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惠理集团(00806) - 2024 - 年度财报
惠理集团惠理集团(HK:00806)2025-03-27 18:0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4.668亿港元,较2023年的5.149亿港元下降9.3%[8] - 2024年公司投资收益净额1.793亿港元,较2023年的6080万港元增长194.9%[8]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3120万港元,较2023年的2310万港元增长35.1%[8] - 2024年公司每股基本盈利1.7港仙,较2023年的1.3港仙增长30.8%[8] - 2024年公司资产总额37.752亿港元,较2023年的46.781亿港元下降19.3%[8] - 2024年公司负债总额2.154亿港元,较2023年的11.354亿港元下降81.0%[8] - 2024年公司管理资产51.1亿美元,较2023年的55.7亿美元下降8.3%[8] - 2024年公司实现盈利3100万港元,每股盈利1.7港仙[34] - 截至2024年12月底,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为51亿美元,较2023年的56亿美元减少8%[41] - 2024年管理费用收入总额降至3.97亿港元,同比下降15%[41] - 公司净利润增长35%,从2023年的2300万港元增至3100万港元[41] - 2024年公司获得14亿美元的认购总额[41] - 2024年总开支为3.61亿港元,较2023年的3.90亿港元减少7%[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净值为36亿港元,包括11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价值24亿港元的投资[42] - 2024年12月底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为51.10亿美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5.70亿美元减少8%[53] - 2024年公司管理基金的资产加权平均回报增长11.7%,惠理高息股票基金年内正回报11.4%[53] - 2024年公司认购总额14.47亿美元,赎回总额24.92亿美元,赎回净额为10.45亿美元[53] - 与2023年相比,2024年公司品牌基金占比从84%升至90%,绝对回报偏持长仓基金占比从72%降至56%[56] - 2024年公司收入总额为4.668亿港元,较2023年的5.149亿港元下降9.3%;管理费用总额为3.974亿港元,较2023年的4.674亿港元下降15.0%;表现费总额为1230万港元,2023年无此项费用[59] - 2024年公司经营亏损(未计算其他收益/亏损)为4640万港元,较2023年的3530万港元增加31.4%;投资收益净额为1.793亿港元,较2023年的6080万港元增加194.9%[59]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3120万港元,较2023年的2310万港元增加35.1%;每股基本盈利和摊薄盈利均为1.7港仙,较2023年的1.3港仙增加30.8%[59] - 2024年公司建议每股末期股息为1.0港仙,2023年无此项;2023年每股特别股息为50.0港仙,2024年无此项[59] - 公司平均管理资产下降12.3%至53亿美元,年度化净管理费率略微减少至58个基点,分销渠道之管理费回扣相应减少12.4%至1.625亿港元[61] - 2024年公司其他收入为6780万港元,较2023年的7310万港元有所下降[62] - 2024年公司按代价16.15亿日圆(相当于8100万港元)出售位于日本北海道的一个物流中心的50%权益,应占亏损为4670万港元,2023年为利润2500万港元[6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价值黄金ETF 9981524个单位或其19.9%,公平值为5.107亿港元,成本为3.279亿港元,录得未变现净投资收益6250万港元及已变现净投资收益3740万港元[6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ICAV-GCHY Bond Fund 2,992,816个单位(2023年:4,293,489个单位),占Value Partners Ireland Fund ICAV资产净值的21.8%(2023年:20.3%),占集团总资产的6.6%(2023年:6.8%),公平值为2.509亿港元(2023年:3.190亿港元),成本为2.446亿港元(2023年:3.505亿港元)[66] - 2024年薪金、花红及员工福利减少4.5%至2.255亿港元(2023年:2.362亿港元),回扣金额为300万港元(2023年:260万港元),股份基础报酬拨回100万港元(2023年:开支1,200万港元)[67][68] - 2024年其他非员工经营开支为1.060亿港元(2023年:1.093亿港元),信息处理及通讯开支增加至5,460万港元(2023年:4,590万港元),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减少至580万港元(2023年:630万港元)[69] - 2024年末,集团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结余10.774亿港元(2023年:15.589亿港元),房地产合伙相关借款6,590万港元(2023年:7,390万港元),负债权益比率为零,流动比率为6.3倍(2023年:1.9倍)[7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股东权益为35.598亿港元,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8.3亿股[7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为23亿46.1万港元[111] - 2024年度审核费用约为350万港元,非审计服务费用约为100万港元[190] 业务合作与拓展 - 2024年惠理与大和证券集团及大和资产管理达成战略伙伴关系[9] - 2024年惠理与中国银行(香港)达成分销合作协议,推出惠理日本房地产投资信托产业基金[10] - 2024年4月公司推出日本房地产投资信托产业基金,美元对冲类别和日元非对冲类别年化收益率分别为9.5%和4.0%[45] - 2024年11月公司与大和证券集团及大和资产管理签署谅解备忘录,加强资产管理合作[46] - 2024年公司成功推出一只医疗主题私募股权基金,获新投资者大量资本承诺[47] - 公司正积极开拓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及印尼等东南亚新兴市场[44] 基金业绩表现 - 2024年惠理价值黄金ETF录得25.3%的投资回报,预计2024/2025年金价有望升至每盎司3000美元[12] - 惠理高息股票基金(A1类)2024年回报为+11.4%,2025年初至2月28日为+0.3%[74] - 惠理大中华高收益债券基金(P类美元累积)2024年回报为+15.3%,2025年初至2月28日为+3.1%[74] - 惠中华新星基金(A类港元)2024年回报为+13.0%,2025年初至2月28日为+8.4%[74] 公司奖项荣誉 - 公司过去31年荣获超280个杰出奖项,2007年11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29] - 惠理亚洲创新机会基金获《彭博商业周刊╱中文版》2023年亚太地区混合型互惠基金(1年)“卓越大奖”[20] - 惠理台湾基金获《彭博商业周刊╱中文版》2023年台湾股票互惠基金(1年)“卓越大奖”[20] - 惠理亚洲股债收益基金获《彭博商业周刊╱中文版》2023年亚太地区混合型互惠基金(1年)“杰出大奖”及(5年)“卓越大奖”[20] - 价值黄金ETF获《彭博商业周刊╱中文版》指数股票型基金“杰出大奖”(净资产值一年追踪误差)[20] - 2024年公司旗舰产品惠理高息股票基金获第八届海外基金金牛奖-一年期金牛海外中国股票基金[48] - 公司在2024年获得部分奖项及认可,反映其在可持续发展、创新及卓越方面的努力[200] 公司管理层变动 - 2025年1月2日,林向红女士任公司主席,原主席谢清海退任并任荣誉主席[30] - 林向红女士出任惠理集团主席兼执行董事,有丰富金融行业任职经历[76] - 苏俊祺现年49岁,拥有逾26年资产管理行业经验,1999年5月加盟惠理[78] - 洪若甄现年50岁,拥有逾27年资产管理从业经验,1998年4月加盟惠理[79] - 李谦现年40岁,2021年7月起任广发证券副总经理,2024年12月起任广发证券固定收益业务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80] - 谢清海现年71岁,拥有逾36年投资经验,1993年2月与合伙人共同创办惠理基金,全职业期间累计获逾250项表现奖项及殊荣[83] - 陈世达现年79岁,2007年10月22日获委任为惠理集团独立非执行董事[84] - 黄宝荣现年72岁,2018年8月14日获委任为惠理集团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逾50年专业会计师事务所从业经验[86] - 李惟宏44岁,2025年3月13日获委任为惠理集团独立非执行董事,在金融服务业有逾20年经验[87] - 何民基58岁,1995年11月加盟惠理,2010年晋升为投资董事,2014年晋升为高级投资董事,在资产管理及金融业有逾34年从业经验[90] - 叶浩华54岁,2009年8月加盟惠理,2017年7月晋升为首席投资总监 - 固定收益投资,有逾29年固定收益投资管理及研究经验[93] - 钟慧欣46岁,2016年4月加盟惠理,2024年晋升为多元资产投资首席投资总监,有20多年管理多元资产投资组合的经验[95] - 林美娟57岁,2021年7月加盟惠理,在亚洲区基金管理和金融服务行业有逾30年资历[96] - 吴祝花45岁,2021年7月加入惠理任财务总监,2023年2月晋升为首席财务总监,在金融服务行业经验广泛,曾在Fortress Investment Group & Mount Kellett Capital担任财务总监8年[97] - 林向红、李谦于2024年8月23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何民基于同日辞任[113] - 黄慧敏于2024年4月26日辞任执行董事[113] - 大山宜男于2024年5月7日退任独立非执行董事,Till ROSAR同日获委任并于2025年3月13日辞任[113] - 拿督斯里谢清海于2025年1月2日调任为非执行董事[113] - 李惟宏于2025年3月13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13] 公司战略与展望 - 2024年是跨境财通2.0推出及互联互通十周年,公司积极参与并将受益于两地联通深化[35] - 公司将运用科技手段及AI技术,提高投研、产品创新能力及运营效率[36] - 展望2025年,全球GDP增长预计为3.3%,公司将抓住机遇为投资者等创造价值[37] - 公司未来目标是引入优质解决方案扩展业务,强化市场及领域布局保持领先[49] 股东权益与认股期权计划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拿督斯里谢清海持有股份180,983,292股,占已发行股份9.90%;持有股份69,887,927股,占已发行股份3.82%,根据认股权利益相关股份1,855,000股,合计占比3.92%[11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苏俊祺先生根据认股权利益相关股份42,162,000股,占已发行股份2.30%[11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洪若甄女士持有股份1,330,927股,占已发行股份0.07%;根据认股权利益相关股份13,316,000股,占已发行股份0.72%[11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陈世达博士根据认股权利益相关股份35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0.01%[11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黄宝荣先生根据认股权利益相关股份35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0.01%[11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拿督斯里谢清海未行使认股数为927,500股(两个行使期间)[1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苏俊祺先生未行使认股数为6,000,000股(三个行使期间)、12,081,000股(两个行使期间)[1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洪若甄女士、何民基先生未行使认股数均为6,658,000股(两个行使期间)[1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陈世达博士、黄宝荣先生未行使认股数均为175,000股(两个行使期间)[118] - 该计划可供授予的认股数目年初为87,212,483份,年末为96,462,483份[1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和广发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分别持有3.66亿股,占已发行股份20.04%;杜巧贤女士持有2.50871219亿股,占比13.73%,另根据认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