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约为1.34342亿港元,2023年为1.5694亿港元[20][24]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3839.7万港元,2023年为4530.8万港元[20][24]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主要归因于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约857.9万港元、应收贷款及利息减值亏损约213.5万港元和一般及行政开支约1.22132亿港元[20][24] - 2024年贷款利息收入、金融服务业务收入等多项收入及应收账款减值亏损拨回抵消了部分亏损[20][24]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为3839.7万港元,2023年为4530.8万港元[39]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增加约14.4%,达1.34342亿港元,2023年为1.5694亿港元[40]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毛利约为9227.9万港元,2023年为1.04366亿港元[40]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一般及行政开支减少至约1.22132亿港元,2023年为1.32582亿港元[41] - 2024年公司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收益约为17.5万港元,2023年为亏损约1323.2万港元[28] 放债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放债业务贷款利息收入约为113.7万港元,2023年为111.1万港元[21][25] - 2024年应收贷款利息年利率介于10%至18%[21][2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香港有超過2110名持牌放債人(包括正在申請重續牌照的放債人)[68][7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放債業務分部的應收貸款及利息總淨額約為港幣390萬元,私人貸款及企業貸款分別佔貸款組合總值的約52.4%及47.6%[77][8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約66.4%的未償還貸款結餘須於一年內償還,約33.6%的未償還貸款結餘須於一年後償還[77][8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放債業務貸款組合中的有效及未償還貸款的實際年利率介乎約10%至18%[78][80] - 去年年利率約為15%至18%之無抵押貸款佔貸款總數約50%,並已全數減值[78][8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以香港住宅物業及停車位為抵押的兩項貸款佔貸款總數約33.3%及貸款組合總值約52.4%,實際年利率分別為12%及10%[84][8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個人╱企業擔保作抵押的貸款佔貸款總數約16.7%及貸款組合總值約47.6%,實際年利率為12%[84][87] - 2024年放債業務客戶均為香港或中國內地居民或於香港及╱或中國內地經營業務的公司[86] - 公司與客戶有1至5年的合作關係,通過現有客戶、董事及╱或員工推薦等渠道接觸客戶[86] - 放債業務私人貸款目標客戶為富裕及聲譽良好的客戶,商業貸款目標客戶為於香港及╱或中國經營業務且根基穩固的公司[85][8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放债业务最大客户应收贷款及利息本金约190万港元,占比47.6%;五大客户应收贷款及利息总净额约390万港元,占比100%[90][91] - 2024年集团录得应收贷款及利息减值亏损约210万港元,2023年同期约400万港元,减值亏损减少因逾期应收贷款减少[93][95] - 2024年减值亏损约210万港元主要来自个人担保企业贷款,本金440万港元,年利率12%[94][96] - 累计减值亏损约840万港元涉及上述企业贷款及三名个人无抵押贷,本金分别为180万、300万、300万港元,年利率分别为14%、18%、15%,占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贷款及利息总额约68.2%[94][96] - 2024年12月31日后,180万港元贷款未续期且到期未全额偿还,截至报告日已收本金约135.7万港元、利息及逾期利息约75.2万港元[101] - 公司已启动债务追讨程序,包括发催款函、委托律师发函、对借款人提起法律诉讼[101] - 该笔180万港元贷款在2022年已全额减值,2024年公司录得该笔贷款应收贷款及利息减值亏损转回约40万港元[101] - 集团放债业务客户为香港或中国居民或在香港及/或中国经营业务的公司,与客户关系1至5年[88] - 集团通过多种渠道与客户接洽,包括现有客户推荐、董事及/或雇员推荐[88] - 年内向主要客户授出贷款的信贷期为8个月至5年,按公平原则磋商所得[90][91] - 金额为180万港元的贷款于2024年12月31日后未续期,已到期未全额偿还,公司收到本金还款约135.7万港元、利息及违约利息还款约75.2万港元,2024年录得应收贷款及利息减值亏损拨回约40万港元[102] - 金额为300万港元的贷款于2024年12月31日后未续期,已到期未全额偿还,公司收到本金还款约38.6万港元、利息及违约利息还款约73.4万港元,借款人2024年收到破产令,公司已提交债权证明,该贷款去年已全额减值[104] - 另一笔金额为300万港元的贷款于2024年12月31日后未续期,已到期未全额偿还,公司收到本金还款约45.8万港元、利息及违约利息还款约110.8万港元,2024年录得应收贷款及利息减值亏损拨回约10万港元[106] - 金额为440万港元的贷款于2024年12月31日后未续期,已到期未全额偿还,公司收到利息及违约利息还款约75.7万港元,2024年录得应收贷款及利息减值亏损约260万港元[106] - 公司假定合约付款逾期超365日时,信贷风险自初步确认以来已大幅增加,若债务工具于报告日期被判定为低信贷风险,则假定信贷风险无大幅增加[107][113] - 公司定期监察识别信贷风险大幅增加标准的有效性并酌情修订,确保能在款项逾期前识别风险[108][113] - 公司为贷款审批程序制定了标准化和集中管理的信贷政策[110] - 董事会设立信贷委员会并采用信贷政策进行信贷审批,委员会有权处理所有信贷事宜,成员由董事会任命,法定人数至少两名[111] - 信贷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批准和监督公司放债业务信贷政策、监控贷款组合,信贷政策会根据市场环境变化由委员会和董事会不时审查修订[11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信贷委员会由两名成员组成,一名为执行董事、公司行政总裁及从事放债业务子公司的董事,另一名为有超十年会计、审计和财务管理经验的高级财务经理[112] - 公司已建立标准化及集中管理信贷政策,信贷委员会可全权处理所有信贷事宜,法定人数至少两名成员[114] - 2024年12月31日,信贷委员会由两名成员组成,一名为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另一名为高级财务经理[114] - 评估潜在客户贷款申请时考虑身份证明、住址证明、还款能力评估和法律搜查等因素[119] - 评估个人客户贷款申请着重考虑收入证明、资产证明和是否提供个人担保[120][122] - 评估公司客户贷款申请着重考虑收入来源及往绩记录期、资产证明和是否提供个人担保[121][123] - 担保人需满足与借款人相同的基本资格和审批标准,并经过相同的核实和审批程序[125] - 信贷委员会根据客户信用风险、可收回性和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贷款利率,无抵押贷款利率通常较高[126] - 信贷委员会完成信贷评估和贷款申请审查后,将贷款文件提交给放债业务子公司董事作最终审批[127] - 若贷款构成GEM上市规则规定的须披露交易,贷款申请将提交董事会审议批准,公司不进行构成重大交易或以上的贷款[128] - 公司建立内部控制措施控制信用风险和管理信贷业务,包括定期分析审查贷款组合、监控贷款和实施债务回收程序[129] - 2024年放债业务贷款利息收入约为港币113.7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港币111.1万元[133][137] 金融服务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金融服务业务收入约为961.5万港元,2023年为914.9万港元[22][25] - 金融服务业务由国农证券经营,其于2017年6月成为公司全资附属公司[134][138] - 国农证券收入来源包括经纪服务佣金、孖展融资客户利息收入、资产管理服务管理费及表现费、包销或配售佣金收入[135][138] - 2024年公司主要为个人及公司提供保证金融资,授出保证金贷款予公司关连人士[144][14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保证金融资应收账款总额约为港币4400万元,个人客户占65%,商业客户占35%[145][14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保证金客户应收账款由市值约港币1.699亿元的证券作抵押,2023年为港币2.208亿元[14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金融服务业务保证金客户有效贷款利率为8.9% - 18.9%[150] - 公司完善贷款审批程序,审慎评估客户,密切关注市场调整利率及按揭成数[133][137] - 公司建立内部控制措施控制信贷风险,包括分析审查贷款组合、监控提款后贷款等[131] - 资产管服务目标客户是没时间管理投资且资金不足的投资者,公司可收管理费及表现激励收入[140][14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保证金融资业务最大客户贷款约900万港元,占保证金贷款20%;五大客户贷款本金总额约3120万港元,占71%[151][15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保证金客户应收账款由市值约1.699亿港元证券作抵押(2023年为2.208亿港元)[15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金融服务业务保证金客户有效及未偿还贷款实际年利率约8.9% - 18.9%[15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保证金客户贷款减值亏损(2023年为130万港元),确认减值亏损拨回约130万港元(2023年为零元)[158][160] - 本年度减值亏损拨回约130万港元主要来自一名人士,其自2022年1月起保证金短缺360万港元,2023年已全额减值,2024年全额偿还[159][161] - 集团按预期信贷亏损(ECL)模型对应收账款执行减值评估,ECL金额在各报告日期更新[152][155] - 全期ECL指相关工具预期年期内所有可能违约事件产生的ECL,评估基于集团历史信贷亏损经验并调整[157][160] - 集团按12个月ECL计量亏损拨备,除非信贷风险大幅增加则确认全期ECL[158][160] - 评估信贷风险是否大幅增加时,集团对比报告日和初始确认日违约风险,考虑定量及定性信息[163][166] - 若合约付款逾期超365日,集团假定信贷风险大幅增加,除非有合理资料证明可收回[164][166] - 金融服务业务年内利息收入约为527.3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51.4万港元[170][173] - 每月或市场不利时出具压力测试报告供负责人员审阅监控,评估流动资金过剩水平并建议后续行动[176][179] - 保证金贷款条款根据客户贷款金额、资料、抵押品等因素确定并可能调整[177][180] - 客户申请保证金贷款额度需提交申请表和财务证明,董事和负责人员综合评估后决定是否批准[178][181] - 负责人员交易时监控客户未偿还借款,未偿还贷款大于抵押品总保证金价值时发追加保证金通知[184][189] - 持牌人和负责人员在30天宽限期内每天发追加保证金通知并建议后续行动[185][189] - 宽限期内未恢复保证金水平或未偿还保证金贷款超抵押品总市值80%触发强制平仓[186][187][190] 食品及饮料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食品及饮料业务营业额约为1.17425亿港元,2023年为1.39815亿港元[29] 酒精饮料分销及杂项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酒精饮料分销及杂项业务营业额约为67.3万港元,2023年为209.2万港元[29] - 2018年4月公司收购Belicious进入酒精饮料分销业务[19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对酒精饮料分销业务的商誉进行减值评估,确认商誉减值损失约3万港元,2023年为10.7万港元[200] - 公司致力于通过加强对人力资本及运营效率的战略重点应对温和消费挑战[195][198] - 公司核心是在保持精简成本结构的同时发展一支技术高超的销售团队[195][198] - 公司首要任务是确保各项措施巩固追求卓越及具成本效益运营的承诺[195][198] - 2018年4月,公司通过收购比利时手工啤酒有限公司开展酒精饮料分销业务[198] - 公司目前通过网络及与客户的紧密关系向个人和公司客户销售精选葡萄酒等产品[198] - 酒精饮料分销及杂项业务年内收入约为67.3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09.2万港元[196][198] 儿童教育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国农金融投资(08120)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