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营建筑(01582) - 2024 - 年度业绩
华营建筑华营建筑(HK:01582)2025-03-20 19:4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总收益增至约60.66亿港元,2023年为约54.46亿港元[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总毛利增至约3.532亿港元,2023年为约3.06亿港元[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约5370万港元,2023年为约7190万港元[2] - 2024年公司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10.74港仙,2023年为14.38港仙[4] - 2024年公司年内全面收益总额为5271.6万港元,2023年为6208.5万港元[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非流动资产总值为3.66376亿港元,2023年为3.53693亿港元[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总值为44.89806亿港元,2023年为37.77662亿港元[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为39.24353亿港元,2023年为34.03201亿港元[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净资产为6.75893亿港元,2023年为6.34849亿港元[8] - 2024年总收益为6066037千港元,2023年为5445560千港元,同比增长11.4%[23][26][28][29]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07203千港元,2023年为100707千港元,同比增长6.4%[25] - 2024年集团除税前溢利为80544千港元,2023年为84901千港元[18] - 2024年集团年内溢利为53950千港元,2023年为72225千港元[18] - 2024年集团总负债为4180289千港元,2023年为3496506千港元[20] - 2024年除税前溢利相关合约成本为5712805千港元,2023年为5139569千港元,同比增长11.1%[31] - 2024年融资成本总计65820千港元,2023年为52649千港元,同比增长24.6%[36]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0915千港元,2023年为9647千港元,同比增长13.1%[22][31] - 2024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22070千港元,2023年为22377千港元,同比下降1.4%[22][31] - 2024年研发开支为20074千港元,2023年为17510千港元,同比增长14.6%[33] - 2024年年内税项支出总额为2659.4万港元,2023年为1267.6万港元[39] - 2024年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5371.5万港元,2023年为7188.7万港元[40] - 2024年应收贸易款项账面净值为77588.7万港元,2023年为81635.4万港元[42] - 2024年应付贸易及保留金款项总计为192040.5万港元,2023年为153429.2万港元[45] - 2024年计息银行借款总计为53416.4万港元,2023年为41558.3万港元[47] - 集团总收益从2023年约54.456亿港元增至2024年约60.66亿港元,增加约6.204亿港元或约11.4%[60] - 集团合约成本从2023年约51.396亿港元增至2024年约57.128亿港元,增加约5.732亿港元或约11.2%[64] - 集团毛利从2023年约3.06亿港元增至2024年约3.532亿港元,2023年及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约5.6%及5.8%[66] - 其他收入从约1320万港元减至约900万港元[71] - 行政开支从约1.73亿港元减至约1.625亿港元[72] - 其他经营开支从约190万港元增至约730万港元[73] - 金融资产减值从约670万港元增至约4600万港元[74] - 融资成本从约5260万港元增至约6580万港元[75] - 所得税开支从约1270万港元增至约2660万港元,增幅约109.4%[76] - 年内纯利从约7220万港元减至约5400万港元,减幅约25.2%[78] - 2024年底资产负债率从约42.3%降至约30.2%[8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计息银行借款约为5.342亿港元,2023年为4.156亿港元[8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向银行质押账面价值为1.872亿港元的服务特许权安排下的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2023年12月31日为1.746亿港元[89] 股息分配相关 - 董事拟建议派发每股1.8港仙的末期股息,合共约900万港元[2] - 2024年和2023年每股普通股中期股息均为1.5港仙,建议末期股息均为1.8港仙[39] - 董事会建议派付报告期内末期股息每股1.8港仙,与2023年相同[93] 财务报表准则相关 - 综合财务报表涵盖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财报[12] - 本年度财务报表首次采纳多项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14] - 已颁布但未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集团有意生效时应用[15]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建筑业务销售予外部客户收益为5926563千港元,2023年为5231681千港元[18] - 2024年环保业务销售予外部客户收益为139474千港元,2023年为213879千港元[18] - 2024年建筑业务分部资产为4238966千港元,2023年为3576967千港元[20] - 2024年环保业务分部资产为560513千港元,2023年为493223千港元[20] - 2024年客户A收益为1090399千港元,客户B收益为818125千港元,均占集团收益10%以上[26] - 2024年建筑业务客户合约收益为5926563千港元,2023年为5231681千港元,同比增长13.3%[28] - 2024年环保业务客户合约收益为128544千港元,2023年为205236千港元,同比下降37.4%[28] - 楼宇建筑工程收益从2023年约47.03亿港元增至2024年约54.145亿港元,增加约7.115亿港元或约15.1%[61] - RMAA工程收益从2023年约5.287亿港元减至2024年约5.12亿港元,减少约1670万港元或约3.2%[62] - 环保业务收益从2023年约2.139亿港元减至2024年约1.395亿港元,减少约7440万港元或约34.8%[63] - RMAA工程毛利从2023年约6170万港元增至2024年约7090万港元,毛利率从约11.7%增至约13.8%[68] - 环保业务毛利从约3990万港元增至约4420万港元,毛利率从约18.7%增至约31.7%[69] 项目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52个在手项目,原始合约总额约331亿港元[50] - 2024年公司获授20个新项目,原始合约总额约88亿港元,完成12个项目,原始合约总额约32亿港元[5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环保业务有2个项目,原始合约总额约540万港元,另有21个服务特许及运营项目;合营企业有7个新能源储能项目,预计2025年动工完工[53] - 2024年12月31日后,集团获4个新项目,楼宇建筑合约约41亿港元,RMAA工程合约约2240万港元;研发开支约2010万港元[55] 公司荣誉与媒体报道 - 集团报告期内获80项荣誉,被媒体报道104篇次[51] 员工情况 - 2024年底员工数从906名增至1015名,总员工成本从约4.647亿港元增至约5.028亿港元[79] 股东登记与股东大会相关 - 公司将于2025年6月16日至6月19日暂停办理股东登记,以确定出席股东大会并投票的股东身份[94] - 为符合出席股东大会并投票资格,所有股份过户文件等最迟须于2025年6月13日下午4时30分前交回办理登记[94] - 公司将于2025年6月25日至6月30日暂停办理股东登记,以确定收取末期股息的股东资格[95] - 为符合享有末期股息资格,所有股份过户文件等最迟须于2025年6月24日下午4时30分前交回办理登记[95] - 公司应届股东大会将于2025年6月19日举行[103] 业绩公告与年报相关 - 本年度业绩公告刊载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年报将适时寄发并刊载[104] 公司股权结构 - 法定股本为10000万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普通股,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500万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普通股,2024年和2023年均无变化[48] 公司董事情况 - 截至公告日期,公司有三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6] 税务政策 - 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计提,符合两级制利得税税率制度的附属公司首笔200万港元应课税溢利按8.25%缴税,其余按16.5%缴税[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