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滨海泰达物流(08348) - 2024 - 年度财报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执行董事为杨卫红(董事长)、马欣(总经理)[7] - 公司股票编号为08348,网址为www.tbtl.cn[11] - 公司主要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天津翠亨广场支行等五家银行[11] - 公司核数师为先机会计师行有限公司,H股股份过户登记处为香港中央证券登记有限公司[10] - 公司注册地址为中国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渤海路39号办公楼三层,邮编300457[10][11] - 公司香港总办事处位于香港湾仔告士打道128号祥丰大厦25楼[11] - 公司董事会辖下有审核、薪酬、提名委员会,各委员会有相应主席和成员[8][9] 公司股权结构 - 正大置地、公众股东、正大制药、泰达控股持股比例分别为42.45%、21.82%、8%、27.73%[13] - 泰达公共保税仓、丰田物流、泰达供应链、元大物流等公司存在不同持股比例,如部分为100%、52%、51%等[1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约37.10亿元,较2023年增长约1.66%[22][25] - 2024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年度溢利约589.8万元,2023年为2977.8万元[22][25] - 2024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全面收益总额约490.5万元,2023年为2379.4万元[22][25] - 2024年每股盈利约0.02元,2023年为0.08元[22][2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约17.93亿元,较2023年减少2784.7万元[23][2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约8.94亿元,较2023年增加6891.5万元[23][2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归属母公司的净资产约8.85亿元,2023年为8.87亿元[23][2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每股期末净资产约2.50元,与2023年持平[23][26]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7.1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60亿元,增幅1.66%,主要因加强与优质客户合作,拓展物资采购业务规模[66][70] - 2024年公司销售成本为36.8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93亿元,增幅2.59%,整体毛利率为0.77%,较上年同期下降0.90个百分点,主要因汽车整零供应链物流服务毛利下降[67][71] - 2024年公司行政开支为4397.3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46.3万元,降幅16.14%[68][72] - 2024年公司融资成本为1961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72.9万元,降幅8.10%[74][79] - 2024年公司税务开支为 - 40.6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03.9万元,降幅108.76%,因经营业绩下降致所得税减少[75][80] - 2024年公司权益投资公允价值净变动为 - 99.3万元,因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净值下降[76][81] - 2024年公司应占合营、联营公司业绩为555.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103.5万元,降幅79.29%,因电子零部件及冷链物流合营公司业绩下降[77][82] - 报告期内公司出售合营公司泰达行60%权益,取得收益2412.4万元[78][83] - 2024年全年总利润为506.8万元,较去年同期3036.2万元减少2529.4万元,降幅83.31%[85][90] - 2024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年度溢利为589.8万元,较去年同期2977.8万元减少2390.1万元,降幅80.19%[85][90] - 2024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全面收益总额为490.5万元,较去年同期2379.4万元减少1888.9万元,降幅79.39%[85][90]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0.03元,预计派息总额为1062.936万元[86][9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借款余额为2.60119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3.51909亿元[89][9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负债与总资产比率为45.21%,2023年12月31日为45.56%;资本与负债比率为32%,2023年12月31日为39%[95][10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2.984亿元投资物业及8467.3万元银行存款已抵押[96][102] - 2024年集团汇兑收益及损失相抵后为汇兑收益52万元[98][10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971名雇员,2023年12月31日为1079名[109][11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汽车物流及电子零部件物流板块业绩大幅下滑,致年度整体业绩显著下降[28][29] - 2024年仓储及多式联运板块经营业绩显著改善,其他板块采取措施应对挑战保持稳定[30][31] - 公司主要业务中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供应链物流服务营业收入占比30.4%,物资采购服务占比68.2%,仓储及多式联运业务占比1.1%,其他服务占比0.3%[51][54] - 报告期内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供应链物流服务营业收入约11.27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9516.1万元,降幅7.79%[53] - 报告期内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供应链物流服务经营成果约61.8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781.2万元,降幅96.65%[53] - 报告期内汽车整零供应链物流服务营业收入11.27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0.95亿元,降幅7.79%,营业业绩61.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781.2万元,降幅96.65%[56] - 报告期内物资采购服务营业收入25.2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79亿元,增幅7.62%,营业业绩37.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14.8万元,降幅89.30%,因拓展客户销售费用增加[58][61] 业务调整与发展 - 2024年公司完成合营公司泰达行(天津)冷链物流有限公司股权对外转让,退出天津区域冷冻仓储市场[33][36] - 2024年公司联营公司天津铁合金交易所有限公司及天津港港湾国际汽车物流有限公司清退工作取得进展[33][36] - 2025年国际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有不确定性,但公司将利用资源提升竞争力实现稳健经营[40][43] - 仓储及多式联运服务板块加强核心资产招商提升自持物流资产盈利水平,融入“港产城”战略提升业务运营和服务水平[41][44] - 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供应链物流服务板块推进经营改善,收缩战线、压降成本、拓展其他汽车品牌物流服务[41][44] - 物资采购服务板块严控风险,优化客户结构提升盈利空间[41][44] - 通过合营公司运营的电子零部件供应链物流服务板块优化管理力度,提升投资收益[41][44] - 2024年11月5日,公司以9312.324万元出售合营公司泰达行60%权益[107][110] ESG相关信息 - 报告展示集团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方针及表现[121] - 报告范围采用营运控制方法和重要性原则,2024年不再纳入冷链物流服务业务[123][124][132][134] - 报告遵循重要性、量化、平衡、一致性汇报原则[125][126][127][128][129][130][132][134] - 集团主要运营业务包括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供应链物流服务、物资采购服务、仓储及多式联运业务和其他服务[124] - 集团建立独立稳健管治架构,确保ESG治理与业务策略一致[133][135] - 董事会对集团ESG相关事宜承担最终责任,至少每年开会一次[133][135] - 董事会负责审查ESG事宜重要性、风险和机遇,检讨表现和进展[133][135] - 董事会定期检查和评估集团环境社会责任制度执行情况[133][135] - 董事会确保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性,审批报告披露资料[133][135] - 集团响应中国政府环保政策,将ESG理念融入日常运营[121] - 公司成立ESG工作小组负责执行具体ESG事项,每年至少开一次会评估政策有效性并向董事会汇报[137][140] - 公司致力于将ESG管理方针融入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应对潜在风险[138][141] - 董事会与政府机构保持联系,与内外部沟通确保重要数据共享[139][141] - 公司制定长期规划履行社会责任,控制每千平方米能源消耗[143][147] - 公司设定内部ESG关键绩效指标,包括每千平方米用电量和燃料消耗[144][147] - 公司通过多种方式与供应商保持稳定沟通,支持子公司业务发展和智能化转型[146][149] - 公司将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国家30 - 60双碳目标关联,增加新能源作业车辆占比[150][153] - 公司设立量化环境目标并定期评估进展,明确阶段性改善措施[150][153] - 公司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目标,加强主业,降本增效[151][154] - 公司将培育智慧仓储物流、园区管理和智慧供应链管理服务业务[151][154] - 公司认为促进利益相关者参与并及时响应其关注事项对长期成功至关重要[157][158] - 公司通过多种渠道与政府及监管当局、股东、雇员、客户、供应商、公众等利益相关者沟通[159][161] - 公司定期进行重要性评估,聘请独立第三方进行在线调查,确定利益相关者主要关注事项及重大利益[163][164][165] - 公司确定4个最重要的ESG事宜,分别为货物安全、职业健康与安全、雇员薪酬与福利、资源消耗[168] - 公司根据重要性评估结果调整ESG承诺、策略、目标及资产分配优先级[169] - 公司支持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确定SDGs 3、9和13与公司整体可持续发展议程相关且能做出积极贡献[170] - 公司确定与整体可持续发展议程较相关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为3、9及13 [173] - 公司以2022年为基准年,设定了截至2027年12月31日要实现的环境目标 [184][186] - 2022年废气排放中硫氧化物基准为0.03千克/千平方米,目标是维持或降低每千平方米空气污染物排放量 [187] - 2022年废气排放中氮氧化物基准为23.0千克/千平方米 [187] - 2022年废气排放中颗粒物基准为1.7千克/千平方米 [187] - 2022年温室气体排放基准为14.3吨二氧化碳当量/千平方米,目标是维持或降低每千平方米温室气体总排放量 [187] - 2022年无害废水基准为84.5立方米/千平方米,将按耗水目标跟进表现 [187] - 2022年无害废弃物基准为0.5吨/千平方米,目标是维持或降低每千平方米无害废弃物总排放量 [187] - 2022年能源消耗基准为36.6兆瓦时/千平方米,目标是维持或降低每千平方米能源总消耗量 [187] - 2022年水消耗基准为87.1立方米/千平方米,目标是维持或降低每千平方米耗水总量 [187] - 2024年公司运营中总楼面面积约为678,156.7平方米,2023年约为820,347.9平方米[191] - 2024年废气排放中,SOX为11.7千克,NOX为11,689.3千克,PM为849.4千克;2023年分别为20.4千克、17,179.1千克、1,237.2千克[190] - 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3,934.7吨二氧化碳当量,2023年为8,626.0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3年减少约54%[190][193][195] - 2024年无害废水排放为15,870.8立方米,2023年为28,510.4立方米,较2023年减少约44%[190][198] - 2024年无害废弃物中一般生活垃圾为455.1吨,2023年为648.5吨[190] - 2024年有害废弃物中固体废弃物为1.2吨,2023年为5.1吨[190] - 2024年公司回收约0吨废纸,2023年废纸总回收量约为0.1吨[191] - 公司废气主要来自运输汽车和叉车燃料消耗,2024年废气排放总量较2023年下降[192][195] - 公司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自汽车、叉车燃料消耗等,致力于控制运输车辆直接排放[193][195] - 公司安装专业容器处理废水,委托专业机构检查支持污水处理[199] - 2024年公司非危险和危险废物排放量较2023年下降[200] - 公司产生的非危险废物由专业第三方分类收集和处理[200] - 公司运营产生的危险废物按内部程序处理,由合格第三方收集和处置[200] - 公司秉持“3R原则 - 减少、再利用和回收”理念并融入日常运营[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