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创建集团(00659) - 2025 - 中期业绩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整体应占经营溢利按年上升4%至22.253亿港元,经营业务应占经营溢利按年增长8%[5][6]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强劲增长15%至11.576亿港元[5][7] - 2024年12月31日,可动用流动资金总额约299亿港元,包括现金及银行结存约186亿港元和备用已承诺银行信贷额约113亿港元[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可动用流动资金总额约299亿港元,包括现金及银行结存约186亿港元及备用已承诺银行信贷额约113亿港元,一年内到期短期债务约23亿港元[1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债务净额约161亿港元,2024年6月30日约151亿港元;净负债比率升至39%,2024年6月30日为35%[1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应占经营溢利22.253亿港元,2023年为21.34亿港元;期内除税后及非控股权益后溢利12.666亿港元,2023年为13.207亿港元[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经调整EBITDA为35.568亿港元,2023年为37.273亿港元[2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结构为债务46%及权益54%,6月30日为债务41%及权益59%[6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存186.122亿港元,可动用流动资金约299亿港元,债务净额160.835亿港元,净负债比率39%[65]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存中36%以港元、48%以美元、16%以人民币计值[65] - 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及港元计值借贷分别占债务总额63%及37%,6月30日为60%及39%[6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债务总额346.957亿港元,7%将12个月内到期,36%第二年到期,51%第三至五年到期,6%五年后到期[67] - 2024年公司债务组合平均借贷成本年利率降至4.2%,低于去年同期4.8%[6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承诺投资及贷款46.899亿港元,添置物业等承担2.328亿港元,收购新昌亚仕达初步代价5.386亿港元[6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财务担保50.6亿港元,为启德体育园有限公司担保最高约75亿港元,为Goshawk担保潜在责任以1.971亿美元为限[70][71] - 2024年非保险收入101.208亿港元,保险收入19.889亿港元,总收入121.097亿港元;2023年非保险收入123.616亿港元,保险收入16.169亿港元,总收入139.785亿港元[73] - 2024年经营溢利18.466亿港元,2023年为17.184亿港元[73] - 2024年除所得税前溢利15.883亿港元,2023年为16.997亿港元[73] - 2024年期内溢利12.65亿港元,2023年为13.401亿港元[73] - 2024年本公司股东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0.29港元,2023年为0.28港元[73] - 2024年期内总全面收益10.752亿港元,2023年为16.406亿港元[76] - 2024年12月31日总资产1616.777亿港元,6月30日为1550.837亿港元[78] - 2024年12月31日总权益408.36亿港元,6月30日为433.517亿港元[78] - 2024年12月31日总负债1208.417亿港元,6月30日为1117.32亿港元[7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121.097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39.785亿港元下降13.4%[84] - 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应占经营溢利22.253亿港元,其中本公司及附属公司15.847亿港元,联营公司1.274亿港元,合营企业5.132亿港元[87] - 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投资物业公平值除税后亏损净额8970万港元,减值、重新计量及拨备净额3.074亿港元,出售一个项目的收益4270万港元,分占一间合营企业非经营收益净额8110万港元[87] - 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不被分配的总办事处项目中,财务费用净额5.053亿港元,汇兑亏损净额50万港元,开支及其他1.796亿港元[87] - 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期内除税后及非控股权益后溢利12.666亿港元,永续资本证券持有者应占溢利1.09亿港元,本公司股东应占溢利11.576亿港元[87] - 于简明综合收益表内确认的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净额为2.232亿港元,其中3760万港元亏损已在各可报告分部的应占经营溢利中确认,还包括分占合营企业投资物业公平值除税后收益9350万港元[87] - 减值、重新计量及拨备净额主要为分占一间合营企业的重新计量亏损3.199亿港元[88] - 出售一个项目的收益为出售待售资产的溢利4270万港元,分占一间合营企业非经营收益净额指应占合营企业非经营收入9560万港元扣除专业费用[89][9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无形资产摊销总计5800万港元,无形特许经营权摊销总计5.708亿港元[9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负债为120.8417亿港元,总负债较2024年6月30日的111.732亿港元增长8.15%[92][9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为139.82亿港元,其中建筑业务收入最高,为93.762亿港元[9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应占经营溢利总计21.34亿港元,其中合营企业贡献5.872亿港元[94] - 2023年同期确认的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净额为4.84亿港元,其中2.6亿港元亏损已在各可报告分部的应占经营溢利中确认[94] - 2023年与联营公司相关的减值亏损为1.799亿港元,分占一间合营企业的减值亏损为9970万港元[9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为161.6777亿港元,较2024年6月30日的155.0837亿港元增长4.25%[92][9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保险财务开支为8.905亿港元[9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利息收入总计为 - 15.997亿港元[9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财务费用总计为5.375亿港元[9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161,677.7百万港元,其中非保险及总办事处资产为63,573.3百万港元,保险资产为98,104.4百万港元[10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负债为120,841.7百万港元,其中非保险及总办事处负债为46,259.7百万港元,保险负债为74,582.0百万港元[100] - 按地区划分,2024年12月31日香港预计12个月以上可收回资产为10,173.4百万港元,内地为14,641.6百万港元,其他地区为27.5百万港元[101]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溢利计算中,投资物业租金总收入为117.3百万港元,支出为29.0百万港元,净收入为88.3百万港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26.3百万港元、31.1百万港元、95.2百万港元[102]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溢利扣除项总计10,989.0百万港元,2023年为13,244.9百万港元[102]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1,329.7百万港元,2023年为1,625.4百万港元[104] - 2024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8,770.6百万港元,2023年为10,804.4百万港元[102][105] - 2024年扣除所得税款额为3.233亿港元,2023年为3.596亿港元,其中香港利得税分别为1.399亿港元和1.306亿港元,内地及海外税项分别为2.337亿港元和2.613亿港元[107]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按盈利11.576亿港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39.97540085亿股计算,2023年按盈利11.115亿港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39.11133705亿股计算[109] - 2024财政年度末期股息13.991亿港元已派付,2023年为12.127亿港元;2025财政年度中期股息总额23.985亿港元待派付,2024年为81.759亿港元[111]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为13.343亿港元,6月30日为19.274亿港元,其中三个月内分别为12.535亿港元和18.363亿港元[115]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为1.38亿港元,6月30日为10.386亿港元,其中三个月内分别为9100万港元和9.955亿港元[11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旗下公司聘用约12800名员工,其中香港约3200名,本期员工相关成本14.59亿港元,2023年为14.04亿港元[122] 股息分配情况 - 中期普通股息为每股0.30港元,宣派每股0.30港元的特别股息[5] - 公司董事会决议派发中期普通股息每股0.30港元,去年同期相同;宣派特别股息每股0.30港元,中期股息总额每股0.60港元[15][16] - 2025财政年度中期普通股息及特别股息每股均为0.30港元,总额每股0.60港元,预计4月9日派付[120] - 为确定股息权利,公司3月21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过户文件需在3月20日下午4时30分前提交[121] 债务相关情况 - 2024年1月赎回2019年永续资本证券尚余本金金额10.191亿美元[7][10] - 本期平均借贷成本年利率下降至约4.2%(去年同期4.8%),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债务占债务总额比例提高至63%,人民币负债占人民币资产比例提高至约78%,财务费用净额按年增加85%,永续资本证券持有者应占溢利显著下降65%[10] - 2024年8月以99.265%发行价发行4亿美元6.375%优先票据,2024年12月31日固定利率债务占债务总额比例从54%升至68%,2025年1月获发行不高于50亿元人民币可续期公司债券注册通知[11] - 2025年1月发行7.8亿港元4%可换股债券,初始换股价每股8.043港元,最多可转换96,978,739股新股份,假设全转换公众持股量将由约23.83%增至约25.64%[12] - 2024年公司向私人投资者赎回2.682亿美元浮动票面息率优先永续资本证券,发行4亿美元6.375%优先票据[61] - 公司申请注册不高于50亿元人民币可续期公司债券,2025年1月发行7.8亿港元4%可换股债券,或使公众持股量从23.83%增至25.64%[62] 业务出售与收购情况 - 2024年12月出售“免税”店业务,合营企业2025年1月完成出售Hyva集团权益,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完成收购新昌亚仕达[8] - 2025年1月,集团合营企业出售Hyva集团全部权益,集团分得出售所得款项净额约12亿港元,应占重新计量亏损为3.199亿港元[47] - 周大福创建建筑集团待完成收购新昌亚仕达后将巩固竞争地位[55] 信用评级情况 - 2025年1月联合资信维持公司「AAA」主体长期信用评级,评级展望稳定;2024年4月日本格付研究所首次给予公司外币和本地货币长期发行人「A+」评级,评级展望稳定[13]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信贷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可持续发展表现挂钩和绿色信贷约155亿港元,2024年6月30日约141亿港元[13] 道路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道路业务应占经营溢利7.671亿港元,2023年为8.167亿港元;保险业务6.143亿港元,2023年为4.13亿港元等[23] - 2024年道路业务整体可比较日均交通流量按年增长2%,可比较日均路费收入按年下降3%;2025财年上半年道路业务整体应占经营溢利按年下降6%至7.671亿港元[24] - 集团道路组合整体平均剩余特许经营年期约为11.5年[27] - 京珠高速公路(广珠段)和广肇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分别于2022年11月及2023年年底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