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母公司2024年度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为6.1372088681亿元[5]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9元(含税),截至2024年12月31日总股本7.91339156亿股,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7122.052404万元(含税)[5] - 本年度公司现金分红占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比例为56.80%[5] - 2024年营业收入10.93亿元,较2023年减少9.98%[2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5亿元,较2023年减少35.02%[21]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3亿元,较2023年减少282.42%[21]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4.95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0.74%[21]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16元/股,较2023年减少33.33%[22]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32%,较2023年减少3.05个百分点[22]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4.72%,较2023年增加1.8个百分点[22] - 2024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22.07万元[25]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136.85万元,较2023年减少35.25%[29] - 2024年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42.16亿元,较期初减少6.23亿元,对当期利润影响额为2764.13万元[30] - 2024年费用化研发投入160,859,523.66元,上年度为156,806,353.44元,变化幅度2.58% [66] - 2024年研发投入合计160,859,523.66元,上年度为156,806,353.44元,变化幅度2.58% [66] - 2024年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4.72%,上年度为12.92%,增加1.8个百分点[66] - 2024年和上年度资本化研发投入均为0元,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均为0% [66]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9,289.25万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9.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539.62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35.02%[88]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成本712,158,950.82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12%;销售费用11,991,377.86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2.43%;管理费用131,736,408.08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3%;研发费用127,137,301.39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26%[9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13亿元,同比下降282.42%,主要因货款下降、采购款增加[91]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521.26万元,同比下降70.28%,因理财现金净流入减少[91][92]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8880.43万元,因银行借款及拨款增加[91][92] - 主营业务收入10.78亿元,同比减少10.33%,成本7.08亿元,同比减少5.85%,毛利率34.29%,下降3.12个百分点[92] - 销售费用本期11991377.86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2.43%;管理费用本期131736408.08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3%;研发费用本期127137301.39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26%[11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112717634.75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82.4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5212571.14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0.28%[111] - 应收票据本期期末数58549523.71元,占总资产1.62%,较上期下降58.61%;应收账款本期期末数979542532.19元,占总资产27.06%,较上期增长74.43%[113] - 应收款项融资本期期末数5102686.08元,占总资产0.14%,较上期下降31.43%;预付款项本期期末数29660564.38元,占总资产0.82%,较上期下降37.82%[113] - 其他流动资产为4,961,691.24元,较上期增长119.79%,原因是预缴所得税增加[114] - 在建工程为3,460,226.34元,较上期下降89.30%,因项目推进完成资产交付[114] - 长期待摊费用为11,191,908.29元,较上期增长260.70%,是新增租入固定资产后续改造支出所致[114] - 受限资产合计62,410,179.37元,包括货币资金28,990,342.44元、应收票据3,988,851.00元、应收账款29,430,985.93元[116]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数为5,102,686.08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 -2,339,325.73元[118]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为421,609,280.83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 -2,253,828.76元,本期购买金额790,000,000.00元,本期出售/赎回金额850,000,000.00元[118] - 合肥天鹅制冷科技有限公司为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22,000万元,公司持股比例100%,总资产359,755,011.91元,净资产108,708,963.24元,营业收入188,017,911.41元,净利润181,958.84元[119][120] - 安徽江航爱唯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为参股公司,注册资本2,667万元,公司持股比例25%,总资产102,531,195.74元,净资产52,084,347.99元,营业收入83,546,889.53元,净利润 -3,097,300.81元[119][120] - 2023年度拟以791339156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1.3元,派现总额102874090.28元,占归母净利润53.31%[166] - 2024年度拟以总股本791339156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0.9元,派现总额71220524.04元,占归母净利润56.80%[168]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275838220.04元,年均净利润187453461.86元,现金分红比例147.15%[173][174]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研发投入456290931.80元,占累计营业收入比例13.33%[17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航空设备制造收入9.02亿元,同比降13.09%,成本5.78亿元,同比降7.30%,毛利率35.91%,降3.99个百分点[94] - 制冷、空调设备制造收入1.76亿元,同比增7.11%,成本1.30亿元,同比增1.19%,毛利率25.99%,升4.33个百分点[94] - 航空产品收入7.42亿元,同比降13.77%,成本4.87亿元,同比降10.14%,毛利率34.45%,降2.65个百分点[94][95] - 特种制冷设备收入1.76亿元,同比增7.11%,成本1.30亿元,同比增1.19%,毛利率25.99%,升4.33个百分点[94][96] - 航空产品生产量18845件,同比降27.35%,销售量23323件,同比增17.11%,库存量17047件,同比降20.80%[97] - 特种制冷产品生产量7918件,同比降11.06%,销售量8778件,同比降1.30%,库存量1429件,同比降37.57%[97] - 航空相关设备制造直接材料成本32717.52万元,占比56.61%;制冷、空调设备制造直接材料成本9662.76万元,占比74.20%[101][102] - 航空产品直接材料成本294779423.46元,占比60.57%;特种制冷直接材料成本96627594.17元,占比74.20%[10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邓长权[14]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工业区延安路35号[14] - 公司网址为www.jianghang.com,电子信箱为hkgy@jianghang.com[14] - 董事会秘书为袁乃国,证券事务代表为朱强[15] - 公司股票为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简称为江航装备,代码为688586[17] - 公司聘请的境内会计师事务所为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9] - 签字会计师姓名为杨益明、刘文文[19] 公司业务开展情况 - 公司承担国家级项目2项,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3项[35] - 全年申请专利136项(含软件著作权),其中发明专利107项[35] - 完成《飞机氧气系统术语》等3项国家标准的报批和《化学产氧器》等2项国家标准的申报工作[35] - 公司航空防务业务全力保障型号研制,承担多型装备的研制交付任务[33] - 民机业务完成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氧气系统产品随机适航工作[34] - 民机业务完成AG600、C909、AC系列直升机的批产交付工作[34] - 民机维修业务完成波音737NG客机空气分离装置PMA产品交付四家航空公司,取得合格供方资格[34] - 公司研制的潜水呼吸器无人检测装置项目顺利通过验收[36] - 敏感元件业务完成中科大配套光纤单元交付任务,开辟深空探测领域新市场[36] 公司业务模式与行业情况 - 公司航空产品和军用特种制冷设备采用直销模式,民用特种制冷设备以直销为主,少量因异地客户资源受限采用经销商模式[41] - 公司航空产品军品执行军方定价,民用航空及特种制冷设备协商议价,未审价产品按初审或暂估价格结算,审价完成后按差价调整收入[41] - 公司属于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及高端装备制造业[42] - 中国航空装备制造业步入发展快车道,形成三层产业结构,公司航空产品处于第二层核心部件集成商位置[42] - 航空航天装备具有技术复杂度高、可靠性要求高、环境适应性高、价值量高的特点[43] - 子公司天鹅公司在特种制冷行业耕耘三十余年,形成稳定成熟业务领域,但竞争激烈,技术升级加快[44] - 特种制冷行业分为军用和民用,军用为武器系统提供环境保障,民用为特定行业提供制冷设备[44] 公司技术与资质情况 - 公司是国内唯一的航空氧气系统及机载油箱惰性化防护系统专业化研发制造基地,也是国内最大的飞机副油箱及国内领先的特种制冷设备制造商[46] - 公司民机产业打通国产民机氧气、惰化系统配套产业链,保持国内领先地位[46] - 公司“天鹅”品牌在特种制冷领域处于引领地位,产品覆盖全军种,并拓展民用特种制冷及新产业[47] - 公司累计授权专利809项,获国家级及军队、省部级等科技奖项60余项[51] - 报告期内公司主编或参编发布16项标准,先后主编或参编已发布标准共90项,其中国标25项、国军标3项、行标62项[51][52] - 公司拥有主要核心技术23项,均运用于主要产品并不断升级改进[53] - 氧气调节技术已达到试样设计阶段,部分产品处于批生产阶段,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等多项大奖[54] - 机载分子筛制氧技术处于在研、批量阶段,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等多项大奖[54] - 公司成功获批航空氧气系统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被认定为首批省科技领军企业、合肥市首批总部企业[51] - 公司荣获“标准化先进单位”称号[51] - 机载分子筛制氧浓度调节技术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中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55] - 机载多床分子筛制氧控制技术获中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成品应用于现役最先进战斗机[55] - 机载氧气监控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二等奖等多项大奖,应用于先进战机机载制氧系统[55] - 航空供氧抗荷一体化技术解决供氧抗荷综合及轻量化集成化需求难题,处于阶段鉴定、小批量生产阶段[55] - 航空氧气系统控制率设计技术解决机电综合、在线监测等难题,处于阶段鉴定、小批量生产阶段[56] - 舱外航天服温控、供氧调节技术获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航空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处于正样阶段[56] - 机载燃油箱惰化系统集成技术获中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航空工业集团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处于在研阶段[56] - 公司机载空气分离制氮技术可分离出富氮气体通入机载燃油箱,防止着火爆炸,获航空工业集团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处于国内领先且批量生产[57] - 制氮惰化系统验证技术可模拟飞机油箱惰化系统工况,为产品及系统设计优化提供依据,处于国内领先,已完成设计定型(鉴定)[57] - 飞机副油箱气动外形设计技术可优化副油箱外形,减少气动阻力,保证投放安全,处于国内领先且批量生产[57] - 飞机副油箱雷电防护技术可在副油箱遭受雷击时传递消耗雷电流能量,防止燃油点燃,处于国内领先且在研[57] - 飞机燃油箱晃振和振动试验技术可模拟副油箱在空中的力学环境,检验其抗晃振和振动能力,获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航空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处于国内领先且批量生产[59] - 飞机复合材料副油箱设计技术可实现副油箱显著减重,提高飞行器续航和机动性能,处于国内领先且在研[59] - 飞机副油箱安全投放分离技术可控制副油箱投放时的分离速度和轨迹,保证飞机飞行
江航装备(688586)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