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582亿元,较2023年的1.739亿元减少9.0%[3] - 2024年公司毛利为7730万元,较2023年的8820万元减少12.4%,销售毛利率由2023年的50.7%降至48.9%[3] - 2024年公司销售开支为1.404亿元,较2023年的1.132亿元增加24.0%,业务推广费从4840万元增至9720万元[4] - 2024年公司一般及行政开支为1.201亿元,较2023年的1.4亿元减少14.2%[4] - 2024年公司研发开支为2.83亿元,较2023年的4.136亿元减少31.6%,雇员福利开支从1.738亿元减至1.143亿元[4] - 2024年公司其他收益及亏损为1.476亿元,2023年为2.192亿元,许可减值从1.812亿元减少27.0%至1.323亿元[4] - 2024年公司年内亏损为5.906亿元,2023年为7.68亿元[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为7.574亿元,较2023年的10.059亿元现金流出净额为2.485亿元[5] - 经调整亏损从2023年的5.145亿元减至2024年的4.055亿元[6] - 2024年全年收入1.58218亿人民币,2023年为1.73856亿人民币,收入减少因2024年下半年实施商业活动优化策略及商业人员组织效能计划[53][54] - 2024年全年销售成本8090.2万人民币,2023年为8563.7万人民币,销售成本主要含原材料、员工成本等[53][56] - 2024年全年毛利7731.6万人民币,毛利率48.9%;2023年毛利8821.9万人民币,毛利率50.7%[53][58] - 2024年销售开支1.40413亿人民币,2023年为1.13196亿人民币,增加主因2024年探索多种商业化方法致业务推广费从4840万增至9720万人民币[53][60] - 2024年一般及行政开支1.20068亿人民币,2023年为1.40048亿人民币,减少主因办公开支及专业服务费减少[53][62] - 2024年研发开支2.82989亿人民币,2023年为4.13616亿人民币,减少主因研发人员优化使雇员福利开支从1.73798亿减至1.1425亿人民币及研发材料和测试临床费用开支减少[53][65] - 2024年其他收入687.3万人民币,2023年为824.9万人民币,两年其他收入主要与政府补助有关[53][66] - 2024年税前亏损5.90624亿人民币,2023年为7.67996亿人民币;2024年年内亏损5.90624亿人民币,2023年为7.67996亿人民币[53] - 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1.43元人民币,2023年为1.87元人民币[53] - 其他收益及亏损从2023年的2.192亿元降至2024年的1.476亿元,许可减值从2023年的1.812亿元减少27.0%至2024年的1.323亿元,外汇亏损净额减少约2170万元[68] - 2023年及2024年公司无所得税开支,因无应课税收入[69] - 年内亏损从2023年的7.68亿元降至2024年的5.906亿元,减少原因包括多项开支减少及减值减少,部分被销售收入及毛利减少、销售开支增加抵销[70] - 经调整亏损从2023年的5.145亿元减少1.09亿元至2024年的4.055亿元,主要因一般及行政开支和研发开支减少[72]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为8.087亿元,流动负债为4.651亿元,现金流出净额为2.485亿元[7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未遵守银行贷款契诺的情况,贷款已分类为流动负债,磋商仍在进行[75]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为1.7,2023年为4.0;总负债对总资产比率2024年为0.3,2023年为0.2[76] - 2024年资产总值为16.804亿元,较2023年的21.461亿元有所减少;负债总额为5.112亿元,较2023年的4.623亿元有所增加[73] - 2024年流动净资产为3.436亿元,较2023年的8.03亿元减少[73] - 2024年银行结余及现金为7.574亿元,较2023年的10.059亿元减少[7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281位雇员,较2023年的398位减少29.4%,2024年薪酬成本总额为人民币2.277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3.236亿元[8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为人民币15.8218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17.3856亿元;年内亏损为人民币5.90624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7.67996亿元[8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人民币8.71691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10.78613亿元;流动资产为人民币8.08673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10.67484亿元[8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为人民币4.65054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2.64469亿元;流动资产净值为人民币3.43619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8.03015亿元[8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总额为人民币1.169165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1.683838亿元;非流动负债为人民币4614.5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1.9779亿元[91] - 2024年出售自體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治療產品于某时间点收入为158,21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73,856千元人民币[100] - 2024年税前亏损扣除的董事薪酬为24,68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2,833千元人民币[100] - 2024年员工成本(包括董事薪酬)为227,69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23,620千元人民币[100] - 2024年折旧及摊销总额为89,66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99,834千元人民币[100] - 2024年政府补助及其他收入总计6,87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8,249千元人民币[102] - 2024年其他收益及亏损总计为 - 147,55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 - 219,215千元人民币[103] - 2024年本公司普通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为 - 590,62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 - 767,996千元人民币[10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概无派付或宣派任何股息(2023年:无)[110] - 2024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总计957,567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934,224千元,同比增长2.49%[111] - 2024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摊销及减值总计374,601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23,009千元,同比增长67.98%[112] - 2024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总计582,966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711,215千元,同比下降18.03%[112] - 2024年12月31日存货总计31,257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34,778千元,同比下降10.12%[117] - 2024年12月31日应付账款等总计70,481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9,085千元,同比下降35.39%[118] - 2024年12月31日借款总计381,134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62,500千元,同比增长45.19%[118] - 2024年公司未能遵守账面价值分别为79500千元及42000千元的银行贷款契约,贷款已分类为流动负债[119] - 2024年就BCMA许可及优瑞科许可分别计提减值14000千元及299000千元,2023年优瑞科许可计提减值181000千元[116] - 2024年12月31日Relma - cel许可账面价值为89490000元,2023年为91000000元,同比下降1.66%[113] 倍诺达®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及进展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倍诺达®被列入超80个商业保险产品及102个地方政府的补充医疗保险计划[12][19] - 2024年下半年完成倍诺达®作为不符合移植条件的r/r LBCL患者二線治疗的II期注册临床试验患者入组,计划2025年上半年提交新药申请[12] - 2024年1月国家药监局接受倍诺达®治疗r/r MCL成人患者的补充新药申请,8月获批,计划2025年底前公布相关临床研究数据[12] - 公司保持倍诺达®98%的生产成功率[15] - 2024年CAR - T产品在中国销售较2023年保持相对稳定,中国CAR - T治疗市场预期到2030年将强劲增长[18] - 2024年下半年公司商业团队进行人员与架构调整,已建立强劲商业团队负责倍诺达®在中国的商业化[19] - 2024年公司在开发倍诺达®用于治疗血液恶性肿瘤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扩大了治疗实体瘤的产品组合,并将relma - cel发展成为SLE的潜在疗法[22] - 2024年初国家药监局受理倍诺达®治疗r/r MCL成人患者的补充新药申请,8月批准该补充新药申请[22] - 2024年公司完成2L LBCL倍诺达®二 线治疗的临床试验患者入组[22] - 倍诺达®作为LBCL三 线治疗的II期注册临床试验中,最佳客观缓解率为77.6%,最佳完全缓解率为53.5%[28] - 倍诺达®作为LBCL三 线治疗的II期注册临床试验中,5.1%的患者产生严重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3.4%的患者产生严重神经毒性,且未发生治疗相关死亡[28] - 倍诺达®作为LBCL三 线治疗,两年后总生存期比率为69.3%,四年后比率为66.7%,并无新的安全信号[28] - 2023年1月公司就倍诺达®作为不符合移植条件的r/r LBCL患者的二线治疗提交新IND申请,3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11月入组第一名患者,2024年下半年完成患者入组,计划2025年上半年提交新药申请[30] - 2023年3月公司启动倍诺达®作为高危LBCL患者的一线治疗的IIT并完成首例患者回输,接受两个周期R - CHOP3传统一线治疗后未达完全缓解的患者将接受100百万细胞剂量的倍诺达®单次回输,预计2024年下半年报告试验数据,患者入组已在2024年完成[31] - 2020年9月国家药监局授予倍诺达®作为成人患者的r/r FL三线治疗的突破性疗法认定,2022年2月受理补充新药申请,10月批准申请,倍诺达®成为中国首个获批用于治疗r/r FL的CAR - T产品[32] - RELIANCE研究B队列结果显示,倍诺达®治疗r/r FL三个月时ORR = 100.0%,CRR = 85.2%;六个月时ORR = 92.6%,CRR = 77.8% [34] - 基于28例受试者中位随访11.7个月结果,倍诺达®治疗r/r FL最佳ORR及最佳CRR分别为100.0%和92.6%,仅一名患者经历3级或以上的NT,无患者经历3级或以上的CRS,计划2025年发布两年随访数据[35] - 公司完成评估倍诺达®治疗r/r MCL的注册试验入组,共入组59例患者,2024年8月国家药监局批准其补充新药申请,倍诺达®成为中国首个获批治疗r/r MCL患者的细胞治疗产品[36] - 2023年10月25日数据截止时,59名参与者接受倍诺达®治疗,三个月最佳ORR为81.36%、三个月最佳CRR为67.80%,严重(≥3级)CRS和NT发生率均为6.78% [37] 其他产品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及进展 - 2024年下半年启动与JWCAR201有关的首个人体IIT研究,专注血液恶性肿瘤,正在进行患者入组[12] - 2024年欧洲风湿病学协会联盟大会发布relma - cel治疗SLE相关IIT初始试验数据,5月启动I期临床试验,截至2024年底患者入组接近完成[12] - 2024年末启动与JWCAR201有关的首个人体IIT研究,专注自身免疫疾病,正在进行患者入组[12] - 2024年上半年启动针对MAGE - A4及DLL3的细胞治疗产品的临床开发[13] - 公司预计至少15,000名SLE患者符合CAR - T条件且治疗意愿高,2023年4月relma - cel作为SLE疗法的IND申请获国家药监局批准,2024年底前完成患者入组[39] - JWATM203对应产品于2021年11月获FDA用于治疗儿童患者肝母细胞瘤及肝细胞癌的快速通道
药明巨诺-B(02126) - 2024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