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银资本(01141) - 2024 - 年度业绩
民银资本民银资本(HK:01141)2025-03-27 19:15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346,545千港元,2023年为493,894千港元[4] - 2024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68,102千港元,2023年亏损为560,986千港元[4]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本年度溢利为50,792千港元,2023年亏损为572,306千港元[4][5]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4.59港仙,2023年亏损为51.04港仙[5]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70,434千港元,2023年为113,777千港元[6]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为3,774,063千港元,2023年为4,445,773千港元[6]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为2,429,502千港元,2023年为3,257,141千港元[7]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净额为1,388,770千港元,2023年为1,252,702千港元[7] - 2024年可呈报分类收入为34.6545亿港元,2023年为49.3894亿港元,同比下降29.83%[15] - 2024年分类业绩为6.8102亿港元,2023年为 - 56.0986亿港元,同比增长112.14%[16][17] - 2024年集团收入346,545千港元,2023年为493,894千港元[22] - 2024年其他收入16,715千港元,2023年为33,737千港元[23] - 2024年减值亏损18,189千港元,2023年为329,950千港元[24] - 2024年融资成本107,275千港元,2023年为260,193千港元[25] - 2024年除税前溢利相关员工成本总额86,725千港元,2023年为62,822千港元[25] - 2024年即期税项20,352千港元,2023年为19,827千港元;递延税项17,310千港元,2023年为11,320千港元[26]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50,792千港元,2023年亏损572,306千港元[27] - 报告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集团溢利约5080万港元,上一年度亏损约5.723亿港元,扭亏为盈[47] - 报告年度集团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4.59港仙,上一年度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51.04港仙[47] - 报告年度集团收入及投资收益或亏损净额上升约133.3%至约3.634亿港元,上一年度约为1.557亿港元[47] - 2024年末已发行股份股本总额为10.99亿股,股东应占权益总额约为13.89亿港元,较2023年的约12.53亿港元增长[79] - 2024年末集团流动资产约为37.74亿港元,较2023年的约44.46亿港元下降;速动资产约为19.55亿港元,较2023年的约30.62亿港元下降[80] - 2024年末集团流动比率约为1.6,较2023年的约1.4有所提升[80] - 2024年集团融资成本主要为回购协议利息约6200万港元、中间控股公司贷款利息约4330万港元及租赁负债利息约170万港元,均较上一年度下降[80] - 2024年末集团债项约为19.51亿港元,较2023年的约28.34亿港元下降;资本负债比率约为58.4%,较2023年的约69.3%下降[81] - 2024年末集团拥有约93名雇员,较2023年的72名增加;总员工成本约为867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的约6280万港元增加[89] 各业务线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按服务种类拆分的客户合约收入为217,674千港元,2023年为181,299千港元[13] - 2024年提供融资及证券保证金融资的利息收入为9219万港元,2023年为4.4817亿港元,同比下降79.43%[15] - 2024年债务证券投资之利息收入为4.3785亿港元,2023年为9.377亿港元,同比下降53.31%[15] - 2024年透过损益按公允价值列账投资之利息收入为9522万港元,2023年为3.3863亿港元,同比下降71.88%[15] - 2024年股息收入及其他投资收入为6.6345亿港元,2023年为14.0145亿港元,同比下降52.66%[15] - 2024年来自一名客户的资产管理服务收入约11.9348亿港元,占总收入10%以上,2023年为8.7086亿港元[21] - 报告年度证券分类收入增加至约4810万港元,分类业绩由亏转盈,溢利约620万港元,上一年度收入及亏损分别约3390万港元及1480万港元[49] - 固定收益直接投资分类收入及投资亏损净额报告年度约为1.039亿港元,上一年度约为1.373亿港元;报告年度分类亏损约1460万港元,上一年度亏损约3.206亿港元[53] - 其他投资及融资分类收入及投资损益净额报告年度约为3560万港元,上一年度约为 - 1.709亿港元;报告年度溢利约1280万港元,上一年度亏损约3.007亿港元[54] - 报告年度集团投资组合产生收入总额约1.197亿港元,上一年度约2.678亿港元;债务证券投资利息收入约4380万港元,上一年度约9380万港元等[56] - 报告年度内,资产管理业务收入约1.359亿港元,溢利约1.11亿港元,上一年度收入约1.244亿港元,溢利约9930万港元[73] - 报告年度内,企业融资及咨询分类收入约3980万港元,上一年度约3100万港元;分类溢利约840万港元,上一年度约1010万港元[75] 资产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末贷款及垫款账面价值21,810千港元,2023年末为55,137千港元[30] - 2024年末应收账款883,872千港元,减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后为778,325千港元;2023年末应收账款208,949千港元,减拨备后为104,826千港元[3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应收保证金客户应收账款抵押证券公允价值约为27.90亿港元,2023年为2.51亿港元;约70%的结余按个别基准由充足抵押品抵押,2023年为23%[35] - 2024年证券买卖业务产生的应收账款减值亏损为142.4万港元,2023年为3903.3万港元[36] - 2024年证券买卖业务应收账款预期信贷亏损拨备结余为10.28亿港元,2023年为10.14亿港元[37] - 2024年证券包销等业务应收账款总计3.80亿港元,2023年为2.35亿港元;该业务2024年无减值亏损确认,2023年也无[3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允价值列账的金融资产为15.40亿港元,2023年为22.70亿港元[39] - 2024年预期信贷亏损总计4.96亿港元,2023年为6.42亿港元[4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透过损益按公允价值列账的金融资产为9.21亿港元,2023年为12.51亿港元[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应付账款为2.70亿港元,2023年为2.87亿港元[4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来自中间控股公司的贷款为12.35亿港元,2023年为18.29亿港元[4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按回购协议出售债券账面价值为9.57725亿港元,2023年为13.40649亿港元[45] - 2024年12月31日上市股票(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为81万港元,2023年为2306.6万港元;上市股票(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为2808.7万港元,2023年为1771万港元等[5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自营投资资产规模约25亿港元,2023年约35亿港元;债券投资约17亿港元,2023年约27亿港元[56] 贷款业务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贷款业务以中短期融资为主,报告年度向两名借款人发放贷款[58] - 报告年度末贷款本金额介于1000万美元至3000万美元,应收贷款年利率为7%[62] - 报告年度末应收贷款总额约为2.565亿港元(2023年:约2.8674亿港元)[63] - 应收最大借款人的应收贷款金额约为1.76309亿港元(2023年:约1.77421亿港元),占应收贷款总额约69%(2023年:约62%)[63] - 应收全部二名借款人的应收贷款金额约为2.565亿港元(2023年应收全部三名借款人的应收贷款金额:约2.8674亿港元),占应收贷款总额100%(2023年:100%)[63] - 就应收贷款计提的预期信贷亏损拨备金额约为2.3469亿港元(2023年:约2.31603亿港元)[63] - 2024年12月31日,应收两名借款人合共约2.565亿港元的贷款已逾期90天以上[63] - 所有适用百分比率均低于5%,每笔贷款毋须遵守上市规则第14章及/或第14A章的披露规定[64] - 报告年度融资及放债业务减值金额约为308.7万港元,上一年度约为8995.4万港元,减值拨备减少因两项贷款计提比例达86%以上[70] 公司业务运营与发展 - 公司业务经营及外来客户收入、非流动资产均位于香港[19][20] - 报告年度集团共完成264笔债券的承销发行,发行总规模超530亿美元[50] - 集团聚焦大中华区,逐步扩展至亚洲及欧美等发达区域,布局特定行业和企业[52] - 集团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融资解决方案,采取以风险控制为本的稳健发展策略[52] - 集团非上市直接投资业务集中于科技创新型企业及新消费类企业[58] - 集团从民银国际获取无抵押贷款从事融资业务,报告年度内民银国际向集团收取的年利率为4%[59] - 报告年度内,公司以保荐人身份协助3家公司递交所上市申请,以独立财务顾问身份协助1家公司完成关联交易及发行代价股份,推动1单私有化及1单非常重大出售事项交易[74] - 报告年度内,公司完成22单港股首次公开发售股票承销项目,参与1单港股新股配售项目[74] - 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涵盖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全权委托管理账户和投资顾问服务[71] - 公司在香港申请并设立民银资管开放式基金型公司,未来将适时推出多款基金产品[72]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潜在首次公开发售项目数量较2023年有所提升[74] - 2024年行政开支及融资成本共约2.82亿港元,较上一年度的约4.03亿港元下降[76] - 集团将坚持“一个民生”战略,推动跨境业务协同联动,发展持牌业务,完善公司治理和强化风险管理能力[91] - 集团将发展投行战略性业务和推进财富管理基础性业务,提升业务创收水平和交易业务创利[92] 公司治理与合规 - 风险管理与内部监控委员会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审核及评价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65] - 审核委员会每半年举行一次会议,审阅和评价综合财务报表及监察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65] - 管理层面,每月就每个未偿还贷款项目举行会议监控贷款可收回性[66] - 公司建立预期信贷亏损模型计量贷款信贷亏损及减值,管理层负责信贷政策并监督信贷质量,核数师审阅或审核模型[69]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经审核委员会审阅后由董事会批准[98] - 公司已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内所有适用条文[96]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全体董事在报告年度遵守规定准则[97] - 集团注册公众利益实体核数师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核对公告所载数字与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金额一致,但未发表鉴证意见[99] 公司股份回购与股息 - 2024年公司注销已购回股份2010.6万股,涉及金额804.3万港元;2023年注销430.3万股,涉及金额172.1万港元[46] - 2024年公司以每股0.16 - 0.56港元回购1064.3万股,代价约265.1万港元;2023年以每股0.27 - 1.70港元回购1296.1万股,代价约924.5万港元[46] - 公司于2024年在联交所共购回10,643,000股本公司股份,总代价(未计交易成本)约为265万港元,年末所有购回股份均已注销[100] - 2024年1 - 12月各月购回股份情况:1月购回1,370,000股,最高0.335港元,最低0.290港元,已付总代价428千港元;2月购回526,000股,最高0.315港元,最低0.290港元,已付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