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麦捷科技(300319) - 2024 Q4 - 年度财报
麦捷科技麦捷科技(SZ:300319)2025-03-27 20:5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为3,149,984,434.89元,较2023年的3,016,722,342.86元增长4.42%[19]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3,400,876.25元,较2023年的269,988,761.23元增长23.49%[19]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91,921,829.97元,较2023年的230,285,457.93元增长26.77%[19]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34,998,300.22元,较2023年的439,725,336.22元下降1.07%[19]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3837元/股,较2023年的0.3152元/股增长21.73%[19] - 2024年稀释每股收益为0.3837元/股,较2023年的0.3152元/股增长21.73%[19]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75%,较2023年的6.60%增长1.15%[19] - 2024年末资产总额为6,794,333,019.93元,较2023年末的5,976,792,706.55元增长13.68%[19]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474,466,412.67元,较2023年末的4,181,051,624.18元增长7.02%[19] - 2024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分别为4147.90万、3970.33万、4224.84万美元[25][26] - 2024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1.50亿元,同比增长4.42%;净利润3.33亿元,同比增长23.49%;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35亿元,同比减少1.07%;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75%,较上年增长1.15个百分点[78] - 2024年公司本部实现销售收入13.64亿元,同比增长21.16%;净利润2.60亿元,同比增长44.76%;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67亿元,同比增长0.05%[79] - 2024年星源电子实现销售收入13.85亿元,同比下降4.58%;净利润5992.67万元,同比下降8.22%[80] - 2024年金之川实现销售收入4.56亿元,同比下降2.56%;净利润2774万元,同比下降9.73%[81] - 2024年安可远实现销售收入8782.01万元,同比增加12.86%,净利润扭亏[82] - 2024年电子制造业收入31.38亿元,占比99.62%,同比增长4.28%;其他收入1211.65万元,占比0.38%,同比增长57.23%[84] - 2024年电子元器件收入17.53亿元,占比55.85%,同比增长12.54%;LCM液晶显示模组收入13.85亿元,占比44.15%,同比下降4.58%;其他收入1211.65万元,占比0.38%,同比增长57.23%[84] - 2024年境内收入20.14亿元,占比63.93%,同比下降13.76%;境外收入11.36亿元,占比36.07%,同比增长65.15%[84] - 2024年直销收入30.30亿元,占比96.20%,同比增长3.74%;分销收入1.20亿元,占比3.80%,同比增长20.18%[84] - 电子制造业营业收入31.38亿元,同比增4.28%,营业成本25.00亿元,同比增2.91%,毛利率20.31%,同比增1.06%[86] - 电子元器件营业收入17.53亿元,同比增12.54%,营业成本12.94亿元,同比增9.70%,毛利率26.18%,同比增1.91%[86] - LCM液晶显示模组营业收入13.85亿元,同比降4.58%,营业成本12.07亿元,同比降3.49%,毛利率12.88%,同比降0.98%[86] - 境内营业收入20.02亿元,同比降13.76%,营业成本15.49亿元,同比降19.38%,毛利率22.62%,同比增5.40%[86] - 境外营业收入11.36亿元,同比增65.15%,营业成本9.51亿元,同比增87.15%,毛利率16.25%,同比降9.85%[86] - 电子制造业生产量164.99亿只,同比增23.02%,库存量32.17亿只,同比增38.44%[87]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17.35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55.08%[91]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3.81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19.42%[91] - 销售费用4129.87万元,同比降17.12%;管理费用9906.07万元,同比增16.99%[92] - 财务费用 -4343.90万元,同比降65.39%;研发费用1.51亿元,同比增5.39%[92]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117,346,004.94元,同比增长0.86%;现金流出小计2,682,347,704.72元,同比增长1.19%;现金流量净额434,998,300.22元,同比减少1.07% [98]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202,003,564.86元,同比增长48.47%;现金流出小计2,874,761,738.08元,同比增长52.07%;现金流量净额 -672,758,173.22元,同比减少65.18% [98] - 2024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47,694,136.01元,同比增长131.44%;现金流出小计302,843,405.90元,同比增长50.22%;现金流量净额44,850,730.11元,同比增长187.31% [98] - 2024年末货币资金327,254,438.68元,占总资产比例4.82%,较年初的504,500,065.13元及占比8.44%,比重减少3.62% [96] - 2024年末在建工程412,124,632.84元,占总资产比例6.07%,较年初的210,588,646.40元及占比3.52%,比重增加2.55% [101] - 2024年末短期借款269,920,984.10元,占比3.97%,较年初的65,552,861.27元及占比1.10%,比重增加2.87% [102] - 报告期投资额为0元,上年同期投资额95,000,000元,变动幅度 -100.00% [103] - 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568人,较2023年的409人增长38.88%;占比12.55%,较2023年的9.58%提升2.97% [96] - 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150,709,177.61元,占营业收入比例4.78%;2023年投入143,008,089.30元,占比4.74%;2022年投入166,089,475.20元,占比5.27% [96] 各季度财务数据关键指标 - 各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6.76亿、7.76亿、9.32亿、7.65亿美元[21] - 各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6204.53万、8247.35万、9684.87万、9203.33万美元[21] - 各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5362.55万、7451.96万、8838.44万、7539.24万美元[21] - 各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513.02万、1.00亿、9989.62万、2.20亿美元[21] 利润分配相关 - 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869,179,472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16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4] - 2023年度利润分配以2023年12月31日总股本866,805,074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金0.94元,合计派发现金股利81,479,676.96元[178] - 2024年2月6日完成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第二类限制性股票第二个归属期股份归属登记,涉及股份2,691,306股,总股本增至869,496,380股[178] - 2024年5月15日完成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类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涉及股份365,508股,总股本减至869,130,872股[179] - 调整后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以总股本869,130,872股为基数,每10股派0.937485元现金,于2024年6月18日实施完毕[180]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以2024年12月31日总股本869,179,472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金1.16元,合计派发现金股利100,824,818.75元[181] - 2024年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3,400,876.25元,母公司实现净利润259,958,558.97元[18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实际可供股东分配利润为908,371,133.53元,母公司为392,249,740.98元[181] 行业与市场环境 - 公司业务归属于电子元器件行业,全球该行业处于技术驱动与需求复苏并行阶段[29][30] - 电子元器件行业具有强周期性,受技术创新、库存、资本开支、宏观经济周期影响[31] - 国内以“补短板 + 扩需求”发展电子元器件产业,国外遏制我国技术进步[32] - 全球电感产业集中度高,日系大厂占据全球40% - 50%市场份额,电感在被动元器件市场整体份额约14%,2024年全球被动元件市场规模预计超300亿美元,2030年中国电感器件行业市场规模预计达659.54亿元[40] - 我国滤波器产业起步晚,产品多在中低端市场,政府推出扶持政策拉动国内滤波器行业市场规模增长[43] - 我国是全球变压器生产和应用大国,在中低端市场占主导,但高端变压器领域主要被国际巨头把控[46] - 我国软磁材料产能占全球铁氧体软磁绝大多数,但以中低端产品为主,高性能材料依赖进口[49] - 截至目前,全球LCD产能超七成集中在中国大陆[52] - 2028年全球出货智能手机中超54%将为AI手机[60] - 2028年服务器市场规模预计达2730亿美元,CAGR为18%;专为AI应用设计的服务器占市场总额59%,CAGR高达49%[62] 公司业务线情况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磁性元器件及射频器件供应商,核心产品产销量居前列[34] - 公司核心业务覆盖磁性元器件、射频器件、显示模组三大板块[35] - 公司电感业务从传统片式电感起步,后研发一体成型电感,在部分尺寸产品取得良好市场份额,近年聚焦算力及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出新产品[42] - 公司上市初期开展LTCC滤波器业务,2017年切入声表面波滤波器领域,实现低、中、高频段全覆盖[44] - 公司针对5G手机和基站等高频段需求,提升材料配方,开发适用于高频、高温度补偿场景的器件及前端模组产品[45] - 公司2017年收购金之川控股权后增加变压器业务,初期采用传统磁芯工艺,后开发适配5G基站等需求的产品,实现多领域业务覆盖[47] - 公司于2023年启动对安可远的股权收购,提升磁性器件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50] - 公司于2014年收购星源电子100%股权进入LCM模组业务市场,聚焦中尺寸显示领域[52] 公司运营模式 - 公司研发以自主研发为主导、辅以少量合作研发,遵循APQP与IPD流程[53][54] - 公司实行直接采购模式,建立严格供应商管理体系,按重要性将原材料分A、B、C三个等级[55] - 公司生产由市场部下达市场预测表,各产品事业部按“以销定产”原则制定生产计划[56] - 公司采用“直销+经销商”的销售模式,市场部配有完备售后服务体系[58] - 公司直销模式实行国内各片区及国际销售分部相结合,直接对终端大客户进行市场开拓[58] 公司优势与发展 - 公司作为国内头部电子元器件厂商,受益于5G通信、云端服务器、汽车电子等核心市场需求扩张[60] - 公司高端产品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及服务器领域供应势头良好,通过研发投入与产业链整合构建全产业链能力[64] - 公司与众多全球消费电子头部品牌合作,在消费电子市场口碑良好,向工控、车规级市场拓展成效显著[65] - 公司建立成熟设计开发工艺流程,搭建模块化设计工作平台,为重点项目成立多部门研发团队[66] - 公司拥有一批专注电子元器件的研发技术人员和管理团队,与高校开展联合培养项目,引入多名工程师补强团队[69][70] - 公司获得众多国内外一线客户肯定,与部分客户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多次获客户荣誉称号[71] - 公司主流产品合格率处于国际一线水平