,第四季度为1.262亿元[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第一季度为1931.1万元,第二季度为3160.8万元,第三季度为2250.6万元,第四季度为743.1万元[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第一季度为1663.4万元,第二季度为2878.6万元,第三季度为2023.9万元,第四季度为-419.5万元[24] 成本和费用变化 - 汽车零部件产品总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5.18%至2.38亿元,其中材料成本下降18.57%至1.69亿元(占成本比重71.02%)[48] - 管理费用同比激增193.29%至1.23亿元,主要因职工薪酬及中介费用增加[56] - 财务费用大幅下降6263.26%至-1.09亿元,主要系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收益[56] - 研发投入金额同比大幅增长60.24%至2558.8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达6.74%[57] - 应付职工薪酬同比增加85.86%至1614.68万元,因合并范围扩大及员工增加[64] 现金流量变动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61.28万元同比下降88.56%[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88.56%至961万元[5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88.56%至961.28万元,主要因职工薪酬增加及预付租赁费3325.33万元[5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第一季度为2425.4万元,第二季度为92.4万元,第三季度为897.0万元,第四季度为-2453.5万元[2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激增462倍至21.54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增长58倍至27.27亿元[5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289.81%至-5.73亿元,主要因未到期理财产品影响[60]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激增25465.01%至69.27亿元,主要系定增资金到位[60] 业务线表现 - 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33303.70万元同比下降21.02%[42] - 研制业务收入3114.16万元毛利率64.58%[43] - 汽车零部件毛利率28.49%同比下降4.17个百分点[43] - 汽车零部件库存量2295.72万元同比上升45.49%[46] 地区表现 - 境内收入占比99.33%同比下降10.55%[42] 资产和投资活动 - 总资产82.95亿元同比增长1021.21%[20] - 归母净资产75.26亿元同比增长1148.77%[20] - 货币资金增加主要系募投项目募集资金到位[31] - 其他流动资产增加主要系公司购买理财产品所致[31] - 无形资产重大变化主要系并购光启尖端公司所致[31] - 商誉新增3.21亿元(占比3.87%),因并购光启尖端公司[64] - 理财产品使其他流动资产占比提升7.46个百分点至7.48%[64]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从4.36%升至77.11%,增加72.75个百分点,因募投项目资金到位[64] - 长期股权投资占比降至0%(原10.07%),因出售龙生小贷30%股份[64] - 在建工程投入6097.11万元,主要投向超材料产业化项目及玉龙大厦[64] - 投资收益1990.92万元占利润总额17.93%,主要来自理财收益[61] - 2017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939.1万元,其中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为1750.2万元[26]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464.0万元[26] 融资和募集资金 - 非公开发行完成拓展超材料业务领域[17] - 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68.94亿元[37] - 2017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683,776.33万元[70] - 报告期内已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3,337.56万元[70] - 累计已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53,337.56万元[70] - 利用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50,000.00万元[70][73] - 累计获得银行存款利息及现金管理净收益10,460.26万元[70] - 截至2017年末募集资金余额为640,899.03万元[70] - 超材料智能结构及装备产业化项目投资进度仅0.62%[72]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报告期内投入金额为0万元[72] - 募投项目因政府配套未完成导致建设延迟[73] - 公司于2018年变更募投项目实施主体及地点至保定[73] 并购和子公司表现 - 公司以自有资金4.46亿元购买光启尖端100%股权[30] - 收购光启尖端100%股权对价4.46亿元[39]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光启尖端公司及其子公司,合并日为2017年12月12日[49] - 深圳光启尖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净利润为1585.86万元,营业收入为3114.16万元[80] - 光启尖端2017年实际业绩为3779.09万元,超出预测盈利3700万元[109] - 光启尖端2017年实现净利润3,779.09万元,达到业绩承诺目标3,700万元[126] - 浙江龙生汽车部件科技有限公司总资产为7.59亿元,净资产为6.44亿元,营业收入为2.75亿元,净利润为2229.13万元[78] - 深圳光启超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总资产为23.01亿元,净资产为21.82亿元,净亏损为3771.80万元[78][80] - 深圳光启先进结构技术有限公司净亏损为216.32万元,营业收入为544.62万元[80] - 报告期内新设成立5家子公司包括浙江龙生汽车部件科技、杭州龙生电子商务等[81] - 通过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获得深圳光启尖端技术及其3家子公司[81] - 公司合并范围新增5家子公司,其中3家尚未实际出资[115][116] - 光启超材料公司持有先进结构公司51%股权但未实际出资[116] - 出售桐庐玉龙实业有限公司持有的龙生小贷30%股权,交易价格为6789.22万元[77] - 该股权出售为上市公司贡献净利润268.25万元,占净利润总额的3.36%[77] - 出售龙生小贷30%股权交易价格为6,766.75万元,产生损益-27.53万元[126] - 购买光启尖端100%股权交易价格为44,600万元,标的资产评估价值为44,631.82万元[12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18年计划实现营业收入5.6亿元 同比增长47.57%[87] - 公司2018年计划实现净利润0.87亿元 同比增长9.02%[87] - 公司通过定增募集资金投向超材料智能装备项目[88] - 公司面临汽车市场疲软可能对业务产生不利影响[90] - 汽车零部件主要原材料钢材价格大幅上涨[91] - 超材料项目生产线设备工艺复杂且部分需要进口[91] - 超材料智能结构行业被列为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重点,共有43处提到"智能"[83] - 国家"十三五"交通规划明确要求2020年基本实现交通要素全面数字化[84] - 2017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902万辆和2888万辆 同比增长3.19%和3.04%[85] - 2017年中国汽车市场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1.27个百分点[85] - 中国汽车市场销量连续九年全球第一 超过第二名美国1164万辆[85] - 2020年中国汽车产量预计将达到4000万辆[87]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非公开发行新增股份966,900,415股[157] - 有限售条件股份变动后数量为1,016,322,744股,占总股本比例80.18%[156] - 无限售条件股份变动后数量为251,188,983股,占总股本比例19.82%[156] - 股份总数变动后为1,267,511,727股[156] - 股权激励获授未解锁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142,882股[157] - 高管限制性股票解锁85,385股[156] - 非公开发行新增股份966,900,415股于2017年2月13日上市[159][165][166] - 股权激励限制性股票解锁1,806,681股[158][160] - 回购注销未解锁限制性股票142,882股[159][161] - 董事高管离职导致股份锁定减少24,358,571股[158] - 财务总监高菁新增限售股5,250股[158] - 西藏达孜映邦实业新增限售股539,971,949股[163] - 深圳光启空间技术新增限售股42,075,736股[163] - 公司非公开发行新增966,900,415股股份,股份总数由300,754,194股增加至1,267,654,609股,增幅达321.5%[167] - 公司回购注销142,882股限制性股票,股份总数由1,267,654,609股减少至1,267,511,727股,降幅为0.01%[167]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3,534户,年度报告披露前上一月末为32,030户,增长4.7%[168] - 控股股东西藏达孜映邦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持股539,971,949股,占比42.60%,其中质押426,850,221股,质押比例79.1%[168] - 股东达孜县鹏欣环球资源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05,189,340股,占比8.30%,其中质押55,184,000股,质押比例52.5%[168] - 股东桐庐岩嵩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持股98,737,727股,占比7.79%,全部质押[168] - 股东西藏达孜巨力华兴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持股56,100,981股,占比4.43%,其中质押56,000,000股,质押比例99.8%[168] - 股东俞龙生持股54,826,683股,占比4.33%,其中限售股27,413,341股,无限售股27,413,342股[168] - 控股股东变更为西藏达孜映邦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变更日期为2017年2月13日[171] -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姜照柏持有46,203,168股,占比最高[169] - 实际控制人刘若鹏于2017年2月13日变更[173] - 实际控制人刘若鹏间接控制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KuangChi Science Limited(证券代码:00439)[172] - 实际控制人刘若鹏间接控制澳洲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Martin Aircraft Company Limited(证券代号:MJP)[172]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期初持股总数98,626,960股[178]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期末持股总数98,626,960股[178] -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无增减变动(增持0股,减持0股)[178] - 公司原董事长俞龙生持股54,826,683股[178] - 公司原副董事长兼总经理郑玉英持股43,351,332股[178] - 公司原董事兼副总经理吴土生持股138,135股[178] - 公司原董事徐军持股70,287股[178] 高管和董事会变动 - 刘若鹏于2017年4月当选公司第三届董事会董事长[180][181] - 赵治亚于2017年4月当选公司董事并被聘任为总经理[180][182] - 高菁于2017年4月当选公司董事并被聘任为财务总监[180][183] - 张洋洋于2017年4月当选公司第三届董事会董事[180][183] - 王冰于2017年4月当选公司第三届董事会董事[180][184] - 俞明俏于2017年4月当选公司第三届董事会董事[180][184] - 莎琳于2017年4月当选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独立董事[180][184] - 姚远于2017年4月当选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独立董事[180][185] - 韩建春于2017年4月当选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独立董事[180][185] - 周阳于2017年4月当选公司第三届监事会主席[180] - 公司监事会主席周阳先生自2016年4月起担任深圳光启空间技术有限公司审计总监[186] - 公司监事薛晓群女士自2017年3月起担任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财务经理[186] - 公司监事王今金先生自2017年2月起担任深圳光启超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业务管理部科学家[187] - 公司副总经理蒲永伟先生自2017年4月起担任深圳光启超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187] - 公司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张轶女士于2018年3月30日辞去董事会职务[188] - 董事长刘若鹏在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担任理事长并领取报酬津贴[189] - 刘若鹏在西藏达孜映邦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2家股东单位担任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等职务但不领取报酬[189] - 张洋洋在西藏达孜映邦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2家股东单位担任监事等职务但不领取报酬[189] - 刘若鹏在深圳市启汉科技有限公司等15家其他单位担任董事/总经理等职务且均不领取报酬[189] - 除披露人员外公司其他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无在股东单位任职情况[189] - 公司董事长刘若鹏在光启科学有限公司(KUANGCHI SCIENCE LIMITED)担任董事[191] - 赵治亚在深圳光启超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191] - 刘若鹏在2014年至2018年期间共在超过40家关联公司担任董事或高管职务[190][191] - 公司高管在海外实体包括Wireless Connection Innovative Technology Limited等担任董事[191] - 赵治亚在深圳光启先进结构技术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191] - 刘若鹏在Martin Aircraft Company Limited等国际技术公司担任董事[191] - 公司高管团队在2017年新增多个国内技术研发实体任职[191] - 关联企业涵盖超材料、航空航天、生物识别等多个技术领域[190][191]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在其他单位任职情况详细披露,涉及多家子公司及关联公司[192][193] - 公司现任及报告期内离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近三年未受证券监管机构处罚[193] -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酬决策程序依据公司经营业务和薪酬管理办法,由董事会薪酬与考核管理委员会审核[194] - 离任董事长俞龙生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12.16万元[195] 利润分配和股东回报 - 利润分配预案:每10股派现0.11元并转增7股[5] - 2017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13,941,450.88元,占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17.24%[97] - 2017年度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每10股转增7股,转增后总股本增至2,154,587,863股[95][99] - 2017年度母公司实现净利润80,070,382.38元,提取法定盈余公积8,007,038.24元[99] - 2017年度可供分配利润为302,040,689.32元,资本公积金余额为5,918,722,165.86元[99] - 2016年度未进行现金分红,当年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为65,942,542.85元[97] - 2015年度现金分红金额为6,015,083.88元,占当年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14.91%[97] - 现金分红占2017年度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9.35%[97] - 2017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以总股本1,267,404,625股为基数实施[95][99] 承诺和协议安排 - 光启尖端2017-2020年业绩承诺分别为不低于3,700万元、4,100万元[100] - 公司控股股东承诺避免同业竞争及规范关联交易,承诺期为长期[100] - 补偿安排涉及金额4400万元和4800万元,具体补偿基础取决于交易完成时间[102] - 若交易在2017年度内完成,补偿以2017年度、2018年度及2019年度的承诺数据为基础[102] - 若交易在2017年度内未完成,补偿以2018年度、2019年度及2020年度的承诺数据为基础[102] - 光启合众作为补偿责任方,以其在交易中获得的现金对价为限承担补偿责任[102] - 光启合众承诺对光启尖端净利润未达预测部分承担现金补偿责任[109][110] - 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