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息分配情况 - 年内无拟派末期股息(2023年:无)[5] - 公司2024年和2023年均无建议派付或派付末期股息[36] - 董事未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任何末期股息,2023年也无[63] 持续经营业务关键指标变化 - 年内持续经营业务新签及补充合约价值总额为3.28379亿港元,较2023年的5.57812亿港元减少41.1%[6] - 持续经营业务在手合约总额为11.99382亿港元,较2023年的13.93992亿港元减少14.0%[6] - 持续经营业务的收益为4.01303亿港元,较2023年的4.5425亿港元减少11.7%[6] - 持续经营业务的年度亏损为1441.9万港元(2023年:3406.8万港元)[6]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相关成本中,提供服务成本339,060千港元、物业等折旧23,146千港元等;2023年分别为395,708千港元、25,594千港元等[28]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年度亏损为1485.1万港元,2023年为3417.2万港元[35]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年度亏损为1441.9万港元,2023年为3406.8万港元[49] 公司整体业绩指标变化 - 年度亏损为1441.9万港元,较2023年的1908万港元有所减少[6]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5.15港仙,较2023年的7.37港仙有所减少[6]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485.1万港元,2023年为2124万港元[35] - 2024年年度亏损为1441.9万港元,2023年为1908万港元;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亏损为1485.1万港元,2023年为2124万港元[49] 资产相关指标变化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5145亿港元,较2023年的1.56707亿港元有所减少[9] - 2024年流动资产总额为4.68435亿港元,较2023年的5.26491亿港元有所减少[9] - 2024年资产净值为3.99063亿港元,较2023年的4.17995亿港元有所减少[9] - 2024年公司非流动资19,982千港元,2023年为44,094千港元[20] - 2024年中国内地非流动资4,004千港元;2023年为22,733千港元[20] - 2024年香港非流动资14,442千港元;2023年为19,911千港元[20] - 2024年贸易应收款(含应收票据)为14518.4万港元,减值1214.5万港元,净额13303.9万港元;2023年分别为19029万港元、1168.9万港元、17860.1万港元[37] - 2024年贸易应付款为2898.4万港元,2023年为2901.5万港元[3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为468435千港元,流动负债为214987千港元,流动比率为2.18倍;2023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为526491千港元,流动负债为250282千港元,流动比率为2.10倍[5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为7460.3万港元,2023年为9010.1万港元;受限制银行结余为449.2万港元,2023年为零;未动用银行融资金额为500万港元,2023年为5600万港元[5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21.8%,2023年12月31日为21.3%[51] 经营分部情况 - 2024年公司仅一个经营分部,即综合建筑服务;2023年有两个可呈报经营分部,分别是综合建筑设计服务和BIM服务(已终止)[14][15][16] - 2023年综合建筑设计服务分部客户合同收益454,250千港元,BIM服务分部客户合同收益93,985千港元,总计548,235千港元[17] - 2023年综合建筑设计服务分部业绩亏损34,327千港元,BIM服务分部业绩盈利17,546千港元,总计亏损16,781千港元[17] - 2023年已终止经营业务收益93,985千港元,服务成本 -74,701千港元,除税前溢利7,088千港元,年度溢利4,530千港元,出售收益10,458千港元[32] - 2023年已终止经营业务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2,932千港元,非控股权益应占2,056千港元,每股盈利4.49港仙[32] 2023年其他财务数据 - 2023年公司除税前亏损19,136千港元[17] - 2023年金融、合约及其他资产减值亏损净值7,070千港元,折旧及摊销32,581千港元,融资成本6,995千港元[18] - 2023年资本开支4,295千港元,包括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使用权资产除外)以及无形资产[18] - 2023年8月3日香港互联立方与投资者订立股份认购协议,投资者1和2分别以3120万港元和1560万港元认购新股,10月6日完成交易[31] - 2023年底公司于香港互联立方实际权益由44.9%摊薄至35.0%,香港互联立方成为联营公司,其BIM服务分类为已终止经营业务[31] - 2023年客户A1销售收益为45,672千港元,2024年无客户销售收益占集团总收益10%以上[21][22][25] - 2023年视作出售香港互联立方,已出售资产净值为5630.2万港元,视作出售附属公司之收益为1045.8万港元[40] 不同地区业务数据变化 - 2024年公司外部客户收益401,303千港元,2023年为454,250千港元[20] - 2024年中国内地外部客户收益170,913千港元;2023年为207,052千港元[20] - 2024年香港外部客户收益141,543千港元;2023年为174,484千港元[20] - 2024年集团收益为4.01亿港元,较2023年的4.54亿港元减少11.7%;其中,中国内地收益减少3613.9万港元,减幅17.5%,香港收益减少3294.1万港元,减幅18.9%;2024年中东及北非收益占比16.1%,2023年为11.8%[44] 收入及成本相关指标变化 - 2024年银行利息收入1,275千港元、政府补助2,557千港元、其他收入1,649千港元,总计5,481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633千港元、3,926千港元、2,110千港元,总计6,669千港元[27] - 2024年融资成本6,913千港元,其中银行借款利息开支5,527千港元、租赁负债利息开支1,074千港元、其他利息开支312千港元;2023年融资成本6,561千港元[28]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中即期税项926千港元(中国内地),递延税项 -1,811千港元,持续经营业务年度税项抵免 -885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1,453千港元、 -4,067千港元、 -2,614千港元[30] - 2024年服务成本为3.39亿港元,较2023年的3.96亿港元减少14.3%[46] - 2024年毛利为6224.3万港元,较2023年的5854.2万港元增加6.3%;2024年及2023年毛利率分别为15.5%及12.9%[47] - 2024年行政开支为7497.1万港元,较2023年的8948.7万港元减少16.2%[48] 客户信贷政策 - 公司要求部分客户提供占合约总金额5% - 10%的预付按金,授予客户信贷期一般90日内,最多180日[24] 综合建筑设计业务指标变化 - 2024年综合建筑设计业务新合约及补充合约约3.28亿港元,较2023年的5.58亿港元减少41.1%;2024年底在手合约金额约11.99亿港元,较2023年的13.94亿港元减少14.0%[43] 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2017年4月6日发行新股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458亿港元,2022年3月31日董事会将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结余8430万港元重新分配[5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所得款项净额计划用途总计1.458亿港元,实际用途总计1.458亿港元,无未动用款项[57] 股本架构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股本架构变动,股本仅包括普通股[58] 担保及资本承担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代表附属公司就若干项目履约义务向银行发出的服务履约保证金提供593.9万港元担保,2023年为572.6万港元[6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综合财务报表无已订约但未拨备的就投资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的资本承担,2023年分别为1000万港元及人民币780万元[66] 雇员数量变化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全职雇员约615名,2023年约710名[67] 证券交易及重大交易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68] - 2024年末或年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订立重大交易、安排或合约[69] 董事相关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不知悉存在竞争权益或利益冲突[7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遵守证券交易规定及准则[71] 公司合规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72] 报表审核情况 - 审核委员会认为报表编制符合会计准则且披露充分[73] - 公司核数师核对初步业绩公告数字与财务报表草稿金额一致[74] 年报及通告情况 - 公司2024年年报及股东周年大会通告将适时寄发并在网站刊载[75] 公告日期人员情况 - 公告日期执行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分别为梁鹏程等6人及陈进思等3人[75]
思城控股(01486) - 2024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