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农金融投资(08120)
icon
搜索文档
国农金融投资(08120)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2 16:27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國農金融投資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9月2日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8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8120 | 說明 | 不適用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00 | HKD | | 0.01 HKD | | 1,0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00 | HKD | | 0.01 HKD | | 1,000,000,000 | 本月底法定/註冊股本總額: ...
国农金融投资(08120) - 致非登记持有人之通知信函及回条
2025-08-20 17:32
Dear Non-registered Shareholder(s) (Note 1) , China Demeter Financial Investments Limited (the "Company") – Notification of publication of 2025 Interim Report (the "Current Corporate Communication") The English and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Company's Current Corporate Communications are available on the Company's website at http://www.chinademeter.com and the website of The Stock Exchange of Hong Kong Limited (the "Stock Exchange") at www.hkexnews.hk respectively (the "Website Version"). The Company strongly ...
国农金融投资(08120) - 致现有登记股东之通知信函及回条
2025-08-20 17:30
(Incorporated in the Cayman Islands and continued in Bermuda with limited liability)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及於百慕達存續之有限公司) (Stock Code 股份代號:8120) NOTIFICATION LETTER 通知信函 21 August 2025 Dear Registered Shareholders. China Demeter Financial Investments Limited (the "Company") – Notice of publication of 2025 Interim Report (the "Current Corporate Communication") 各位登記股東: 國 農 金 融 投 資 有 限 公 司(「本 公 司」) –刊 發2025中 期 報 告(「本 次 公 司 通 訊」) 本 公 司 的 本 次 公 司 通 訊 之 中、英 文 版 本 已 分 別 上 載 於 本 公 司 網 站(http://www.chinademeter.com)及 香 港 聯 合 交 易 ...
国农金融投资(08120)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8-20 17:27
收入和利润(同比变化) - 公司收入为5176.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6876.6万港元下降24.7%[10][13]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764.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1199.7万港元扩大47.1%[10] - 毛利为3690.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4766.4万港元下降22.6%[10][13] - 税前亏损为1745.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159.4万港元扩大50.6%[13]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扩大至1764.3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199.7万港元增长47.1%[15] - 集团总收入同比下降24.7%,从6886.6万港元降至5176.6万港元[34] - 期内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764.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199.7万港元亏损扩大47.1%[66] - 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增至1764.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199.7万港元增长47.1%[196] - 总收入下降25%至5176.6万港元(去年同期6876.6万港元)[197] 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一般及行政开支为5383.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6060.6万港元下降11.2%[13] - 财务成本为192.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15.4万港元下降10.5%[13] - 员工福利开支(不包括董事酬金)为2470.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812.3万港元下降12.1%[64]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236.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546.4万港元下降20.0%[64] - 已确认为开支的存货成本为1486.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110.2万港元下降29.6%[64] - 董事酬金为143.2万港元,与去年同期142.5万港元基本持平[64] - 香港利得税开支为0港元,去年同期为43.7万港元[58] - 行政费用下降11.2%至5383.6万港元(去年同期6060.6万港元)[200] -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为143.2万港元,与去年同期142.5万港元基本持平[194] 各业务线收入表现 - 食品及饮料业务收入为4329.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5908.0万港元下降26.7%[13] - 金融服务收入为409.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578.9万港元下降29.2%[13] - 儿童教育服务收入为392.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97.2万港元增长32.0%[13] - 食品及饮料分部收入同比下降26.7%,从5908.1万港元降至4329.2万港元[34] - 金融服务分部收入同比下降29.2%,从578.9万港元降至409.6万港元[34] - 儿童教育服务分部收入同比增长32.0%,从297.2万港元增至392.4万港元[34] - 酒精饮料及杂项业务分部收入同比下降94.4%,从25.2万港元降至1.4万港元[34] - 食品及饮料业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59,080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43,292千港元,降幅为26.7%[45] - 儿童教育服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2,972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3,924千港元,增幅为32.0%[45] - 金融服务佣金收入中,证券交易佣金从2024年上半年的1,099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1,587千港元,增幅为44.4%[45] - 酒精饮料分销及杂项业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252千港元大幅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4千港元,降幅为94.4%[45] - 配售及包销佣金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1,925千港元大幅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千港元[45] - 金融服务业务收入下降29.2%至409.6万港元(去年同期578.9万港元)[197] - 食品饮料业务收入下降26.7%至4329.2万港元(去年同期5908.0万港元)[197] - 儿童教育服务收入增长32.0%至392.4万港元(去年同期297.2万港元)[197] 各业务线利润表现 - 集团整体分部亏损扩大至1117.5万港元,去年同期为431.9万港元亏损[34] - 食品及饮料分部亏损扩大至891.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635.8万港元亏损[34] - 证券投资分部亏损扩大至143.4万港元,去年同期为62.9万港元亏损[34] - 中央行政成本略降至534.6万港元,去年同期为550.9万港元[34] 其他收入及金融资产表现 - 其他收入总额为268.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97.8万港元下降32.4%[51] - 咨询及转介费收入为141.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75.2万港元下降19.5%[51]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亏损128.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47.6万港元扩大169.7%[13] - 来自证券客户的利息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2,707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426千港元,降幅为10.4%[47] - 基金投资公允价值损失32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1,598,000港元收窄80%[103] 资产状况变化 - 总资产由2024年末的1.214亿港元下降至1.168亿港元,减少3.8%[16] - 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少34.4%至2357.2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3593.9万港元大幅下降[16] - 贸易应收账款减少22.8%至4059.0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5254.8万港元明显改善[16] - 资产净值下降6.2%至4570.8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4871.6万港元减少[17] - 股本增加50.1%至135.5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90.3万港元显著增长[17]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169,955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48,368千港元,降幅为12.7%[40] - 放债业务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7,388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6,646千港元[40] - 证券投资业务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10,287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7,837千港元,降幅为23.8%[40] - 物业、厂房及设备期初账面值为3593.9万港元,期末降至2357.2万港元,减少34.4%[76] - 使用权资产账面价值从2795.2万港元降至1801.5万港元,减少35.5%[78] - 应收贷款及利息总额从1231.8万港元降至1206万港元,信贷亏损拨备为815.1万港元[85] - 非上市基金投资账面价值2,386,000港元,较期初2,706,000港元下降11.8%[99] - 应收账款总额40,590,000港元,较期初52,548,000港元下降22.7%[105] - 香港上市股本证券投资公允价值为7,750,000港元,较2024年末的10,200,000港元下降24.0%[129] - 非上市股本证券投资公允价值保持87,000港元不变[129] - 公司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第一层级金融资产为775万港元[171] - 公司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第二层级金融资产为243.9万港元[171] - 公司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第三层级金融资产为8.7万港元[171] - 公司第一层级金融资产较期初1020万港元下降24.0%[171] - 公司第二层级金融资产较期初275.9万港元下降11.6%[171] - 公司第三层级金融资产与期初87万港元持平[171] 负债和权益变化 - 流动负债减少9.6%至9872.0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1.0926亿港元有所下降[16] - 租赁负债大幅减少61.0%至2302.9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5909.8万港元显著降低[16][17] - 公司总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121,239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02,660千港元,降幅为15.3%[40] - 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60,785千港元,较2024年末的61,567千港元略有下降[132] - 非金融服务业务应付账款为4,612千港元,较2024年末的8,576千港元下降46.2%[132][135] - 金融服务业务应付客户款项为21,855千港元,较2024年末的21,459千港元增长1.8%[134] - 其他借款总额为18,157千港元,其中13,157千港元由公司担保抵押[137] - 租赁负债总额为23,029千港元,较2024年末的36,898千港元下降37.6%[141] - 一年内到期的租赁负债为19,738千港元,占总额的85.7%[141] - 已发行股本增至135,522千股,股本总额为1,355千港元[142] 现金流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005.4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067.1万港元下降51.3%[2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59.7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使用79.6万港元[2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融资活动使用现金流净额288.1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66.8万港元减少21.5%[20] - 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365.9万港元,较期初2588.9万港元增长30.0%[2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30.0%至3365.9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2588.9万港元显著改善[16] 融资和资本活动 - 公司通过供股发行筹集资金1558.5万港元,相关交易成本为81.6万港元[18] - 公司使用缴入盈余813.2万港元抵销累计亏损,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使用金额达2.2976亿港元[18][19] - 2024年6月通过配售发行150,580千股,获得净收益约6,479千港元[143] - 2024年11月完成资本重组,包括10合1股份合并及拆细[144][145] - 公司完成配售150,580,334股普通股,每股价格港币0.045元,净筹资约港币6,479,000元[146] - 公司股本重组涉及股份合并(每10股合并为1股面值港币0.10元)、股本削减(每股面值由港币0.10元减至0.01元)及股份拆细(每股拆为10股面值港币0.01元)[147][150][151][152] - 公司完成供股发行45,174,100股,认购价每股港币0.345元,净筹资约港币14,769,000元[155][156] - 供股相关成本及费用约港币816,000元[155][156] - 公司出售附属公司Way Union及其子公司100%股权,现金总代价港币20,000元[157][158] - 出售附属公司产生收益港币18,000元[159] 贷款和信贷风险 - 逾期贷款总额为2,065,000港元,较2024年末的1,867,000港元增长10.6%[90] - 未逾期贷款总额为1,844,000港元,较2024年末的2,052,000港元下降10.1%[90] - 贷款减值损失拨备期末余额为8,151,000港元,较期初8,399,000港元减少248,000港元[96] - 本期收回减值贷款248,000港元,而去年同期新增减值2,135,000港元[96] - 减值贷款涉及客户数量从6家减少至4家,减少33.3%[91][96] - 应收贷款实际年利率维持在10%至18%区间[85] - 约184.4万港元应收贷款通过香港泊车位及住宅物业抵押担保[88] - 公司采用365天作为违约认定标准而非行业通用的90天标准[113] - 所有业务板块截至2025年6月30日均未确认应收款项减值损失[114][117][126] - 2024年保证金客户应收账款减值损失拨回1,250,000港元[117] 关联方交易 - 公司关联方证券交易佣金收入从2024年1000港元降至2025年零港元[182] - 关联方证券交易佣金费率区间为0.03%-0.25%[184] - 关联方现金账户结余中,陈志锋董事结余增长400%至-14.5万港元(去年同期-2.9万港元)[190] - 吴廷杰股东及其近亲现金账户结余改善69.1%至-63万港元(去年同期-204万港元)[190] 其他重要事项 - 每股基本亏损为14.60港仙,较2024年同期的14.81港仙略有收窄[1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1745.7万港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亏损为1764.3万港元[18] - 公司累计亏损从2025年初的3.907亿港元扩大至2025年6月30日的4.002亿港元[1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其他全面开支为32万港元,主要来自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18] - 公司总权益从2025年初的4871.6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570.8万港元[18] - 合营企业BLVD Cayman Limited已注销,释放储备约24.6万港元[83] - 本期未计提使用权资产减值损失(上年同期减值损失为683.6万港元)[78] - 折旧费用从上年同期的302.9万港元降至123.7万港元[76] - 新增物业投资仅13.3万港元,较上年同期1919.9万港元大幅减少[76] - 董事不建议支付2025年中期股息(2024年同期:零港元)[71] - 金融业务应收账款40,329,000港元,其中保证金客户应收账款占比99.8%[105] - 非金融服务业务应收账款261,000港元,较期初772,000港元下降66.2%[105] - 非金融服务业务应收账款0-90天账龄金额为261,000港元,较2024年末的772,000港元下降66.2%[110] - 金融服务业务保证金客户贷款抵押品市值为154,692,000港元,较2024年末的169,899,000港元下降9.0%[117] - 2024年末金融业务现金客户应收账款0-90天账龄金额为7,578,000港元,2025年中期该金额降为零[121] - 金融业务现金客户结算期限为交易日后2天[121] - 非金融服务业务主要采用现金及智能卡结算方式[110] - 其他借款年利率为10%至12%,均需在一年内偿还[13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定额福利计划责任账面值约港币649,000元[161][162] - 长期服务金支付以雇员最后薪资(上限港币22,500元)及服务年限计算,每位雇员总上限港币390,000元[164][166] - 香港政府修例取消雇主以强积金供款抵销长期服务金机制,2025年5月1日生效[165][166] - 公司确认修订条例主要影响香港雇员的长期服务金责任[168]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无任何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负债[177] - 公司董事认为按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账面值与公允价值无重大差异[178]
国农金融投资(08120)公布中期业绩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764.3万港元 同比增长47.06%
智通财经网· 2025-08-15 19:33
财务表现 - 总收入5176.6万港元 同比减少24.72%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764.3万港元 同比增长47.06% [1] - 每股亏损14.6港仙 [1]
国农金融投资公布中期业绩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764.3万港元 同比增长47.06%
智通财经· 2025-08-15 19:30
财务表现 - 总收入5176.6万港元 同比减少24.72%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764.3万港元 同比增长47.06% [1] - 每股亏损14.6港仙 [1]
国农金融投资(08120)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15 19:08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约为5176.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6876.6万港元减少约1700万港元[1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亏损约为1764.3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为1199.7万港元[1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约为3690.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766.4万港元下降[1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17,457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2,031千港元亏损扩大45.1%[1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全面开支总额为17,777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2,725千港元增加39.7%[1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为14.60港仙,较2024年同期的14.81港仙略有改善[2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为17,457,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2,031,000港元亏损扩大[23][25] - 集团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51,766,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68,766,000港元下降24.7%[39] - 集团2025年上半年税前亏损为17,457,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11,594,000港元扩大50.6%[39]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17,643,000港元,较2024年的11,997,000港元扩大47%[7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及服务成本为1486.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110.2万港元下降29.6%[18] - 一般及行政开支为5383.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6060.6万港元下降11.2%[18] - 财务成本为192.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15.4万港元下降10.5%[18] - 中央行政成本2025年上半年为5,346,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5,509,000港元下降3.0%[39] - 财务成本2025年上半年为1,927,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154,000港元下降10.5%[39] - 员工福利开支总额为26,155,000港元,较2024年的29,548,000港元下降11.5%[69]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2,369,000港元,较2024年的15,464,000港元下降20%[69] - 2025年上半年折旧费用为9,809千港元,较2024年全年25,231千港元下降61.1%[8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食品及饮料业务收入为4329.2万港元,占公司总收入的83.6%[18] - 儿童教育服务收入为392.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97.2万港元增长32%[18] - 金融服务收入为409.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578.9万港元下降29.2%[18] - 酒精饮料分销及杂项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14,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52,000港元下降94.4%[39] - 食品及饮料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43,292,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59,080,000港元下降26.7%[39] - 放债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411,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627,000港元下降34.4%[39] - 儿童教育服务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3,924,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972,000港元增长32.0%[39] - 金融服务业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4,096,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5,789,000港元下降29.2%[39] - 证券投资业务2025年上半年亏损1,434,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629,000港元扩大128.0%[39] - 酒精飲料分銷及雜項業務收入從2024年的252,000港元下降至2025年的14,000港元,降幅達94.4%[50] - 食品及飲料業務收入從2024年的59,080,000港元下降至2025年的43,292,000港元,降幅達26.7%[50] - 兒童教育服務收入從2024年的2,972,000港元增長至2025年的3,924,000港元,增幅達32%[50] - 證券交易佣金收入從2024年的1,099,000港元增長至2025年的1,587,000港元,增幅達44.4%[50] - 配售及包銷佣金收入從2024年的1,925,000港元大幅下降至2025年的1,000港元[50] - 贷款利息收入從2024年的627,000港元下降至2025年的411,000港元,降幅達34.4%[52] - 银行利息收入为185,000港元,较2024年的189,000港元略有下降[56] - 咨询及转介费收入为1,410,000港元,较2024年的1,752,000港元下降19.5%[56] - 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收益为727,000港元,2024年无此项收入[56] - 政府补助收入为54,000港元,较2024年的19,000港元增长184.2%[56] - 应收贷款及利息减值亏损拨回为248,000港元,较2024年的569,000港元下降56.4%[56] - 证券交易佣金收入费率范围为0.03%至0.25%[18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不推荐支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5] - 2025年上半年未建议派发中期股息,与2024年同期一致[76][78] - 公司通过发行供股股份筹集资金15,585,000港元,相关交易成本为816,000港元[23] - 公司使用缴入盈余账户中的8,132,000港元抵消累计亏损,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抵消金额达229,760,000港元[23][24] - 公司累计亏损从2024年底的390,709,000港元增至2025年6月的400,220,000港元[23] - 公司通过配售150,580,334股普通股筹集净资金约6,479,000港元[148] - 2025年6月30日已发行股本增至135,522,000股,较2024年底增长50%[147] - 公司于2024年11月15日完成资本重组,包括10股合1股及股份拆细[149][150] - 公司完成配售150,580,334股普通股,每股价格港币0.045元,所得款项净额约港币6,479,000元[151] - 公司完成股本重组,包括股份合并(每10股合并为1股,面值从港币0.01元增至0.10元)、股本削减(每股面值从港币0.10元减至0.01元,产生金额约港币8,132,000元)及股份拆细(每股面值港币0.10元拆为10股港币0.01元)[152][155][156][157] - 公司完成供股发行45,174,100股,每股认购价港币0.345元,筹集资金净额约港币14,769,000元,扣除费用约港币816,000元[159][160][161] - 公司出售Way Union Development Limited及其附属公司100%股权,总代价港币20,000元,出售收益港币18,000元[162][163][164] 现金流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10,054,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0,671,000港元下降51.4%[25] - 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3,659,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3,793,000港元下降23.1%[2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597,000港元,2024年同期为使用796,000港元[2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融资活动使用现金净额2,881,000港元,主要用于股份发行相关支出[25] 资产和负债变化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为23,572千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5,939千港元减少34.4%[21]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3,659千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5,889千港元增加30.0%[21]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98,720千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09,256千港元减少9.6%[21] - 公司2025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45,708千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48,716千港元减少6.2%[22] - 公司2025年6月30日非控股权益为-84千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70千港元改善68.9%[2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期末账面值为23,572千港元,较期初35,939千港元下降34.4%[81] - 使用权资产(计入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账面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27,952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8,015千港元,降幅达35.5%[83] - 应收贷款及利息净额为3,909千港元,较2024年末3,919千港元基本持平,其中流动部分占比69.8%[90] - 应收贷款的年化实际利率维持在10%至18%区间,与2024年末水平一致[90] - 约1,844千港元的应收贷款及利息以香港泊车位及住宅物业作抵押,较2024年末抵押金额2,051千港元下降10.1%[93] - 合营企业BLVD Cayman Limited已于2024年度注销,相关储备释放约246千港元[88] - 综合資產從2024年的169,955,000港元下降至2025年的148,368,000港元,降幅達12.7%[45] - 綜合負債從2024年的121,239,000港元下降至2025年的102,660,000港元,降幅達15.3%[45] - 金融服務分類資產從2024年的97,309,000港元下降至2025年的94,048,000港元,降幅達3.4%[45] - 食品及飲料分類資產從2024年的42,848,000港元下降至2025年的28,899,000港元,降幅達32.5%[45] - 应付账款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61,567,000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60,785,000港元,降幅为1.3%[137] - 非金融服务业务的应付账款从8,576,000港元降至4,612,000港元,降幅达46.2%[137] - 金融服务业应付客户款项从21,459,000港元增至21,855,000港元,增长1.8%[139] - 其他借款总额从22,085,000港元降至18,157,000港元,降幅17.8%,其中无抵押借款保持5,000,000港元不变[142][144] - 租赁负债总额从36,898,000港元降至23,029,000港元,降幅37.6%[146] - 一年内到期的租赁负债从25,564,000港元降至19,738,000港元,降幅22.8%[146] - 长期服务金负债账面值截至2025年6月30日约为港币649,000元(2024年12月31日:港币649,000元)[166][167] - 长期服务金负债受香港修例影响,取消对冲机制后雇主不得使用强积金供款累算权益减少转制日期后的长期服务金[172][173][174] 金融资产和投资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其他全面开支为320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694千港元减少53.9%[1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其他全面开支为320,000港元,主要来自公允价值变动[23] - 逾期贷款金额为2,065,000港元(2025年6月30日),较2024年12月31日的1,867,000港元增长10.6%[95] - 未逾期贷款金额为1,844,000港元(2025年6月30日),较2024年12月31日的2,052,000港元下降10.1%[95] - 应收贷款及利息减值总额为8,151,000港元(2025年6月30日),较2024年12月31日的8,399,000港元下降2.9%[96][101] - 应收贷款及利息减值涉及4名客户(2025年6月30日),较2024年12月31日的6名客户减少33.3%[96][101] - 非上市基金投资公允价值亏损为320,000港元(2025年6月30日),较2024年12月31日的1,598,000港元下降80%[108] - 非上市基金投资总额为2,386,000港元(2025年6月30日),较2024年12月31日的2,706,000港元下降11.8%[104] - 来自客户合约的应收账款为261,000港元(2025年6月30日),较2024年12月31日的772,000港元下降66.2%[110] - 保证金客户应收账款为40,329,000港元(2025年6月30日),较2024年12月31日的44,198,000港元下降8.8%[110] - 结算所应收账款为0港元(2025年6月30日),较2024年12月31日的7,383,000港元下降100%[110] - 应收贷款及利息收回金额为248,000港元(2025年6月30日),而2024年12月31日为新增减值净额2,135,000港元[101] - 非金融服務業務應收賬款0-90天賬齡金額為261,000港元(2025年6月30日),較2024年12月31日的772,000港元下降66.2%[115] - 金融服務業務保證金客戶貸款抵押品市值為154,692,000港元(2025年6月30日),較2024年12月31日的169,899,000港元下降9.0%[122] - 香港上市股本證券公允價值為7,750,000港元(2025年6月30日),較2024年12月31日的10,200,000港元下降24.0%[134] - 現金客戶及結算所應收賬款0-90天賬齡金額為0港元(2025年6月30日),較2024年12月31日的7,578,000港元下降100%[126] - 金融服務業務2024年12月31日撥回減值虧損約1,250,000港元[122] - 非金融服務業務預期信貸虧損率為不重大及近乎零(2025年6月30日及2024年12月31日)[119] - 金融服務業務未確認減值虧損(2025年6月30日)[122] - 非金融服務業務違約標準設定為逾期365天[118] - 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中,第一层级金融资产(通过损益按公允价值计量)2025年6月30日余额为775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020万港元下降24%[176] - 第二层级金融资产(通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允价值计量)2025年6月30日余额为243.9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75.9万港元下降11.6%[176] - 第三层级金融资产(通过损益按公允价值计量)2025年6月30日余额为8.7万港元,与2024年12月31日持平[176] 关联方交易 - 2025年上半年关联方交易中,董事吴文俊证券交易佣金收入为0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000港元显著减少[18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吴廷杰先生及其近亲控制的公司现金账户未结付余额为-63,000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04,000港元有所改善[195] - 陈志锋先生及其近亲的现金账户未结付余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29,000港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45,000港元[195] -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1,425,000港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432,000港元[199] - 吴文俊先生和吴廷浩先生的现金及保证金账户余额在2025年上半年保持稳定,与2024年底相比无变化[193] - 吴廷杰先生及其近亲控制的公司保证金账户余额保持稳定,2025年6月30日和2024年12月31日均为-7,000港元[195] - 陈志锋先生及其近亲的保证金账户余额保持稳定,2025年6月30日和2024年12月31日均为-4,000港元[195] - 退休福利计划供款保持稳定,2025年上半年和
国农金融投资(08120) - 董事会会议日期
2025-08-01 17:03
业绩相关 - 董事会2025年8月15日开会商讨批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未经审核中期业绩[3] - 会议将考虑派发股息(如有)[3] 人员情况 - 截至公告日期,董事会有三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5] 公告安排 - 公告2025年8月1日起最少连续七日刊登于联交所和公司网站[6]
国农金融投资(08120)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16:32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7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國農金融投資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8月1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FF301 II. 已發行股份及/或庫存股份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8120 | 說明 | 不適用 | | | | | | | | 已發行股份(不包括庫存股份)數目 | | 庫存股份數目 | | 已發行股份總數 | | | 上月底結存 | | | 135,522,300 | | 0 | | 135,522,300 | | 增加 / 減少 (-) | | | 0 | | | | | | 本月底結存 | | | 135,522,300 | | 0 | | 135,522,300 |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
国农金融投资(08120)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3-27 16:5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约为1.34342亿港元,2023年为1.5694亿港元[20][24]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3839.7万港元,2023年为4530.8万港元[20][24]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主要归因于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约857.9万港元、应收贷款及利息减值亏损约213.5万港元和一般及行政开支约1.22132亿港元[20][24] - 2024年贷款利息收入、金融服务业务收入等多项收入及应收账款减值亏损拨回抵消了部分亏损[20][24]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为3839.7万港元,2023年为4530.8万港元[39]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增加约14.4%,达1.34342亿港元,2023年为1.5694亿港元[40]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毛利约为9227.9万港元,2023年为1.04366亿港元[40]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一般及行政开支减少至约1.22132亿港元,2023年为1.32582亿港元[41] - 2024年公司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收益约为17.5万港元,2023年为亏损约1323.2万港元[28] 放债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放债业务贷款利息收入约为113.7万港元,2023年为111.1万港元[21][25] - 2024年应收贷款利息年利率介于10%至18%[21][2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香港有超過2110名持牌放債人(包括正在申請重續牌照的放債人)[68][7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放債業務分部的應收貸款及利息總淨額約為港幣390萬元,私人貸款及企業貸款分別佔貸款組合總值的約52.4%及47.6%[77][8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約66.4%的未償還貸款結餘須於一年內償還,約33.6%的未償還貸款結餘須於一年後償還[77][8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放債業務貸款組合中的有效及未償還貸款的實際年利率介乎約10%至18%[78][80] - 去年年利率約為15%至18%之無抵押貸款佔貸款總數約50%,並已全數減值[78][8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以香港住宅物業及停車位為抵押的兩項貸款佔貸款總數約33.3%及貸款組合總值約52.4%,實際年利率分別為12%及10%[84][8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個人╱企業擔保作抵押的貸款佔貸款總數約16.7%及貸款組合總值約47.6%,實際年利率為12%[84][87] - 2024年放債業務客戶均為香港或中國內地居民或於香港及╱或中國內地經營業務的公司[86] - 公司與客戶有1至5年的合作關係,通過現有客戶、董事及╱或員工推薦等渠道接觸客戶[86] - 放債業務私人貸款目標客戶為富裕及聲譽良好的客戶,商業貸款目標客戶為於香港及╱或中國經營業務且根基穩固的公司[85][8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放债业务最大客户应收贷款及利息本金约190万港元,占比47.6%;五大客户应收贷款及利息总净额约390万港元,占比100%[90][91] - 2024年集团录得应收贷款及利息减值亏损约210万港元,2023年同期约400万港元,减值亏损减少因逾期应收贷款减少[93][95] - 2024年减值亏损约210万港元主要来自个人担保企业贷款,本金440万港元,年利率12%[94][96] - 累计减值亏损约840万港元涉及上述企业贷款及三名个人无抵押贷,本金分别为180万、300万、300万港元,年利率分别为14%、18%、15%,占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贷款及利息总额约68.2%[94][96] - 2024年12月31日后,180万港元贷款未续期且到期未全额偿还,截至报告日已收本金约135.7万港元、利息及逾期利息约75.2万港元[101] - 公司已启动债务追讨程序,包括发催款函、委托律师发函、对借款人提起法律诉讼[101] - 该笔180万港元贷款在2022年已全额减值,2024年公司录得该笔贷款应收贷款及利息减值亏损转回约40万港元[101] - 集团放债业务客户为香港或中国居民或在香港及/或中国经营业务的公司,与客户关系1至5年[88] - 集团通过多种渠道与客户接洽,包括现有客户推荐、董事及/或雇员推荐[88] - 年内向主要客户授出贷款的信贷期为8个月至5年,按公平原则磋商所得[90][91] - 金额为180万港元的贷款于2024年12月31日后未续期,已到期未全额偿还,公司收到本金还款约135.7万港元、利息及违约利息还款约75.2万港元,2024年录得应收贷款及利息减值亏损拨回约40万港元[102] - 金额为300万港元的贷款于2024年12月31日后未续期,已到期未全额偿还,公司收到本金还款约38.6万港元、利息及违约利息还款约73.4万港元,借款人2024年收到破产令,公司已提交债权证明,该贷款去年已全额减值[104] - 另一笔金额为300万港元的贷款于2024年12月31日后未续期,已到期未全额偿还,公司收到本金还款约45.8万港元、利息及违约利息还款约110.8万港元,2024年录得应收贷款及利息减值亏损拨回约10万港元[106] - 金额为440万港元的贷款于2024年12月31日后未续期,已到期未全额偿还,公司收到利息及违约利息还款约75.7万港元,2024年录得应收贷款及利息减值亏损约260万港元[106] - 公司假定合约付款逾期超365日时,信贷风险自初步确认以来已大幅增加,若债务工具于报告日期被判定为低信贷风险,则假定信贷风险无大幅增加[107][113] - 公司定期监察识别信贷风险大幅增加标准的有效性并酌情修订,确保能在款项逾期前识别风险[108][113] - 公司为贷款审批程序制定了标准化和集中管理的信贷政策[110] - 董事会设立信贷委员会并采用信贷政策进行信贷审批,委员会有权处理所有信贷事宜,成员由董事会任命,法定人数至少两名[111] - 信贷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批准和监督公司放债业务信贷政策、监控贷款组合,信贷政策会根据市场环境变化由委员会和董事会不时审查修订[11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信贷委员会由两名成员组成,一名为执行董事、公司行政总裁及从事放债业务子公司的董事,另一名为有超十年会计、审计和财务管理经验的高级财务经理[112] - 公司已建立标准化及集中管理信贷政策,信贷委员会可全权处理所有信贷事宜,法定人数至少两名成员[114] - 2024年12月31日,信贷委员会由两名成员组成,一名为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另一名为高级财务经理[114] - 评估潜在客户贷款申请时考虑身份证明、住址证明、还款能力评估和法律搜查等因素[119] - 评估个人客户贷款申请着重考虑收入证明、资产证明和是否提供个人担保[120][122] - 评估公司客户贷款申请着重考虑收入来源及往绩记录期、资产证明和是否提供个人担保[121][123] - 担保人需满足与借款人相同的基本资格和审批标准,并经过相同的核实和审批程序[125] - 信贷委员会根据客户信用风险、可收回性和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贷款利率,无抵押贷款利率通常较高[126] - 信贷委员会完成信贷评估和贷款申请审查后,将贷款文件提交给放债业务子公司董事作最终审批[127] - 若贷款构成GEM上市规则规定的须披露交易,贷款申请将提交董事会审议批准,公司不进行构成重大交易或以上的贷款[128] - 公司建立内部控制措施控制信用风险和管理信贷业务,包括定期分析审查贷款组合、监控贷款和实施债务回收程序[129] - 2024年放债业务贷款利息收入约为港币113.7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港币111.1万元[133][137] 金融服务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金融服务业务收入约为961.5万港元,2023年为914.9万港元[22][25] - 金融服务业务由国农证券经营,其于2017年6月成为公司全资附属公司[134][138] - 国农证券收入来源包括经纪服务佣金、孖展融资客户利息收入、资产管理服务管理费及表现费、包销或配售佣金收入[135][138] - 2024年公司主要为个人及公司提供保证金融资,授出保证金贷款予公司关连人士[144][14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保证金融资应收账款总额约为港币4400万元,个人客户占65%,商业客户占35%[145][14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保证金客户应收账款由市值约港币1.699亿元的证券作抵押,2023年为港币2.208亿元[14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金融服务业务保证金客户有效贷款利率为8.9% - 18.9%[150] - 公司完善贷款审批程序,审慎评估客户,密切关注市场调整利率及按揭成数[133][137] - 公司建立内部控制措施控制信贷风险,包括分析审查贷款组合、监控提款后贷款等[131] - 资产管服务目标客户是没时间管理投资且资金不足的投资者,公司可收管理费及表现激励收入[140][14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保证金融资业务最大客户贷款约900万港元,占保证金贷款20%;五大客户贷款本金总额约3120万港元,占71%[151][15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保证金客户应收账款由市值约1.699亿港元证券作抵押(2023年为2.208亿港元)[15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金融服务业务保证金客户有效及未偿还贷款实际年利率约8.9% - 18.9%[15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保证金客户贷款减值亏损(2023年为130万港元),确认减值亏损拨回约130万港元(2023年为零元)[158][160] - 本年度减值亏损拨回约130万港元主要来自一名人士,其自2022年1月起保证金短缺360万港元,2023年已全额减值,2024年全额偿还[159][161] - 集团按预期信贷亏损(ECL)模型对应收账款执行减值评估,ECL金额在各报告日期更新[152][155] - 全期ECL指相关工具预期年期内所有可能违约事件产生的ECL,评估基于集团历史信贷亏损经验并调整[157][160] - 集团按12个月ECL计量亏损拨备,除非信贷风险大幅增加则确认全期ECL[158][160] - 评估信贷风险是否大幅增加时,集团对比报告日和初始确认日违约风险,考虑定量及定性信息[163][166] - 若合约付款逾期超365日,集团假定信贷风险大幅增加,除非有合理资料证明可收回[164][166] - 金融服务业务年内利息收入约为527.3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51.4万港元[170][173] - 每月或市场不利时出具压力测试报告供负责人员审阅监控,评估流动资金过剩水平并建议后续行动[176][179] - 保证金贷款条款根据客户贷款金额、资料、抵押品等因素确定并可能调整[177][180] - 客户申请保证金贷款额度需提交申请表和财务证明,董事和负责人员综合评估后决定是否批准[178][181] - 负责人员交易时监控客户未偿还借款,未偿还贷款大于抵押品总保证金价值时发追加保证金通知[184][189] - 持牌人和负责人员在30天宽限期内每天发追加保证金通知并建议后续行动[185][189] - 宽限期内未恢复保证金水平或未偿还保证金贷款超抵押品总市值80%触发强制平仓[186][187][190] 食品及饮料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食品及饮料业务营业额约为1.17425亿港元,2023年为1.39815亿港元[29] 酒精饮料分销及杂项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酒精饮料分销及杂项业务营业额约为67.3万港元,2023年为209.2万港元[29] - 2018年4月公司收购Belicious进入酒精饮料分销业务[19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对酒精饮料分销业务的商誉进行减值评估,确认商誉减值损失约3万港元,2023年为10.7万港元[200] - 公司致力于通过加强对人力资本及运营效率的战略重点应对温和消费挑战[195][198] - 公司核心是在保持精简成本结构的同时发展一支技术高超的销售团队[195][198] - 公司首要任务是确保各项措施巩固追求卓越及具成本效益运营的承诺[195][198] - 2018年4月,公司通过收购比利时手工啤酒有限公司开展酒精饮料分销业务[198] - 公司目前通过网络及与客户的紧密关系向个人和公司客户销售精选葡萄酒等产品[198] - 酒精饮料分销及杂项业务年内收入约为67.3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09.2万港元[196][198] 儿童教育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