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33,78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8,307千港元[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22,19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4,914千港元[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53,618千港元,2023年同期溢利12,615,624千港元[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本期亏损42,149千港元,2023年同期溢利5,365,934千港元[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非流动资产1,754,989千港元,2024年6月30日为1,846,256千港元[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13,053,783千港元,2024年6月30日为13,235,899千港元[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180,167千港元,2024年6月30日为178,460千港元[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12,873,616千港元,2024年6月30日为13,057,439千港元[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权益7,244,320千港元,2024年6月30日为7,394,644千港元[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非流动负债7,384,285千港元,2024年6月30日为7,509,051千港元[9] - 2024年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中银行存款利息收入4,074千港元,兑换收益净额236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2,490千港元、4,097千港元[20] - 2024年税项扣除中企业所得税1,988千港元,递延税项(13,457)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2,380千港元、7,247,310千港元[22] - 2024年中期期末后,公司决定中期股息每股0.5仙,共1,189,000港元,2023年相同[25] - 2024年用作计算每股基本(亏损)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目为237,703,681股,2023年相同[28] - 2024年公司拥有人期内应占(亏损)溢利为(42,182)千港元,2023年为5,365,693千港元[3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及6月30日,集团投资物业公平值重估导致亏损净额6416.2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为1333.8万港元)[31] - 本中期期间,集团已支付及确认重置成本32.3万港元作为新增投资物业(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为136万港元)[32]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账款为港币4,237,000元(2024年6月30日:港币4,771,000元),扣减信贷亏损拨备港币2,329,000元(2024年6月30日:港币2,124,000元)[43]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付账款结余包括贸易应付账款港币2,350,000元(2024年6月30日:港币1,114,000元)及应付补偿拨备款项港币51,690,000元(2024年6月30日:港币51,834,000元)[4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为港币33,784,000元(2023年:港币38,307,000元),减少约12%;毛利为港币22,196,000元(2023年:港币24,914,000元),减少约11%;毛利率约为66%(2023年:65%)[45] - 本期公司计入其他收入及收益为港币4,503,000元(2023年:亏损港币24,000元),确认投资物业公平值减值金额共港币64,162,000元(2023年:港币13,338,000元),行政费用支出减少至港币16,006,000元(2023年:港币31,679,000元)[46] - 本期公司未录得合营企业任何利润,上一期间录得溢利为港币12,635,773,000元[47] - 本期公司股东应占亏损为港币42,182,000元(2023年:溢利港币5,365,693,000元),每股基本亏损港币0.1775元(2023年:每股溢利港币22.57元)[48] - 本期人民币换算港币贬值约1.46%(2023年:升值1.71%),其他全面支出共港币106,986,000元(2023年:其他全面收入港币71,638,000元),公司股东应占全面支出总额为港币148,591,000元(2023年:全面收入总额港币5,436,647,000元)[4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人民币6,672,049,000元,每股资产净值为人民币28.07元,换算为港币7,204,925,000元[6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借贷总额为零,负债比率为零[65] - 期间内人民币兑换港币贬值产生净兑换收益港币236,000元,其他全面支出总计为港币106,986,000元[6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以及银行定期存款合共为港币423,753,000元[6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维持尚未动用信贷额合共港币1,000,000元[6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的流动资产净额为港币12,873,616,000元,流动比率为72.45[6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支出约人民币6,747,000元[6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物业租赁分类中北京对外销售14,103千港元,上海19,681千港元;物业发展分类深圳无对外销售;综合对外销售33,784千港元,2023年为38,307千港元[16] - 2024年物业租赁分类北京分类业绩为(5,517)千港元,上海为(36,600)千港元;物业发展分类为(788)千港元;综合分类业绩为(42,905)千港元,2023年为11,101千港元[16] - 公司从上海及北京投资物业带来租金收入共人民币30,933,000元(2023年:人民币34,995,000元),下调约12%;投资物业公平值贬值为人民币58,748,000元,物业租赁分类业绩共录得亏损为人民币38,563,000元[52] - 不计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化及相关税务影响,基本分类业绩溢利为人民币2018.5万元,相当于港币2204.5万元(2023年:人民币2256万元,相当于港币2469.5万元)[53] - 北京租金收入为人民币1291.3万元(2023年:人民币1358.8万元),相比上一期间约5%跌幅,换算为港币1410.3万元(2023年:港币1487.4万元),占集团总收入42%(2023年:39%),全年平均出租率上升至约87%(2023年:85%)[54] - 北京投资物业公平值下调为人民币1173.4万元,相当于港币1281.5万元(2023年:人民币228.3万元,相当于港币249.9万元),导致分类业绩亏损为人民币505.1万元,相当于港币551.7万元(2023年:溢利为人民币461.1万元,相当于港币504.8万元)[54] - 不计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化及相关税项影响,北京基本分类业绩溢利为人民币668.2万元,相当于港币729.8万元(2023年:人民币689.4万元,相当于港币754.7万元)[55] - 上海平均出租率下跌至约71%(2023年:86%),租金收入为人民币1802万元(2023年:人民币2140.7万元),相比上一期间约16%跌幅,换算为港币1968.1万元(2023年:港币2343.3万元),占集团总收入58%(2023年:61%)[57] - 上海投资物业公平值贬值为人民币4701.4万元,相当于港币5134.7万元(2023年:人民币990.2万元,相当于港币1083.9万元),导致分类业绩录得亏损为人民币3351.2万元,相当于港币3660万元(2023年:溢利人民币576.3万元,相当于港币630.9万元)[57] - 不计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化及相关税项影响,上海基本分类业绩录得溢利为人民币1350.2万元,相当于港币1474.7万元(2023年:人民币1566.5万元,相当于港币1714.8万元)[58] - 深圳正在开发的土地占地面积约65000平方米,可开发建筑面积约179000平方米(其中住宅可开发建筑面积143000平方米,商业可开发建筑面积29000平方米及其他配套附属设施)[59] - 公司持有圳华49%股权权益,应占合营伙伴溢利为零(2023年:人民币1154328.4万元,相当于港币1263577.3万元)[61] 会计政策及税务相关 - 集团于2024年7月1日开始的年度期间首次应用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13] - 集团中国附属公司两期间税率为25%,公司在香港及英属处女群岛成立的若干附属公司受10%至25%预扣税约束[23] 合营企业及相关争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及6月30日,合营企业投资成本(非上市)均为74386000港元[33] - 集团可于合营企业内行使50%投票权[33] - 过往年度,集团向圳华注入4284万元人民币作为投资成本,占股80%[34] - 根据2008年仲裁裁决,圳华注册资本确认为2100万元人民币,集团及合营伙伴分别出资1029万元及1071万元,分别持股49%及51%,集团额外出资3255万元人民币被视为垫款[34] - 自2009年6月30日止年度,集团按49%股权权益以权益法计入圳华净资产及业绩分摊[35] - 2010年仲裁裁决支持集团按股东协议条款分配圳华有关收入利润的80%[35] - 直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未确认额外分占31%合共1036.8万港元(2024年6月30日同)[36] - 公司持有深圳圳華港灣企業有限公司49%权益,该公司经营期于2014年1月16日届满后终止经营并清算,2023年5月4日法院批准撤回清算[40] - 关于圳华历史争议,公司与合营伙伴经仲裁后于2010年作出仲裁裁决,支持公司有权分配圳华持有之前土地于开发前产生有关收入所带来的利润[63] 土地及物业相关 - 2023年12月14日,达力公司与规划管理局签订集团土地出让合同,获出让K709 - 0003号地块[38] - 公司发展中物业为中国深圳东角头附近土地(K709 - 0003)的土地使用权,自2008年6月5日起为期最长70年[42] 股息及股份相关 - 董事宣派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之中期股息每股港币0.5仙[74] - 股息单于2025年4月25日寄予2025年4月3日名列公司股东名册之股东[74] - 公司将于2025年3月31日至2025年4月3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75] - 为符合享有中期股息资格,所有已填妥过户表格连同有关股票须不迟于2025年3月28日下午4时30分交回公司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75] - 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期内概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的上市证券[76] 企业管治及董事会相关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内,公司已应用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原则并遵守其守则条文[77] - 公告日期公司董事会包括执行董事陈永栽博士、赵少鸿先生、邱秀敏女士、黄正顺先生、陈怡娜女士及陈珊珊女士[78] - 日期日期公司董事会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庄剑青先生、GO Patrick Lim先生、NGU Angel先生及马超德先生[78]
达力集团(00029)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