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半年对比)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164,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123,000港元[2] - 同期,其他收益及亏损为3,677,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1,000,000港元[2] - 以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之公允价值收益为1,139,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72,082,000港元[2] - 除税前溢利为1,641,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68,325,000港元[2] - 本期溢利为1,641,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68,325,000港元[2] - 本期其他全面收益为285,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10,937,000港元[4] - 本期全面收益总额为1,926,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79,262,000港元[4] - 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为0.015港仙,2023年同期为0.62港仙[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集团录得本期溢利1,641,000港元[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借贷利息融资成本为403,000港元,租赁负债利息为30,000港元,总计433,000港元;2023年同期借贷利息为403,000港元,租赁负债利息为50,000港元,总计453,000港元[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托管费用为77,000港元,投资管理费为57,000港元,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回3,677,000港元,薪金及其他福利员工成本为1,042,000港元,退休福利计划供款为60,000港元[2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托管费用为78,000港元,投资管理费为68,000港元,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回1,000,000港元,薪金及其他福利员工成本为2,295,000港元,退休福利计划供款为32,000港元[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公司拥有人应占本期溢利为1,641,000港元,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0,971,634,000股;2023年同期分别为68,325,000港元和10,971,634,000股[2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集团录得溢利164.1万港元,去年同期为6832.5万港元[27] - 2024年公司总员工成本为港币110.2万元,2023年为港币232.7万元[44]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期末对比) - 于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65,471,000港元,6月30日为65,382,000港元[5] - 于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净值为101,652,000港元,6月30日为100,132,000港元[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租赁负债为54,000港元,6月30日为371,000港元[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为167,069,000港元,6月30日为165,143,000港元[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股本为109,717,000港元,6月30日相同[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储备为57,352,000港元,6月30日为55,426,000港元[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每股资产净值为1.52港仙,6月30日为1.51港仙[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8,303,000港元,流动资产净值为101,652,000港元[9] - 2024年12月31日,房地产及天然气分部资产为36,998,000港元,清洁能源分部资产为36,043,000港元,其他分部资产为79,053,000港元,分部资产总计152,094,000港元,综合资产为192,100,000港元[18] - 2024年6月30日,房地产及天然气分部资产为33,508,000港元,清洁能源分部资产为66,002,000港元,其他分部资产为89,765,000港元,分部资产总计189,275,000港元,综合资产为190,891,000港元[1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净值为167,069,000港元,已发行普通股为10,971,634,030股;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产净值为165,143,000港元,已发行普通股为10,971,634,030股[26] - 2024年12月31日,上市证券市值为3699.8万港元,6月30日为3379.1万港元[28] - 集团非上市投资公允价值减少2.09%至5124.4万港元,2024年6月30日为5233.9万港元[3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港币3830.3万元,6月30日为港币52.3万元[3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比率约为5.07倍,6月30日为4.95倍[3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率约为13.03%,6月30日为13.49%[3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股东权益为港币1.67069亿元,6月30日为港币1.65143亿元[4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约为109.7163403亿股,与6月30日持平[42]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半年对比)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小额贷款服务分部收益为164,000港元,分部溢利为164,000港元;房地产及天然气分部溢利为2,180,000港元;清洁能源分部亏损907,000港元;其他分部亏损134,000港元;集团除税前溢利为1,641,000港元[1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小额贷款服务分部收益为0,房地产及天然气分部溢利为14,827,000港元,清洁能源分部溢利为4,645,000港元,其他分部溢利为52,733,000港元,集团除税前溢利为68,325,000港元[17] - 本期集团上市证券业务溢利总额为335.6万港元,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无上市投资股息收入[28] - 本期集团非上市投资组合亏损总额为105.3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溢利总额5343.1万港元[30] 公司业务投资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投资于在香港及中国成立及/或经营业务的上市公司及非上市公司[7] - 公司非上市股权投资集中于中国清洁能源行业及小额贷款公司[31] - 中国小额贷款行业面临民间贷款利率下滑和经营风险上升问题,公司计划退出该行业投资[31] - 公司未来将专注生物能源领域投资,逐步退出小额贷款行业投资[32] - 公司对哈尔滨中金国信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权益为30%,成本为36,693千港元[33] - 公司对天津市滨联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实际权益为3.3%,成本为12,271千港元[33] - 公司对江西华章汉辰担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权益为2.06%,成本为43,150千港元,公允价值为15,201千港元,占集团资产净值百分比为7.91%[33] - 公司对河南天冠能源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实际权益为30%,成本为230,763千港元,公允价值为6,989千港元[33] - 公司对湖南华南新能源有限公司实际权益为30%,成本为51,200千港元[33] - 公司对海南科逸汇睿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实际权益为30%,成本为117,450千港元[34] - 公司对河南中鑫石化油品销售有限公司实际权益为30%,成本为52,084千港元,公允价值为6,945千港元[34] - 公司对河南中鑫生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权益为30%,成本为52,084千港元,公允价值为22,109千港元[34] - 公司各项业务成本总计669,442千港元,公允价值总计51,244千港元[34] - 公司预期专注中国生物乙醇行业,董事会将评估并降低潜在风险以回报股东[36] 公司交易及运营相关 - 2024年12月,公司出售255.5万股恒鼎实业股份,总代价约14.9万港元,变现亏损约801.5万港元[29] - 公司持有6.98079429亿股中国城市基础设施集团股份,实际权益22.32%,市值3699.8万港元,占集团资产净值19.26%[2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6名雇员[44] - 董事会不建议就本期派发任何中期股息,2023年12月31日也无[39] - 公司股份自2023年10月3日上午九时正起于联交所暂停买卖,将继续暂停直至另行通知[50] 财务报表编制及准则应用 - 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及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附录16的适用披露规定编制[8] - 本中期期间,集团首次应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的修订,对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14] 税务政策 - 香港利得税合资格集团实体首2,000,000港元溢利按8.25%税率征税,超过部分按16.5%税率征税;不符合资格实体按16.5%统一税率征税;中国附属公司税率为25%[20][21] 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职位均由杜林东先生担任,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A.2.1条[46]
中国金融国际(00721)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