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2.368亿港元,较2023年的2.592亿港元减少8.6%[6] - 2024年基础经常性溢利减少13.0%至1.036亿港元[6] - 2024年报告溢利减少25.1%至7860万港元,主要因投资物业未变现公平值亏损2600万港元(2023年为1540万港元)[6] - 2024年股息合共每股20.0港仙,较2023年的每股20.5港仙减少2.4%[5][7] - 2024年股东资金为7.31908亿港元,较2023年的7.65183亿港元减少4.3%[5] - 2024年每股资产净值为2.35港元,较2023年的2.46港元减少4.5%[5] - 2024年集团总收入2.368亿港元,较2023年的2.592亿港元减少8.6%[14] - 基础经常性溢利减少13.0%至1.036亿港元,每股盈利为33.2港仙,较2023年减少13.1%[14] - 报告溢利减少25.1%至7860万港元,每股盈利为25.2港仙,较2023年减少25.2%[15]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除税后其他全面亏损44,901千港元,2023年为收益599千港元[40]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全面收益总额33,728千港元,2023年为105,638千港元[40] - 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8港仙,2023年为33.7港仙[40] - 2024年非流动资产504,113千港元,2023年为590,191千港元[41] - 2024年流动资产339,241千港元,2023年为317,274千港元[41] - 2024年流动负债20,887千港元,2023年为44,185千港元[41] - 2024年资产净值731,908千港元,2023年为765,183千港元[41] - 2024年对外客户收入236,759千港元,较2023年的259,158千港元下降8.64%[58][59] - 2024年年度溢利78,629千港元,较2023年的105,039千港元下降25.14%[58][59] - 2024年综合总资产843,354千港元,较2023年的907,465千港元下降7.06%[58][59] - 2024年综合总负债111,446千港元,较2023年的142,282千港元下降21.7%[58][59] - 2024年中国地区对外客户收入179,040千港元,较2023年的210,207千港元下降14.82%[60] - 2024年中国地区非流动资380,170千港元,较2023年的462,247千港元下降17.76%[61] - 2024年销售“和兴”品牌产品固定价格收入116,411千港元,较2023年的110,816千港元增长5.05%[63] - 2024年其他营运开支28,166千港元,较2023年的24,424千港元增长15.32%[65] - 2024年财务成本584千港元,较2023年的615千港元下降5.04%[66] - 2024年存货成本53,396千港元,较2023年的60,206千港元下降11.31%[66] - 2024年即期税项为19,416千港元,2023年为23,955千港元;2024年递延税项为19,134千港元,2023年为23,767千港元;2024年实际税率为19.6%,2023年为18.5%[68] - 2024年股息总计62,328千港元,2023年为63,886千港元;属于过往年度于2024年批准及支付的股息为37,397千港元,2023年为21,191千港元[69]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78,629千港元,2023年为105,039千港元;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25.2港仙,2023年为33.7港仙[70] - 2024年应收账项及其他应收款项总计33,217千港元,2023年为27,470千港元[71] - 2024年应付账项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13,941千港元,2023年为21,970千港元[73] - 2024年合约负债年初为5,040千港元,年末为0千港元;2023年年初为21千港元,年末为5,040千港元[76]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医疗保健及物业投资分部需求疲弱,财资投资分部录得强劲增长[6][8][9] - 医疗保健分部收入减少11.3%至2.174亿港元,分部溢利减少15.2%至1.278亿港元[17] - 中国市场医疗保健收入减少17.2%至1.678亿港元,线上销售占总收入不足3%[18] - 东南亚市场医疗保健收入增加7.3%至3660万港元[19] - 物业投资分部收入9100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5.2%,亏损1850万港元,较2023年大幅扩大[21] - 2024年约35.0%、3.5%及61.5%的物业投资分部收入分别来自香港、新加坡及英国[22] - 财资投资分部收入急升134.1%至1030万港元,基础经常性分部业绩大幅增加101.5%至850万港元[25] - 财资投资分部溢利950万港元,较2023年增加71.7%[25] - 基础经常性分部业绩从2023年的4198千港元增至2024年的8458千港元,增幅101.5%;分部业绩溢利从5543千港元增至9519千港元,增幅71.7%[26] 股息派发情况 - 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3.8港仙(2023年为每股3.8港仙)及特别末期股息每股6.7港仙(2023年为每股8.2港仙)[7]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3.8港仙,特别末期股息每股6.7港仙,待股东周年大会批准后于2025年8月8日派发[82] 公司运营成本及费用变化 - 员工成本总额从4400万港元轻微减少1.6%至4330万港元[28] - 其他营运支出增加15.6%至2820万港元,2024年占总收入比率升至11.9%(2023年:9.4%)[29] - 财务成本下降5.0%至58.4万港元,2024年利息覆盖比率减少至211.2倍(2023年:233.3倍)[30] - 税项由2380万港元减少19.7%至1910万港元[31] 投资物业相关数据变化 - 投资物业估值总额从2023年的2.553亿港元减少11.1%至2024年的2.27亿港元,2024年确认未变现公平值亏损2600万港元(2023年:1540万港元),汇兑亏损调整为220万港元(2023年:收益570万港元)[32] - 2024年12月31日,累计账面价值约1.029亿港元的英国投资物业已抵押,获取银行信贷额约5780万港元(2023年:5950万港元),已动用约420万港元(2023年:470万港元)[35] - 集团位于英国的投资物业作抵押获取银行信贷,2024年信贷额度为57,758,000港元,已动用4,204,000港元;2023年信贷额度为59,483,000港元,已动用4,737,000港元[78] - 2024年已作抵押的投资物业账面价值为102,854千港元,2023年为107,184千港元[79] 公司外汇风险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与海外证券的投资及银行结存有关外汇风险约为7260万港元(2023年:5870万港元),占总资产约8.6%(2023年:6.5%);因英国投资物业账面价值有9870万港元汇率变动风险(2023年:1.024亿港元)[34] 公司负债及比率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负债资产比率为0.6%(2023年:0.6%),总银行借贷为420万港元(2023年:470万港元),流动比率为16.2倍(2023年:7.2倍)[33] 公司人员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为106名(2023年:102名)[38] 公司准则采纳情况 - 公司本年度采纳新订/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包括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等多项修订[43][44] - 采纳新订/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46][48][50][52][54] 公司业务经营策略 - 未来公司将加强中国电商增长,扩大东南亚销售,北美市场或面临进口关税阻力[11] - 香港租赁市场预期仍具挑战,公司将审慎管理资产,英国及新加坡投资组合预期稳定[11] 公司审核及会议相关 - 审核委员会与公司管理层审阅了集团会计原则及2024年财务业绩[80] - 公司将于2025年6月11日至6月16日暂停办理股东登记手续,符合出席股东大会资格的股份过户登记需在2025年6月10日下午4时30分前办理[83] - 公司将于2025年7月9日至7月11日暂停办理股东登记手续,符合收取末期股息及特别末期股息资格的股份过户登记需在2025年7月8日下午4时30分前办理[83] 公司股份交易情况 - 本年度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股份的行为[84] 公司管治守则及董事情况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1之企业管治守则作为自身企业管治常规守则,截至2024年12月31日除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未区分外遵守所有守则条文[85] - 公司董事颜为善自2008年4月21日起任署理行政总裁,2011年9月1日起正式成为行政总裁[85]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均遵守规定[86] - 公布日期公司执行董事为颜为善、颜福伟、颜清辉[87] - 公布日期公司非执行董事为颜福燕[87] - 公布日期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梁文钊、Dell'Orto Renato、陈志冲[87] - 公布日期为2025年3月27日[87]
白花油(00239) - 2024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