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盖有限公司(01421) - 2025 - 中期业绩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54,654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63,118千港元下降13.41%[2]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3,493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276千港元增长53.47%[2]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14,979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3,336千港元收窄35.81%[2]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13,920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3,989千港元收窄42.00%[2]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普通股权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12.8港仙,较2023年同期的33.1港仙收窄61.33%[3] - 2024年上半年换算海外业务的汇兑差额为亏损1,885千港元,而2023年同期为收益4,616千港元[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54,654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63,118千港元下降13.41%[18][20][25] - 2024年同期除税前亏损为14,979千港元,较2023年的23,336千港元减少35.81%[18][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值为208,762千港元,负债总额为68,553千港元[18] - 2024年融资成本为137千港元,较2023年的293千港元下降53.24%[28] - 2024年所得税(抵免)开支为 - 1,059千港元,2023年为653千港元[3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为16,30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7,654千港元;期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27,210千股,2023年同期为83,624千股;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2.8港仙,2023年同期为33.1港仙[34]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概无宣派股息[3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约35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52%,毛利率从3.6%上升至6.4%[56]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从2023年的2770万港元降至2024年的1630万港元,每股基本亏损从33.1港仙降至12.8港仙[57] - 企业及其他分配开支从2023年的1290万港元减少至2024年的760万港元[57] - 其他收益及亏损从2023年的4万港元收益净额变为2024年的20万港元收益[58] - 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1310万港元减少至2024年的1150万港元[59] - 所得税从2023年开支净额60万港元变为2024年抵免净额110万港元[6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为1.295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50万港元,资本负债比率为0.41 [61] - 2024年公司未向关联公司Victrad Enterprise (Pte) Limited支付租金开支,2023年为105千港元[49] - 2024年董事酬金、薪金及花红等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计4204千港元,2023年为4625千港元[50] 公司资产负债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2,373千港元,较2024年6月30日的7,775千港元增长59.14%[5]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总额为66,918千港元,较2024年6月30日的74,076千港元下降9.66%[5]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为140,209千港元,较2024年6月30日的151,744千港元下降7.59%[5] - 2024年12月31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总权益为105,877千港元,较2024年6月30日的120,344千港元下降12.02%[5] - 2024年中国内地非流动资产为10,154千港元,较2024年6月30日的6,820千港元增长48.89%[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和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总额分别为220,106千港元和223,901千港元,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分别为94,123千港元和89,351千港元,净额分别为125,983千港元和134,550千港元[3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和2024年6月30日,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分别为1,126千港元和1,003千港元[3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和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分别为127,109千港元和135,553千港元[3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和2024年6月30日,合约资产分别为10,422千港元和7,080千港元,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分别为3,360千港元和2,347千港元,净额分别为7,062千港元和4,733千港元[4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和2024年6月30日,预付款项分别为24,111千港元和23,238千港元[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和2024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持作买卖上市证券)分别为2千港元和5千港元[42]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41279千港元,较6月30日的41039千港元略有增加[45]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中,少于90日的为86千港元,91 - 180日的为5052千港元,181 - 270日的为4068千港元[4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有抵押银行借款为0千港元,6月30日为3762千港元[46] 公司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集团开始从事美容及保健产品贸易业务,为新可呈报经营分部[15] - 集团有太阳能电业务、配电系统业务及美容及保健三个可呈报经营分部[1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及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均无分部间销售[16] - 2024年太阳能电业务收益为10,763千港元,较2023年的14,392千港元下降25.21%[18][20][25] - 2024年配电系统业务收益为43,695千港元,较2023年的48,726千港元下降10.32%[18][20][25] - 2024年美容及保健业务收益为196千港元,2023年无此项收益[18][20][2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太阳能电业务收益约108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440万港元下降[5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配电系统收益约437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870万港元减少[5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美容及保健业务收益20万港元[54] - 配电系统分部业绩从2023年亏损1160万港元转为2024年溢利370万港元,太阳能电业务分部从2023年溢利110万港元变为2024年亏损820万港元[5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3年6月19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9月5日在香港注册为非香港公司[6] - 集团主要从事在中国供应太阳能光伏部件和设备、配电系统以及美容及保健产品贸易业务[6] 财务报表编制相关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财务报表按国际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7] - 中期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法编制,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除外,以港元呈列,数值四舍五入至最接近的千位[10] - 本集团于2024年7月1日开始的年度期间首次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对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12] 公司业务运营相关 - 贸易应收款项不计息,信贷期限一般介于180日至360日[37] - 已逾期但未减值的贸易应收款项与一批与公司拥有良好往绩记录的客户有关,公司并无就该等结余持有任何抵押品或设立其他信贷加强措施[3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中国宝力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股份4900千股,市值2千港元;持有星亚控股有限公司股份2000千股,市值278港元[43][4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6个月,集团未使用金融工具对冲,亦无未动用对冲工具[7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及6月30日,集团未抵押资产[7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6个月及2023年12月31日止6个月,集团无重大资本开支;2024年12月31日,已订约但未在报表拨备的资本承担约为70万港元(2024年6月30日:40万港元)[7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7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总数为58名(2024年6月30日:35名);回顾期内,雇员成本约为650万港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6个月:900万港元)[79] - 集团业务主要在中国及香港运营,收益及交易一般以人民币及港元结算,港元兑人民币波动或影响以港元呈报的现金及等价物,但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6个月,运营或流动资金未因汇率波动受重大影响[70] - 集团资本由股本及储备组成,使用资本负债比率监控资本,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及12月31日止期间,管理资本目标、政策或程序无变动[7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若干上市证券作为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回顾期内无重大收购或出售事项[77] - 公司将继续专注太阳能电业务及配电系统拓展新客户,美容及保健业务已开展销售工作并经营相关项目,还在与潜在客户洽谈合作[80] 公司股权及购股权相关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刘炎城先生个人权益570,000股,配偶权益375,000股,总权益1,266,869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0.89%;姚润雄先生个人权益2,108,750股,配偶权益931,500股,总权益2,108,75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1.49%;吴异峰先生个人权益6,110,000股,总权益6,11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4.31%[8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根据2017年计划已授出但尚未行使之购股权涉及股份数为1,663,568股,占公司于2024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份约1.17%[9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刘炎城先生根据2017年计划未偿还购股权结余696,869股,雇员未偿还购股权结余966,699股[9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期间,根据2017年计划授出的购股 权可予发行的股份数除以公司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约等于1.3%[90] - 2023年12月15日公司采纳2023年购股 权计划,当时已发行股份总数为83,416,800股,因行使该计划购股 权可能发行股份总数为8,341,680股,相当于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91] - 2024年6月30日,根据2023年计划可供授出之股份数目为6,678,112股[91] - 2017年计划于2023年12月15日终止,根据该计划授予的未行使购股 权继续有效[90] - 2023年计划自采纳日期起为期10年[91] - 自采纳2023年计划以来,截至公告日期无购股权根据2023年计划获授出、行使、注销或失效[92] 公司合规及治理相关 - 公司采用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管守则原则,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6个月,遵守所有适用守则条文,但主席及董事总经理由同一人兼任偏离守则条文第C.2.1条[81][82] - 公司确认所有董事于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已全面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标准守则[86] - 公司目前并无就针对其董事的法律行动投保[8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内,公司及相关公司无安排令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因收购股份或债权证获利,且无人有权认购公司证券或行使相关权利[9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未接获任何人士或实体知会其在公司股份或相关股份中的权益或淡仓[9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及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95] - 董事会未就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宣派中期股息[96] - 审核委员会于2013年12月9日成立,有三名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